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三百十九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三百十九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弘晳听见胤礽在外头呼唤康熙, 小心翼翼地问他:“皇玛法,外面来了好多朝臣, 要不还是开门去吧?”

  康熙低下头, 镇定地问弘晳:“儿子不听话,一再来撩拨朕的怒火,应当如何?”

  弘晳懵懵懂懂地说道:“阿玛说, 宝宝不听话, 一定是因为揍的还不够狠。”

  外头如杀猪般嚎叫,凄凄惨惨地恳请皇上出面, 康熙还有闲心与弘晳聊天:“哦?保成打过你屁股?”

  弘晳摇了摇头, 摸了摸自己的小屁股:“阿玛每次要揍的时候, 宝宝都逃了。”

  胤礽佯装要揍他小屁股, 弘晳就知道自己犯了错惹阿玛生气了, 溜得比兔子还快, 下次再出现在胤礽面前的时候就会主动承认错误,可谓是求生欲极强了。

  因为他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至今还未感受过被打屁股的滋味。

  康熙教育弘晳:“朕是汗阿玛, 是九五至尊, 若太子稍加威胁朕就出面而去, 朕的颜面何在?朕之威严何在?”

  弘晳看看外头, 再看看康熙, 好奇地问道:“那, 不理他们吗?”

  可是外面好像很严重的样子。

  康熙置若罔闻, 闭上眼道:“朕之太子,不会拿江山社稷来开玩笑。”

  正是因为这一种信任,使得康熙并未走出去, 而是静候其变。

  他并不认为这是太子唯一逼迫他就范的手段, 父子之间交锋才刚刚开始,哪儿有一上来就认输的道理?

  “朕做下决定,轻易不会更改,”康熙教导弘晳:“君无戏言。”

  科举制度不会废除的,只要他不出面,待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太子自己就会为了江山社稷而率先认错,如今朝中情绪还未到达巅峰,不过试探尔,康熙心如明镜,因而不慌不忙。

  正如胤礽料准了康熙,康熙也料准了他的动作。

  世间再也没有人如康熙这般了解胤礽,反之亦然。

  胤礽眼瞧着汗阿玛紧闭宫门,连朝臣都不见,不由暗暗苦恼。

  此计不成,于是再升一计!

  天色近黄昏,胤礽先疏散朝臣,接着招来六阿哥胤祚,询问大船建造事宜。

  次日,胤礽颁布与各国交往文书,将以国之交流为理,出使他国,准备筹备之事敲锣打鼓地进行着,胤礽更是将理由都给掰扯清楚了“人家沙皇彼得不就是去往各国游历以后才积累了经验,挖掘到大批人才回到国内进行改革?”

  大清不至于像罗刹那么仓促,可国家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大清的未来发展。

  康熙拒绝一切与朝堂有关的消息,甚至下令“不得再以政务打扰到朕”。

  胤禛急匆匆的跑来求见康熙,康熙冷着脸道:“怎么,朕之命令你当耳旁风?”

  “太子将出使西方,已然命人敲锣打鼓准备出行事宜,汗阿玛若再不出面,恐太子将外出,归期不定。”

  康熙犹如被人掐住了命运咽喉,怒目圆睁,惊诧非常:“你说什么?!”

  好啊!太子要逃跑!

  帝王盛怒,这回不需要胤礽请朝臣前来逼迫,自己便拉开了昭仁殿的大门,气势汹汹地冲了出去,逮着胤礽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胤禛见目地达成,悄悄舒了一口气,幽幽地与胤礽眼神交汇: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胤礽点了点头,向他比了个大拇指。

  康熙勃然大怒,这会儿可不说不接触朝政了,当即命人将太子关在毓庆宫,还指了胤禔率领禁军看着太子以防他逃跑!

  骤然接到任务的胤禔每天都给胤礽脸色看,死活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怎么还能念叨着不想继承皇位,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能不能不要任性?

  胤禔满腹牢骚,见到胤礽时就黑着脸问他:“你不想做皇帝,难道以后还有别的兄弟可以继承汗阿玛的位置?”

  胤礽伸出手指指他:“大哥可以。”

  胤禔气得不轻:“你这是要将我架在火架子上烤!”

  胤礽又指:“那,小八可以。”

  小八一脸害怕,看到他绕着走。

  太子又说:“老四也可以。”

  胤禛黑着脸:“是我们对太子太纵容了,才会令他随意‘攀咬’兄弟,好似巴不得兄弟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胤祚生怕太子来一句“小六”也可以,理由是自己的名字够尊贵,所以在胤禛去找汗阿玛告状时,没有前去阻止。

  康熙坐在御案前,握笔的手已经捏得泛白:“太子关进去后,怎么样了?”

  胤禛犹豫了下,如实答道:“一切如常,每日与太子妃带小皇孙,又教导皇太孙启蒙。”

  就是每一个前去他面前劝说的兄弟全都被他撩了个遍,如今没有一个人再愿意去他面前晃,唯恐太子来一句“你可以”。

  胤禛将太子所作所为都说了。

  康熙听闻胤禛来意,面若寒霜地对胤禛说道:“朕这一世,自小就宠爱保成,从未令他受过苦累。然而保成从三岁起,便嚷嚷着不愿为太子,而今长大,朕以其身边之人性命相要挟,有索额图、曹珍、德柱、杜恭俊等诸多下属在,太子这才勉强顶在前头。”

  “朕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他会慢慢接受的,哪知待朕作出欲传位给他时,他竟反应激烈至此,甚至打算乘船远洋逃跑!”

  这还得了,这还得了,简直岂有此理!

  胤禛沉默片刻,心知汗阿玛召见自己,是为了让同样做过皇帝的他来表露态度,可是太子与汗阿玛之间的这一池塘浑水,他一点都不想要趟啊!

  一个做够了皇帝,为了避免上一世的结局,又因极疼爱这一世的太子,恨不得立刻传位。

  一个喊着不要不要,惊慌失措地想要逃离。

  这下好了,囚禁太子是要绑着他继承皇位?

  胤禛没有问,汗阿玛召见他来,注定无法从他的口中得到什么消息。

  康熙都快气炸了,可静下心来思虑太子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不难看出其中违和之感。

  为何他从小就嚷嚷不做太子,刚开始康熙还以为是仙兽所为,可如今保成长大了,他显然有自己的想法,区区仙兽能够影响到他的决定吗?

  不,连康熙自己都影响不到他,以康熙与仙兽分庭抗衡影响太子的情况而言,他们或许能够在保成的成长之路上做出一些引导作用,可当他长大了,成熟了,任何人的意见不过是成为他做出正确决定的辅助,无法真正做到左右他。

  太子分明想要建设起更好的大清,他并非没有志向,看他那埋头苦干,还有拉着朝臣们埋头苦干的劲儿,只要是加强国力的事,他都乐意去做,乐意毫不吝啬地推下去正确的决策,引导兄弟、朝臣甚至是自己帮助他达成目标。

  拥有了权力,坐上九五至尊的宝座,他可以不再束手束脚,做的更多,可他偏不愿。

  几岁,十几岁的时候以离不开阿玛的黏腻劲儿为借口,到了二十四、五岁,自己都是做了阿玛的人了,再以此为借口,也太牵强了,因为他现在分明能够独当一面的。

  是什么令太子对继承皇位避之不及,又是怎么样的根源促使他一听说自己要传位给他的消息恨不得收拾包裹跑路?

  康熙思来想去,最终猜测到了一个可能。

  而索额图,为他印证了这个可能。

  太子即将远去他国,甚至下达准备出使团队准备行囊,沿海准备好最好的大船,又与各国国王互相递交国书沟通有无。

  这些类似于卷铺盖逃跑的动作,使得康熙怒火蹭蹭蹭往上涨。

  就算胤礽一再强调自己出使他国最多一两年内就会回归,此行只为公务不谈其他,更未带走妻儿,却仍令老父亲升起一种“我儿子巴不得逃离”的感觉,气得恨不得拿跟锁链把他给拴在东宫。

  康熙抑制住了这一种冲动,转而埋怨起了在胤礽成长环境中起到至关作用的索额图。

  他命人将在家颐养天年的索额图召到宫中,劈头盖脸就是一阵责骂。

  这般满面怒容的帝王,与索额图噩梦中的影子重合了!

  好不容易走出心理阴影,不会再起应激反应的索额图一瞧见康熙这般如咆哮大狮子一般的凶狠模样,手微微颤抖,瞳孔紧缩,呼吸急促,额头上的冷汗哗哗地往下流。

  索额图的噩梦中,康熙便是这样怒斥他:你索额图嚣张跋扈,连带着也教坏了太子,太子不敬爱君父,自小就权力欲重,此过错皆在于你,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离间朕与太子,教得太子不敬君父,不友爱兄弟,你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之事做的顺当,却忘了什么是本分!朕能让你生,给你尊荣,亦能令你死。什么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此恶果就待你慢慢品尝了。你已毫无价值,多活一日都令朕怒意横生,来人,将索额图抓起来!

  然后他就在幽禁与饥饿之中,在胃灼烧般的煎熬中生生饿死了过去。

  做饿死鬼的感觉可一点都不好,那令他心有余悸的折磨令索额图胆战心惊,如今康熙又召他来叱骂,索额图跪伏在地,瑟瑟发抖闭上眼道:“臣知错,一切都是臣之过错,臣愿领罪受罚?”

  “你领罪,你现在领罪还顶个屁用!”

  康熙气急败坏之下,犹如被踩住了尾巴的猴子在跳脚,暴跳如雷地指责索额图:“你看看你都教了太子什么,太子如今毫无进取之心,朕欲传位给他,他却尽想着逃离朕,辜负朕之期望,令朕心寒,这一切皆是你之错。你索额图不是号称朝野第一人,结党营私、掀起党羽之争的事儿不是干的很顺当吗?怎么就没想到将太子的想法扭转过来呢?太子若不继承皇位,你以为赫舍里一族能好过?!朕要你何用!”

  这是在责怪他没有教得太子生起掌权之心?

  索额图:“……”

  他沉默片刻,弱弱地说道:“皇上,殿下自小就极有主见,臣承认曾有想要影响殿下之心,奈何殿下油盐不进,他有自己的想法,非臣三言两语可影响。比起臣,还是皇上对殿下的影响至深。”

  索额图低声承认:“臣有罪,臣无能!”

  康熙一听索额图承认没用,犹如被掐住了喔喔嗓的公鸡,憋红了脸。

  须臾,他恼羞成怒:“如今太子欲前往他国出使,有逃避朕之皇位之嫌,而你养病在家,家中子孙不可能不将消息带给你,你却毫无反应,丝毫没有劝谏太子!来人,将索额图抓起来,传消息给太子,看他还要不要外戚!”

  两世殊途同归,终究还是被皇上抓起来了。

  索额图脸色惨白,闭上眼睛认命。

  康熙将他囚禁起来,为的就是逼迫胤礽主动来找自己,他命人好吃好喝地给索额图送去,送的还是适合消渴症患者的食补膳食,谁料这索额图不识抬举,竟绝食以抗议!

  康熙又一次出现在了索额图面前,面若寒霜的对他道:“你别不识抬举。”

  索额图也没办法啊,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就是吃不进东西,如今见到给他造成巨大恐惧的康熙,之前的那些应激反应全给唤起来了。

  也是在这一刻,康熙发现索额图不对劲。

  他探究之下,发现索额图竟也做了上一世的噩梦,甚至已然与太子沟通得当,将那些噩梦中提供的消息传递给太子。

  康熙又惊又怒,蓦然想到一种可能。

  太子说他不记得了,他就真的什么都不记得吗?

  若是他受到上一世记忆影响而不愿意做太子,不愿继承皇位呢?

  康熙一想到这个可能,就感到窒息般的揪心,犹如有一双手捏住了心脏,令他呼吸急促,胸闷气短,随时都可能心绞痛。

  这个猜测,是最符合太子所作所为的。

  康熙冷着脸道:“保成为了不做太子,使尽良手段,就盼着朕将他废了。”

  那手段在他的眼中,犹如秋后的蚱蜢,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康熙对索额图道:“你若是能劝说太子回心转意,朕日后就可以容得下你。”

  索额图不禁苦笑:我若是能影响到殿下,哪里还会待在这里?

  见索额图不肯吃东西,康熙就命人强硬给他灌下去,一点都没有照顾到年老体衰的老臣,他还挺损,将纳兰明珠也召来,命令纳兰明珠盯着索额图吃饭。

  “索额图一顿不吃,你就跟着饿一顿。”

  听听康熙说的,这是人话吗?

  纳兰明珠:???

  他都会家颐养天年了,现在急召他来为了让他盯着索额图吃饭?

  皇上您干的是人事吗?

  好歹他也是劳苦功高的年迈老臣,何至于混到如今这等地步?!

  索额图也是一脸懵,对上纳兰明珠看新奇事物的眼神,不由羞赧。

  这对斗了一辈子的老冤家,如今竟因为这样匪夷所思的命令而凑到一起,成了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邻居!

  别说,康熙的办法还真是管用,有纳兰明珠这样的老对手盯着,对索额图的心理冲击比任何救命良药都要管用。

  康熙又一次召来了胤禛,对他道:“朕欲传位给太子。”

  胤禛神色平静:哦,那挺好啊,您传,儿臣也觉得太子到了可以带领大清更进一步的时候。

  康熙拧起了眉头,神色不悦地打量胤禛,仿佛要将他看出一朵花儿来。

  “你就没什么可说的?”

  胤禛:“儿臣会辅佐好新帝,也绝不会因这一世与上一世不同而心生怨怼。”

  真挺好的,兄弟们也都等着汗阿玛与太子之间的交锋出结果呢!

  “太子继位,是众望所归。”

  “众望所谓,唯违背其本人之愿,你可有办法能解他心结?”

  胤禛以一言难尽的眼神回馈给康熙,斟酌语句道:“汗阿玛,解铃还须系铃人。”

  纠结这么半天,您不去面对太子,不与他面对面沟通,光抓了索额图,等着太子来服软,谁知道太子的心结是什么?

  “您不如亲自去找他?”

  康熙脸色铁青,在内心的强烈挣扎中,丢了几个冷飕飕的眼刀子给胤禛,胤禛全都不接,反而催促康熙“朝臣们还等着您表露态度”。

  康熙冷哼一声,最终还是忍不住,率先去找了胤礽。

  “朕继位至今,从未有人能这么令朕退让。”

  康熙对胤礽道:也就只有你,让朕又是头疼,又是忍不住要操心。

  胤礽无奈道:“儿臣志不在此,君子不强人所难,汗阿玛分明还正值壮年,又为何要急流勇退,反而将尚未长成的儿子推出去呢?”

  “朕正值壮年,才有精力来收拾你!”

  眼看康熙怒火又将起,血压也有身高的趋势,胤礽不再与康熙硬钢,而是示弱般地解释道:“儿臣看到那位置,就会生心魔,只觉得浑身冰凉,无比抗拒,此并非外力之过,是儿臣自己之过。”

  当头冷水泼下,直将康熙的怒火浇灭,透心凉。

  “你,记起来了?”康熙动了动唇,干哑道。

  胤礽摇了摇头:“儿臣不曾记起,但是触景生情,会有心情起伏,不佳的情绪一直在困扰着儿臣。”

  他摸了摸胸口,茫然中带着无助:“您就不能培养皇太孙吗?”

  “你怕的是兄弟阋墙,怕的是与朕之间落得无可收拾。”康熙轻叹着安慰他:“如今朕在,兄弟在,大清安好,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

  胤礽不语。

  康熙:“怎么,你莫不是还打了想等朕再做了二三十年皇帝,到时候直接让皇太孙继位的主意?”

  康熙站的靠近,他听见一声轻响,于是信手来到窗前,从窗口往下看,对上了一双如小鹿般湿漉漉的眼睛。

  弘晳捂住了小嘴,直冲康熙摇头。

  康熙:“……”

  殿内,太子仍然坚持:“儿臣可以再辅佐汗阿玛二三十年。”

  言下之意,若康熙真的坚持,不如培养皇太孙。

  弘晳睁大眼睛,难以置信阿玛竟然不想做皇帝。

  康熙瞪了弘晳两眼:还不快速速离去。

  弘晳眨巴眨巴眼,趁着他阿玛还没发现,赶紧溜了。

  为什么之前皇玛法一直说权力的美妙,权力的好处,一个劲儿地说给他听,像是在忽悠小孩子。

  为什么他阿玛这么会捞好处的人对皇位推来推去,好像这就是个烫手山芋。

  一定是责任太大太可怕了,不然为什么皇玛法要传位,阿玛避之不及!

  弘晳得出结论,下次康熙再忽悠他的时候,时刻牢记阿玛对皇位的退避,也跟着摆手说不要不要。

  康熙眼瞧着弘晳溜走,心里嘀咕起来:胆大包天到毓庆宫书房外头偷听,这熊心豹子胆,全是太子宠出来的。

  “是弘晳来了吧?”胤礽问道:“他以为儿臣与您吵架了,这几天每天担心,如今听说您来找儿臣,一定会来看看。毓庆宫里的每一处他都能去的,倒是无所顾及,他呀,就是毓庆宫的小霸王。”

  “你太宠溺他了,”康熙道。

  “礼仪及处事之后会教他的,”胤礽道:“儿臣学习礼仪前,见着您还自称为孤,后来不也改了。”

  父子二人终于能够坐下来好好交谈,帝王的神色看不出异样,听胤礽说还能辅佐他二、三十年,心平气和地问他:“你不想做太子,不愿继承皇位,那你想要做什么?”

  胤礽哪儿听不出这是汗阿玛在试探?

  可僵持至今,汗阿玛终于透露出了即将松口的意味,他抓住机会还来不及,哪里管这其中有没有坑在等着自己。而就算有坑,他也不会付出什么代价就是了。

  【恃宠而骄,只要大朋友坚定不移拒绝继承皇位,小美的任务就不算失败,真不错真不错!】

  胤礽没有看小美,而是认真回答康熙的话:“若能不为,儿臣想去督察院。”

  康熙额头青筋跳了跳:“你就这么巴不得朕废了你?!”

  “有汗阿玛在,儿臣不做太子一样能过得舒服,又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儿臣也并非想要故意气着您,您就像上一世一般,做皇帝做到最后不好吗?”胤礽的语气已然带上哀求,若他毅然决然直接拒绝,康熙或许会生气,可他眼眶湿润,眼角微红,已然说到这个份上,康熙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他想到了胤禛那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眼神暗了暗,心中打定了主意。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还能逼迫你不成?天下人穷尽一生都求不到的位置摆在你眼前,你都不肯要,朕还不至于拿江山社稷开玩笑,明日就回朝会吧,朕会下旨,令你去督察院。”

  康熙平淡地说完,在胤礽诧异的眼神下丢下一句话便离去。

  “朕,如你所愿。”

  胤礽怔了怔,惊喜来的太突然,可他半点没有感到喜悦,升起的却是对汗阿玛的愧疚之感。

  小美普天同庆的欢呼。

  【大朋友去督察院,是不是连监国都不用做了?太棒了,主线任务:不做皇帝(完成√)】

  胤礽并没有露出笑颜,心中五味杂全,反手就给了小美一个“禁言”。

  次日朝会,朝臣与阿哥们见太子再次回归,而康熙再次回到朝会上,执掌回朝政。

  朝臣们听见康熙将朝政大权握回手中,取消了太子此前不切实际提出来的废除科举之制的政令,接着又如同收拾烂摊子一般,将太子冒进之下所做下来的政令一一修改,原本闹成一锅粥的朝局有了康熙拨乱反正,不过一日就恢复了往日的祥和。

  宰相们皆心知肚明:皇上能这么快收拾妥当朝政,是因太子小打小闹搞得阵势大了一些,看着唬人,一切只需要皇上出面,就可以恢复安宁。

  为了让皇上回归朝堂,殿下实在用心良苦。

  各部院大臣也渐渐回味过来太子此前看似行事仓促之下的用心,张英与熊赐履对视一眼,皆无可奈何。

  殿下这玩笑开得太大,贸然废除科举制度的政令一下,虽是唬人的没有落到实际,却也触动了文人的神经,为了安天下文人的悠悠之口,皇上不得不责罚殿下。

  他们打定主意,若是皇上下令责罚太子,就出言相劝,说一些好话来给皇帝递台阶,让太子不至于被罚地太惨。

  康熙说道:“朕之疾病已然痊愈,如今可重掌朝政,太子无需继续监国。”

  朝臣大喜,恭迎皇上回归。

  康熙又道:“太子此前所行。实在寒了天下文人之心,如今朕欲给太子一个教训,暂夺太子参政之权。”

  刚还大喜过望的朝臣脸色大变,纷纷出言为太子说好话。

  “皇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殿下是牵挂您的身体,这才失去了分寸啊!”他是之前闹绝食被胤礽绑回部院干活的其中一人,就算被绑来干活,他似乎也没有对太子真正记恨在心。

  “殿下仁德,有知错能改之心,并非听不进劝之人,以殿下以前的功劳,可以功过相抵,皇上给予殿下的惩罚是否太过严厉了?”这是文坛之中颇有名气的清流,与太子并无亲友关系,如今倒也站出来为太子说好话了。

  “殿下所下达之令并未真正实施,也不曾造成实际损失,”这是坚决拥护八股取士之制的王士禛所言。

  康熙惊讶的发现,之前闹了一通,朝臣们倒还维护太子,倒是不曾真的有人为此而记恨在心。

  阿哥们也纷纷进言,希望汗阿玛从轻发落,唯独胤礽自己,神色如常,半点看不出即将受罚的异样。

  胤礽温声道:“儿臣自知犯下过错,甘愿领罚。”

  朝臣与阿哥们见太子与皇上一唱一和,闹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太傅们忧心忡忡,宰相们大骇,唯恐太子失去了皇上宠爱,纷纷上书进言:皇上!殿下虽有过错却罪不至此,殿下若有事,则朝局不稳啊!

  康熙并未有回复,而是以实际动作夺走了太子的监国权,也拿走了他参政权力,将太子发配到了督察院,命其暂时领左副都御史之职。

  朝臣们大惊失色,人心浮动之下,原先反对太子之人安耐不住,纷纷跳了出来。

  而支持太子之人,到处奔波,只为了能令皇上回心转意。

  几位在朝中声望不低的阿哥们各自都有了支持之人,其中以大阿哥本身在朝堂之上根基深厚,支持他的人最多。

  也不知从几时起,“太子失宠了”这样的消息传遍了朝堂。

  胤禔约束着自己人,气急败坏地去找胤礽打了一架,结果他发现,他一个做了将军的阿哥,竟然与太子在肉搏上打了个平手!

  更可气的是,胤禔受伤了会疼,而太子身如钢铁,毫发无伤。

  气得胤禔破口大骂:你就是故意把爷架在火架子上!

  胤礽安抚着胤禔:“大哥别气,害,别气,孤没有要害你的意思,汗阿玛现在身体康健,又开始教导弘晳,朝政乱不了,乱不了的。”

  胤禔不与他废话,而是去找了康熙表明自己的决心。

  康熙坐在上座,低头将手中的圣旨亲笔写好,待圣旨晾干,示意胤禔前来查看。

  胤禔一瞧,悄悄勾了勾唇。

  说来也有趣,如今的督察院之中尽是太子的熟人,左都御史是他曾经在礼部祸害过的薩海,经过这些年的官职调任,薩海已然成了督察院的老大。

  另一位御史名为丁思孔,治理地方有功,又曾参与喀尔喀蒙古的大开发,如今带着荣誉归来,在京城任职,待在督察院做一段时间之后他或许就会调任到部院做实事了。

  帝王与太子之间的暗潮汹涌,朝臣们闹不明白,阿哥们也闹不明白,他们心怀忐忑,不敢问汗阿玛,于是前来找胤礽探听消息。

  所为代表,胤祉与胤礽的关系最好,他忧心忡忡地问胤礽:你们到底怎么了?

  胤礽笑道:“没事啊,能怎么办,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顾及到孤。”

  如愿以偿到了督察院,胤礽高兴还来不及呢!

  帝王重掌朝政,将政务收拾得井井有条,又贬官升官了一些朝臣,接着下令,将弘晳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教导,以免太子将皇太孙也教得“淡泊名利”。

  胤礽耸了耸肩,开始做起了舒舒服服的督察院御史。

  做御史要干什么?纠察文武百官、监督宗室王亲!还有参与审案,巡视大清仓库,监察各地与科举考试等。

  胤礽挥舞着手里的小皮鞭,每天都过得喜气洋洋。

  “八弟,你在吏部耽误太久了,之前和你说的吏部改革框架进度太慢,搞快点搞快点。”

  胤禩感觉自己就像个被赶着干活的毛驴:……

  “九弟,你不是说要横着走吗?你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了,大清的经济还等着你大展身手呢!”

  胤禟敢怒不敢言:……

  “哎呀大哥,弟弟听说你与人发生了口角?你有这功夫,不如多琢磨琢磨军制改革?”

  胤禔忍了忍,没有忍住怒道:“你别太得意!”

  胤礽一脸无辜:孤很得意?

  孤哪里得意了,孤的权力被夺了,每天都不需要帮汗阿玛处理政务,孤这是在享受责罚,美滋滋。

  胤禔见他那样,气得牙痒痒,转身拂袖离去。

  接下去,所有在朝堂上干活的阿哥们都感受到了太子赶毛驴的小皮鞭是如何“抽”在自己身上的。

  他不仅祸害兄弟们,还祸害朝臣!

  一下子,胤礽从满朝维护,又变成了讨狗嫌的人,朝臣、宗室看到他都避开他走,丁思孔欲言又止,温声劝说胤礽:得饶人处且饶人。

  胤礽横着脖子道:“他们当初弹劾孤的时候饶过孤了吗?”

  好啊!这是趁着在督察院,借机报复呢!

  薩海拉住了丁思孔,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丁思孔恍然大悟:行吧,太子殿下苦中作乐,既然是皇上放纵呢,那他也不管了。

  反正倒霉的又不是他。

  这下可好,朝中被胤礽抽打干活的毛驴们越来越多,朝臣与阿哥们见自己天天的忙成什么样,又看看太子每日红光满面的闲成什么样,一肚子牢骚,纷纷上书找皇上抱怨。

  皇上,您能不能管一管太子?!

  康熙隐忍不发,太子喜气洋洋。

  倒是太子妃,她捏到了自家爷肚子上出现的软软肉,不为了爷失了权而忧心,却为爷圆润了许多的俊脸而发愁。

  看到太子圆圆白白的软肚子,太子妃痛心疾首,宛如看到一件珍宝被蒙上灰尘,恨不得摇晃胤礽让他醒一醒。

  太子妃纠结地暗示胤礽:“爷,您越来越白嫩了。”

  您不能再堕落了啊!再这么下去,美玉太子要成圆球太子了!

  胤礽日子过得滋润,每天不用忙政务,只需要抽打、盯着毛驴们干活,可不得往心宽体胖的方向发展?

  弘晳在乾清宫接到了太子妃的消息,请他回毓庆宫一趟,遂请示康熙:“皇玛法,孙儿去去就回来,额娘找孙儿一定有事。”

  康熙答应了他去去就回,弘晳回去一瞧,发现他俊美无涛的阿玛竟然胖了一圈,成了个棉花糖!

  他不可置信地倒退一步,转头就将这事告诉了康熙。

  康熙每天在朝会上见到太子,感触不深,如今听弘晳心痛到难以呼吸的说“不好了,我阿玛变成棉花糖了!”

  康熙这才反应过来,太子是真的胖了。

  短短几个月,就舒服成了棉花糖,又白又软嘟嘟,康熙见了心中更为郁闷。

  待胤礽到了二十六岁,帝王前去祭拜赫舍里皇后,与她说了许多话。

  胤礽察觉到事情不对劲,遂向兄弟们打探,胤祚这个大嘴巴差点就要说出了实话。

  “臣弟看到汗阿玛写的圣旨了,汗阿玛打算……”

  “汗阿玛打算废除太子。”

  胤禔抢过了胤祚的话,将胤礽给说愣了。

  其他兄弟们听了,纷纷侧目。

  胤祚恍然大悟,直视胤礽,拼命点头:“对对对,大哥说得对。”

  胤禛也跟着道:“对,汗阿玛打算如二哥所愿,废除太子,只立皇太孙。”

  胤礽:“既然要立皇太孙,何必多此一举?”

  胤祉:“是为了揪出朝中反对太子二哥政令之人,毕竟二哥改革至今,朝中并非毫无隐忧。”

  其他阿哥也恍然大悟,纷纷道:“是啊,所以汗阿玛说可能要委屈太子二哥了。”

  胤礽愣愣的,总觉得哪里不对:“既然是为了清除毒瘤,孤不觉得委屈。”

  就是有些意外。

  不过,为了将隐藏在暗处的腐烂之蛆暴露在阳光下,彻底拔除改革阴影底下的毒瘤,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仅阿哥们得知汗阿玛要废除太子,连朝臣也接到了些许风声。

  康熙的手中动作不断,又是召见朝臣,又是召见阿哥们,确实像是想要废除太子的样子。

  胤礽又见汗阿玛冷着自己,大摆祭祀告诉太皇太后与先帝,心下不由接受了兄弟们给的消息,还真以为自己即将被废除了。

  潜意识里,又觉得隐隐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劲。

  胤礽问太子妃:“汗阿玛若是废除孤,你就不是太子妃,而是二阿哥福晋了,你会怨孤吗?”

  太子妃温柔而坚定地说道:“臣妾嫁给了爷,就与爷荣辱与共,是否是太子妃臣妾并不在意,臣妾只想与爷在一起过一辈子。”

  这小嘴就跟抹了蜜一样甜,胤礽不禁道:“汗阿玛若是废除了孤以后再不复立就好了,说不定过个几年,孤就真的能出海了,到时候就能带着昭敏游遍世界各地,看遍各种风光。”

  太子妃欲言又止,在胤礽疑惑的目光中,轻轻摇了摇头:“孩子们还小,待弘晋再大一些吧!”

  她见胤礽点了头,不疑有他,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隐瞒丈夫的感觉并不好,她捏着自己手中的帕子,满面纠结。

  胤礽以为自己即将被废太子,心里平静的接受了,他与汗阿玛之间的感情还是那么好,一点儿都没有因为政治上的变动而改变,这令他心里美滋滋的,在督察院里混得风生水起。

  敢怒不敢言的朝臣们齐齐避开他走。

  “殿下即将被废,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陈廷敬违背良心说谎话,眼神飘忽。

  “哎,殿下,”张英见到他摇了摇头,欲言又止,最终暗示胤礽:您就抓紧最后的时光快乐吧!

  “多谢太傅提醒,孤记住了,”然后胤礽就真的“及时行乐”了。

  汤斌与李光地交换了一个诡异的眼神,纷纷选择了沉默。

  胤礽打算趁着手中还有人脉能用,一边写信与英格兰剑桥大学那儿的牛顿交流,一边去往科学研究所与胡克聊天,他还推动了外国人获得大清国籍的政令,政令规定要其要舍弃原来国籍,在大清居住满多少年,拥有置办固定田产,没有犯罪记录等可以在吏部登记获得大清国籍。

  在吏部的八阿哥胤禩小声告诉胤礽:“汗阿玛召了恭亲王与裕亲王回京城。”

  胤礽笑道:“汗阿玛想要做什么是他的事,孤只管做好手里的事,监督你们好好做事,为大清建设添砖加瓦。”

  帝王开始派遣官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可见颁布圣旨的时间快到了。

  胤礽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被废了太子之位,终于可以不用束缚于京城,天地辽阔,可到处见识,自由自在,而朝政之务,大清国之未来,已然托付于信任之人之手,再无需他去忧心。

  醒来时,传圣旨的太监已然等候在毓庆宫外。

  圣旨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太监读起来时,一时半会儿读不完。

  胤礽等待迎接废储圣旨,这圣旨还是汗阿玛亲自写下的。

  康熙将自己做皇帝以来的一切功绩都写得清清楚楚,圣旨大致的意思为:朕八岁即位至今,已经做了足足三十年的皇帝。几十年如一日的操劳,如今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上天保佑我大清,使得我大清拥有品德高尚,才华过人,深得民心的太子可以继承大业。

  所以朕打算传位给太子,令太子继承朕之皇位,带领大清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如今登基大典已经准备就绪,朝臣与朕都已然准备好,令太子穿上帝王龙袍,乘坐帝王龙驾即刻来到朕的面前。

  为了不让太子有机会逃跑,康熙做好了万全准备。

  毓庆宫宫门紧闭,紫禁城禁卫军加强守卫,各地大船封禁一日。

  太监躬身询问呆住的太子:殿下,帽子和龙袍都准备好了,啥都不用做,您只管张开手让奴才们让您换上,然后将您运到皇上面前就行。

  胤礽僵硬着,环顾四周,太子妃正掩面,不敢直视他,毓庆宫的宫人们皆嘘声低头。

  胤礽前去拉开门,只见毓庆宫已经被外头的禁卫军团团包围,不知道的还以为紫禁城发生了宫变呢!

  胤禔就站在他外头,显然那一队禁卫军正是由他带领,而可以为胤礽通融的心裕与法保皆不知所踪。

  清晨的光照在他脑门上,他大笑三声,高声道:“汗阿玛说了,若是太子再逃,则将他押送前去登基。”

  这些天来,唯一会给他通风报信的小美还被禁言了。

  胤礽:“……”

  康熙:还想跑?你再跑啊!朕让你插翅难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