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八十章(二更)

  胤禛道:“指定太子妃以后, 还得准备嫁娶,挑选良道吉日, 以汗阿玛重视程度, 至少得准备一年余。一年余后,你就十九了,按照咱们的算法, 那就是虚岁二十。”

  “汗阿玛为你娶嫡福晋, 到册封太子妃,之间还有一段时日, ”胤禛好奇问他:“你也亲口承认过对上一世记忆几乎不记得, 而今实岁十七了, 你就对此不好奇?”

  按照上一世, 太子胤礽身边早就已经有女人了, 最早得宠的那两位王氏与陈氏, 如今全都改头换面,名字也改了,叫王没头脑, 陈不高兴, 简称王梅与陈布。她们成了太子身边得利助手, 毓庆宫主事女官, 精于文书、懂得外洋翻译。

  要说太子胤礽, 上一世也不是个清心寡欲的主, 怎么这辈子到了年纪, 反而对异性不好奇了呢?

  胤礽沉默片刻,回答他:“孤已经有女朋友了,天天都与它如胶似漆, 恨不得黏在一起。”

  胤禛:???

  “它的名字叫大清, ”胤礽摇头晃脑叹息一句,转眼就溜得没影了。

  胤礽耳尖红红,嘴上嘀嘀咕咕:“孤得在汗阿玛下令以前,就把他堵住,最好去西边与大哥作伴,把西域打完再回来。”

  一眨眼太子就溜了,弄得胤禛一头雾水,他回忆起太子下意识的反应,恍恍惚惚:“嗯,这是害羞了?”

  胤禛不由感到新奇:太子也有害羞的时候?难得。

  年少慕艾是人之常情,别看太子对什么都游刃有余,这才是这个年纪的青涩少年人会有的反应嘛!

  作为过来人,胤禛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年少慕艾的体检一生也就只有那么一回,待未来阅女无数,就找不回最初那一份纯粹的心动了。

  老爷爷胤禛将双手背在身后,喃喃道:“太子娶福晋后,就该轮到老三了。”

  什么时候轮到他呢?

  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嫁于胤禛四十余年,以皇后之身病逝。无论是嫡福晋,还是长子弘晖,这一世还能再次成为家人吗?

  还有他最喜欢的皇贵妃年氏,年羹尧年纪太小了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他们爹年遐龄又在什么地方呢?

  十三岁的胤禛,想得有点远……

  康熙就是在最年少的时候与赫舍里皇后结下情谊,待长大了,阅女再多,赫舍里皇后仍是其心目中最特殊的女人。在康熙看来,太子与太子妃关系和睦,有利于后宫及前朝安稳。也因此,他在挑选及培养太子妃时,虽曾有斥责胤礽要求过高,康熙也一定程度上采纳了胤礽的要求。

  康熙正在御书房里办公,见太子前来,以为是来干活的,于是随口便问他:“胤禔说,西面战事捷报之功,亦有太子一份,是与你之前让銮仪卫给他送去的文书有关?”

  胤礽直截了当承认道:“是,儿臣随仙兽学了新的山川地理知识,对西域情况亦有了更深了解,这才将所学写下,交由大哥去尝试实践,没有想到收获颇丰。”

  康熙没有亲眼见到其中写了什么,闻言不疑有他,只是感慨道:“朕此前还道仙兽没用,现在又觉得它有用处了。”

  小美【……】

  自大朋友被杜立德老老实实劝说回来干活,再也不提不做太子以后,小美彻底蔫了,就算是康熙说它没用,也没见它有什么反应。

  康熙含笑道:“满朝文武不知之事,它能够教导给你,朕倒还要谢谢它。”

  太子肯做事,愿意承担起储君该承担的一切,康熙心情就好,对小美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小美受宠若惊。

  没等胤礽反应,康熙突然便道:“朕为你定下了嫡福晋,乃汉军正白旗都统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他家女儿,毓质名门,贤良淑德,可堪为太子妃。”

  胤礽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料到,汗阿玛一点酝酿都没有直接就说出来了。

  毓质名门就是长得好看出身尊贵。

  康熙对他那反应还有些不满意,他拧眉道:“保成出了孝期,是该成家了,你乌库妈妈也盼着你成家,等着曾孙媳给她去上一炷香。”

  此前听胤禛的透露,胤礽对太子妃人选已然知晓,这次并不感到意外,只是还是忍不住嘀嘀咕咕:“贤良淑德,一听就不是儿臣喜欢的类型。”

  康熙手掌落在桌案上,拍得哐哐响:“太子妃不找贤良淑德的,难不成给你找个专横霸道、嫉妒成性的?”

  小的时候喜欢美羊羊,后来又喜欢小兰姐姐,现在问胤礽喜欢什么类型的姑娘,看了古装电视剧的胤礽又觉得赵灵儿、林月如那样的姑娘也很可爱。当然,现在他最喜欢的女角色是《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智谋高绝、文韬武略还对张无忌情深义重那样的。

  大罪人小美,深藏功与名。

  胤礽:“倒也不是,儿臣只是没料到,会那么快。”

  “快什么,朕告诉你以后,还要准备操办事宜,娶了太子妃,朕不管你乐于宠哪位侧妃还是妻妾,你看中喜欢的只管纳,嫡妻面子给足了,有她为你操持后院,后院才安稳。”

  已经有三十多位名册登记妃嫔的帝王又又又开始了他对胤礽的教育,他现在有十三个儿子、九个女儿,未来还会有更多。而胤礽决定,对老父亲的絮絮叨叨左耳进右耳出,嘴上敷衍着,脑袋点点头,转头就忘个一干二净。

  康熙见他这般敷衍,再接再厉地诱哄胤礽道:“太子妃之学业因你而起,朕让人去教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本以为女子学这些不易,朕也没指望她能将这些皆学会,倒是没料到瓜尔佳氏聪颖敏惠,悟性绝佳,数门课程学下来,皆能适应。至于其学识如何,你不想亲自见识一下?”

  胤礽惊呆了:“汗阿玛,您给太子妃增加那么多课业做什么?!”

  老父亲作为随心所欲的帝王,理所当然道:“还不是为了你?”

  太子妃要学管家、理财等打理后院之事,修身养性之余,还要早起晚睡学习数理化。既然皇上要求的,那便是圣旨,不学就是抗旨不遵。

  胤礽深切感受到了汗阿玛的任性,上书房小阿哥们天天都哭天抢地不爱学的数理化政史地,帝王嘱咐一句,要求瓜尔佳氏也要学,那姑娘得多惨?

  胤礽试探问道:“敢问汗阿玛,太子妃多大了?”

  康熙瞥了他一眼:“与你同年。”

  这也是康熙的执念了,赫舍里皇后与康熙同年,瓜尔佳氏与太子同年,处处都符合帝王对儿媳妇的期望。

  帝王开始如老母鸡般对着胤礽絮叨:“朕倾注了人手去培养她,这样的女子若是不为太子妃,以其门第与见识,恐怕没人敢娶了。朕也没必要为难太子妃,只不过是派人去教,没有要求她一定学会,是她自己要学,肯勤奋学,才越学越多。”

  “保成也老大不小了,早一些成家,也算是了却了朕一桩朕心头的大事,”老父亲殷殷期盼着太子快快长大,为太子张罗太子妃时,那是既当阿玛又当额娘,以阿玛的眼界来挑选,以额娘的眼神来挑剔,历经多年,才挑出个瓜尔佳氏,终于满意,这不得立刻将人给定下来?

  至于太子妃能否与太子伉俪情深,康熙已经给出机会了。

  康熙本就担忧胤礽不近女色,近日太子成长,身上仙气儿又回来了,老父亲这才急了。

  还教育他一些不好的观念:嫡妻嘛,若是不喜爱,供着就行,再纳喜爱得宠着便是。你看朕,如今后宫各高位妃嫔皆和睦,宠爱新人之余给旧人体面,尽享齐人之福。

  胤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提额娘,若是提额娘,汗阿玛立即蔫巴,黯然神伤,他晚上会把自己关小黑屋里,一个人默默伤心舔伤口。

  于是他敷衍应和:是是是!儿臣知道您是东方的阿波罗,男人中最懂男人的强悍男人,您别说了,可求您别再说了。

  儿子不给面子,这让康熙感到有些没劲,于是也不说了,继续与他谈论起征服西域的战事。

  将老父亲敷衍过去后,胤礽便存了一件心事,他悄悄地掩饰自己的腼腆,一脸正色问曹珍:“阿珍,你之前回去成亲,有什么感觉没?”

  曹珍歪头想了想:“没什么感觉,一点都不累,都是我爹与娘安排好的,门当户对,我只需要出席参加,参与拜堂就行了。”

  胤礽惊道:“你又不像孤,怎么家里也兴聋昏哑嫁?”

  “我的情况殿下也是知道的,幼时做过手术,我媳妇是我爹为我定下来的,当时我也点头应了。”

  曹珍暗示胤礽:我唧唧小啊!

  所以他爹给他找个娇小可爱的媳妇,两人因年纪还小,为了后代健康,在不孕不育研究所大夫的诊治下仍在调理身体,至今还未圆房。

  要让曹珍评论自己媳妇,那就两个字“可爱”,再加两个字“娇憨”!

  胤礽没有问曹珍婚后有怎样的体会,他自己率先一股脑说了:“其实婚前婚后没什么区别,我还是一样投身于事业早出晚归。就是每天起床都有现成的热水喝,刚觉得冷了就有人为我穿衣裳,累了有人帮我按揉穴位,苦了有人关心,夫人的关心和让婢女伺候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夫人垂涎我貌美,看我看呆的时候,我就故意笑,看她被我笑得面红耳赤,我心里就像抹了蜜一样开心。”

  胤礽被炫了一脸,扭过头不理他了:“孤知道了,你闭嘴吧!”

  也许是春天到了,小伙伴们都到了命犯桃花的时候,胤礽去了外学一趟,听说最近有个名叫祖丽的蒙古姑娘,前前后后盯着德柱。

  胤礽很快就将私人小事抛去了一边,他虽然对太子妃好奇,又不可能去瞧瞧太子妃长什么样。

  【大朋友爸爸,这是忍不住想当公公/婆婆了。】

  胤礽:所以啊,万一孤表现出来一些好奇,反而刺激地汗阿玛打鸡血了怎么办?!

  于是胤礽假装自己不在乎,每一回康熙起兴致想要详谈这事的时候,都一脸冷漠,次数多了,康熙自讨没趣,也就不唠叨了。

  比起这些事,三姥爷出事更令胤礽担忧。

  大阿哥传来消息,说索额图在会议时突然晕过去了,康熙下令命索额图调职回京养病,另遣纳兰明珠前去边境。

  胤礽心中不安,悄悄去问胤禛:“上辈子,孤被废以后,三姥爷后来怎么样了?”

  胤禛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索相在你被废前,就已被圈禁,汗阿玛迁怒是索相带坏了太子,所以索相,是在圈禁中活活饿死的。”

  胤礽怔了怔,喃喃道:“竟是如此,竟是受孤连累。”

  这一世,三姥爷可一定要好好的啊!

  胤礽暗道:只要孤还在,三姥爷就能安享晚年。

  待索额图回京,关心他的胤礽登门前去探病,太医道:“索相所得之症乃消渴症,多饮、多尿、多食、尿甜,阴津亏耗,阴虚阳盛。待时日久远,恐阴虚引起阳虚,到时气血内乱,致身形消瘦。至于如何调养,除去汤药以外,还需克制饮食,莫食甜食,多吃糙米,勿触细面。方能延缓病情,延年益寿。”

  换句话说,索相是日子过得太好,在军营里吃的过多,引起了糖尿病。

  得了消渴症的人有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嘴馋,克制不住得偷吃。

  养病在家,可真正是煎熬难忍,夫人盯着,儿子盯着,与全家斗智斗勇,就为了偷偷吃点好的,可太难为索额图了。

  康熙听闻胤礽复述,笑得肚子酸:“太子也不劝着索额图,让他别再吃饭了?”

  胤礽面露纠结之色。

  上辈子被活活饿死,这辈子不至于饿死,却嘴馋不能吃,堂堂相爷,只能吃芋头这些穷苦人家吃的东西,也太惨了。

  为了帮助三姥爷解锁更多的能吃食物,胤礽将升糖指数的概念也提了出来,按照小美资料之中所写,将低升糖指数的表格抄录下来送给索额图。

  不仅仅是三姥爷,朝中众臣之中,老臣颇多,为了让老臣们能够更好地为大清发光发热。《黄帝内经》有治未病的说话,意为阻止疾病发生,太医院也在此基础上新增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有了这一些做底,太医院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向医部的过度。

  太医院使穿着朝服,手心微微颤抖,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朝堂之中,站于各部尚书之列。

  帝王坐于上首,询问太医院使如今国内医学之详情。

  从卫生管理至卫生律法,说到医疗发展、疾病防控,一桩桩一列列,皆与国之重视、民生重事息息相关。

  太医院使说话平稳,畅畅而谈,后背因紧张而湿漉漉的,抬头时,看到太子鼓励的眼神,遂挺直了后背,神情越发坚毅,思路也更为清晰。

  待太医院使汇报完成,帝王下令从此成立医部,封太医院使为医部尚书,朝中再无人提反对之声。

  医学进步,代表着文明的进步,而医学堂,成为了超脱于科举之外的第一批学堂。进学堂,参与考试,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只为了做大夫。

  此时的朝臣,就像是温水之中的青蛙,还没反应过来这代表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