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六五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二百六五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福州城中有两处衙门, 一处门口两处对联是大红色,是给本地百姓们用的, 公堂上写着清正严明。另一处则是此次特别设立的, 两处对联是蓝色为底,公堂之上写着明镜高悬。

  按照大清的规矩,衙门事务繁忙, 未免动不动就有人前来上告衙门, 击鼓鸣冤是要付出代价的。

  若非是真正有巨大冤屈,不会有人冒着被板子打死的危险来上报衙门, 但凡是有百姓来击鼓, 则定是有天大冤案了。往往遇到这种, 未免人被打死, 受理官员会提前喊停。

  对外洋衙门专为受理贸易期间外洋事务而设, 其中办事的文职官员中配有懂得不同语种外洋语言的翻译官。

  外洋人若要击鼓鸣冤, 倒是不必打板子,但需要缴纳保证金,为了保证他确实受到了冤屈。

  小巴普的副手对这一点颇为诟病, 他不高兴道:“有大案子, 这儿的法官却只想着捞钱。”

  “在法兰西, 如果你去报案, 警卫也一样会伸手问你要钱, ”小巴普淡淡道。

  “可大清国将这种贿赂的事写进了律法里, 简直不可思议!在法兰西, 警卫从不敢伸手问我要贿赂。”

  “那是因为他知道你出身贵族,没有那个胆子。如果在警卫面前的是一个贫民,他不会搭理, 只会将贫民驱赶走。如果在警卫面前的是个商人, 他给了钱,那么警卫会将这笔钱收下,当做自己处理案子的辛苦费。而在这里,这笔钱是公开的,收钱是为了防止我们撒谎。这里的捕快,拿走我们的钱财,上交给了上官。你觉得他的上官会昧下这笔钱吗?”

  小巴普指了一圈听到击鼓动静围上来看热闹的当地百姓,金发碧眼的外洋男人来击鼓鸣冤可是一件稀奇事,小巴普有幸成为这座衙门成立以来的第一位报案人。

  副手一时哑巴了,他喃喃道:“这么多人看着,那笔钱就只能充公了。”

  东方古国的规矩千奇百怪,小巴普来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也许正是他这种到了那里都能够适应的性子,才会被路易十四委以重任派来这里。

  副手还在那边不满地絮絮叨叨:“报案以后,官员升堂审案大门竟然是开着的,谁都可以站在外头光明正大的听。”

  “快看呐!有个外洋人来击鼓鸣冤了。”

  “这还是第一遭外洋人主动来,那些人总喜欢私底下解决,害得捕快们只能外出办案。”

  “看上去还挺年轻,俺还以为外洋来的毛子都长得磕碜,这回报案的毛子长得还挺俊。”

  百姓们聚在外头窃窃私语,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衙门外头已经围满了人。

  一位官员穿着鸳鸯补服,来到明镜高悬牌匾之下主持,他坐在案前,手里拿着块惊堂木,举起来“啪!”一声砸在案上,周围的窃窃私语顿时就安静了。

  百姓们老老实实的,皆伸长了脖子,等着知府审案。

  知府问道:“来着何人,有何冤屈?”

  众目睽睽之下,小巴普与其副手都紧张得不行,他时刻记得国王的嘱咐“遵守大清国的规矩,他们规矩里是怎么办事的,只要不是国家大事,小细节上配合服从他们能够避免大部分的矛盾。”

  东方古国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想要获得他们的友谊,要有诚意。

  翻译官翻译了什么,小巴普便回答什么,他将自己商铺被砸一事说出。

  知府问他:“你可有怀疑的人选?”

  怀疑的人选那可多了,与法兰西有利益冲突的不下于五个国家。

  知府审案颇有调理,派人前往现场勘察,并将有作案动机与机会的人一一请到公堂上来问话。

  “要砸坏现场,绝对会闹出动静来,而会场在夜晚是有侍卫巡逻的,除此以外,法兰西也派了自己的人手留守在哪里。留守的人是谁,可还活着?”

  知府一问,小巴普愣住了,立刻就想起了之前忽略的地方。

  “是乔治,乔治他,他失踪了,我找了他很久,他至今都没有出现过,”副手惊呼道。

  没多久,前去勘察现场的捕快在一处泥土松动处挖出了乔治的尸体,除去身上的泥土,那尸体还是软的,显然刚死去没多久。

  小巴普不可置信,悲愤交加:“他们竟然嚣张到在这里杀人!”

  知府道:“你击鼓鸣冤,希望本官查案来给你个公道,如今本官有两位仵作,需要搜集证据,分析状况,会对乔治的尸体进行检查。”

  小巴普闻言,点了点头,低头看乔治的惨状,心中涌起巨大恐惧。

  如果找不出凶手,那么今天死掉一个奴仆乔治,到了明天,被害死的就是他们了。

  仵作得了允许,开始解开使者的衣裳,扒拉开使者的头发:“大人,死者身上有挣扎痕迹,致命伤在脖子上。”

  “他的手心拽着的是羊毛,显然是挣扎时抓下的。”

  另一位仵作恳请使用显微镜观察,待知府应允后,他将那些羊毛全部小心翼翼排列开,细细查看:“这些羊毛长短粗细一样,不是大清本土的羊毛种类。至于是哪一种羊毛,需要按照这些嫌疑人身上的服饰进行对比。”

  这天都不冷了,外洋人贵族仍然喜欢穿着羊毛制作的斗篷,或是带洁白的羊毛手套。这些被传唤来的外洋人之中,最终留下了五位有类似羊毛服饰的嫌疑人。

  英格兰使臣愤怒道:“我们来参加外洋贸易,是为了和你们做生意,现在你们不分缘由就要扣留我们,这不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我们也没必要为了法兰西人而被迫坐牢!”

  西班牙使臣也跟着叫嚣:“就因为身上有意大利购买的羊毛服饰,在没有确定凶手时将无辜的人抓起来你,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除去几位不满此处理方式的使臣叫嚣,德意志来的外洋商人与小巴普又正面对上了。

  两人争执不休,一个指责小巴普兴师动众,毁了他们的生意,小巴普与之对骂开来。

  公堂之上,争执不休,各种言语乱飞,而围观的百姓,尽管听不懂他们在吵什么,看热闹的兴致却丝毫不减。外洋人与外洋人斗起来,可真是百年难遇的大戏。

  众人交头接耳地在外边讨论:“听说这几个国家之间互相都在打仗。”

  “可不,他们国家挨得近,为了巴掌大的土地闹成一团。听说是那法兰西一国对抗其他国,他们为了抵抗,联合起来结了个大同盟。”

  “京城报上登出来可不止今天来的这几个国家在打仗,得有七八个国家呢!”

  知府冷哼一声,惊堂木猛地一拍:“肃静!”

  两侧的衙役们将手中的棍子往地上齐齐一震,也跟着喊道:“肃静!”

  那棍子上红下黑,威武而严肃,两边衙役们齐声造势,犹如在人魂魄中敲上一闷棍,一时间,整个衙门都安静了下来,从里面的人到外面的人,皆嘘声不敢再言。

  冷汗从在场众人的额头落下,从未见过这等官威阵仗的外洋人惊魂未定。

  仵作们的手段层出不穷,另一位仵作竟扒开了乔治的嘴巴,从他的牙齿间发现了血迹:“大人死者口中有血迹,脸颊边的伤痕特殊,也许是被人从背后捂住了嘴,挣扎之下张口咬伤凶手。”

  大清国的审案流程,可真让人大开眼界,小巴普自己都不知道是谁针对法兰西做的事,那知府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凶手与其背后一同毁坏财务的人都找出来了,竟不是最明目张胆敌视自己的英格兰人,而是卑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并且,他还找到了关键证据,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人都请了过来。无论是会场收拾卫生的仆人,还是巡逻的护卫,都成为了他找出关键所在。

  小巴普全程目瞪口呆:还,还能这样破案,竟然还可以这么做?!

  太多细节了,太多匪夷所思了,厉害啊!

  断案容易,判案却难,最终,知府判决:按照大清外洋律,扣留奥斯曼使臣带来的货物,由上递外交部等候处理,并将犯事者驱逐出境。

  判决结果一出,看热闹的百姓便纷纷散了。老百姓可不在乎判决结果是什么,他们来看热闹,茶余饭后又多了一桩可以聊天的事,说出去可有劲了。

  小巴普等人却不满足现在的判决,他们的货物毁了,钱财也没了,还死去了一位心腹奴仆,而奥斯曼土耳其人却仅仅只是被驱逐出境罢了,他们甚至都没有赔款!

  外洋人不服判决,定要知府给个说法。

  知府无奈之下,将小巴普案上报。

  这份由知府写下的记录宗卷,最终经姚启圣之手,附加上奏到了京城。

  待胤礽接到消息时,那边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康熙将几个已经进入朝堂的儿子们召见到身边,询问他们:“你们觉得,福州知府于养志如此作为如何?”

  他阻止了太子说话,而是以考验的目光,一一看向了胤禔、胤禛与胤祉。

  胤禔见状,率先说道:“汗阿玛欲与法兰西交好,与各国间有个远近亲疏,知府查明案子,何不将奥斯曼人带来的货物赔给法兰西使臣呢?这是白送到手边的人情。以知府目前判决来看,只怕会寒了与其国家之间结下的情谊。”

  胤禛并不赞同,欲言又止。

  胤祉道:“他又不是大清百姓,也未纳税给大清,知府为何要保护他,从而得罪其他国家的使臣?”

  胤禔:“已经得罪了,一分得罪与三分得罪没有不同。”

  康熙又问胤禛:“你怎么看?”

  胤禛回答道:“儿臣以为,这也许是一个可以拉拢外洋人的好机会。法兰西目前在各国之间实力最盛,他们国家的实力,足以与之合作。”

  康熙沉吟道:“说得不错,保成呢?”

  到了最后,康熙可算是让快憋不住的胤礽开口了。

  “三儿说得不错,我国的官员,凭啥费力去给他国臣子讨公道?儿臣极力促成外洋贸易以来,自始至终站的都是大清的立场。”

  “知府受理外洋案,助法兰西使臣找到凶手破案,已经尽职尽责。知府之职责,在于维持贸易之秩序,为前来报案之人给出公道与真相。奥斯曼使臣之判决看似是轻判,实则是站在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此后事宜,应当交由外交部解决。”

  “若要追寻债务,应当是法兰西向奥斯曼帝国提出,大清不帮他们讨债,却可以做一个中间人。也唯有做中间人,才是立于不败之地,可确立本国之威信,不会被牵扯入这一趟浑水。”

  “大清有文书记录可出面作证,若路易十四希望大清做些什么,留下的文书证据足以成为他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借口。”

  胤礽道:“因此,儿臣不认为他会因此而与大清交恶。是与非结论已下,而国之利益所趋,各国立场不同,做个公平公正的中间人,比亲自参与其中更利于大清未来的发展前景。外交没有永远的朋友与敌人,既然都是为本国之利,近了远了都不可,谁也不知道法兰西在另外七个国家的压力下能进行多久的扩张战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君子所为,而且这样对于大清来说处理起来更轻松,不是吗?”

  康熙笑了:“还是太子最懂朕之心。”

  西方那边,现在都成火/药桶啦!那边的国家打起来,都可以写成一本西方版的《战国策》了。

  神圣罗马帝国是法兰西强大的邻居,他们与奥斯曼土耳其打仗了很久,久到路易十四之军做完准备趁虚而入,将柔弱的德意志反复蹂/躏。

  西方各国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纷纷施以援手,并使出合纵连横之策,妄图救德意志于水火。

  奥地利、瑞典、荷兰、英格兰……等七国联合为大同盟,与法兰西进行多次交战。

  大清派遣出去的使臣搜集来了大量的外边消息,外交部整理出来前因后果,将各国之间的局势传遍了朝堂。

  古时有隔岸观火,而今大清官员们隔海观火,伸长脖子瞧那片西方领地打得火热,打的热闹。

  朝臣纷纷赞叹:“这法兰西可真持久,他还能坚持到几时?”

  有军略眼光的臣子则不看好路易十四,在朝堂上商议国际形势时,纳兰明珠上奏道:“久战耗国财,苛捐杂税闹民心,臣以为,恐怕再过不久,法兰西便要由盛转衰了。”

  那英格兰国内局势也不安稳,去年国内才爆发了一场政变,今年又昭告天下说什么“权利宣言”,意图成立为法案。

  康熙暗道:削减君主权力,成立了议会之制,这不就等同于内阁架空了帝王之权,权臣权倾朝野,而王权旁落?

  好在,他们的对外政策一直未变,无论政变前后,对待与大清贸易的态度仍然一样。

  不知不觉,再无人提起原先的“朝贡贸易”,朝堂之上,朝臣们对红毛子、蛮夷的称呼也变了,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开始以明确的国家名字称呼他们。原先的天/朝上国之心,似乎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无知带来的狂妄与傲慢,在已知之中化为了审视、评判与警惕。

  越是了解,越知道大清在大海上的海洋之权落后其他各国太多,各国皆为了海上霸权争夺时,大清还在闭关锁国。

  于是,都不需要胤礽去提醒,朝中便有人提出了大清的海上权力问题,他们希望海军之盛大能够为本国在海洋贸易中取得远洋优势。

  升官至兵部尚书的李天馥上奏曰:法兰西与英、荷为争夺海上霸权都打死打活多少年了?前往大清那片大海就好像是他们家开的,他们有没有问过大清的意见?

  李天馥上奏一说,许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太子。

  刚搞了外洋贸易,太子又想搞海上权力?

  康熙也以眼神询问:你几时认识李天馥的?

  胤礽:……

  这回真不是孤干的,真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