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 第162章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第162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4:20:09 来源:免费小说

  郑颂贤笑道,“我与殿下以文会友,哪里说得上是同党。再说了,我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又不像陆侯那样风采出众,谁也不会来盯着我的。”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喝了四壶酒才作罢。

  等郑颂贤回来时,刘悦薇见他似乎有些醉意,满身的酒气,连忙带着他去耳房洗漱,“你们两个说话就说话,喝这么多的酒做甚。”

  郑颂贤笑道,“娘子,不喝酒,干坐着岂不尴尬。就像你们女人在一起说话,不也要吃茶吃点心。”

  刘悦薇给他搓干净了,回房后,他衣裳还没穿好呢,喝了一碗醒酒汤之后,抱着自家娘子就往床上去了。

  第二天,刘悦薇总觉得自己胳膊腿儿有些发酸。

  呸,喝两口黄汤,就不像个人了。

  她刚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魏氏忽然使唤人来叫她,刘悦薇匆忙跟着人去了。

  才一进王府,就听加里面传来吵闹声。

  她赶紧进去了,发现刘悦蓁正在大声和一个媒婆说话。

  媒婆似乎被气的不轻,“三郡主,您这是什么话,哪有成亲后还要往外跑的。”

  刘悦蓁道,“旁人是旁人,我是我。我不出去跑,谁给那些百姓打井?那些无儿无女的老太太谁看她们一眼,我带回来的那十几个孩子谁管?我又不是为了图这一时的美名,我要一直管下去的。姑祖母不是说一向乐善好施,回头我这里需要人出钱出力了,定然会记得她的。”

  哎哟,媒婆气的心口疼。

  魏氏连忙呵斥刘悦蓁,“快些住嘴,回你自己屋里去。”

  刘悦蓁见二姐姐来了,对她眨眨眼,然后走了。

  刘悦薇和媒婆打过招呼,坐在了一边。

  媒婆连忙道,“看看,长乐郡主如今过的多好,都是王妃娘娘教导的好。三郡主就是年纪小了些,还是小孩子脾气,等长大了就好了。殿下说了,三郡主愿意做好事,张家最喜欢了。就是三郡主说的这个要出门,王妃看能不能再商议商议。”

  魏氏笑道,“自己的孩子自己晓得,不瞒您说,这孩子自小被我当男孩子养大的。我就算答应张家了,以后她在家里坐不住,到时候还是有的闹,索性现在说明白些,以后也不用扯皮。还请您告诉姑妈,我家三丫头性子活泼,和她家孙子怕不是良配。”

  来的媒婆是一位过了气的大长公主家请来的,想把刘悦蓁说给她孙子。但刘悦蓁自己提出了条件,成亲后她每天都要出门的。

  大长公主如何肯定答应,她愿意来提亲,还是因为刘悦蓁最近名声好听,好歹身上有个郡主爵位。大长公主几个儿子不成器,这个孙子也没个功名,她就想给孙子说个娘家好一些的。正好,刘悦蓁入了她的眼。原来她是看不上的,觉得这丫头太野,看到长辈眼里没有敬意,还会顶嘴。好在刘悦蓁自己做了几个月的好事,挽回了一些名声,立刻就有人上门来提亲了。

  大长公主家里也不是头一家了,前头陆陆续续来了三四家。

  刘悦蓁就一个要求,成亲后不能限制她出门。她想去哪里,想走多远,想出门多久,可以请示长辈,但长辈不能拦着。

  这一条吓跑了前面所有的媒婆,谁家小媳妇还能天天出门呢。别说小媳妇了,多少儿孙满堂的妇人,也没敢说这话的。

  魏氏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现在就算强逼她答应了,后面还是要闹。

  魏氏也坚持这一点,母女两个都这样,故而一家都没说成。

  等媒婆一走,魏氏就和刘悦薇说道,“我怕是要不了几天,你三妹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好名声,又要败坏完了。”

  刘悦薇笑道,“娘,别担心,我准备带着三妹妹开个慈恩堂。三妹妹不是带回来十几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我出钱养着他们,叫他们认字干活,等到了十五岁,让他们自己家去谋生。三妹妹要是闲着没事,让她来给我做个大管事。”

  魏氏叹了口气,“只要能让她安生些,你说怎么办都行。我现在都随她了,只要她自己高兴就好。”

  刘悦薇知道,妹妹不肯嫁人,爹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前一阵子大家都在关注陆家的事情,等过两天缓过劲儿来,怕是又要谈论诚亲王府的三郡主了。

  趁着大家的口舌利剑还没吐出来,刘悦薇决定先下手为强,“娘,这个慈恩堂我也不能一个人出钱。那些太太们不都喜欢说自己是活菩萨,我得找她们化缘,谁捐了多少钱,我都公布出来。让她们都出血,就没工夫谈论三妹妹了。”

  刘悦蓁去而复返,拍手叫好,“二姐姐,这个化缘的活儿就交给我吧。”刘悦蓁一想到那些太太奶奶们肉痛的样子就忍不住高兴,让你们整天编排我!

  姐妹两个动作很快,找了间外城的院子,立了个匾额,让郑颂贤写了慈恩堂三个字。里面现在只有十几个小孩子,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慈恩堂一成立,刘悦蓁立刻又离家了。她继续去做自己的善事,沿着京郊一代往北走,仍旧是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小事情,边走边捡孩子。

  刘悦薇给了她一大笔钱,刘悦蓁精打细算,路上生活很简单。等过了三个多月,她又带回来十几个孩子,还有两个妇人。

  与此同时,陆家人回京了。

  陆妃的兄长死了,她弟弟因为是武将,身体好一些,熬了过来,但也溃败的差不多了。陆家下一辈,只剩下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其余全部没了。

  陆大郎二十多岁了,已经有了妻小,其妻是流放之地的普通农户女子,给他生了三个孩子。陆二郎也快二十岁了,到现在还没成家。陆家唯一的女儿已经出嫁了,此次没有跟着上京。

  陆二老爷四十岁的年纪,但看他的相貌,似乎有五十岁似的。

  他带着子侄们,一起到了宣郡王府门口。

  柳氏听见有人说陆家人来了,连忙亲自出来迎接。

  陆二老爷给柳氏行礼,“见过王妃娘娘。”

  柳氏急忙闪到了一边,“二舅切莫多礼,还请进屋说话。”王爷心里把陆家看得重,柳氏如何敢受陆二老爷的礼。

  陆二老爷也不过多谦虚。和外甥媳妇见过之后,带着子侄们和柳氏一起进了宣郡王府。

  五皇子听说陆家人回来了后,立刻请假赶了回来。

  说实话,五皇子和两个舅舅并没有什么感情,他连舅舅们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看着眼前这个满面风霜的汉子,五皇子有些词穷,半天后低声喊了一句二舅。

  陆二老爷看着和自己一般高的外甥,一向如铁一般坚硬的汉子,忽然就红了眼眶,拱手行礼道,“殿下。”

  后面陆家的子孙们都跟着行礼,五皇子急忙叫起。

  陆二老爷跟着五皇子进了书房,分宾主坐下。

  五皇子问陆二老爷,“二舅,这些年可好?”

  陆二老爷脸上只略微带了些笑,“多谢殿下关心,日子还过的下去,多谢殿下为家父洗清罪名。”

  说完,他起身跪下,给五皇子磕了个头。

  五皇子吓一跳,立刻伸手扶他起来,“二舅,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光为了舅舅和外祖父,也是为了母妃。”

  陆二老爷起身后,眼眶越来越红,忍不住掉下来了眼泪,“殿下,我真高兴,你平安长大了。当年我们都担心,担心你活不了。没想到你不仅长大了,还能帮我们洗清冤屈。殿下不知道,你外祖他,他在牢里把头碰破了,还是落下个污名。我们一家子这么多年,死的死病的病,都撑着一口气,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五皇子也有些哽咽,“二舅,都过去了,以后咱们好生过日子。外祖父和母妃知道了,也会安息的,”

  陆二老爷坐下了,“殿下能独当一面了,以前的一些事情,我也该和殿下说一说了。殿下可能觉得奇怪,当年陆家唯一的嫡女,为什么要许给三皇子做妾。”

  五皇子听到事关陆妃,也认真听了起来。

  陆二老爷道,“你母亲从小身子不好,师从玄济大师。都说玄济大师是个疯老头子,其实不然。玄济大师他是有真本事的,他总是能测算到陆家什么时候有危险。很多次,我们陆家都在他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困难。你母亲长大后,家里要给她说亲。可玄济大师说,你母亲不能说亲。”

  五皇子奇怪,“为甚?”

  陆二老爷看了他一眼,缓缓道,“玄济大师说,你母亲有凤命。若是不能活成年,也就罢了,若是能成年,就是凤翔九天之命。当时你外祖觉得玄济大师开玩笑,没当真。但时任钦天监监正之人,是玄济大师的弟子,他也测算出了你母亲的命格,太上皇就动了心思。”

  五皇子觉得自己的呼吸都快停了。

  陆二老爷继续道,“殿下莫要多想,太上皇虽然知道了,因你母亲体弱多病,他并没有为难我们家。只是,你母亲的亲事就不好说了。正好,陛下当时是皇长子,呼声很高,我们家就选择了陛下。入了皇族,这种凤命就算被压住了,也省得皇家猜忌。后来,陛下做了太子,殿下出生了。不瞒殿下,我们家是起过心思的。但殿下当时还小呢,路还很长,岂是一朝一夕之功。没想到太上皇那么快就要动手了,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

  五皇子轻声道,“二舅,当年母妃入府,她自己愿意吗?”

  陆二老爷抬眼看着他,“你母亲和大师很像,对这些俗世不大理会。陛下当时也算一表人才,说不定以后能做太子。入了皇家,就算生不出孩子,也无所谓。且皇妃不比普通人家妾室,陆家也不至于被人耻笑,故而你母亲她并不反对。陛下很尊重你母亲的才华,并不像外头那些蠢人一样,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知道殿下小时候受了很多苦,我也不能劝殿下原谅陛下以前的忽视,但殿下还是要朝前看。此次为了我们,殿下的功劳折损了,以后,还请殿下先保重自己,万勿和陛下置气,你们是亲父子。”

  五皇子松了口气,只要母妃不是被迫入府就好。这天下的孩子,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是父母你情我愿生出来的孩子。

  “二舅多虑了,外祖父的污名洗去,我脸上也多一份光彩。命格之说,子虚乌有,以后我们也不要再提。父皇开恩,翻了皇祖父定的案,我心里只有感激的。二舅先在我府里住下,我估计过几日父皇说不定会传二舅说话。”

  陆家人回京虽然静悄悄的,该知道的人也知道了,五皇子也第一时间禀告了皇帝。

  皇帝没有传陆家人进宫,而是直接下了旨意。封陆二老爷袭安平侯爵位,赐还安平侯府及部分家产。

  谁知陆二老爷没有接旨,陆二老爷说,他是次子,长兄的儿子还在,理应由侄子袭爵。

  此举顿时为陆二老爷赢得了美誉,皇帝并没有因为陆二老爷抗旨不遵而生气,而是赞赏了一句,陆侯之子,果真名不虚传。

  爵位改由陆大郎承袭,但只能降为伯爵。

  皇帝想到陆二老爷曾经也是一名很有才干的武将,封了个五品武官,塞到御林军里去了。

  第99章 再冲突问候小姑

  陆家终于在京城安定了下来, 陆家原来的宅子是侯爵,现在陆大郎承袭的是伯爵,陆二老爷让人把陆家的门脸和规格都改造了一番,务必不逾矩。

  陆家当年的万贯家资早被太上皇花没了, 皇帝说是赐还家产, 其实也就给了两个庄子, 还有一些现银和东西。但这些对陆家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过惯了简单日子, 如今忽然得了爵位, 仍旧如以前一样生活简单。除了一些关系特别好的故旧,其余人情上来往的事情也很简单。

  陆二老爷年少时出身富贵风流的陆家,后来历经沧桑, 妻儿过世, 仅留下这一子。他早就看破了人世间的富贵,若不是为了父亲的清名, 他也不会回京。

  既然回来了,外甥花了这么大的心思,陆家不能不领情。

  陆二老爷把家里安顿好了之后, 向宫里递折子求见,皇帝应允了。

  一别二十年,陆二老爷已经不再是陆家当年那个风流倜傥的小将,而是一位饱经沧桑看透世事的老头子了。

  皇帝看着眼前人,心里也忍不住唏嘘,“爱卿起来吧,岁月真无情, 爱卿也老了。”

  陆二老爷笑道, “陛下风采依旧。”

  皇帝让他坐下, “家里可还过得去?爱卿受委屈了。”

  陆二老爷忙道,“多谢陛下还家父清名。”

  皇帝一边批折子一边道,“爱卿回来了就好,御林军是朕的贴身侍卫,这个右军副统领品级虽然不是很高,却是守卫皇宫的主力军,爱卿莫要让朕失望。”

  陆二老爷忙跪下道,“微臣定万死不辞。”

  简单的见面后,陆二老爷就去御林军报到了。没过几日,陆大郎在户部谋了个闲差,陆二郎也去了京郊大营。

  陆家带来的风波渐渐恢复平静,宣郡王立的功劳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他老老实实在兵部当差,对陆家的照拂也不多,完全让人想不出来那是他愿意用亲王爵位换回来的母家。

  云南边境的小镇已经被朝廷官员接手,听说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挣的钱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和五皇子以及郑颂贤已经没关系了。他们唯一收获的,就是开边境贸易的经验,还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

  别人的日子都波澜不惊的,宫里五公主忽然抖了起来,不为别的,王贵嫔忽然怀孕了。

  哎呦,这母女两个可高兴坏了。王贵嫔都三十多岁了,忽然又怀上了,简直是天降大喜,不枉费她这一二年间舍下脸面去陛下面前献殷勤。

  皇帝对此也没有多大反应,他儿子都有七个,多一个自然好,但也没到让他欢欣鼓舞的地步,且目前还不知道王贵嫔到底生男生女呢。

  皇后照着规矩给了王贵嫔赏赐,免了她的行礼问安,王贵嫔一心一意养起胎来,连五公主的婚事都不怎么上心了。要是能生个儿子,她说不定就能封妃呢。

  五公主和王贵嫔一样期待这是个男孩,有兄弟的公主和没兄弟的公主肯定不一样了。看看二公主,看似过的还不错,等以后父皇老了,她就孤单了。

  王贵嫔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母女两个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日子安静地往前飞奔,等到了冬天,李太后忽然生病了。

  病情来势汹汹,刚开始李太后还撑着,只吃了些太医开的药。没过几天,她就撑不住躺倒了。

  她这一病,儿孙们都惊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