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302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302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若是能印上他的大作……

  崔五郎畅想了好一会儿,蓦地一拍扇子。

  “庆竹,庆竹?!去问问采买的人回来没有,我要的《东山群雄传》可一定呀买到!”

  陆家要造反,亲外甥带头去杀皇帝,这事成了崔家未必能沾上什么光,但败了陆家一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定然是要株连九族,全家砍头。

  可叹族中还对此抱有妄想,觉得陆家得势崔家也会青云直上。崔安是崔映雪的亲弟弟,他虽然不清楚当初崔陆两家为何生出龃龉,但他忘不了那日阿姊求他时的惶然和焦急。

  “阿弟,阿弟!你在城中可有可信可靠之人?”

  刚刚生育之后不久的妇人半倚在床上,面色惨白,嘴唇毫无血色,抢挣起身体,压低了声音对亲弟道。

  “不要和家里说,也不要家里的人,不能和家族有一丁点的关系!阿弟你交游广阔,应该有信得过的朋友吧,阿姊想要送一人出城,但决计不能让旁人知道他的身份,你……你能不能帮帮阿姊?”

  当时的崔安怔愣了一下。

  他有点不明白为何阿姊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可看她的模样不像是在玩笑,崔家嫡长女无时不刻都注意风雅姿仪,何曾有过这样失态的时刻?

  他看了一眼四周,偌大的卧房内之余他们姐弟二人,便是伴着阿姊出嫁的下人都被借故支了出去,可见这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有倒是有。”

  崔安点了点头,也压低了声音。

  “只是与我交好的友人大多出身世家,与族中多少有些勾连。若是完全没有关系的,那边只剩下公输匠派的匠人了。”

  他抓了抓头,颇有些不好意思。

  “阿姊也知道,我沉迷于奇淫技巧,所以……”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直冰冷的手抓住了。

  崔映雪的手很用力,指甲攥得发白,她咬着牙急切道。

  “行!只要可行就行!匠人也没甚关系,只要不和家族有关联,能把我……人送出南郡,他们要什么我都答应!”

  “阿姊要送的,是什么人?”

  崔安好奇道。

  却见崔映雪摇了摇头。

  “你莫管,也莫要问,只管把人给我联系好,中间不要过问不要插手,我自会去和那人联络。”

  崔安听得一头雾水。

  但他和崔映雪的关系一直很好,比族中任何兄弟姐妹都要亲近,阿姊托付的事自然是要好好办的。

  他联系了相熟的匠人,将信物交给阿姊,然后便再没过问此事。

  之后不久,定安城中便起了波澜。

  先是陆家分支公然质疑陆涛的家主之位,并以外甥陆时己要挟,等崔安得知的时候,南江上已然沉了一船的陆家人,而陆备也带船队远走外海,去给陆家嫡子寻求仙方了。

  之后,岐江城的乱局还持续了一段时日。

  在崔安记忆中,甚至有两日是全城戒严的,城中出入皆是要有陆家主亲批的路条,陆家的府兵不断在城中各条街巷来回,似乎是在找寻什么。

  明面上是在搜查细作,可崔安莫名觉得事情并不那样简单。

  他们崔家似乎被特别针对了,每一日都有人上门盘查,陆涛亲至的那一日,与时任家主的大兄密谈了很久,最终不欢而散。

  而后便是阿姊犯错,被幽禁的消息。

  具体什么原因不知道,可等崔安能再见到崔映雪的时候,她的身体越发不康健。明明只是刚过双十的人,却肉眼可见地衰弱和苍老,与当年风光出嫁的崔家大娘子全然两个光景。

  但阿姊的精神却非常好,两只眼都亮得吓人,一见面就朝他眨了眨眼。

  “谢谢阿弟。”

  崔映雪轻声说道。

  她轻咳一声,抿了抿薄唇,目光温柔似水。

  “以后……便全拜托你了。我的孩儿,我这身体,怕是陪不到他成年了。”

  “他是个可怜的孩子,我把我的墨鱼给了他,阿弟若有余力,便尽量照拂一二吧。”

  墨玉?

  崔安疑惑地抬头。

  他是知道阿姊有块阴阳鱼佩的,一颗白,一颗黑,两条鱼首尾相交,刚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阴阳鱼。

  只把墨鱼佩给了阿佐(陆时己乳名)?为什么?

  明明是一对的鱼佩,明明阿姊只是阿佐一个孩子,为什么只给了一半?

  再说陆涛就时己这么一个嫡子,陆备那小子又好男风,没意外的话陆时己就是陆家下一任家主,有甚需要照拂的?

  他以为阿姊是担心因为陆涛恶了自己而连累儿子,却不曾想仅仅几个月后,崔映雪便撒手人寰,从此天人永隔。

  崔安大恸,阿姊是崔氏一族最和他谈得来的人,外柔内刚,极有主见,与一般养在深闺的世家女子不同,从不觉得他浸淫奇巧是不务正业。

  如今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扔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崔安自觉明白了阿姊的托孤之意。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陆涛若是再娶,说不得还有多少儿子生出来,没有娘亲护佑的阿佑哪里斗得过?!

  崔安担忧外甥,时不时便遣人送些东西过去,还定期亲自上门探望,生怕外甥在陆家被苛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崔安渐渐发现,事情并不像崔映雪预料的那样糟糕。

  陆涛一直没有再娶,陆备也没什么成亲生子的迹象,陆时己一路长到成年,一直是被作为陆家下一代继承人培养的。

  只是有一件事让崔安有些介意,那便是阿姊临终前说把墨鱼佩给了儿子,可崔安每次看到陆时己的时候,他系的却只有一枚白鱼佩。

  崔安曾经试探过阿佐,发现阿佐似乎不清楚这鱼佩还有另外一半,这倒是件奇怪的事。

  阴阳鱼佩是阿姊的心爱之物,按说不可能只给一半。既然阿佐有了白鱼,阿姊又说把黑鱼也给了儿子,那玉呢?

  崔安的第一反应就是被陆涛那老小子给拿走了。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毕竟陆涛是陆氏一族的主人,要什么宝贝没有,何必去抢儿子的东西呢?

  就算是抢,也断没有只抢一半的道理!

  这件事,成了挂在崔安心头的一个疑案,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只觉可能是阿姊去世那段时间过于混乱,鱼佩不小心遗失了。

  反正阿佐也长大了,眼看着成了陆家着力栽培的继承人,也不需要他一个崔姓的闲云野鹤再照拂什么。

  其实这些年下来,崔安越发觉得阿佐这孩子被养成了陆涛的翻版,身上半点都找不到他阿姊的影子。

  陆时己是个纯粹的陆家人,表面光风霁月,文雅淡薄,其实内含勃勃的野心,并且时时刻刻都在计算利益得失,视天下为棋,以人为子,难得一分真心。

  便是他这个做人娘舅的,一路看着他长大的正经亲戚,两人相处这些年,只能感觉到阿佐在逐渐疏远他,毕竟他不是崔家家主,崔家又一直依附陆家,亲舅舅除了日常给些小玩意,其实也没甚用处。

  崔安对这事心知肚明,失望之余倒也看清形势。他素来性情豁达,爱憎分明,从不会因为旁人的苛待便自怨自艾,陆时己不亲近他这个没用的娘舅,他便远着些,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只是当年因为阿姊的托付,与他交好的那家公输匠人也从此不知去向,如今也不知身在何方……

  越想越烦心,崔安便忍不住又去催促下人,问问采买的人到底回没回府。

  只是去采买的管事还没回信,倒是有个不速之客登门。

  “郎君,陆家郎君来了,说有事与您商议。”

  常随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对崔安道。

  “我听有小道消息,说陆家有意和雍西关封家结盟,这次怕不是要郎君您……”

  “我?”

  崔安一笑。

  “陆家和封家结盟,和我崔安有甚关系?他陆涛要做什么事,何曾问过旁人的意见?何况你家郎君我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人言微轻着呢!”

  “不是啊……”

  那常随急得抓耳挠腮。

  “平常事与您无关,但若是关乎……您可别忘了,上次陆时文婚事被拒,我怕陆家人还不死心,瞄上了阿佐小郎君啊!”

  第272章

  一听说陆时文的名字, 崔安就眉头直皱。

  这事当初没有声张,但身为陆家姻亲的崔安,个中内情大概还是知道一些的。

  啧啧, 上门求亲,结果被当场抓奸还丢尽了脸面, 陆时文这件事办的也真是难看。

  崔安当然知道这里面有门道。

  陆时文是陆时己的跟班, 一惯唯陆涛的命令是从,他的婚事可是不简单。

  之前前往定安城求亲, 那也是出于陆涛的示意, 走的时候带了那许多人, 可不都是求亲的队伍,多半还有别的算计。

  毕竟这段时日,边军和封家的风头实在是太强盛了。便是从不关心政事的崔安也听得耳朵发痒, 什么封家造出了能打大船的岸炮,封家在白鹭口围海建造盐场,封家把仙匀城贺岳家的船队击沉了大半, 封家的大名传遍南江各处。

  紧接着,封伯晟的长子封恺又带兵出击, 一举收回了被胡骑占据了东莱城。之后, 封家小子打退了胡骑的反扑,以东莱城为据点, 南下追击占据旧京城的左谷蠡王,以解寿平郡王的压力。

  只可惜寿平郡王不争气, 被胡人吓破了胆子, 还没撑到援军到来就突发中风,

  他一倒下,他的几个儿子谁也不服谁, 起了内讧不说,人人还都想掌握兵权,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老郡王还倒在榻上吐白沫,寿平城就防彻底乱成了一锅粥,之前与封恺约好的两面夹击也没了下文。

  原本的计划是由黑甲军在北部发起强攻吸引火力,寿平军在南部进行策应袭扰,两面夹击,逼迫胡人从南召向旧京收缩兵力,以解寿平城的压力。

  结果寿平城内闹内讧,根本也没有人去管什么两面夹击的事,边军按照既定计划发起攻击,却迟迟得到不到南向的响应,佯装强攻变成了真强攻。

  封恺带领三万黑甲军,与胡骑苦战三日夜,虽然勉强拿下了长宁关,但自身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短时间内无法继续驰援寿平城。

  此一役过后,受到战略压制的左谷蠡王索性放开手脚,分兵出击南线。

  他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和封恺斗根本不划算,三万黑甲军和三万寿平军根本不在一个攻击段位上,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才是。

  于是,胡骑忽然加大了对寿平城的围攻力度。原本就一盘散沙的众王孙,在来势汹汹的胡骑大军面前彻底丧失了斗志,只恨自己不能多长两条腿,比旁人早一步逃离寿平城。

  可怜寿平郡王,虽然半辈子过得糊涂懒散,但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是担起了一个司马氏子孙该有的魄力,一力主张抵抗胡骑,捍卫正统。只是到底不是做英雄的命,还没等出师自己便倒卧病榻,眼挣挣看着不肖子孙败坏了大好的局面。

  寿平城破的时候,寿平帝听着外面的喊杀和惨叫,眼角流下了不甘的浊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