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301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301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以后报纸出了,城里专门设个地方给大家说书,顺带用教大家认认字,一举两得。”

  宁锯子说到做到,当晚就回到九凌城自家小院中,开始闷头进行大纲创作。

  他一个理工男哪里会写什么大纲,不过是把自己记得的故事默出了一部分,然后写上了原作者的名字,第二天交给三水老道。

  这事他也没放在心上,转头便去安排橡胶树的种植和蒸汽机的试造,日日忙得不亦乐乎。

  知道一天早上,呵欠连天的宁锯子出门觅食。大门刚一打开,他就感觉到门口蹲着一个人,背后蓦地吓出了一层冷汗。

  “谁!?”

  “是我,宁先生。”

  一个略耳熟的声音弱弱地响了起来,宁锯子定睛一看,发现正是那日在城中遇到的《定安报》编辑。

  “你一大早,堵在我门口干什么?”

  宁非低头,看这小子的发髻上全是露水,也不知道他蹲了多久。

  “宁先生……”那年轻人咽了一口口水。

  “后……后面的……”

  后面的?

  宁非皱眉。

  “后面的什么?”

  “故……故事啊,后面的故事,道长说想看……”

  青年小心翼翼。

  “张小程到底练没练成螺旋劲啊?他身内的寒气有没有被化掉?恶厨子抓没抓到他?”

  他也想看。

  呜呜,自从有了宁先生给的提纲,就再也不发愁道长偷懒了,他比谁写得都积极,几乎是落笔如飞,就算《定安报》天天登载都不发愁!

  愁的是太好看了,他看得都不舍得撒手,可是提纲上的内容眼看着就要见底。

  “宁先生,后面的部分能不能再给我一些,道长说您给多少他写多少,您看……”

  三水道长和宁先生都是奇人,他一个都惹不起!

  宁锯子:……所以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被现场催更了?

  “不是……”

  宁锯子按了按眉头。

  “剧情还没那么快,你看道长写到哪里了?”

  “道长写完了。”

  青年小声嘀咕道。

  “道长昨天就写完了,他也想看后面的,但是他放不下脸面,就撺掇我来要后面的提纲,不要耽误普及教化的大事。”

  宁锯子:……他可是做个人吧!

  “还有……”

  那青年搓了搓手。

  “宁先生,文上的作者是哪个宗坊的先生啊?”

  “能不能让我和他联系一下,他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我们想请他在报纸上做稿……”

  最近《定安报》火得要爆炸了!

  缺德的山野散人宣布《闯三关》停载,他又重新写了一个新故事,还是放在《定安报上》刊载。

  消息一出,大街上骂声一片。

  大家都是《闯三关》的死忠,好不容易等到山野散人的消息,结果就听到停止连载的噩耗,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一腔怒气无处发泄,除了骂一骂缺德的散人,就只能迁怒于他的新欢。什么山野小子闯荡天下,山野小子一没钱而没人脉,在村里种地最合适了,闯荡什么闯荡?简直一派胡扯!

  有几个气得狠的,干脆号召大家不看新故事。可是全天下就独一份的《定安报》,整张报纸就独一份的故事,已经形成习惯,并将之作为娱乐消遣的边城居民则可能忍住不看?!

  很快,到处都是大型“真香”现场。

  好内核加上老道流畅的笔法,第一期就死死抓住了所有读者的心,一天过去,所有看过的人都意犹未尽,再也没人提起半路腰斩的《闯三关》。

  只是鉴于山野散人恶劣的过往,大家的心情都十分忐忑,不知道下一回什么时候会登载。按《闯三关》的进度,那是等半月打底、等一月正常,问也是白问,催也是白催,只能听天由命。

  万万没想到,几日后新一期《定安报》出炉,满街的报贩吼着“新一回的《东山群雄传》出来了!”

  啊?!出来了?!

  众人一惊。

  怎可能这样快!?

  将信将疑,但买《定安报》已经成了习惯,买肯定是要买的。

  掏钱的时候,那卖报的还特地叮嘱了一句。

  “今日申时一刻,城中大学房有讲报的台子,若是无事可以去看看。”

  无事?自然是无事!

  申时各大工坊都下工了,左右也是晚饭时间,大不了就晚点去食间,看看这讲报的台子到底是个啥?!

  于是不到申时一刻,城中大学房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宁非也没想到人会来的这么多,只能把原计划的室内上课转为室外,临时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台子。

  讲书的正是那个催促宁非更新的报社青年,他实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其貌不扬,城中不少人都不认识他,刚上台的时候战战兢兢,半点都不敢往下看,讲出来的书也是结结巴巴,声音还不怎么洪亮。

  这样可不行。

  宁锯子摇了摇头。

  他想了想,转身回大学房,取了一块木板擦出来,递给台上的青年。

  “用这个,拍一下,壮胆。”

  他提示道。

  下面的众人大多认得墨宗矩子,见他上来立刻就安静了,都眼巴巴等着他训话。

  宁非没开口,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台上的年轻人。

  为什么选他上台讲书,一是因为身为编辑的他看到的章节远超普通读者,对人物和大纲的走向也更清晰。另一方面,宁非也是看中了这小子对于故事的极度热爱。

  能在别人家门口蹲一晚上要更新的家伙,能和作者滔滔不绝、从早到晚分析剧情的家伙,能一说起某个人物便眉飞色舞、念叨着像着魔一样的家伙,怎可能吝于分享自己胸中的感动呢?自然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啦!

  那青年接过板擦,抓在手中握了一会儿,然后学着学堂老师的模样,“啪”地拍了一下。

  这一下的声音十分响亮,颇有几分平地惊雷的意思,竟然也给了他不少的勇气。

  他定了定神,放下手中已经被攥城废纸团的报纸,开始讲起了烂熟于心的故事。

  有些事,一旦开了头,便再也停不下来。

  台上的青年讲得两眼放光,台下众人也听得如痴如醉。那青年的声音抑扬顿挫,配合着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简直如亲眼所见一般的真实。

  更别说那块神奇的黑板擦,简直就是搭配讲书的强力道具,总在最精彩最紧张的时候被拍得震天响,听得下面众人心肝乱颤,脑中一片空白。

  当然,也不是完全空白。

  按照宁锯子的要求,讲书的时候适当插入一些简单的文字讲解,从最基本的山、川、雷、雨开始,配合着剧情的走向写在身后的黑色木板上,格外令人影响深刻。

  一页书讲下来,众看客都觉得意犹未尽,心中犹如猫抓狗挠一般的痒,对于黑板上那几个大字也格外印象深刻。

  晚上睡不着觉,便反复琢磨剧情,连带着黑板上的字也记得牢牢的。

  这可比上夜可来的有效率,只要一说起《东山群侠传》,就能想到对应情节中讲到文字,一来二去竟然也认识了不少。

  有了基础,看客们的野心也在滋长。原本只是满足于听人念个故事就好的人,现在竟然也敢自己拿着报纸读一读。这一读竟然不是完全不懂了,囫囵吞枣能看个大概,真是大惊喜!

  眼见着效果超出预期,宁非便把这套路推广到整个边城。

  如今边城居民已然习惯了在工作之余听一段《东山群雄传》,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边城的识字情况大大改善,许多人还因此萌生了学习的兴趣。

  后世每每说起这段时间,都会称之为知识的启蒙期。

  边城之后涌现出许多大学者、大科学家,其实都是在这时候接受了基本的启蒙,从一本世俗小说《东山群雄传》开始,开启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文化时代。

  只是这时候,还没人能想到那样远。

  这本划时代的《东山群雄传》,因为已经积攒到足够的文字量,第一册 单行识字读本已经印刷完毕,即将问世啦!

  第271章

  今日是《东山群雄传》第一册 单行本售卖的日子。一大早, 定安城玄武大街上便停了许多马车,都是附近城镇来的客商。

  如今《定安报》也是边城热门商品之一,销售范围可不仅限于边城, 中原不少世家也都会偷着购置。

  一方面是为了掌握边军和定安城的动向,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受了上面的内容吸引。世家多有藏书, 可从没有一种文章像《东山群雄传》这样, 虽然遣词造句都是大白话,但却他娘的勾人心思。

  世家郎君是一边骂一边看, 横竖看不顺眼却又喊着真香, 算算时间便暗搓搓地差人去买下一期, 身体无比诚实。

  “去问问,人回来了没有?”

  南郡崔家的五公子崔安,今天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溜达, 时不时便找常随过来问话。

  如今世道虽然混乱,但得益于陆家船队封锁南江口,中原就算打成一锅粥, 南郡却依旧风平浪静。

  话虽然这样说,可身为陆家的姻亲, 崔家人的心远没有表现出的淡定。

  陆崔两家代代联姻, 这一代的家主陆涛娶了老家主的嫡长女崔映雪,生下了嫡子, 但两家却因为十九年前的龃龉,关系有些一直不咸不淡的。

  崔安是崔映雪的亲弟弟, 陆时己的二舅, 生平最爱看些闲书,搞些奇怪的机关闸盒,是锦绣中养出来的世家子弟, 风雅的富贵闲人。

  他最近的心头好便是这《定安报》上连载的故事,期期必买,对个中的人物角色烂熟于胸。听说边城还有人专门搭台子讲书,这事崔安也想试试,不过他家下人中读书识字的不多,勉强讲起来也是磕磕绊绊,半点都不吸引人。

  “要是得个机会去定安城看看就好了。”

  崔五郎一边扇着手中的报纸,一边自顾自地念叨。

  “能做出这‘纸’的人倒也有趣,轻薄坚韧,匠心巧思,只可惜印了些俗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