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 第161章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第161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4:20:09 来源:免费小说

  皇帝放下了朱笔,“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五皇子的声音没有一丝颤抖,“儿臣知道,儿臣求父皇开恩,还陆家一个清白,还母妃一个公道。”

  皇帝沉默了片刻后道,“陆家案是先皇定的,你这是让朕做个不孝之人吗?”

  五皇子继续磕头,“父皇,如果可以,儿臣连郡王位也可以不要,求父皇开恩。”

  皇帝的声音冷冰冰的,“在你眼里,朕给你的王位,比不上陆家的清白是吗?在你眼里,陆家一定就是清白的是吗?”

  五皇子没有抬头,“父皇,为了母妃,儿臣愿意丢掉这王爵,有朝一日为了父皇,儿臣可以丢掉性命。”

  这一句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话,却忽然让皇帝心动了一下,他想起当日刘文谦和李太后吵架时说的话,如出一辙。

  皇帝沉声道,“你起来罢。”

  五皇子抬头看着他,“父皇。”

  皇帝继续批折子,“此事牵连甚光,朕不能说动就动,你先回去。”

  五皇子听着话的意思是有门,立刻不再啰嗦,行礼后就退下,然后去了兵部。

  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儿子,你说他重情吧,他大多数时候都冷冷清清的。你说他寡情吧,他为了陆家一个名声,可以不要亲王之位。

  但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皇帝内心还是受到了触动。他知道,对绝大多数皇族子弟来说,亲王的爵位非常具有诱惑力,为了这个爵位,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拿去翻一桩陈年旧案,似乎有些不划算。

  可五皇子就这么做了,太上皇当年查贪腐,莫名其妙陆家就被抄家夺爵,流放的流放,回老家的回老家。

  陆家祖上是从军的,后来弃武从文,陆妃的爹是风流一时的探花郎。陆家人不仅聪慧,而且极善经营。陆家自己挣来的钱都花不完,怎么会去贪那十几万两银子。

  五皇子不服气,他觉得外祖父不是那等眼光短的人,这中间肯定有原因。他要为陆家翻案,为母妃讨回个公道。如果陆家真的贪污了,他以后挣更多的钱来弥补,请求父皇给陆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陆家没贪,他就更要为陆家洗冤了。

  过了一阵子,皇帝忽然拿下几个人,彻查中原几省税收案,这一查,就查到了当年临死都不肯认罪的陆侯爷头上。

  第98章 洗冤屈发还爵位

  皇帝忽然查税收, 给了百官们一个措手不及。税收是整个朝廷开支的唯一来源,皇帝重视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因税收数量庞大,官吏们看着从手中过的成千上万的银子,谁能不心动呢。

  这一年年的,报上来的税收总是被刮了几层皮。百官们家里妻妾成群, 吃喝用度和自己的俸禄严重不匹配, 这能是哪里来的,还不是一边搜刮民众, 一边从税收上扒皮。

  新政推行以来, 头两年尚好, 后面两年就有些后劲不足。皇帝知道,刚开始他手段强硬,百官们自然老实。现在叛乱没了, 灾害也过去了, 朝廷看似进入了承平时期,又有人忍不住想伸手了。

  皇帝命户部、大理寺联手,不等地方将税务上报, 突击去检查。

  这一查,漏洞百出。按图索骥,往年的亏空也被查了出来,漏洞似乎越来越大。等牵扯到先皇时期一些已经作古的人时,户部官员立刻收手,火速往京中发奏折。

  奏折上牵扯到先皇晚年期间著名的贪污案人员, 已逝的陆妃之父陆侯爷、原户部左侍郎、先皇期间几个妃嫔的娘家人, 还有几个地方官员。

  根据奏折上所写, 地方早年的一些亏空似乎是被这些人吃了,但这些证据都在刑部。至于现在的亏空,不用说了,肯定是在职的人吃了,推也无法推。

  皇帝让刑部把当初的案宗呈了上来,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查看。

  案宗的纸张都有些发黄了,上面的字迹也很陈旧。

  皇帝记得很清楚,二十年前,他还是个光头皇子,陆妃是他的侧妃。

  当时他已经有了孙氏为正妃,孙家无爵位,却有很多子弟在朝做官,李家也有中兴之兆,他勉强有这两家支撑。他上面两个哥哥都死了,他排行靠前,呼声很高。

  这个时候,陆侯爷忽然把自己的嫡女许配给了他做侧妃。他当时受宠若惊,陆侯家里正值鼎盛时期,子弟众多,家财万贯。陆侯爷本人是文人出生,时任吏部侍郎。但陆家祖上是军人,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关系。

  陆侯爷的嫡女能给他做侧妃,除非他能做太子,不然也有些辱没了。

  陆侯爷的说法是,女儿身体不好,做正妻的话,没有能力打理家事,甚至可能连生儿育女都无法完成,请三殿下给她一个容身之所,让她安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陆氏进了皇子府之后,果然很淡然,整天自己在院子里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她才名在外,连正妃孙氏都有些忌惮她,周侧妃更是恨不得早日拔了这个眼中钉。

  他偶尔去陆侧妃屋里坐坐,和她一起下棋聊天。他下棋从来就没赢过陆氏,和她说话时也感觉神清气爽。

  陆氏不争宠,也不和孙氏争锋,至于周氏,她都懒得理。渐渐的,孙氏和周氏也能容得下她了,一个不能生儿子的女人,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他当时怜惜陆氏不能生孩子,很是照顾她。后来,孙家和陆家一起,把他拱上了太子之位。

  他做了太子第二年,没想到陆氏居然怀上了。当时他十分高兴,不管是男是女,她总算能有个孩子了。陆氏也很高兴,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以前万事不过心的陆氏,忽然间变了,她防备着所有人。陆氏聪慧,以前她不想去斗争,现在她有孩子了,使出了所有的手段,保着孩子顺利度过了十个月。

  等孩子呱呱落地,居然是个男孩!

  陆侯爷很高兴,对他更加尽心了。有孙家和陆侯,他当时的太子之位坐的稳稳当当。孩子出生第二年,吏部老尚书告老,陆侯顺利接替,而此时,陆妃的亲弟弟陆二郎已经在军中做到了四品将领。

  谁知道第三年,太上皇忽然就查起了贪腐,迅速拿下了一连串的人,陆侯爷首当其冲,罪名是贪了二十万两银子。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为了给陆侯脱罪,在太上皇门前跪了两个时辰,太上皇连面都没见,打发他走了。

  没过多久,陆侯死在狱中。陆侯的两个儿子被流放,其余子弟全部回了老家。

  陆侯一死,陆家的万贯家资全部进了国库。

  皇帝后来听说,陆侯是在狱中自尽的。受刑过程中,他的指甲被拔掉,手指头被绞断,连双目都失明了。狱吏强行拉着他的手画押,当天夜里,他就一头碰死了。

  陆侯和孙家是他的左膀右臂,失了陆侯,当时还是太子的他越发举步维艰。太上皇多疑猜忌,南安王和杜家步步相逼,他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抚陆氏。

  陆氏父亲惨死,兄弟被流放,骤然遭受这等打击,她的身子很快溃败了下去。但看着三岁的幼子,陆氏强打起精神,和东宫里的一众妃嫔们周旋。

  虽然没了娘家,但陆氏聪慧机敏,在东宫也始终屹立不倒。

  可人不能和天争命,陆氏再聪慧,她的身子不行了。五皇子六岁那年,陆氏撒手人寰。

  临终前,陆氏托皇帝看顾好儿子,并把儿子托付给了另外一个无儿无女的妃嫔养着。

  五皇子失了母亲,养母不受宠,他瞬间懂事起来。

  等到太上皇病重,皇帝终于登基了。

  大封后宫之时,他追封陆氏为妃,五皇子仍旧在陆氏名下。五皇子的养母吴嫔仍旧不得宠,娘儿两个也算相依为命。

  但老天爷似乎要和五皇子过不去,他十岁那年,吴嫔也病死了。

  皇帝没有再给他找养母,十岁的五皇子开始独自生存,直到十六岁出宫开府。

  一眨眼,七八年又过去了。当初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可怜,现在开始想给外祖父家翻案了。

  皇帝心里清楚,太上皇要陆侯死,为的还是权力之争。

  当时陆家和孙家、李家联手,太子似乎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孙家只是文臣,又是正妃的父亲,没有陆侯那么显眼。

  陆侯之殇,大概是他太过耀眼了。四十出头的吏部尚书,又和军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儿生了太子的儿子,若不除陆侯,太上皇难以安眠。

  陆侯死了,背着贪腐的骂名死的。随着一起死的,还有好几个他的追随者。贪腐案一定,他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

  皇帝心里清楚,陆侯哪里需要去贪那二十万两银子,把陆家墙角扫一扫,也不止这二十万两了。当年他做太子时,四处周全用的银子,泰半都是陆家给的。

  皇帝合上了卷宗,宣刑部、大理寺、户部等多部官员一起,重审当年贪腐之案,对所有证据进行复审,当初的证人重新审理。

  此事一出,顿时,满朝之人的眼光都聚集到了五皇子身上。

  几位中枢大臣们都知道,陛下本来有意封宣郡王为亲王的。复查陆侯案,难道是五皇子所求?

  五皇子始终老神在在的,每天去衙门当差,该干活干活,该吃饭吃饭。休沐日不是在家里陪着王妃和孩子,就是去找诚亲王或者郑翰林说话。

  案子越查越深,内幕越挖越大。当年的许多证据被查明,都是子虚乌有捏造的,连一些证人都改了口,说是被人要求那样做口供。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二十年前的贪腐案真相就露出了水面。

  可这真相皇帝还没法公布,能站在朝堂上的哪个不是人精子。陆侯案说白了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太上皇觉得陆侯和儿子搅和在一起威胁到了他的皇位,二是太上皇看上了陆家的钱。

  皇帝总不能给先皇定罪,只能找替罪羊。现成的就有一个,杜家嘛。

  皇帝把黑锅都扣到了杜家头上,太上皇最多只是个失察。好了,两全其美。

  刑部官员结案的速度比吃饭还快,一天的工夫,漂亮的结案文书就放在了皇帝的案头。

  案子结了,陆家清白了,可陆侯早就死了,他两个儿子被流放,还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下场。

  如庄大人这些年纪大的老臣,都还记得陆侯当年的风采。自小习武,中途弃武从文,本来是状元之才,因为长得好看,太上皇定了他一个探花。四十岁就做了吏部尚书,外孙是太子的儿子,文武两道,陆家都能吃的开。

  可惜了啊。

  皇帝发旨,召陆侯子孙回京。

  陆侯的案子清白了,五皇子的亲王之位就没人再提了,他自己也不在乎。

  他用亲王之位翻陆家案,太子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陆家重回京城,虽然二十年过去了,多少还能捡回一些过去的人情往来和关系,老五才立了个不大不小的功劳,忽然又得了这样一个母家,以后势头不小。

  但太子目前还没把陆家放在眼里,只要老五肯听他使唤,他也愿意兄友弟恭。

  陆家得以平反,五皇子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痛哭了一场。他很小的时候,周贵妃人后耻笑他,他娘是个奸鬼,他外祖父是个贪官。

  他始终记得宫里那些宫女内侍们看他时的那种轻蔑的眼神,没有了陆家,没有了生母,他就是个任人践踏的小贱种。父皇若是稍微问一下他的饮食起居,他就会遭受报复。时间久了,他在父皇面前除了说一个好字,再没有别的话了。

  当天夜里,郑颂贤拎着两瓶酒来了宣郡王府。

  郎舅两个坐在一起,你一杯我一杯喝了起来。

  郑颂贤问五皇子,“殿下,你心里高兴吗?”

  五皇子喝下一口酒,“高兴不知道有没有,反正很畅快。我外祖父和我母妃,不能白白死了。”

  郑颂贤给他满上,“殿下有魄力,娘娘也能安心了。”

  五皇子的眼睛有些发红,“怀瑜,你说,我用亲王之位换外祖父的清名,值得不值得?”

  郑颂贤道,“殿下,你心里想这么做,且做的很好,那就是值得的。我最近也听了许多陆侯爷年轻时的事情,陆侯受冤而死,如今真像大白,世人都会夸赞殿下的。”

  五皇子笑了一声,“以后要是哪里再有难啃的差事,怀瑜你还远不愿意跟我一起去?”

  郑颂贤笑道,“去呀,自然要去,我还想继续做官呢。陆侯爷四十岁就做了尚书,我做不了尚书,总要混个三品尝尝滋味。”

  五皇子哈哈笑,“怀瑜好志气。”

  郑颂贤又问他,“殿下,我问你一句实话,有心争夺大位吗?”

  五皇子顿时睁大了双眼,“怀瑜莫要胡说,太子已立,国本稳定。”

  郑颂贤喝了口酒,双眼发亮地看着他,“殿下,我不是来怂恿你争夺的。而是如今,殿下渐渐崭露头角。等陆家人回京,说不定能恢复爵位。陆家当年虽然被抄家,肯定还有底子在。我就担心,到时候殿下想守拙做臣子,别人也不肯相信殿下了。”

  五皇子沉吟了片刻,“此事走一步看一步吧,父皇春秋鼎盛,太子做的也很好,上面还有三哥四哥,哪里就轮得到我。”

  郑颂贤又喝下一口酒,“殿下,诸皇子已经成年开府,按照规矩,也该给封地出京了。”

  五皇子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怀瑜,你是说让我出京吗?”

  郑颂贤叹了口气,“殿下,暂时还出不了,先等陆侯家里人来了再说吧。”

  五皇子道,“都是我连累怀瑜了,如今人家都以为你是我的同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