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211,舞狮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211,舞狮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见多识广的顾延年盯着被挂在学校门口的大铁块看。

  左看看,右看看,还翻过来看看。

  就是一块很普通,很常见的铁块,没有任何的特殊之处。顾延年还真看不出来,是用来干什么的。

  灰黑灰黑的。

  “有什么用?”

  顾延年用手敲了敲,‘咚咚’。

  声音倒是很清脆。

  站在学校门口,就能看到简陋的球场,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规划的篮球场,左右两边立着一个木制的篮球架。

  但两个篮球架之间的距离能用遥远来形容,上面也没有篮球场该有的规划线,就是一个平整的泥土球场。

  跑起来的时候,尘土飞扬。

  不过,大唐小学的面积很大,篮球场外面还有一个排球场,也是大得吓人。不过,让学生娱乐的设施几乎没有。

  就连个简单是双杠都没有。

  倒是有一个兵乒球台。

  她家小五就是在这里毕业的。

  顾延年站在校门口的黑板前看,这个黑板就是大唐小学的橱窗了,上面贴着陈白羽考上大学后,报纸给她阿公做的报道。

  报纸被剪下来,贴在黑板上。

  因为当时陈白羽在东莞,所以并没有接受采访。接受采访的是陈白羽阿公,报纸上也有阿公的照片。

  阿公站在一个装了很多奖杯的木架子前,木架子做得很简陋,但上面的奖杯足够耀眼。

  阿公的笑容也很耀眼,可谓是见牙不见眼。

  顾延年又走了走,摸摸香樟树,然后摸摸芒果树。

  没想到在芒果树的树干上摸到一条毛毛虫。看着手里的毛毛虫,顾延年轻笑一声,甩开,掏出手帕擦了擦。

  学校附近的人家也开始准备年例了,忙忙碌碌的。

  打开的大门,能清楚的看到里面正在杀鸡宰鸭的人,也有孩子在嘻哈玩乐。

  正带着陈白羽在整理课本的陈平校长看了一眼时间,“不用陪你家亲戚?”

  “不是亲戚。是我的亲爷爷。”

  “哦?找到亲人了?”陈平校长知道陈白羽是被捡来的,没想到她竟然找到亲人了。

  也是好事。

  “嗯。找到了。”

  因为大唐小学的学生人数少,而且经费也少,教办就不收取大唐小学的课本费用。但所能领取到的课本都是别的学校挑剩下的,有些课本的外页都已经皱了,破了。有些甚至被染上了一些污迹,有些在印染的时候不够精心有些模糊。

  本多课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这样也比以前要好很多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唐小学连课本都没有,全靠抄。校长和老师找来课本,然后买来白纸,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装订。

  为了稳固,一般都绳子装订。

  就是用铁钉把纸张凿出一个个小孔,然后用绳子绑定。看起来很粗糙,很也耐用。即使是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即使是很调皮的学生,对课本也是爱惜万分的。

  这些课本来之不易,而且还可以留给弟弟妹妹,或者送给邻居。

  爱惜,保护。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珍惜。

  在课本上涂鸦或者乱画什么的,这是不存在的。

  “课本越来越好了。”陈平校长有些感慨,“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嗯。会的。”

  这些课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数量,每个学期都需要陈平校长自己数清楚,然后登记,不够的再找教办领取或者找别的学校调借。

  “这本都烂掉了。”陈白羽把一本破了的六年级的语文课本放在一旁,然后继续清点。

  “六年级的语文课本怎么这么少?只有八本?”陈白羽有些傻眼,又看了看,找了找,真的只有八本。

  虽然,她当年读小学的时候,六年级全班只有十二个人,但这几年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六年级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

  八本怎么可能够用?

  陈白羽听小胖子说今年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有二十二人,只有八本语文课本怎么分?

  陈平看了陈白羽一眼,“不够再借吧。”因为陈白羽考上大学的报道,因为陈白羽承包下大唐农场的传言,大家都知道读书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

  听说陈白羽读书拿到的各种奖励就能承包下大唐农场,听说一个一等奖能有好几千元。

  简直就比打工还要赚。

  而且听起来也同意。

  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就能赚大钱,真的太让人心动了。

  一向觉得读书没用的人家瞬间就看到了读书的钱途,逼着、压着孩子们读书。现在,大唐小学的学生人数比前几年多了一倍多。

  其他的学校也一样。

  学生人数突然增多,而教办定制的课本增加的数量比不上学生的增长率,所以就出现了缺课本的现象。

  “六年级缺得厉害,是因为一些早年辍学的学生又重新回来上学。至于课本,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借。”借不到就只能自己印刷或者抄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偏远的地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幼儿班的课本也缺。一年级的《思想品德》最多,竟然有三十多本。”陈白羽在一张白纸上记录现有的课本情况,然后对比报名的学生人数,有缺的也有多的。

  “幼儿班的报名人数增进很快。”陈白羽很满意看到家乡的人重视教育,重视学习。

  “应该谢谢你。你向大家证明了,读书不是没用,读书是用前途的。陈白羽同学,你很好,要再接再厉。”

  即使现在,陈平校长也还记得那年冬天,他到陈白羽家送成绩单。小小的女孩子就靠在她阿祖身上吃红薯。

  眉清目秀,眼神灵动,最重要的是懂礼貌,会说话。

  当时,他就和校主任说,‘这个孩子以后是有出息的。’

  果然,陈白羽很有出息,不仅考上了京都大学,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读书很有钱途。

  考大学的同时,竟然还能拿出二十多万来承包大唐农场。

  二十多万,不是二十多元,足够震惊整个宝阳镇甚至h县了。她的两个哥哥也考上了大学,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震惊效果?

  因为大学不是谁都能考上的,大家虽然也会羡慕,但也会感叹一句‘我家孩子不是考大学的料。’

  但陈白羽不一样,她是确确实实通过读书赚了钱的,还是大钱。

  这种钱途很直白的表现在大家面前。

  让大家看了眼前的利益。

  大家都希望陈白羽时候自己家孩子,也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有陈白羽的一半聪明。不用赚二十万,赚二万就足够他们高兴了。

  听说,承包农场的费用全部是陈白羽在读书的时候通过各种比赛获得的。这让很多家长都心动了。

  钱啊。

  二十万啊。

  他们不要二十万,只要二万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自从陈白羽考上大学后,就陆续有曾经辍学的学生再回到学校来。特别是通过陈白羽阿公的宣传,大家都知道读书能赚钱。

  作为一个校长,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即使不能考大学,也不应该是个睁眼瞎。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有个文凭在,即使是在工厂做个普通也会容易很多,免得出门打工被人克扣工资也不知道。

  陈平校长直起腰,捶捶腰,“哎。老了。”真的不能不服老了。以前忙一整天也不觉得累,现在不过是忙一两个小时就觉得直不起腰来了。

  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他的家人也希望他能退休回家养老,不要整天为了大唐小学的大事小事操心。哎。操不完的心。

  但是,没有给大唐小学找到一个合适的校长,他还真的不敢退休。他怕接任的校长不够尽心,不够耐心。

  他在大唐小学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希望。他还想要再坚持几年,想要尽自己所能的让大唐小学越来越好。

  大唐小学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一砖一瓦,每一个果树,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教室虽然简陋,但也是他一个一个的建起来的。从最初的一个教室三个班发展起来。

  当初,只有他一个老师,一个教室,里面就一二三个年纪。教完了前面的一年级,布置他们做作业了,又给二年级上课,然后是三年级。

  想想当初是真的艰难。

  一个教室,然后两个。

  他带着学生带河里去捡小石头,去挑沙,为建教室做准备工作。

  材料备好了,村长就带着村里人在下工的时候过来建教室。

  几十年过去了,大唐小学也慢慢的有了今天的规模。虽然不大,虽然还算简陋,但也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学校的学生人数,也从最初的二十到现在的二百。

  大唐小学就像他的孩子,看着它一点点长大,然后他老了,要放手了。

  有时候,摸摸这破旧的墙壁,摸摸校园里已经长大的果树,他就感觉自己还没有老,感觉自己还年轻。

  还是当初豪气万丈的小年轻。

  “校长,你还老当益壮呢。”陈白羽笑了笑,帮忙把所有课本摆放好,“以后这些事情就让学校附近的学生帮忙。”一个人瞎忙,真是的。

  陈平校长就是喜欢亲力亲为。

  明明有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或者老师的,偏不放心。

  陈平校长笑了笑,轻轻的拍了拍堆起来的课本,“我不放心。”他可是亲眼见过烧书的。

  现在想起来,心还是会痛。

  所以,事关课本,他一般都会亲力亲为。

  陈白羽又和陈平校长聊了一会,说到学校的教育。陈白羽觉得应该多和学生说说外面的世界,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

  很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都是懵懵懂懂的,还没有开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读书除了考大学还有什么用......

  “因为懵懂,所以少了一分动力。”

  大唐小学的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物理和化学,更不知道唱歌跳舞也是一个专业,也是一门技能。

  因为对世界无知,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懵懂。

  陈白羽不希望这样。

  上辈子,她跟着小叔去东莞过寒假,在路过白云机场的时候,车坏掉了,到白云机场旁边的汽修街去修车。

  陈白羽站在街上,抬头就看到起飞的飞机。

  她激动得‘哇哇’大叫,大喊着‘飞机,飞机。好大啊。’

  想想就觉得好傻。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激动,所以在外人面前犯蠢。

  被嘲笑了,又会自卑。

  陈白羽希望大唐农场的孩子能够慢慢的接触更多的东西,更直观的感受外面的世界。

  没有观过世界,又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虽然天天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如果连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价值都不知道,又如何树立价值观?

  见多才能识广。

  “我以后多给学校寄一些外面的杂志回来,让学生多看看。有很多小学生看的科技类的杂志很不错。”

  “好。陈白羽同学,你很好。好样的。”陈平校长也希望学生越来越好。但他自己的见识本来就不多,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市里,很多东西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更不要说学校里的老师。

  民办老师,除了上课,就是下地劳作,见识更是又限。

  懂得最多的也不管是关于农作物的。

  像陈白羽送给学校的两张地图,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是第一次见到,更不要说放在校长办公室里的大地球仪。

  虽然学校也订有报纸,但都是市报,接触到的信息有限。大唐地处偏僻,想要出去走走并不容易。

  “以后,我会把自己看过的杂志寄回来。”虽然她看的是《瑞丽》《时尚》《知音》一类的杂志,但也是有很多信息可以获取的。

  其中《智慧》就很适合小学生看。

  《智慧》是一刊杂志,主要是讲道理,通过一些短小的故事然后说道理,很适合小学生看。

  当然也还有《故事会》《笑话集锦》等等。

  陈白羽平时都喜欢看,她也还可以收购同学们看过的杂志,例如男同学喜欢的《科技世界》《科技创新》《天文学》等一些偏理科的杂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陈白羽看向陈平,“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甚至是想象不到的。”

  “不走出去,永远都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

  陈平点点头,“陈白羽同学,谢谢你。”

  “校长,还要重视普通话。以后普通话会越来越重要......”陈白羽希望校长能够重视普通话,否则,以后语言会成为走出去的一个重大障碍。

  鸡同鸭讲真的很无奈。

  上辈子,陈白羽小学、初中、高中都是粤语上课,到大学的时候直接普通话,她根本就没有适应的时间和过程。

  听不懂,听不明白。

  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别人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那种感觉真的太痛苦了。

  “普通话?”

  “对。普通话。我们在广东可以说粤语,但我们不可能一直留在广东不走出去。当然,即使我们一直留在广东,也会有很多的外省人涌入来,到时候一样会语言障碍。现在,我国的国语是普通话,而我们怎么能拒绝学习国语?”

  “但是,我们的老师都不会普通话啊。”陈平校长很无奈,他也不会。

  好吧。

  这也是一个问题。

  陈白羽叹口气,“我寄一些磁带回来吧。多听听,总没有错的。”

  ......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陈白羽在香樟树下找到顾延年。

  “忙完了?”

  “嗯。爷爷,不好意思。”陈白羽忙起来的时候,忘记了顾延年。等她想起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

  如果不是有人来找校长,陈白羽还想不起顾延年来。

  “没事。带我走走吧。看看你以前学习的地方。这小学的环境很不错。”校园里虽然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很多果树。

  满眼的绿色。

  果树和果树之间还有不少的格子,已经想象,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在果树下跳格子的情景。

  陈白羽在一个格子上跳了跳,“很久没有跳了。”

  上辈子,跳格子和跳绳是她童年最喜欢的两个游戏,也是最常做的两个游戏。但这辈子,自诩已经成熟的她,不再想玩这种幼稚的孩童游戏。

  很多时候,她都是站在一旁看陈杏子和陈乐乐玩。

  陈乐乐最喜欢,跳得也最好。

  “爷爷,我准备把家里看过的过期的杂志和报纸寄回大唐小学,让大唐小学的学生们所接触外面的世界。”

  顾延年处于那个位置,很多报纸和杂志都是固定的,每期不落下的送。看过后,为了不妨碍地方,一般不是扔掉就是卖掉。

  “可以。想要跟多可以去找诸爷爷。”

  “好。”陈白羽的确想要更多。

  否则,只有一份,给谁看?怎么看?都是一个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就是布置一个固定的看报纸和杂志的阅览室,方便同学们翻看。

  可惜,大唐小学目前的教室紧张,根本就不可能在收拾出一间阅览室来。

  不过,应该快了。

  会有个香港明星给大唐小学捐赠一座图书馆。

  虽然只有图书馆,没有图书,但对于大唐小学的学生来说,也高兴,很感激了。不过,后来这座图书馆成为了教学楼。

  陈白羽决定在毕业后给大唐小学捐赠一座教学楼。按照大唐小学的学生人数,两层的小楼足够。

  教学楼会有的,图书馆会有的,艺术楼也会有的。

  想要发展,先发展教育。

  顾延年摸摸陈白羽的小脑袋,“你的校长很不错。”

  “嗯。陈平校长的确很好。”还是一个老好人。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助学生的人。

  “学校门口的那块铁是干什么用的?”

  “那个呀?充当铃声啊。上课的时间到了,就拿一棍铁棍在铁块上敲几下,下课了也敲几下......学校里没有电铃,想要人工操作。”

  顾延年嘴角抽抽,还真没想到。

  “太简陋了。”顾延安看陈白羽的眼神满是怜惜。如果不是徐家人,不是小前村的人,不管是儿子,还是陈白羽都会在他羽翼下幸福长大。

  当然,一不小心可能也会像叶家孩子那样长歪了。

  虽然还没有找到儿子,但陈白羽这样就很好。

  陈白羽满足了他对女儿孙女的所有幻想,他家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当然,如果身高再往上长一点点,可能会更好。

  “爷爷,你不用愧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我喜欢大唐小学的简单,喜欢它的纯粹。”

  “这里,让我觉得世界很美好。”

  顾延年拍拍陈白羽的头,“嗯。陈家人很好,大唐小学很好,大唐农场也很好,都很好。”

  陈白羽站在顾延安旁边,勾起嘴角,“的确很好。”

  “外面那块地干什么用的?也是学校的?”

  “种花生。”

  陈白羽指着篮球场和排球场之间的一排树,“放电影的时候,就会把幕布挂在两棵树之间。有些捣蛋的学生会在放映的时候故意挥动双手......”

  陈白羽和顾延年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语气轻快,好像没有什么忧愁,全部都是快乐。

  “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好愁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吧。”陈白羽想了想,摇摇头,“还真没有。”

  “唯一忧愁的是,我为什么没有长高?哈哈。”这是陈白羽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忧愁,然后就是阿祖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健康,陪伴她更久。

  其他的还真没有。

  来到大唐农场后,顾延年更直观的感受了陈白羽的生活,知道她是真的生活的很快乐幸福。

  顾延年更加感谢陈家。

  让一个孩子感觉幸福,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不仅仅要吃饱穿暖,还要有精神上的照顾和关爱。很多农村的父母以为让孩子吃暖穿暖就足够了,其实不是的。

  陈家的人虽然也不懂太多,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爱。所以,生活在陈家的孩子,会觉得快乐,觉得幸福。

  “对了。什么时候能有消息?”

  顾延年知道陈白羽问的是禾婶口中的‘姑姑’。

  接到陈白羽的电话后,顾延年就开始着手调查。顾延年不仅调动了他手里的所有人脉关系,明里的,暗里的,全部动了起来。

  顾延年还找了诸先生,借诸先生手里的人力调查。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查出当年的事情。

  “如果确定禾婶没有说谎,没有听错,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如果人还在京都,他就有信心找出来。

  “她一直都在留意着我的信息,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这个行为很奇怪。但我又想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禾婶为什么要关注我?她不是应该扔掉就算了吗?关注我,看我过得好不好?但是,我好不好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她只是单纯的想要看你过得好不好。”顾延年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去见一见这个禾苗婶。

  陈白羽皱起眉头,“可能吧。不过,禾婶的话应该有可信度。一些小细节可能会有出入,但大方向应该不会有错。京都这个地方应该不会错。至于‘姑姑’,可能会有出入。禾婶普通话不好,可能会是别的什么谐音......”

  一个不会普通话的人,却偏偏听出了‘姑姑’这个词,很值得怀疑。但,陈白羽和顾延年还是按照‘姑姑’来调查。

  希望会有收获。

  “放心。我会查清楚的。”不管是谁,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顾延年眼里闪过阴狠。

  既然锁定了京都,很多事情就容易多了。

  顾延年已经撒出大网,就等着收获了。

  正月十五,大唐农场的年例。

  一大早就有亲戚陆续过来了,小姑和小姑丈,还有小舅和小舅母等都过来了。

  亲戚们吃过粉皮卷后,就成群结队的去看戏了,老人喜欢看粤剧和木偶戏,年轻人和孩子喜欢看魔术和杂技。

  也有人喜欢看舞狮。

  “小五,带你爷爷去看舞狮。他不是没有见识过我们广东的舞狮么?”正在拔鸡毛的阿公打发陈白羽带顾延年出去走走。

  免得有亲戚来了,就要打探一番,询问一番,让他忙着应付亲戚去了,都没有时间准备菜。

  每个亲戚对顾延年都好奇,总想问问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人物?是有钱,还是有权?

  陈小五以后还姓陈吗?陈小五以后会一直留在京都吗?

  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阿公回答了一批又一批。

  已经很不耐烦了。

  他都说了,陈小五还是陈小五不改变,但亲戚们总要问上一句‘为什么啊?不是找到亲人了吗?’

  放屁。

  谁说找到亲人就要改名换姓的?

  “小五,带你爷爷去看舞狮。”

  “好咧。”

  陈白羽带顾延年去看舞狮。

  舞狮在村委会对面的空地上,高低不一的梅花桩已经搭好,还有旁边村委会的屋顶也再三检查确定足够坚固。

  一会,舞狮会从梅花桩跳到屋顶上去。

  屋顶旁边还树着两个竹竿。

  这个竹竿不是一般的竹,而是石竹。

  此石竹不是百度上的石竹花,而是竹子的一种,是本地的一个叫法,它的直径有大海碗的碗口大,一般会也有15厘米,最大的石竹王会有20厘米左右。

  石竹,是本地比较常见的一种竹子。

  因为坚硬,所以用处很广。也是搭建屋顶的一个重要材料。

  不过,石竹的竹篾相对一般的竹子来说比较脆,不能用。

  但,很多人家,会有石竹的竹筒来装水。

  “爷爷,快要开始了。”陈白羽有些激动,手里拿着相机。

  小胖子也带着相机过来。

  “姐,一会我录像,你拍照。”

  陈白羽举起三根手指头,“ok。没问题。”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也是大唐农场一项比较重要的活动。

  过年过节,舞狮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佛山、湛江都有比较有名的舞狮队。

  当然,大唐农场的舞狮队也毫不逊色,传承了百年。

  “大唐农场有专业的舞狮队?”顾延年看着正在舞得起劲的狮子头,现在还没有开始表演,正在带动气氛的是小徒弟们。

  “嗯。爷爷,你一会好好看,在外面很难看到这么专业的舞狮。”陈白羽很高兴,兴致勃勃的和顾延年说起大唐农场的舞狮队。

  突然,一个小屁孩顶着一个旧的狮子头跑过来,“小五姐姐,你给我拍照吧。”

  陈白羽直接翻个白眼,“你应该叫我姑姑。”她的辈分可是不小的。

  “嘻嘻。姑姑。我想拍照。”

  “好。”

  小屁孩顶着一个狮子头,然后从狮子头的口中露出一张笑脸来,缺了的门牙特别的明显。

  “爷爷,今年的狮子头是炳堂叔捐赠的,是新做的,很漂亮吧。”陈白羽给新的狮子头来了一个特写。

  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不管是狮子的外衣还是眼睛都很鲜艳,很显眼。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南狮又称醒狮。

  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需要注重马步。

  “爷爷,要开始了。”

  顾延年点点头,听着锣鼓阵阵,莫名的也有些激动。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陈小五。”陈杏子和陈乐乐也过来了。

  “爷爷,这是我的小伙伴,杏子和乐乐。”陈白羽朝着在远处的陈明和叶长安招招手。

  “这也是我的小伙伴,陈明和叶长安。我们一起长大......他们平时很照顾我。我们常一起玩,一起放牛,一起摘野果......”

  顾延年点点头,然后从衣兜里掏出一叠红包来。

  来大唐农场的几天里,顾延年发现大唐农场的人真的很喜欢派红包。见到老人,给红包,见到孩子,给红包。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给顾延年红包。

  顾延年没想到,他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有能拿红包的时候。

  原来,大唐农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上会准备很多很多的红包,见到人就给一个,这是一种祝福,不在乎金额的大小。

  顾延年入乡随俗,也准备了一把红包带在身上。

  红包的金额也不大,就一元。

  但足以让很多孩子高兴了。

  在很多一角的红包里,顾延年的一元简直就是大额了。

  不少小屁孩见到顾延年的时候都会主动打招呼‘小五姐姐的亲爷爷新年好,元宵节好。’

  奇怪的称呼。

  但顾延年也懒得计较了,直接派红包。

  就连顾延年都忘记自己到底派了多少红包。他来的第一天让司机准备了一百张一元的新币,然后装红包。

  一天的时间不到,派完了。

  然后司机再去找人兑换了一百张一元,继续当大款。

  后来,顾延年才知道,原来有些孩子已经从他这里领了好几个红包,每次假装偶遇,然后给他说‘恭喜发财’。

  “哈哈。小五,难怪村里的小屁孩说你爷爷很喜欢派红包。”陈乐乐拿着顾延年给的红包笑了起来。

  “村里的孩子准备一天偶遇你爷爷三五次呢。”

  陈白羽也无奈的笑了笑,“没事。我爷爷有钱。”

  顾延年纵容的笑了笑。

  “舞狮要开始了。”陈乐乐很激动,挥动这手里的红包,“欧耶。欧耶。”

  狮子头舞动着各种姿势走过来,在梅花桩前做着跳跃或者试探的动作,假装不敢上梅花桩。

  试探了一次又一次,好像在找能攀登上梅花桩捷径,挠头,皱眉,眨眼,看起来趣味也搞笑。

  舞狮子一般有两个人,一个人舞头,一个人在尾,两个配合默契。

  狮头一般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狮子头的眼帘、嘴都可以动,动起来很逼真。

  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宝、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

  舞狮的人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

  “哇。跳上去了。”

  舞狮子头的人率先跳上梅花桩,舞着尾巴的人还在下面,然后很快尾巴也上去了。上梅花桩最需要默契。

  因为两个需要互相帮助,互为助力。

  两个人在高低不一的梅花桩上舞动着狮子,动作惊险。

  各种甩跳的动作迎来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喔。喔。好。”

  有人往梅花桩上抛红包,舞着狮子头的人会一边做动作,一边接住红包。虽然大部分都没有接住,飘落在地上,但偶尔也会接住一两个,然后又是一阵阵的激动的叫喊声。

  “欧耶。好。”陈白羽也激动得叫起来。

  顾延年看了一眼激动的脸颊通红的陈白羽,微微的笑了笑。在大唐农场的陈白羽和在京都的时候真的很不一样。

  更活泼,更灵动,更随意,更孩子气。

  舞狮人在梅花桩上做完一整套动作,没有点功夫的底子是根本就完成不了的。

  “要跳了。要跳了。”

  陈白羽激动得直跺脚,然后瞪大着眼睛看舞狮子头的人从梅花桩跳上了村委会的屋顶,然后站在屋顶上做一些作揖、恭喜或者是挠头的动作。

  然后是雄狮醉卧屋顶。

  在舞狮表演中,一般都要体现狮子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诙谐。

  舞狮的人一般都会有一点点武功底。

  最起码要能跳,能攀。

  在攀跳的过程中,还要表演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等神态,而且还要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成功的表演让观众看到的不但是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从中看出或悟到狮子在表演中的各种思维、各种动作的目的,把舞狮表演拟人化,赋予人的思想。

  让人们在观赏舞狮表演中时而紧张,时而惊奇、欢乐、陶醉,从而得到人生感悟和启迪,升华思想,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爷爷,怎么样?刺激吧?”

  顾延年点点头,相对于大唐农场的舞狮表演,他以前看的那些简直就不能叫舞狮。在京都,有些商店开业的时候,也会有舞狮祝贺。不过,那些舞狮不过是顶着一个狮子头随便的舞动几下而已。

  哪里能和大唐农场的舞狮相比?

  惊险。

  刺激。

  看似险像横生,却处处也有惊无险。

  在踩梅花桩的时候,好几次都以为人要掉下来了,但却一次次的被稳住。原来,这都是故意的,是在表演,故意引起打击的惊叫。

  真的很刺激。

  总感觉危险,但人总是喜欢冒险的。

  跳过屋顶,然后就是竹竿。

  竹竿的顶端挂着一把青菜和一个红包。

  舞狮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采青。

  传说,“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的意思,但现在一般是寓意‘生猛’‘生意兴隆’的意思。

  ‘青’是指青菜,用的一般是生菜,意思是生财。

  把生菜和利是悬挂起来,狮子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把青菜一口吃掉,就是所谓的采青。

  摘到青菜后,再把生菜咬碎,被称为碎青,然后还要模仿狮子吃饱的表情神态,被称为醉青,再把咬碎的菜叶吐向大家致意,所谓遍地生财的意思。

  “会不会有危险?”顾延年看着带着狮子头的两人在爬竹竿的时候,心都要跳出来了。

  真的太危险了。

  不仅要攀爬,还要表演各种动作,有些想猴子爬树,又有些像大笨像在爬树,笨拙可爱。

  很搞笑。

  但就是这样的搞笑动作才危险。

  陈白羽点头。危险,肯定会有的。否则,舞狮的技艺也不会慢慢的随着时间而慢慢的没落了,成为了没有看头,没有意思的娱乐项目。

  “虽然经过长久的训练,但谁都不能保证在最后表演的时候不出事故。能做的就只有小心再小心。”

  舞狮的人摘了采青和红包,然后下来。

  完满完成动作,然后回到庙里,开始跟着神仙巡门。

  神仙巡门的时候,舞狮队会跟在后面,然后在锣鼓声中巡遍大唐农场的家家户户。这叫‘送福’。

  每家每户也都会准备‘采青’和红包,一般挂在大门口处,方便摘取。

  舞狮队的人会在每家每户的门口表演简单的舞狮,然后摘取‘采青’和红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