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七十三章 六贼伏诛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七十三章 六贼伏诛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在做自动发布时点错了时间,导致这一章比七十二章还要抢先发布,请各位先看完七十二章再来看着一章)

  王寅和扈成拿下了大名府后,继续南下,攻占了此时的黄河以东的沿河重镇南乐、清丰,一直到攻占开德府治所濮阳了以后,才停住南下的脚步,扈成随后带着警卫军攻占了开德府之下观城、朝城诸县,王寅这禁卫陆军第四军负责防守从阜城到濮阳的黄河沿岸重镇,而扈成率领的警卫军负责防守黄河沿岸诸码头港口以及腹地内诸州县,沿黄河东岸每隔五里就依托地形建立一个排级的寨子,来监看金军是否会从这里的黄河渡河,如果金军从这边渡河,则燃起狼烟,聚齐人马攻击半渡的金军。

  而杜壆率领的禁卫陆军第七军在李应率领的五万警卫军配合下,攻占了沧州治所清池,继而攻占了黄河沿岸重镇南皮镇、北望镇、南大树镇、弓高镇、长芦镇、乾宁镇,黄河北流到白沟一带,跟白沟、海河汇流成为这边的界河,然后东流,在塘沽流入渤海湾。杜壆、李应联军便攻占了界河以南的泥古寨、双港寨、小南河寨、独流东寨等宋军营寨。而李应的警卫军则攻占了沧州治下盐山、南皮诸县。杜壆、李应两军的分工跟王寅、扈成的分工一样,军队部署也是一样,都是来监控金军举动防止金军从此过河威胁齐国腹地。

  因他们攻打的现在都是赵宋领土,所以卢俊义命令杜壆、王寅、扈成、李应这四支部队在攻打任何一个州县时都要先打着宋军的旗帜,诈开城门或被识破后强攻进去,不准放过一个逃兵,随后依然打着宋军的旗帜守城,务必使得汴梁城内的赵宋朝廷不加提防,更加使得金军不加提防,如果完颜宗望知晓这是齐军驻守,因此丧失信心撤兵回去就不太好了。

  与此同时,完颜宗望率领金军渡过黄河迅速逼近开封的消息传入龙德宫中,刚刚退位的道君皇帝赵佶就准备南逃。靖康元年正月初三,赵桓正式下诏,公布了道君皇帝官家将赴毫州太清宫(亳州虽曾被卢俊义占领,后来却用来交换河北人口而还给了赵宋朝廷)烧香还愿的消息。诏书中说:“恭奉道君皇帝,近来因操劳国事而生疾,遥向太清宫祷告,旋即康复。如今没有日理万机之繁,可以前往太清宫报谢,定于今春正元节前择日诣亳州太清宫烧香,有司应做好准备。”赵佶在逃跑方面早等不及,烧香上贡选吉日,逃跑用得着什么吉日,越是早点跑越吉利。靖康元年正月三日晚间二更,赵佶一行人趁夜色,偷偷离开东京城,仓皇出逃。随行的有太上皇后、皇妃及一部分王子、公主,扈从官员只有蔡攸及宦官等数人。

  数日前的赵佶还是半身不遂,一到逃跑简直比兔子还快。老贪官蔡京听说赵佶率先逃跑,也赶快收拾家里的金银带着家人追了过去。老太监童贯得知赵佶提前出发“烧香”的消息比较晚,他也随即追了上去,还带走了一万胜捷军。原本就防御兵力不足的京城又被抽走一部分精锐部队去保护“烧香”,京城的防御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昏君**臣们的借烧香为名临阵脱逃的行为,暂时骗骗普通的人民群众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把戏骗不了满朝的文武大臣,压抑在广大军民中的愤怒和不满迅速爆发,也深深地刺痛了朝廷上的一些忠君爱国之士的心。况且金兵的入侵以及宋军的快速崩溃,都是这群误国害民的家伙造成的,关键时刻这群人就想一走了之,天下哪有这么便宜之事。

  这时候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上书要求杀“六贼”以谢天下。陈东很早就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等奸臣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忌讳,以至于他参加宴会或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

  卢俊义在七年前派人强请李纲时,也曾强请陈东,奈何这厮甚是愚忠,差点自杀回报他所忠心向往的赵宋朝廷,惹得卢俊义有些厌烦,就打发这人回归汴梁等待时日诛杀六贼。

  赵桓即位后,陈东鉴于时事危机,为重整朝纲,于十二月二十七日联合其他清流太学生上书,书中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蔡京、童贯等“六贼”在赵佶时期为非作歹,早就引起朝野清流的极大不满,陈东等人的行动很快就得到广大清流官员、将领的一致拥护,广大百姓也衷心拥护,在朝野中形成了巨大的声势。

  赵桓为确立自己的威信,加强自己的统治,加上因为王黼支持并策划郓王赵楷即位之事早就想杀掉他,于是在靖康元年正月初三(陈东上书后的第五天)下令:将朱勔罢官并放归田里永不录用;贬黜王黼为崇信军节度使,永州安置,二十七日在前往永州去的途中在雍丘(河南杞县)被诛杀(开封府知府聂山与王黼有宿怨,立即派武士追至雍丘县南二十里辅固村,将他杀死,而托言为盗所杀);命令李彦立即自杀,并且抄没他的所有财产充公。

  处置上述三人的同一天,金军渡过黄河,赵佶连夜逃跑,童贯、朱勔(虽被放归田里,但还在赵佶的庇护之下)等护卫左右,“六贼”之首蔡京也“倾家南下”。蔡京等人的南逃,既是对金军的恐惧,也是陈东上书后他们已经难以容于东京。陈东认为童贯等人罪大恶极,不应该纵容,另外他们挟持赵佶南下,是心存异志,想另立中央对抗新朝廷。于是陈东于正月六日又单独上书,请求追回童贯等人,按典刑治罪,另外选忠信之人前往侍赵佶左右。

  当时梁师成还留在朝廷里面(赵桓还是太子时,梁师成曾有恩于赵桓),陈东等怀疑是梁师成“阴贼于内”,而使赵桓纵容童贯等人的逃跑行为,于是第三次上书论“六贼”之罪,其中特别指出梁师成罪大恶极,而今仍留在宫中,要求钦宗严加惩处,以明诛赏。在朝野一片强烈要求声中,正月十二日钦宗以命梁师成与李棁等人将宣和殿的珠玉器玩送往金营为名,将梁师成骗出宫中,下诏公布其罪行,责授为彰化军节度使,遣使押赴贬所。正月二十九日行至八角镇(开封西南),又将他缢死。

  这样,赵佶时期把持朝政的“六贼”,三人被诛杀,一人放归田里,另两人也实际上成为了戴罪的逃犯。经过陈东等人的努力,“六贼”对朝政的影响已经完全肃清。

  赵佶退位时,曾表示除了道教事情外,其他事一切不管。但是,当靖康元年正月中旬逃到襄阳,在随他一起南逃的蔡攸及陆续赶到的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怂恿唆使下,他以太上皇帝圣旨的名义先后把荆楚、四川、两广等地区给中央的奏报、纲运物资及勤王援兵扣住不放,不准前往都城开封。童贯、蔡京死党还直接把持江南的行政、经济、军事大权,并准备在襄阳把赵佶重新扶上台,对赵桓的统治直接构成了威胁。

  靖康元年二月十七日,围困了东京一个多月的金兵渡过黄河北归,宋朝亡国威胁暂时解除,赵桓得以有精力对付蔡京、童贯死党。二月十八日,御史孙觌上奏论蔡京、蔡攸、童贯之罪,钦宗便将蔡京父子、童贯一并罢免。以后,大臣们又纷纷进言,要求加重对蔡京、童贯等人的处罚。陈东第四次上书论蔡京、童贯的阴谋,请诛杀蔡京等人。

  蔡京、童贯一党一再被贬逐到岭外州军。这年七月,蔡京再被移儋州(海南儋县)安置,行至潭州(湖南长沙)病死,子孙二十三人被分别驱逐至外地州军,遇赦不能返回,而长子蔡攸、次子蔡绦后均被诛。罪大恶极的朱勔亦被赐死,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六贼”之中,以宦官童贯的死最富有戏剧性。童贯起先被移吉阳军(海南宁远水下游)安置,后来赵桓下诏书列出了童贯的十大罪状,派出监察御史张明达追斩童贯。张明达知道童贯身材魁梧久在军旅会些武功,怕斩首的时候怕出意外。在到达童贯住地的前一天,派人上门拜访童贯,假说朝廷有茶叶和药物赏赐给童贯,并且朝廷因军务紧急,要童贯回京担任抗金的河北宣抚使。童贯信以为真,对使者说:“朝廷还是少不了我”。第二天,张明达赶到,童贯高高兴兴地迎接,正在跪接圣旨的时候,张明达宣读童贯的十大罪状。童贯虽然醒悟,但是为时已晚,被张明达的随从一刀砍下了脑袋。

  陈东等人不了解兵事,自不知原禁军太尉高俅之恶,此人执掌禁军十多年,将禁军从精锐之师变成了无用的摆设,碰到金军就土崩瓦解,其罪可诛。赵佶南逃到了亳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赵佶的亲信小班子。但是赵佶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在到达亳州后不久,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冲突结果是童贯扈从赵佶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亳州,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原来历史上,当时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