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七十五章 金围汴京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七十五章 金围汴京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虽然因卢俊义的出现,将李纲抢夺过去,但赵宋还有王棣,这样荆国公王安石的后人,同样能像乃祖一样作为赵宋的柱石,使得这赵宋小朝廷得保一时的尊严和安全。

  卢俊义看透了赵宋皇室中赵匡义这一脉的懦弱性格,看看南宋孝宗这个赵匡胤后代敢于在名将凋零之际誓言北伐,再看看赵佶、赵构在历史上的丑态,就知道赵匡义得位之不正;同样,赵佶的太子、赵构的兄长赵桓也是一丘之貉,虽然简朴勤政,但灵魂里依然是个懦夫。

  赵桓是个首鼠两端的人,刚刚下定决心在东京死守,并且任命了王棣统兵御敌,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总是想趁着机会逃出这块是非之地。

  在正月初四的夜间,赵桓听说皇后已经动身出京,立即准备出逃。王棣刚刚颁布京城的戒严令,所有城门无论白天黑夜必须紧闭,一听说赵桓准备开溜,立即赶到宫中,对赵桓说:“现在勤王的人马很快就能到达,京城的军队士气高涨,粮草很多,坚守京城肯定没有问题。皇帝在这个时候出巡,肯定会影响坚守的士气。另外,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仓皇逃亡蜀中,祖宗的宗庙社稷都毁于兵火,这个教训还不深刻吗?道君皇帝知道了您还有脸见他吗?”

  赵桓一听,幡然醒悟,祖宗的宗庙社稷,他倒是不是很关心,最多不过毁了重修;但是,唐玄宗逃跑以后,大权旁落于他的儿子唐肃宗,这个问题可是很关键的。如果现在出逃,说不准这帮大臣会选择道君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权知天下”,道君皇帝说不准也会主动选择一个不逃跑的儿子在东京即位,这个风险可不能不考虑。赵桓叔父级的燕王赵俣、越王赵偲正好赶到,也力劝赵桓要在东京死守,不可盲目逃跑。在大家的共同规劝之下,赵桓改变了主意,提笔写了一封信,派遣宦官去追回皇后。

  夜长梦多,王棣半夜还没睡着,逃跑一派的代表人物白时中、李邦彦连夜进宫,劝说赵桓早日离京。这两个人在家里已经收拾好行李,但是身处高位,不敢擅自离京,但是如果赵桓可以出巡,他们就能以非常正当的理由“陪王伴驾”了。关键时候,赵桓优柔寡断的毛病再次发作,吩咐宦官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早上“出巡”。

  正月初五,王棣一大早上朝的时候,看到皇帝的车马乘舆已经准备好了,禁卫军也整装待发,当即意识到昨夜的努力白废了,又惊又气,急忙面见正在准备出发的赵桓,厉声质问:“陛下难道真的抛下祖宗社稷,准备逃跑了吗?禁卫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城,怎么会轻易舍去。如果万一中途大家溃散了,谁来保护陛下?金军的前锋已经到达城外,陛下如果一逃跑,举城皆知。如果金军派遣铁骑追赶,恐怕陛下跑不远就会被捉住,后果不堪设想呀。” 赵桓一心只想着快点逃跑,哪里想到还有这样的风险,一听王棣的提醒,不禁大惊失色,连忙下诏停止“出巡”。

  王棣也不失时机地问护驾的禁卫军众将士:“你们是愿意在京城死守,还是愿意扈从皇帝出巡?” 众将士的家属都在京城,本来就不愿意逃跑,众将士群情激愤,齐声吼道:“愿意死守京城”。王棣立即向在场的官员和士兵宣布:“陛下已经下决心坚守京城,如果再有要求离开京城扰乱人心的,斩!”这等于是在大家面前逼迫皇帝表态,赵桓脸皮再厚,胆子再小,这时也只能被迫接受,放弃南逃的梦想。

  靖康元年正月初六,赵桓在王棣的力劝之下,鼓足勇气登上了宣德门的城楼,当面鼓励将士下定决心准备死守京城。守城的将士也都感激涕零,纷纷表示,绝对不会辜负皇帝的期望,京城保卫战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赵桓也有了一定的信心,随即任命王棣为亲征行营使,相当于前敌总指挥,全面负责守城御敌的工作,这标志着赵桓终于放弃了逃跑的想法。

  王棣受命于危难之中,确实不负众望,对于京城的防御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把留在京城的禁军、厢军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大约十万多人(本来有三十万,被童贯带去燕京糟蹋了数万,梁方平带跑损失了数万,随赵佶南下溃散了数万),部署在城的四周,利用城墙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守。另外,准备弩床、砖石、擂木等城楼防守的必备之物。同时准备了强大的五个预备队,每队一万人,、作为战略机动力量,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防守、。

  王棣的部署刚刚停当,完颜宗望的东路军便到达东京的城门外,并开始在城外的民房中放火,用以制造恐慌,打击守军的士气。

  这个时候,作为辽国、宋朝的叛将、“三姓家奴”郭药师又粉墨登场了。郭药师做了先锋官之后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硬仗,在金军东路军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宋军一哄而散,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郭药师得意扬扬起来,要立更大的功劳,期望将来获得更大的封赏。

  郭药师向完颜宗望建议,东京城外西北的弁驼岗是宋军的养马场和粮食草料场,如果攻下来就可以获得粮食和草料。完颜宗望一听大喜,问道:“你以前在辽国为将,怎么知道这里的详细情况?”郭药师哈哈大笑道:“我以前从燕京到达京城拜见道君皇帝的时候,他和我在这里打过球。”完颜宗望立即安排夺取弁驼岗,这里的守军一触即溃,并且连点火烧粮食和草料的策略都没有执行,金军因此获得了两万匹战马和堆积如山的粮食和草料。

  正月初八,金军在获得了粮草以后,看到弁驼岗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就在此安营扎寨。完颜宗望命令金军,不管人困马乏,简单地做了修整以后,就派遣数十艘船,沿着汴河直下,首先攻击东京外城的宣泽门,第一次开封保卫战打响。

  本来金军最擅长的是野战,利用己方骑兵的优势冲击对方的阵营,借以打垮对方。但是这一次却是一反常态地以水军攻击水门,用金军最不擅长的兵种去做最不擅长的战术动作。如果说不是试探性的进攻,那就只能说金军自从开战以来,进展过于顺利,对宋军过度轻视造成了这次的轻率进攻。当然,宗望也为这一次轻率的进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就在金兵进攻京城的时候,东京的军民在王棣的率领之下,迅速地动员起来,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抵抗和还击。金军进攻宣泽门,王棣早有准备,在河水中设置了木栅栏,相当于在水中设置了礁石,阻止金军的船只靠近。“六贼”之首蔡京家里收集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就是“花石纲”,重量轻于石头,投在宣泽门水道中,使金军的船只无法进城。赵佶、蔡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苦心运来的艺术品竟然被投在水道中作为沙袋之类的使用。

  王棣又临时招募了五千人的敢死队布置在城下,就等着敌船到达。敌船一来,就用长钩子将船拖到岸边,居高临下用石头把船砸沉,使金军无法登城。经过一夜的苦战,金军损失三千多人。完颜宗望没有想到宋军一反常态的顽强以及严密的防守,只好命令撤退。

  完颜宗望绝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正月初九的清晨,宗望就重新组织金兵开始进攻各个城门,尤其是用重兵进攻酸枣门。王棣当时正在皇宫内向赵桓汇报昨天的战况,接到消息后,立即拜别赵桓,从皇帝官家的禁卫军中挑选了优秀弓箭手二千人,凭着对东京道路的熟悉,急行军二十里地,赶到了酸枣门。这时金军已经渡过了护城河,正在架云梯攻城。

  就在危急关头,王棣带领援军赶到。他立即登上城楼,仗剑在手,大声疾呼:“赤心报国,就在今日!”他命令带来的弓箭手立即放箭,这些弓箭手确实是禁军的精锐,箭法不错,加上居高临下的射箭,金军一下子被射死二三千人。 同时,王棣组织了几百人的敢死队,从城头上用绳子缒下去,与金兵展开肉搏战,同时趁机烧毁金军的云梯。

  宋军的将士在王棣的感召之下,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拼命精神,各个被进攻的城门都打退了金军的进攻,金军死伤累累,被阻于东京城下。王棣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的杰出表现,赢得了京城的老百姓以及广大将士的一致赞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王棣能做出如此成绩,殊为不易。虽说整个宋朝都是“重文轻武”,但文臣作为将领是经常有机会带兵打仗的。能和王棣并列为书生将领的,前有《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他在西北战场上屡次打败西夏,被西夏人誉为“胸中藏百万甲兵”;后面还有虞允文,他在海陵王进攻南宋的时候,受命于危难之中,在采石打败海陵王,力挽狂澜。另外还有欧阳修以及沈括,都曾经带兵打仗,但是战果都不是很好,战败的记录很多。王棣作为一个文臣,临时抱佛脚,在国家社稷危难之际,有效组织了东京保卫战,成为书生领兵的一个很好的范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