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69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69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既然有船……为何不救吾等?!”

  像牲口一样被拴成一串的庶民哭声道。

  “世家死光了,吾等就不配活了?”

  “不是说庶民供养世家,世家以身护我?如今我等已然身陷绝境,陆家大船为何不过河?为何眼看着我等被胡人糟践?”

  “呸!什么世家,都是骗人的!”

  第244章

  冬月二十八, 西胡大军南下进犯同淄,于南江边屠城两日两夜,杀尽城中十二门士族, 掳掠庶民十万。

  次日,。

  消息传出, 两京震动。

  同淄城是西河王司马良的地盘, 同淄守将乃是司马良的小舅子之一解藤,解藤为为守城力战而亡, 虽然全了家族的脸面和风骨, 但也赔上了解家五万精兵。

  五万听着不算多, 可这都是解家精心养出的精锐之士。

  自从解泽在虎吼峡兵败身亡,解家便遣派府兵跟随族中子弟赴任,现在危机时刻留出一枚杀手锏。解藤的亲姐入宫为后, 解藤就升格成国舅,解家自然对他越发看重。

  他去同淄城,原本就是为了进入中枢积攒资历。同淄城丰饶富庶又远离边关, 照解家的想法,国舅去同淄城做官决计不会有安全之虞。

  结果万万没想到, 阊洲城里的薛义臬竟然叛了!胡骑大举进入阊洲城, 紧接着又陈兵衡寿,解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国舅爷接回旧京。

  毕竟衡寿距离同淄只有两天的路程, 两城中间再无重要关卡或是堡垒,胡骑若真想进攻同淄城, 调配粮草和奔袭完全没有的难度。

  可解藤是个好脸面的人, 又自诩文武全才,断然拒绝了回撤的要求,言说要为陛下尽忠, 据胡骑与同淄城外。

  他有意与最近风头正盛的封恺一较高下,向家族讨了5万精锐固守同淄,在算上原本便驻扎在同淄的八万西河兵,一共十三万人,准备和胡骑在城下拉开架势决战一场。

  解藤是个硬气的士族郎君,自觉封家子能做的事他解藤也没问题,一上来就选了以战阵与胡骑硬碰硬。

  他将解家府兵做前军突刺,由西河军在两翼策应。此阵乃是兵法中的“凤凰展翅”,进可攻退可守,比封恺拿下狮子口的对冲策略精巧太多!

  粮草充足,人数占优,不过兵书和实战完全是两码事。

  黑甲军的骑兵是在无数次草原冲杀中历练出来的宝刃,锋利之气并不下于胡骑,加之有陌刀阵的存在,封恺才有同沙陀王对冲战阵的资本。

  解家的府兵虽然武器装备皆是上等,却已经多年都没有上过战场,一个照面便被杀得落花流水。

  解藤仓皇逃入城中,清点战损,发现五万精兵损伤过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固守待援。

  之后,解藤也是尽了全力。

  同淄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据,胡人又动用了天火雷和投石车,战况异常激烈,解藤宁死不逃,坚持到城破的最后一刻。

  最后,他被左谷蠡王射杀在城楼之上,临死之前,目光却是投向南城江面的方向。

  胡人围城,有细作烧了江边所有的船只,困得城中百姓无法渡江逃命。

  背后便是南江古水道,解藤咬牙守了三天,也没见到陆家的船进港,他死不瞑目。

  “混账!”

  看着哭成泪人的解皇后,正明帝气的一脚踢翻了案桌。

  “陆家的船既然能护卫南川,为何不能渡江解同淄之围?!”

  “看着对岸遍地哀鸿、满江浮尸,他陆备如何能够坐视不理?!”

  说到这里,他气急败坏地在书房里转了两圈,被解皇后哭得烦躁不已。

  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处!

  先是解泽,而后又是解藤,解家这两个子弟消耗了他近二十万大军,庸才误国啊!

  但皇后的亲弟弟刚刚殉国,自家也不好太过冷漠,只得勉强安慰了两句,便将人送回了后宫。

  现下最要紧的,是胡骑已经再次集结,迅速攻占了同淄城西的佸阳、熘城,一路向西,剑指旧京的门户长宁关。

  正明帝心中焦急,想休书与司马烨再谈合纵夹击之事,却碍于石崇德之死不敢擅动。

  朝中原本石、解两家互相制肘,他坐局中还能平衡双方实力。结果这次解家元气大伤,平衡被彻底打破,他就不能不考虑一下石家人的态度了。

  想到这里,正明帝只得下旨个封家,令雍西关边军入中原协防长宁关,心中大骂陆涛老小子不地道、伪君子,

  “这陆家到底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不但正明帝想不明白,远在鼎丰城的司马烨同样想不明白。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陆家想要造反,所以根本不卖司马良的脸面,还准备顺带着削弱一波司马良的爪牙。

  既是要反,那便不可能只反司马良,多半是连着他司马烨也要一并反的!

  他就说陆备陆涛不安好心!什么清流大家,隐世不出,都他娘的在放狗臭屁!

  这群世家没有一个是好鸟,只要让他们抓到机会,业朝的天下就不可能再姓司马!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地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薛德妃。

  薛德妃也是世家出身,薛壁在世的时候,薛卉月也有过风光的时候。

  不过如今薛家名声恶臭,朝中已有言官上本要废庶德妃,言说叛国乃是要诛九族,德妃也在九族之中,理应按律问罪。

  司马烨当场就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那言官,自己这个皇帝纳了薛家的女儿,算不算九族之内?

  言官本问得哑口无言,还想再说,直接被司马烨着廷卫轰了出去,直接宣布散朝。

  回到书房,他就看到来请罪的薛德妃。

  司马烨也懒得搭理她,自顾自看起了军报,直到觉得腹中饥饿,这才想起门外还站着一个女人。

  “你们薛氏一族见风转舵的本事倒是一脉相承,开门放胡人进入中原。数万将士抛尸荒野,埋骨江北,薛壁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夸奖薛义臬识时务者为俊杰。”

  司马烨的语气中充满了轻蔑,他又看了一眼薛德妃。

  “不是惯常都会送吃食过来么?怎地今日没有?”

  “陛下不喜欢,臣妾便不讨嫌了。”

  薛卉月低着头,恭谨地答道。

  她的语气和姿态倒是与之前有些不同,不再是刻意的柔顺迎合,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韧劲。

  不过司马烨也没放在心上。

  女人之于他,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挥手让她快滚,不过自始至终,半个字都没提言官参奏之事。

  薛卉月出了书房,一路步行回了自己的宫室,挥手让宫女退下,只留贴身仆妇一人伺候。

  “那些,以后都莫要再提了。”

  瘦削苍白的手指压了压额角,似在压抑着彻骨的疼痛。

  “也不要一下都扔掉。若是我去见陛下,你便按照分量取走,再有人送你也收着,一点点处理掉。”

  听她这样安排,那仆妇立刻喜上眉梢。

  “七小姐,你终于想开了,可真太好了!”

  想开?

  薛卉月苦笑一声。

  她一早就想开了,只是她无路可走,只能选择陆家。

  至少陆郎光风霁月,心怀天下,不至于言而无信,欺负她一个弱女子。

  可是同淄一役,她忽然觉得世人可能看高了南郡陆氏。司马烨虽然粗暴,但行事勉强也算坦荡,陆备锁江却不救人,这和南郡陆家的慈悲之名完全不符。

  百年陆家,从来都是世家中的领头羊,却坐视十二姓氏覆亡……

  那辜负她这样一个身世飘零的罪臣之女,又有什么不可能的?三尺白绫或是一杯毒酒,便能将毒杀光统帝的罪名都扣在她的头上!陆家解决了篡谋天下的障碍,又能继续清雅风流,何乐而不为?

  薛卉月闭了闭眼。

  司马烨轰走言官的事她也听到了,心中不是没触动。

  有些光环,绚烂没了就只剩光秃秃的丑陋,以前有多喜欢,现在就会多厌恶。

  既然有饮鸩止渴的勇气,此后便要好好地活,说不得什么时刻,她也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做追波逐流的无根之萍。

  薛卉月不想漂泊,可远在佸阳、熘城中的百姓和世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漂泊的逃难之旅。

  有了同淄十二门的惨况在前,佸阳、熘城两城的世家都被吓破了胆,听说胡人开始向西线进兵便仓皇出城。

  他们现在面临去哪儿的问题,往北走出关入荒漠,绕过胡人占据的通汇和忻州,可以到达雍西关。封家有兵马有地盘,不过封伯晟是出了名的不好说话,对待世家的态度并不友好,过去未必能受优待。

  往南渡江,南郡是陆家的领域。

  若是以前这事根本不用考虑,自然是要投了世家之首的陆崔二族,而且南郡世代富庶,人杰地灵,可是比佸阳、熘城二城要舒服得多。

  可出了陆备锁江一事,世家们的想法又不一样了。

  不救同淄,摆明不想参活中原大战,陆氏一族好像也没有传说中那样慷慨好客,那他们过去逃难,能被接受吗?

  所以想来想去,两城的世家还是选了回退旧京。

  正明帝素来善待士族,皇帝的老家和石解二大姓也都在旧京,怎么都能守得住吧!

  小世家们挠头的事,同样也困扰着寒门庶民。

  只是他们比世家的顾虑小些,因为他们少了一个选择,旧京根本不欢迎流民。

  去南郡还是闯边关,这对某些人来说并不是个问题。

  “世家皆向南,吾等便往北走吧!”

  一位老者想了想,很快做出了决定。

  “我家兄弟在浞州打仗的时候去了边城,现下已经安稳下来了,据说过的很好。”

  “那边是只要肯干活便能吃饱喝足的地方,也不用交世家赋税,活得能容易点。”

  一听说不用交世家赋税,庶民们都有些动心。

  如今佸阳、熘城两城税赋沉重,除了要交皇帝的税,还要给本地的世家上缴一部分收成,活得很是艰难。

  “熊老,可是当真不用交世家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