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664,自行车风景线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664,自行车风景线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为了明年的视察,很多事情都要准备起来了。幸好,现在人手也充足了。叶长安负责农场的治安,小青青负责财务,田恬负责公关和客服......

  陈明这个村长统筹全局。

  村长叔,还有老村长听说大领导要来农场视察,都激动得下眼泪来。村长叔更是握住陈明的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好。好啊。好样的。”

  老村长已经很老了,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抹眼泪,“小明子,好样的。好好干。”

  “这是全村的荣耀,是村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陈明不居功。大唐农场有今天,主要是陈白羽的功劳。

  “好好准备。要体现农场人最好的精神面貌,还要......”

  不管老村长说什么,陈明都说好。

  陈明:“我们商量一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畅所欲言,为了更好的农场。”

  “小青青,你说。”

  “我觉得应该增加一条自行车道。所有机动车不能进农场,这是对农场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农场这么大,只靠步行有些不现实......我们可以修一条自行车风景线,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迎着清风在山里走,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在‘连山’修一条追日自行车道,太阳下山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追着夕阳跑......”

  ‘连山’是一个呈‘w’形的连绵山。山不高,就是波浪起伏的被拉长的‘w’,而很碰巧的这个山在农场的西边,刚好在太阳落下的地方。

  在这座山上修一条小道,视觉上的确能有追着落日跑的错觉。

  陈明点点头,感觉很不错,看向陈白羽,“小五?你觉得怎么样?”

  “很好。小青青很有想法,很棒。”

  小青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现在汽车尾气泛滥,严重影响了生态和气候,不少城市提倡返璞归真建议骑自行车上班。不少城市都在修建自行车专用通道,我觉得自行车也很适合农场......”

  有时候,小青青也会骑着自行车在农场转悠。

  这样感觉很奇妙,很放松,身心舒畅。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的。

  “村长叔?”

  “你们讨论就好。”村长叔摆摆手,“外面的事情我不懂,我就不发表意见了,但我相信你们会让农场越来越好。”

  “既然这样,我们会尽快让人设计一条自行车风景线。争取在明年3月份之前,建好。虽然时间有些紧,但过年时候人手充足,应该能建好。”

  村长叔:“我已经给在外面打工的人打电话了,让他们提前回来。大领导视察是大事,同时农场人,都有责任。”

  陈明和陈白羽鼓掌,为村长叔点赞。

  村长叔不好意思的瞪瞪眼。

  “我觉得应该建一个村民活动广场......”当初建设小洋楼的时候为村里人建了一个阅览室,成为了村里老人常聚的一个地方。

  但阅览室以‘静’为主。村民活动的地方主要是晒谷场和村口的大芒果树下。

  陈白羽打算建一个活动广场,当然也可以叫文化广场,搭建一些基本的适合老人的锻炼器材,篮球架等等。

  最好就是再搭一个舞台,装上音响。

  到时候还可以常常请粤剧班来给村了的老人唱戏。相对于电影,村里的老人更喜欢粤剧。

  “而且,也可以让游客多感受粤剧的魅力。”

  现在,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听到粤剧了。平时想要听一听,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农村演出舞台的简陋,多是晒谷场这样的一些地方,所以很多粤剧团都不愿意下乡演出。

  阿公说,现在过年想要请粤剧团要跑很多地方才能请到,很多粤剧团去年还好好的,今年就解散了。

  但相对于粤剧,木偶戏就更难了。

  因为木偶剧演出机会少,看的人少,赚得少,根本就不能靠唱木偶剧来维持生计,唱木偶剧的人只能放弃出外打工。

  而且,会做木偶的人也越来越少,听说这门手艺正在慢慢走向失传。

  做木偶可不是一般的木雕,是很考究功夫的。一个木偶想要传神的表达喜怒哀乐,脸部功夫就要细致。

  最好就是请一两个粤剧团和木偶剧团常驻给游客唱戏。明知道一些传统文化在慢慢失传,但他们能做的不多。

  无能为力的。

  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然后慢慢的在时代的发展中失去踪影。很遗憾,却无可奈何。

  陈白羽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能做的不多,但她愿意努力。

  ......

  田恬:“要不要增加一些流动公厕?”目前,大唐农场有三个公厕,村里一个,漂流附近一个,温泉旁边一个。

  但田恬觉得数量还是少了些。

  毕竟,大唐农场的山头实在是太多了。

  而进了山的大唐农场本地人是不拘小节的,而且还喜欢‘肥水不流外人田’。尿在自己家的田里,拉在自家的果树下,这是农场本地人的基本意识。好像没有人会想文明不文明这个问题。

  陈明和陈白羽同时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不好意思,他们真的没想过要在山里修建公厕,因为他们也是本地人意识。

  在山里还需要公厕?

  不是随地解决吗?

  文明?

  忘记了。

  陈白羽捂脸,不好意思。

  小青青也嘴角抽抽,“的确应该增加一些流动公厕。还有,牛的粪便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石子路上时常有牛走过,然后落下一坨粪便。虽然有人清理,但还是影响视觉。”

  小青青就曾经看到一个游客拿着录像机拍牛拉屎的过程,然后一边说‘太奇妙了。’她真没看出有什么奇妙的,倒是觉得游客奇怪。

  “可以不可以在牛的屁股后面装一个什么东西?能接住粪便的篮子或者是其他东西?”

  村长叔:“装不了。可以在牛要拉的时候,赶紧把篮子放在下面接住。”

  陈白羽想了想,“农场接待游客这几年从来没有人投诉过牛粪的问题。我想,大家应该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农村怎么可能没有牛?有牛就有牛粪,这是必然的。再说,有牛粪味、泥土味的农村,才是大家记忆里的农村吧?”

  陈明:“既然这样,公厕要建,但牛粪暂时不用管,只要及时清理干净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