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184,真相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184,真相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顾延年派回老家调查的人回来了,递给他厚厚的一个牛皮纸袋。

  40年前的事情,有些难查,很多当时的当事人都已经去世了,但也不是不能查,只要用心了,肯定就会发现蛛丝马迹。

  做过的事情,即使隐藏得再好,也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顾延年花了两年时间来查当年的事情,很多事情随着他的深入追查,一点点的水落石出,暴露出来。

  不管是叶老太,还是徐伟,或者曾经的村长。

  顾延年看着调查到的资料,眼眶通红,不是哭,是气,是恨。他的家人,竟然是被活活饿死的。

  顾延年深呼吸几下,隐藏起所有的情绪,拿着调查资料去找徐伟。他想要问问,为什么?

  而且,他也需要一个交代。

  想了想,顾延年又走了回来,拿起一个录音器装进口袋里。这是他让人从国外买回来,是准备要送给陈白羽的。

  但没想到他自己先用上了。

  徐伟看到顾延年有些意外,现在他和顾延年的地位差距很大,顾延年在中心,而他在地方。

  不过,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是老乡,虽然关系不太好,但也不太差,所以有时候徐伟还会借助一下顾延年的身份。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只要亮出顾延年同乡的身份,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虽然他们私下也有接触,但来往不多,很少。

  顾延年因为忙,而他是因为心虚。

  现在顾延年突然过来找他,徐伟有些意外,也有些惊讶。

  “老顾。”

  顾延年上来就给了徐伟一拳,把他揍一顿再说话。

  心里的戾气不释放出来,他不能保证自己不杀人。

  “老顾,你,你干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徐伟擦去嘴角边的血迹,“老顾?”不说现在养尊处优久了,就是年轻的巅峰时候,他也不是顾延年的对手。

  “我父母妻儿是怎么死的?嗯?”顾延年也不和徐伟废话,他今天来就不打算让徐伟好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是他一家老小的仇。只要想起父母亲人的惨死,顾延年就恨得想要杀人。

  徐伟死十次也不够解恨。

  听到顾延年的话,徐伟直接愣住了,“你知道了。”

  时间过去太久了,他都快要忘记了。

  徐伟长长的叹出一口气,“我对不起你。”

  原来,当初徐伟会让叶老太私藏顾延年的信,是因为接到老家大哥徐田寄过来的信,信里说顾延年的新婚妻子跟别的男人走了。

  因为他们在边镜,任务危险,徐田让他帮忙满着顾延年,暂时不要让他知道,让他能安心留在步队。

  大哥还跟他说,顾延年的家人有他们照顾,不用担心。最主要的就是拼出成绩来,衣锦还乡。

  徐伟和顾延年是老乡,他爸还是村长,照顾顾延年一家也是应该的。徐伟觉得,既然顾家的人有他爸照顾,那就暂时满着顾延年吧。

  既然他妻子都已经跟别的男人走了,即使知道了也无济于事,不过是平添烦恼而已。

  绿帽,对一个男人来说是侮辱。

  徐伟不希望顾延年在那时候分心,所以在发现叶老太拿走顾延年的家信后,就给了她五元,让她继续,把顾延年所有的家信都私藏起来。

  最初,徐伟是为了顾延年好。

  毕竟,他们村就他和顾延年两个人出来,有出息。徐伟一直都以为,他爸和大哥是为了村里的发展,希望村里人有出息。

  所以,对父亲和大哥的要求也是无条件的执行,在他眼里,他满着是为了顾延年好。

  等他知道家里父亲和大哥做的事情后,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已经无法挽回了。徐家是大家,他有好几个兄弟,一个兄弟好几个孩子,人口众多。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时候,粮食根本就不够吃。虽然,他所有的津贴和票都寄回家,依然不够吃,还是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特别是在最艰难的几年。

  家里的小侄女被饿死了。

  相对于徐家的人口众多,顾家算是人口淡薄,再加上顾家人能赚,顾延年也把津贴和票据寄回,所以顾家的生活还算可以。

  在别人饿肚子的时候,顾家有余粮每天还能吃一顿,虽然是稀的,但也比其他人家要好很多。

  也就因为这样,引起了别人的妒忌。

  眼红的包括徐伟一家。

  那个时候,余粮就是原罪。

  眼一红,心就黑了。

  徐家联合村里人把顾家的一家人困在村里,不让他们出村,逼着他们干活,不干活就打。

  大家一起欺压他们家,还联手抢走他们的所有粮食。

  顾延年寄回来的津贴和票,统统被村里人瓜分。

  顾家人想要给顾延年寄信,但他们连村都出不去,根本就不能寄信。可怜的顾家人从来不知道,平时能笑着打招呼的邻居原来是一头恶狼。

  在粮食面前,所有的一些都变得不重要。

  为了活下来,心可以黑,良心可以不要。

  他们的信寄不出去,顾延年寄回来的信被扣下,私藏。

  所以,顾延年从来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信。

  而他寄回家的信,也从来没能落到家人手里。顾延年和家人之间,被徐家人划下一道鸿沟,阻挡住他们的联系。

  最后,顾家人全部饿死。

  大家一起把顾家搬空,不管是桌子,床,还有其他的一些家具等等,统统被瓜分不剩。

  大家同意口径,都说顾家人是因为洪水儿死的。

  因为这件事是村里人人有份,所有在顾延年回去拜祭的时候,谁也不敢多说,只希望尽快把顾延年打发离开。

  村里的一些老人慢慢去世,知道那件事的人越来越少。但谁都没想到,顾延年会突然追查当年的事情。

  而且调查得清清楚楚。

  “你的妻子在别人的帮助下,带着儿子想从山上逃走......你妻子被找了回来,但你儿子......失踪了。”

  “你妻子,第二天......”徐伟双拳紧握,“在我家祖坟自杀。”血染红了他家的祖坟。

  “对不起。我......”这些事情,徐伟一开始并不知情,但知情后,却已经无法挽回了。

  为了家人,他不仅什么都不能说,还要帮着隐瞒。

  徐伟一直都知道,徐家和顾延年是生死大仇,不死不休。但看着顾延年从来不怀疑,他也慢慢的放心,以为这件事能满一辈子。

  甚至有时候为了阻止顾延年回乡拜祭,他还会联合别人一起偷偷的给顾延年下个绊子,让顾延年忙起来。

  但顾延年还是知道了,徐家......完了。

  不仅是他完了,还有他的兄弟子侄。

  顾延年咬牙切齿,想要打人,想要杀人,“所以,你们家拿着我寄回去的票和津贴,养活了你们一家。而你们家的人,却逼死了我家的所有人,所有人。”

  顾延安揪住徐伟的衣领,眼神暴戾,一拳又一拳。他恨得想要立刻马上把徐伟打死。

  但是不能。

  打死,太便宜他了。

  虽然徐伟和顾延年的年龄相差不多,但顾延年注重锻炼,身体保养得不错,而徐伟却已经慢慢的变成了油腻老大爷。

  徐伟当然不会是顾延年的对手,而他也不想反抗。

  就这样被打死,好像也很好。

  这些年,他一直催眠自己,告诉自己,那些事和他无关,他是无辜的,他可以理直气壮的享受着现在的一切。

  但是,他很清楚,很明白,他不是无辜的,他是帮凶,他是杀人凶手。

  他的手不仅有敌人的血,也有无辜百姓的血。

  这些年,他不是不想活得明白,但太痛苦了。

  “你在干什么?你凭什么打人?”徐伟的老婆,李招娣扑上来,想要把顾延年扯开,却直接被顾延年踹了一脚,摔在对面的饭桌上。

  “老顾。”徐伟抱住顾延年的腿,“和她没有关系。以前在家里,她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呵呵。没有说话的权利?是谁找小混混假装抢钱打死我儿子的?嗯。”顾延年笑,“你们很好。都很好。”

  顾延年松开徐伟,“你们放心。你们的债,我会十倍百倍的讨回来,我可不是什么罪不及家人的善人。一命还一命,一家还一家,还便宜你们了。你们徐家就统统下地狱去吧。”

  “不。不能。”徐伟双手抱住顾延年的脚,“我儿子是无辜的。他什么都不知道,还有我孙子,他们全都不知道。”

  “你儿子无辜?哈哈。好笑。那我儿子不无辜?我的家人不无辜?”顾延年暴戾得像走火入魔的金毛狮王,想要咆哮,想要疯狂得毁天灭地。

  顾延年看了李招娣一眼,“还有你。为什么要杀我儿子?不就是担心,他找到我,把你们家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让你们徐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李招娣被吓得瑟瑟发抖。

  即使40年过去了,她仍然记得当初祖坟上的血红。他们家的人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噩梦。

  但是,如果当初不是抢了顾家的粮食,她的儿女根本就活不下来。

  “你,你的儿子没有死。没有死。”李招娣吞吞口水,“他被人救了。救走了。”那天,她的确想要让小混混打死顾延年的儿子,但很不巧的,那个小崽子被人救了。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

  她心里一直在侥幸,觉得那个小崽子应该已经死了,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当年的事情了。

  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再也不会有人知道。

  徐家会越来越好,而她的子子孙孙也会越来越好。

  “顾延年,你儿子没死。”李招娣真怕顾延年不管不顾直接把她弄死了。看着顾延年那能吃人的眼神,李招娣就双腿发软,牙齿打架。

  “即使这样,你也该死。”顾延年冷冷的看着地上的徐伟还有李招娣,“我会让你们一家付出代价的。”

  “老顾,给我留条血脉吧。”

  “呵。你们怎么没有想过要给我留一条血脉?害死了我一家人,在面对我的时候,你们不会觉得愧疚吗?在你们借助我的势往上爬的时候,你不觉得心虚吗?”

  “在事情败露后,才知道错了?太迟了。你们徐家所有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等着吧。我会让你们悔不当初的。”

  顾延年是真的太恨了。

  可笑的是,他竟然还给家乡捐款修路,每年都给家乡的老人送不少吃的、用的,甚至还给家乡建造了一座高规格的养老院,希望家乡的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

  现在想想,那些人一定在心里笑话他,害死了他的一家人,还能享受到他的照顾。

  徐伟低着头。

  当年知道真相的时候,徐伟就清楚,如果被顾延年知道,徐家必定会完。所以,他才听父亲和大哥的话,帮忙瞒住顾延年。

  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了,但他欠下的孽债,却需要子孙来还。

  徐伟软到在地上,自问如果自己是顾延年,愿不愿意放过害死自己一家人的凶手?

  答案是不愿意的。

  “你儿子没有死。你不能害我儿子。不能啊。”招娣跪在地上,用力的给顾延年磕头。

  ‘咚咚咚。’

  很快,头就被磕破了。

  顾延年没有理会它们,直接走了,“你们等着吧。”

  看着顾延年大步离开的背影,李招娣被吓得瘫倒在地上,“老,老徐,顾延年......我们家,我们家,怎么办?顾延年就是个大杀星啊。怎么办?”

  “老徐,让孩子们出国,都出国去,不要回来了。马上就走,马上。”招娣爬起来,想要立刻安排孩子们出国,躲避顾延年的报复。

  徐伟摇摇头,“没有用的。”

  在顾延年的家人因为徐家而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果。如果顾延年一直不知道还好。

  现在,顾延年知道了,徐家就跑不了。

  顾延年不会让徐家出国的,即使跑到天涯海角,顾延年要收拾的也还是会收拾。顾延年的本事,他很清楚,想躲根本是不可能的。

  徐伟有些心灰意冷。

  他比顾延年入五早,为什么顾延年爬得比他快,比他高?因为顾延年不仅足够拼,也足够狠。

  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成为敌人。

  但他们家......

  徐伟坐在地上,双目呆滞,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招娣推了推他,“你赶紧想个办法啊。”

  “要不,我们自首吧。”李招娣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只要我们自首,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是我们害死了顾延年的家人,我们知错了,我们伏法。”

  “是我们。和孩子们没有关系。”

  李招娣笑了起来,“大家都看着呢。顾延年肯定不敢明着找孩子们的麻烦,然后让孩子们都出国去,去一个顾延年伸手不到的地方。”

  李招娣在京都生活了这么久,一早就已经不是乡下的土婆子了。对于京都的一些事情,也是知道一二的。

  顾延年在高位,肯定会有很多人盯着他。

  所以,顾延年绝对不敢明着乱来。只要他们把事情摊开来说,顾延年就不敢下死手。

  徐伟也在想自首的事情。

  这件事已经过去40年了,在当初那个不抢就被饿死的时候,他们抢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活下来,很多人都曾经身不由己。

  自首,把所有的事情公之于众,虽然会影响徐家的名声,让徐家的孩子以后都抬不起头来做人。

  但是,就好像李招娣说的那样,顾延年走到今天的位置,也不可能没有敌人。利用好了,还是有操作的空间的。

  不管怎么样,肯定要保住孩子们的命。他们老了,可以不在乎生死,但是孩子们呢?

  当初,父亲会做出那样的事情,不也是为了让孩子们都能活下来吗?

  “我们自首,是我们害死了顾延年的家人,和孩子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们找上面说清楚。”李招娣拉着徐伟的手,“现在不是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吗?是我们犯罪,和孩子们没有关系。”

  “老徐,我们不能让孩子出事,不能啊。”

  如果还有其他的办法可想,李招娣也不愿意去自首。

  但是,还能有什么办法?

  她想不出来。

  如果顾延年只是一般人,她还不会如此担心。但顾延年不是,他手里有钱有人,有权有地位。

  顾延年想要报复他们,真的太容易了。

  招娣很着急。

  一辈子,她最看重的就是孩子,即使徐伟也要排在孩子后面。为了孩子,让她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这件事藏着掖着,顾延年弄死了他们全家,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如果摊开来说,摆到明面上来,顾延年想要做什么也要顾忌三分。

  如果他们家的人出事,大家肯定会怀疑顾延年,然后顾延年的那些对手应该也不会放过一个能落井下石的机会。

  招娣觉得自首是最好的办法,能保住孩子的办法。

  其实,如果可能她更希望一家人出国,逃避顾延年的报复。

  “老徐,我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例如逃,或者先弄死顾延年。

  李招娣心里跳了跳,“能不能......想办法,解决顾......”

  徐伟摇摇头,“难。”

  不是难,是根本不可能。

  即使是顾延年的老对手也不敢轻易的出招对付顾延年,最重要的是顾延年一个人,想要找个突破口都难。

  不像叶家,漏洞百出,小辫子太多,随随便便就能抓到一大把。

  顾延年没有拖后腿的家人,而他什么也是一个自律的人。想要抓他的小辫子,难于上青天。

  李招娣有些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首?”

  虽然是她提议的,但她真的不甘心。

  “嗯。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徐伟叹口气,他又怎么甘心?但为了孩子,wie了子孙,他只能这样做。

  “自首。再说,当初抢粮也不是我们决定的,是大哥他们决定的。我们不过是知情不报而已。”

  “你让我想想。想想。”徐伟慢慢走进书房。

  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让他放弃,真的很难。

  但是,不放弃......

  面对顾延年,他根本就没有退路。

  徐伟很清楚,论智商和手段,他都不是顾延年的对手。如果顾延年决定收拾他,他就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

  陈白羽在家里也没有闲着。

  给家里煮饭,喂猪,还要放牛,然后给荔枝园除草。

  田里的草也要除了。

  在农场种田,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叫‘走田’。插下秧苗的两个月后,秧苗开始成长起来后,就要开始‘走田’了。

  什么是‘走田’?

  顾名思义,就是在田里走一圈。当然,也不是单纯的走一圈,是用脚根据田里秧苗的横竖间隙滑一圈,横横竖竖都要滑到,用力还要适当。

  用力太过,会影响秧苗的成长。力度不够,起不到‘走田’的作用。

  ‘走田’有什么作用?

  听说能让秧苗更好的成长,还能除草。

  陈白羽一早就出门了,差不多是伴随这太阳的微光出门的。然后看着太阳升起来,慢慢的越来越晒,越来越热。

  汗滴禾下土。

  陈白羽看着自己的汗水滴落在水田里。

  陈白羽一手拄着一根竹竿,免得因为一只脚动的时候,会失衡而摔倒。自己摔倒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会砸坏秧苗。

  所以大家在‘走田’的时候都会拄着一根木棍或者竹竿。

  陈白羽一手拄着竹竿,一只脚在禾苗之间穿梭,照顾到每一棵秧苗。看到杂草就拔掉,放在脖子上挂着的小篮子里。

  小篮子装忙了,就倒在田埂上。

  陈白羽看到田里有小鱼游过。

  为了方便‘走田’,一般都会提前在田里蓄水,泡上几天,然后再把水放掉,剩下刚好漫过泥土的水。

  陈白羽轻轻呼出一口气,晒,累,热。

  也顾不上手上满是泥巴,陈白羽直接在脖子上挠了挠,也不知道是不是长痱子了,脖子后有些痒。

  小腿也有些痒,不过小腿是被禾苗割的。这个时候的禾苗叶子正是锋利的时候,而她却光着小腿‘走田’,肯定会被割伤。

  白嫩嫩的小腿上已经有了好几道红痕。

  陈白羽看了一眼小腿,然后发现小腿肚上还吸着一条蚂蟥。

  应该吸了不短的时间,蚂蟥的身体已经鼓了起来。

  她的血啊。

  陈白羽叹口气,直接把蚂蟥扯下来,用力的扔到田埂上去。可惜,力气不够,蚂蟥被扔到了旁边的禾苗上,挂在了禾苗叶上。

  不知道为什么,陈白羽突然想起以前小时候,七婆给她讲的一个关于蚂蟥的小故事。

  一个男人让自己的老婆每天给年老的母亲买两三两瘦肉煮汤,这个老婆舍不得每天出钱买肉,就每天到田里去抓蚂蟥回来晒干,然后用晒干的蚂蟥熬汤。

  蚂蟥营养。

  婆婆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男人很高兴,一直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老婆在阳奉阴违。一直到婆婆去世,儿媳妇每天煮的都是蚂蟥。

  因为每天喝蚂蟥汤,这个婆婆活到了一百多岁,逢人就夸赞自己的儿媳妇。从那以后,就有很多人把蚂蟥当补品。

  他们村的人一开始是抓野生的蚂蟥买钱,然后发展到人工饲养,成为远近闻名的蚂蟥大村。

  蚂蟥带着他们一村人致富。

  这个儿媳妇虽然比较抠,但也算是歪打正着。

  当初七婆给陈白羽和小伙伴说这个故事是希望他们能善待老人,要有孝心。即使没有钱,也可以有别的办法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孝心。

  其实,陈白羽觉得这个小故事和孝心没有多大的关系。不过,农村的人见识少,听过的故事更少,一般都是鬼怪或者从八卦演变而来的家庭故事。

  看着被挂在禾叶上的蚂蟥,陈白羽突然的动了莫名其妙的好像不需要的恻隐之心,把它碰下水,免得被晒干了。

  “小五,在‘走田’呢。”

  “是啊。五婆,带小青青去走亲戚呢?”陈白羽笑着和五婆打招呼。自从阿广娶了阿云后,五婆就越来越宽心了,每天不是在家带小孙子,就是带着小青青去走亲戚。

  因为小青青读书好,而且嘴巴甜,五婆最喜欢带她去走亲戚。

  一开始不太喜欢小青青这个拖油瓶的五婆现在完全是把小青青捧在手里里宠。吃的,用的,比她家的小孙子还要好。

  别人笑话她的时候,她就回怼一句,‘谁说男孩就一定比女孩好的?人家陈小五还能拿奖杯呢。’

  如果村里有人对女孩不好,被人就会说‘想想陈小五,黄话如多威风?冠军的阿妈。’

  阿云已经给阿广生了两个儿子,因为已经吸取了宠溺过度的教训,所以五婆把两个小孙子放养。

  阿广为什么会有些傻气?因为吃了太多的补品,被补过头了。

  所以现在五婆决定粗养小孙子,每天带出去撒尿和泥玩泥巴。和当年养阿广是完全两个极端。

  “小青青越长越好了。”小青青像阿云,很清秀,而且聪明。听说,每次考试都能考第一,是个小学霸。

  “哈哈。像她妈。”

  “她二姑从开平回来了,带了不少的布料,我过去看看。小青青又考了一百分,我准备给她做两件裙子。”

  “哇。小青青好厉害。五婆以后能享福了。”陈白羽从不吝啬夸赞。

  看着五婆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顺心,陈白羽也替她高兴。有阿云这个聪明人在,阿广和五婆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肯定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凄惨。

  阿广不是傻子,他只是想问题比较简单,比一般人慢而已。其实,他憨厚老实,而且心地善良。

  只要阿云耐心,认真的教他,陪着他过日子,日子不会太差的。

  看着五婆和小青青的背影,陈白羽心情很好。

  她想要的就是农场人都能生活幸福。

  “陈小五,累吗?”

  这个问题,她都忘记回答了多少遍了。路过的人都要问一句,累不累?

  陈白羽抿抿嘴,“不累。”才怪。

  又累又热的。

  脚还酸。

  但是没有办法,她准备在去东莞过暑假之前,把家里的所有田全部走一边。

  “小五,你今年高考了吧?什么时候能出成绩?有把握吗?也准备考京都大学吗?”

  这个问题,也回答了n遍。

  但陈白羽还是很真诚的回答,大家会问,是因为关心。对别人的关心,陈白羽很感激。

  “好好读书,以后有大出息。”村里人一致认为陈白羽会是有大出息的人。因为这两年,陈白羽给村里的祠堂争回了两座奖杯,现正在祠堂里摆放着呢。

  而且,陈白羽一直都没有停止给村里的老人写传记,有些发表在报纸上,也有些发表在《夕阳红》杂志上。

  现在村委会收藏了不少相关的报纸和杂志。

  农场的发展史,陈白羽也在整理着。这些年,陈明收集了不少关于农场由来、发展、变迁的故事。

  陈明只负责收集,陈白羽负责整理。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陈白羽和陈明做的事情,都积极配合,想要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而来?

  虽然清明的时候,很多老人都会给他们讲述关于农场关于祖宗的故事,但很多东西也随着时间而慢慢的流失。

  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就在口口相传中流失了。

  陈白羽想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小五,以后要留在京都工作吗?留在京都工作,然后嫁到京都去。我听说,现在很多长得漂亮的女孩都嫁出国?是不是?”

  “小五,你要多吃些,你太矮了。听说外国人都很高。”

  ......

  中午,太阳高照的时候,陈白羽到附近的山头找她家放养的牛。一般人家都是这样做的,直接把牛赶到一个山头,让它自由自在的吃草,然后就去忙田里的活。等差不多要回家了,再过来找,然后一起回家。

  陈白羽手里拿着一根小竹枝,走在她家的大水牛后面,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家煮饭。

  是的。

  回家后还要煮饭,然后煮猪食,喂猪等等。

  农村的生活是别人想象不到的辛苦。

  陈白羽还算好的,只是在放假的时候帮忙。像阿公阿婆这样,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没有一天空闲的时候。

  忙了田里的,忙果园;忙了果园后,还有家里的活,总之就是干不完的活。即使是平时也还要编织一些簸箕或者箩筐,然后还有一些工艺品等等。

  像陈白羽家,阿公阿婆白天在田里或者果园里忙活,回到家吃过饭后明明就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但他们都没有闲着,编织箩筐或者工艺品赚钱。

  陈白羽放假后,也会用稻草编织一些小东西,因为阿公阿婆怕芒基或者竹篾会伤了她的手,只让她用稻草编织。

  每天早上,陈白羽早早的起来,然后把家里的鸭子赶到鱼塘去,把牛放到山上去,然后开始‘走田’。

  陈白羽感觉自己被晒黑了好几度。

  但是没有办法,她不干,辛苦的就是阿公阿婆。

  三天后,大舅进宅的前一天,外公外婆家已经很热闹了。

  大舅小舅准备搬家。

  陈白羽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阿爸,无奈的摇摇头,今天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因为大舅一再的说,县城的房子也有小舅的一半,所以小舅的岳父一家肯定也会过来帮小舅舅搬家。

  说起来,也是大舅做人太过分。

  如果不愿意分一半给小舅,那就早早说明,偏要在这个时候才说。

  这算什么事?

  请帖都已经发了,小舅舅那边的亲戚连进宅礼都准备好了,大舅却说希望小舅不要搬到县城里去,希望他能留在家里照顾父母。

  这不是耍着人玩么?

  “小五,出发了。”阿爸把家里的单车推出来,载着陈白羽往灯火村去。

  因为要帮忙搬家,所以阿爸一早就带着陈白羽出发了。

  不过,他们还不是最早到的,大舅和小舅的岳家人都已经到了,正在亲亲热热的吃猪杂粥。

  为了大舅进宅,外公外婆宰了一头大猪。猪肉拉倒了县城的新家去,明天要在那边办酒席,但一些猪血猪杂留在了家里。

  大舅小舅的岳家人正在相亲相爱的谈论着女婿的发展,两家人对各自的女婿都很满意。

  村里的人也在夸赞大舅仁义,说他拉拔弟弟一起发家,兄弟情深。

  陈白羽偷偷的看了一眼大舅和大舅母,两人的脸色正常。大舅在指挥人把一些大件的家具装车,大舅母在收拾衣服等。

  小舅和小舅母也在收拾东西,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喜庆。

  看到小舅和小舅母脸上洋溢的笑容,陈白羽觉得大舅真的做得很过分。不过,有些事情,真不是她能干预的。

  她只是外甥女,而且还不是亲的。

  就想四哥说的,很多事情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虽然爸妈对他们一视同仁,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这样。

  在很多亲戚眼里,四哥和她是要远一等的。

  就好像有些亲戚给压岁钱,陈白羽和四哥会比大哥他们少一半,因为她和四哥是捡来的。

  他们的家人没有区分,但有些亲戚会区分。

  所以明知道小舅要吃亏,陈白羽也不能多说,多做,能做的也只是提醒小舅母留个心眼。

  因为阿妈没有回来,所以陈白羽代替阿妈招呼亲戚朋友。

  很多亲戚朋友都是先到外婆家,然后再一起坐车去县城吃进宅的酒席。

  亲戚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

  大舅突然找到外公,说希望小舅舅在家里照顾父母。大舅说的大义凛然,说舍不得父母,考虑再三,还是觉得两兄弟还是应该留一个人在家照顾父母。

  否则,父母有什么事,他们都顾及不上。

  外公直接说,既然这样,那就分家。县城的房子有小舅的一般,让大舅折叠现钱给小舅。

  本来他们家就没有分家,县城的房子不管怎么说都有小舅的一份。

  但大舅不同意。

  然后大舅母说县城的房子是他们的,是大舅自己的钱,和小舅一家没有关系。

  大舅母的话让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

  亲戚朋友,还有邻居村里人都奇怪的看着大舅和大舅母。不是说县城的房子是兄弟两人的吗?

  “什么叫没有关系?还没有分家。”外公怒了,直接骂人。他最看不得的就是兄弟相争。

  “爸,虽然没有分家,但县城的房子是我们夫妻两个人辛苦赚下来的。凭什么要分出一半?”大舅母不高兴,说话的声音有些大。

  外公没有理会大舅母,直接看向大舅,“既然县城的房子没有阿成的份,那就把这十几年的工资给算清楚。他跟着你干了十几年,从来没有拿过工资。”

  “哪有什么工资?他花费比工资多?”

  说到钱,大舅母直接炸了起来。

  “大家说说,谁家大哥要一直照顾弟弟?弟弟还不争气......”大舅母极尽可能的诋毁小舅舅,说他干活偷懒,说他一个月也没有出工多少天,说他花费大,每个月都要买衣服,买烟等等。

  总之就是他们养着小舅舅很辛苦,不可能这样一直养下去。

  “你放屁。”小舅母也怒了,“你就不怕天打雷劈?跟着大哥做工的也不止阿成一个人,阿成什么样的人不是你连工地都没有去过的人说了算的。你以为工地的人都眼瞎么?”

  “大哥,我只要我应该得的那一份。你也不要说我偷懒不出工之类的话。”小舅笑得有些勉强,“因为我自己有记录工日。”

  小舅舅的话直接让大舅黑了脸,因为他没想到小舅会记工日。因为小舅看起来是那种能过就过的日子,对生活的没有什么要求,也不会有什么志向。

  有吃,有穿,有花费就不会多想。

  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会做记工日的事情?

  大舅有些不相信。

  “如果你记工日就应该知道,你花得比赚的多。我养你这些年,也够了。现在,你的儿女也大了,我们......”

  大舅和小舅吵了起来.

  大舅母和小舅母直接打了起来。

  刚刚还坐在一起互相夸耀对方女婿的两个岳父傻了眼,刚刚还夸赞说兄弟情深,转眼就打起来。

  “住手。”外公气得差点晕倒过去。

  阿爸扶着外公,“爸,你休息休息。”阿爸也不知道能说什么,眼神隐晦的看了陈白羽一眼。

  他可是早就听陈小五提过,说大舅绝对不愿意带着小舅一起去县城的。

  没想到,还真让她给说对了。

  陈白羽没有理会阿爸莫名的目光,让小表妹去把村长还有叔公等人找过来。外公的兄弟都还在,像这种兄弟阋墙的事情,肯定要让长辈过来主持公道的。

  小表妹急匆匆的跑了。

  “外婆,别担心。”陈白羽扶着摇摇欲坠的外婆坐下,然后赶紧给她冲一碗葡萄糖水。

  “作孽啊。”外婆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时关系很好的两兄弟怎么会吵起来?

  还吵得这么突然。

  明明就是大好的日子,怎么就......外婆摇摇头,一脸的无奈。儿大不由娘,儿子要吵架,当娘的只能干着急。

  因为身形上的差异,小舅被大舅压着打。

  “大海、大成,你们都给我住手,住手。”外公被气得大喊,想要把两兄弟扯开。

  看着扭打在一起的兄弟两,外婆直接摔了碗。

  “外婆。别急。”陈白羽真担心外婆会被气晕过去。急火攻心什么的,太伤身体了。

  外婆的碗砸过去,吓得两个舅舅都停了下来。

  两人的脸上都挂了彩。

  不多相比于两个舅舅,两个舅母就更惨烈一些,地上被扔了好几把头发。两个舅母的脸被抓破,衣服被撕,头发被扯。

  不过,大舅和大舅母都属于偏壮的一类人,所以瘦小的小舅和小舅母在打架上比较吃亏。

  陈白羽想,一向都是打架找大哥的小舅应该也没想到以前常帮他打架保护他的大哥,有一天会把他压在地上打吧?

  “你们好啊。”

  外婆扑过去,一人一巴掌,“大好的日子,吵什么吵?不想就别过了。还要不要脸了?”

  外婆捂住心口,瞪向大舅,“大海,你做得过了。”

  不是说他想要踢开弟弟的想法错,亲兄弟明算账,两兄弟在一起久了,多少都会有些矛盾。

  但他选择在这个时候撕开,错了。明明这件事可以做得更好,更体面,但他却选择最伤人的时候,最伤人的方式。

  如果他在一年前说,兄弟分家,不会闹到现在这样,脸面全无。他这是把人捧上了天,然后狠狠的一脚踹下来。

  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是什么生死仇人嗯。

  “你们是兄弟。”外婆艰难的说出这句话,“你现在这样做,是打算一辈子不和兄弟来往了吗?你就这么肯定,自己不会有需要兄弟帮助的时候?做人,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做事不要太绝。”

  外婆不明白,看似精明的大儿子,怎么会做出这种当着所有亲戚朋友的面和兄弟决裂的蠢事来。

  “说这么多干什么?分家吧。”外公看了大舅舅一眼,“趁着你们的岳家都在,说说吧。怎么分?”

  “大成跟着你干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没有领过任何的工资。”

  大舅母想要说什么,被大舅阻止了。

  外公冷笑一声,“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既然这样那就一样一样的掰扯清楚,说明白。到底是谁占了谁的便宜。”

  外公是真的伤心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教出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儿子。

  他不是傻子。

  以前是没有往这方面想。

  现在......很多事情是经不住深思的,大儿子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算计小儿子,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接受?

  但是,再不能接受也不能一直僵持着。最多他和老伴以后多照顾小儿子就是了。

  哎。

  儿女都是债。

  很快,小表妹把村长还有几个叔公都请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当面锣对当面鼓的说清楚。

  “小五,你也是大学生了,那笔和纸把我说的都写下来。要分就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然不想牵扯了,以后就不要有任何的牵扯。”

  外公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既然要分家那就果断不拖延。

  “外公,我才高考。还不是大学生。”

  “那也是这里学历最高的。”

  好吧。

  既然外公这样说,陈白羽只能照做了。

  陈白羽干脆就把这次分家当会议记录来做。

  “你说阿成用得比赚的多,有记账吗?”

  大舅摇摇头,“没有。小数目不记得,但一年几次的大目数还是记着的。每年农忙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一笔钱回家帮忙......”

  “这笔钱不是你给我和你妈的?原来这是阿成的工资?这么说,这些年,我和你妈花的全部是阿成的工资?包括你儿女上学的费用,也是阿成的工资?”外公真的要笑了,“所以,你是说这么多年,你没有给过我和你妈一分钱?你儿女的学习费,生活费,一直都是我和你妈给的。”

  大舅抿抿嘴,没有说话。

  外公又看向小舅,“你自己记了出工的天数?”

  小舅想要否认,小舅母却开口了,“是。我记录了。”

  小舅母把一个小本子拿出来,“出了农忙时候回家帮忙的二十多天,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出工。这些都有工地的人可以作证。我记录得清清楚楚,那天出工,做了些什么。如果不出工,我也会写明,为什么不出工......”

  “阿成回来农忙,是帮爸妈的忙。难道,大哥是要说,爸妈和你没有关系?这个家和你没有关系?别忘记了,你的儿女也是要吃饭的。”

  陈白羽真的要给小舅母鼓掌了,她不过是提醒了几句而已,小舅母就能做的如此细致。

  还真是意外。

  大舅的脸全黑了。

  相对于上辈子,一无所有被踢开的小舅和小舅母,这辈子的小舅和小舅母大杀四方。

  “阿成回家农忙回家的时候,找大哥拿了两千两百,大哥说要给阿爸两千,剩下两百是来回的花费。”

  “阿成平时每次找大哥拿钱,我都有记录。即使是一包烟的钱,我也有记录。全部都在这里。”

  陈白羽再一次意外了。

  上辈子,小舅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大舅说他花的比赚的多,他即使觉得疑惑也反驳不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问大舅要工资,身上一般也不带钱,每次都是有需要就找大哥。一包烟,一瓶水,都要找大哥。

  一天问好几次,他也觉得自己花费有些多,但他从来没想过这些都是小钱。

  现在,小舅母有记账,完全可以算得清清楚楚。

  “小五,那账目算出来。”外公看向已经傻眼的陈白羽。

  不止陈白羽傻眼,就连周围的亲戚朋友还有邻居村人也完全傻了眼。大舅的无耻刷新了大家的认识。

  外公把小舅母的账本递给陈白羽,让她算清楚。

  陈白羽看了阿爸一眼。

  阿爸摇摇头,这件事他们不适合掺和。最后,阿爸提议让几个叔公一起算,村长作证。

  外公点点头,“好。”

  最后算出来,小舅舅一年的工资应该是五千两百三十七。找大舅舅拿到的钱加起来,一共是两千九百八十三,其中包括给外公外婆的两千。即使除去每天的饭钱,小舅也是还有工资拿的。

  小舅跟着大舅干了十几年,从82年出去,一直到现在1997,差不多15年。

  小舅从来没有拿过工资。

  因为没有分家,他一直都以为自己是在为家里工作。

  大舅母的脸色很黑,她应该也没想到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上辈子的大舅母,直接把小舅母收拾好的东西一样一样认出来。

  陈白羽亲眼看到她把小舅母收拾好的衣架扔在地上,然后一脸傲慢,“不要这些破烂。”

  那时候小舅舅只能吃哑巴亏,即使大家都谴责大舅无情无义又怎么样?他还是白干了十几年。

  现在因为有了小舅母的账本,一切都不一样了。

  “把阿成这十年的工资结算给他,然后分家。我和你妈留在村里,跟着阿成过日子。以后,你有钱就孝敬,没有钱就像过去那样。”

  这话真的很打脸。

  整个灯火村的人都知道大舅孝顺,常让小舅带钱回来给外公外婆花费。但没想到这笔钱却是另有意思的。

  大舅没有说话。

  十年,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1997年,在农村起一栋小楼房,包括装修也不过才是几万元。大舅怎么舍得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给小舅?

  再说,如果真这样,他这十几年的算计也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笑话。

  大舅和大舅母同时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