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伏波 > 第11章

伏波 第11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3:11 来源:免费小说

  谁料李牛干脆摇头:“只这么点东西,不值得专门跑一趟。等到下次启程,大家一起去了番禺进货时再卖就行了。”

  这话也得到了孙二郎和林猛的支持。货不怕压,专门跑一趟还要用到人手和船,有这功夫,还不如多操练几天呢。

  “那你们的钱还够用吗?这批粮说不准要卖多久。”伏波还有些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他们出海,为的就是支应官府新增的税钱。眼看收税的时间就要到了,货却一时半会儿卖不完,万一钱不够可就麻烦了。

  听到这话,孙二郎微微一笑:“伏公子可以放心,之前回来时,我们都留了压箱底的银子。”

  这次除了卖粮,他们别的什么都没置办,为的就是攒下足够的银两。这一来一回,赚下的钱能顶以往两年的收入,还差那点税钱吗?

  林猛也用力点头:“恩公放心,钱绝对是够的,还是正事要紧。”

  连林家人都这么说了,伏波便不再废话:“那大家就各司其职,尽快把摊子支起来吧。”

  第十九章

  眼看临近立冬,就要到晚稻收割的时节了,但凡种庄稼的都紧张了起来,日日观瞧天象,恨不得直接冲进田里抢收。今夏经历了几场风灾,早稻毁了大半,补种也不及时,这一季的收成就是保命粮了,要靠它养活一家老小,缴纳高额赋税,挣出个活路。然而种田的尚有点盼头,海边的渔村早已叫苦连天,走投无路了。

  销声匿迹两年多的海盗又冒了出来,聚岛而居,劫掠商船不说,还会打上岸来烧杀抢掠。这一下沿海人人自危,别说商人不敢来收货,一些地方的渔民都不敢深入海中捕鱼了。辛辛苦苦得了海货,还要自己运到城里,被那些鱼档死命压价,糊口都嫌不够。这还不算完,官府还要多收一重盐税,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若不是罗陵岛的那群贼子太过凶残,无恶不作,估计都有不少人都要生出弃村从贼的念头了。

  就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时刻,有一支商队沿着海岸悄无声息的摸了过来。

  “可以用海货换粮?”听到这话,须发花白的老村长两眼瞪得跟铜铃一样,“怎么个换法?能换多少?”

  “虾干、干贝都是三十斤换一石米,咸鱼五十斤换一石,不过都得是好货。若有晒干的海藻也能换粮,须得看成色。”那个同样是一身渔民打扮的汉子豪爽道。

  这价格不算低啊!晚稻还没下来,粮价至少要一两银一石呢,他们的海货哪能卖出这样的好的好价?张老汉顿时心动了,赶忙道:“那诸位是怎么收货的,登门来收吗?”

  那些鱼档出来的商贩最是奸猾,来收货都用自家的小斗,分量有差不说,还故意挑三拣四,拼命压价。若是这家也用大小斗,可就麻烦了。

  “我们不跟一家一户做买卖,若是想换,村里集齐了东西,搬到海边就行。”那汉子干脆道。

  “这就能换?”张老汉两眼发直,一时连话都说不出了。这莫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善人?他们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不会是上门行骗的吧?

  “能换,不过只待今天一日。若是想换,尽快把货运来。”那汉子也不废话,转身想走。

  张老汉赶忙一把拉住了人:“别!别!先别走,等半个时辰就好。吾等这就去准备!”

  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怎敢让人走了,赶紧请人安坐,自己跑去招呼村里的青壮收集海货。听到消息,满村的人都激动了起来,这种时候还有海商路过?还能直接拿货换米?

  有个机警的赶忙问道:“村长,他们当真是换粮的,不会是想把咱们骗到海边,一锅端了吧?”

  听到这话,张老汉一愣,脱下草鞋就抽了过去:“骗个屁!你当海贼都跟你一般蠢吗?人家有兵直接就冲上岸了,难不成你还能挡住?别废话,赶紧收拾东西去!”

  一通忙碌吆喝,还真整出了不少海货。虽说他们鱼捕的少了,但是虾干和干贝并不少,晒干的海草也都带上了,万一人家看上了呢?

  不过临行前,张老汉还是多了个心眼,把大担分成了小担,找了不少青壮扛着。人多势众,万一有什么不对,也好脱险。

  如此浩浩荡荡一群人,跟着那汉子到了海边。当看清楚停泊的渔船时,村人皆是目瞪口呆。无他,船上人太多了!一艘单桅船,甲板上竟然站了十来个人,各个都拿着长枪大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这真不是海盗?

  见众人一副畏惧想逃的样子,那汉子笑道:“海上不平,出来运货也要有些准备。不妨事的,把货都放下吧。”

  说着,他冲船上招了招手:“有人换粮,赶紧搬货下来!”

  随着一声招呼,众人抬着一捆一捆的粮草,还有斗、秤等物下了船,堆在了岸边。随便往袋子上一戳,金灿灿的稻谷就流淌了下来。

  那汉子抓了一把,递在了老村长面前:“老丈你看看这新稻,可是交趾来的。”

  交趾米味道比两熟的稍差些,但是吃起来也顶饱啊!张老汉顿时笑逐颜开,连连道:“好,好!赶紧让商家称货!”

  于是一边过秤,一边分稻,众人都忙碌了起来。也是渔家出身,这些船员分辨海货的眼力可是不差,好赖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价钱也十分公道,让村民们心服口服。没花多长时间,大堆米粮就摆在了村人面前。

  这可是新稻啊,晚稻都还没下来呢,换成钱也是老大一笔。只可惜他们的海货还是有点少,不知交了税还能剩下多少……

  见他神色,那汉子忽然一笑:“贵村的货都不差,想来老丈也是个实诚人。这样吧,若是缺钱,可以再赊给你们一批粮,不超过今次的量。待到明年春种时,再用海货来换就行。”

  竟然还能赊账!虽说不知明年海货和米粮的价格,但是明年的事情可以明年再琢磨啊,现在能多一笔粮,就能多一份活路。到时不论是卖还是缴,都能应付过年关了!

  用力掐了掐自己的大腿,张老汉颤巍巍道:“这,贵商号竟然如此大方,莫不是在戏耍小老儿?”

  那人呵呵一笑:“都是海上讨生活的,我们也知打鱼艰难。好不容易得了海货,岂能都让奸商捡了便宜?以后不妨把货都留给我们,既然是朋友,也不能看着人饿死啊,赊些米又算得了什么?”

  这话说的入情入理,又分外体贴,听的老村长泪唰的就下来了,边擦边哽咽道:“未承想小老儿也能碰上仗义之人,不知贵商号是何来历?”

  “都是跑海的,不值一提。不过我家船主姓伏,可是个厉害人物!”说到自家船长,那人眼都亮了,一副自豪模样。

  “这名听着就是个有福气的,定能长命百岁!”张老汉立刻吹捧道,又犹犹豫豫问了句,“那如何赊粮呢?可要签契书……”

  “我要继续南行,等五天后回程,捎上一人跟我回去立契便好。”那人爽朗笑道。

  还要跟他们走?张老汉想了想,把牙一咬:“那兄弟快去快回,小老儿到时跟你们走一趟……”

  “村长,不可啊!”有人叫道。这群人来历不明,万一一去不回可怎么办?

  “有甚不可!难不成人家还能害我?”张老汉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真害人的,会费力运粮换海货吗?再说了,他都一把年纪了,就算出了事,儿孙也能照应村子,总比死个年轻人强吧?

  对方笑着摇了摇头:“老丈不必担忧,回程说不定有好几个村子派人同行呢,到时一起走不就成了。”

  听到这话,老村长眼前一亮。是啊,这一船米粮估计还要好几个村子才能卖完呢,想要赊粮的肯定不止他一个。到时一起走,可不就稳妥了。

  想到这里,张老汉立刻笑了起来:“对对!老朽等你们回来,可别忘了啊!”

  能碰上这样的好事,肯定是祖上积德了,绝不能错过!

  ※

  “你才学过几年木工,也敢跟我顶嘴?孙家那船就不行,比起我们李家的差远了!”李家的木匠站在山坳坳里破口大骂,就算这边不是他们东沟村,也不耽误他理直气壮,声震四野。

  “就你家那船,也好意思跟我面前吹!付公子给的草图都在这儿呢,你是不会看图啊?”孙家的木匠毫不示弱怼了回去。这处山地靠近阳林村,可是他们孙家的地盘,李家那糟老头也敢在他面前大小声?!

  “嚯!这破玩意也敢叫图?画的乱七八糟,看不出个名堂!水碓终归是个大轮子,你不把轮子修好了,啥玩意能带的起踏碓?”李木匠更怒了,他都说了要先建轮子,先把轮子立在水渠里,能让它转起来才算是有了盼头。现在非要先搞什么连动杆,这不是闹吗?!

  “光个轮子有啥好琢磨的,怎么带动踏碓才是关键,这就像造船,没龙骨光上甲板有用吗?急吼吼造轮子,将来捏不到一起怎么办?”孙木匠可不吃他着一套,这姓李的不就是仗着自己年纪大些吗?李家的船都传了三代了,你除了修修补补还会个啥!

  两人吵作一团,屋里屋外的小辈都不敢拦。船可是村子的命脉,这些造船的木匠哪家不是捧着敬着,这脾气来了,是真能骂的人满头包,村老来劝都不好使啊。

  林家的木匠却不参合,自顾自的打磨着一根木棍,待磨得圆了,拿在手里转了转,在中间凿了个孔,插了个短一些的棒子,轻轻一转,那突出的短棒也跟着转了起来。

  林木匠满意的点了点头,突然高声道:“就是造一根这样的横杆吧?多插几个棒槌就行。”

  这话引来了两人同时回头,看向那不断转动的短棒,顿时一起哑了。都是干木工活的,还能看不出这玩意是个什么?说到底,水碓跟踏碓没啥两样,都是靠力气踩在碓杆后方,让悬着重物的碓锤砸在稻谷上,使之脱壳。若是在一根长长的圆木上装几个短粗的棒槌,摆在踏碓后面,等水轮带动圆木旋转,上门的棒槌自然会压在碓杆底部,让碓锤抬起,等转过去了,碓锤下落,不就能舂米了?

  “这,这跟伏公子的图似乎有些不同啊。”孙木匠又瞅了眼那图纸,上门画的虽然潦草,但是似乎有好几个轮子,还有带子牵扯。

  李木匠这时来了精神,嗤笑一声:“人家是读书人,见过的肯定是新奇玩意,光看图你能看懂?我瞧林老弟这法子就不赖,可比造龙骨简单多了。”

  这话呛得孙木匠差点没噎死,李木匠已经站起身来,冲自家人招了招手:“别愣着了,赶紧修水轮!”

  他那几个徒弟赶忙动了起来,孙、林两位木匠也不耽搁,带上自家人也忙了起来。一家修水轮,一家修横杆,一家修踏碓,木屑乱飞,热火朝天。

  远处,青壮们正在搭建棚子,整修水渠,眼瞅着一栋占地不小的屋棚平地而起。

  ※

  “快快快!要被追上了!”

  “你行不行啊?不行我来!”

  “加把劲,就快到了!快快!”

  “嗨呀,就差一点点!”

  船上两拨人,一半大笑欢呼,另一半则唉声叹气。两个刚从水里钻出来的小子,顷刻被众人围住,游得慢的,则被架在了中间。

  “快!快!赶紧吃,愿赌服输!”一人兴冲冲的把青果子塞在那青年掌中。

  只看那果子,青年脸就皱成了一团,只觉嘴里都冒出了酸水儿。然而一堆人簇拥着,不吃也不行。他咬了咬牙,胡乱扒了皮往嘴里一丢,酸味直冲脑门,老大一个人站都站不住了,直接抱头蹲在了甲板上。

  “哈哈哈哈!可不能吐,吐了要再吃两个!”

  随着狂笑声,不知多少巴掌拍在了他肩上,刚才生气的也不气了,个个笑的没心没肺。

  “知道这青橙子的厉害了吧?回头上了船,有你吃的时候!”

  这话让几个新来的目瞪口呆,有人颤巍巍问道:“为啥上船要吃这个?”

  “这不是伏公子说的吗,出海就要吃果子,不吃要生病的。咱们这儿最多的就是橙子了,青的黄的能拉一堆,吃的人牙倒!”有个大汉笑道。

  “嘿,话可不能这么说,也有好吃的果子。等到了合浦,就有甜芒了,那滋味,扒了皮就是一手的蜜啊!”另一个显然喜甜,说的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我觉得芭蕉更好吃……”有人不服。

  “那是,你拉不出自然更爱吃蕉!”

  这缺德话立刻惹得那人动怒,扑上去打成了一团。

  然而再怎么闹腾,也能看出这是在玩闹。明明不是一个村的,却能如此亲密,着实让几个新人惊讶。

  瞧他们一脸傻样,有个魁梧汉子呵呵一笑:“别怕,能上大船的,都是能打能拼的,将来有伏船长提点,也能成一条好汉。再说了,咱们船上吃住都是最好的,据说下次还要弄些鸡鸭吃蛋,带上母羊喝奶呢。你敢想这是出海?”

  不敢!几人齐齐摇头,这还是海上的船员吗?又有果子又有蛋奶的,怕不是比财主家的都舒服了。原本以为如今都能吃上米饭,就上咸鱼,已经是难得的好日子,哪承想大船上会如此舒服!

  “这吃的也太好了……”有人忍不住喃喃道。

  “等操练起来,你就不会觉得好了。”另个身上有刀疤的汉子“嘿”了一声,“咱们这条船,可是练的最狠。下海游泳,上山跑步,举着竹竿挥一两个时辰,那滋味,啧啧!”

  “跑之前可别多喝水,小心吐了。”还有人笑着叮嘱了一句。

  这也太难了,怎么听着比海上打鱼还累?然而心中忐忑,瞧见那群晒得黢黑,精瘦干练的汉子,新人们又生出了些羡慕。这可是三个村子里最厉害的人,掌船的又是那个连船长、村老都佩服的伏公子,能在这么大的船上当差,不也是幸事吗?

  “行了,玩够了赶紧操练起来吧,别让伏公子回来训人!”

  随着船副一声吆喝,众人赶紧各就各位,拎起了枪矛,呼呼喝喝练了起来。

  沙滩上,一排排帐篷已经搭建起来,搬货的搬货,做饭的做饭,一派忙碌景象。

  第二十章

  等了五天,果真等到了那条船回航,张老汉二话不说就上了船。果真如那汉子所言,搭船的并不止他一个,而是来自四五个村子的族老、村长。可能是害怕被人探知航路,所有人都被请进了船舱,不能上甲板观瞧。

  憋着没事,只能坐在房中闲聊。也是这时,张老汉才知道这群人的来历。有些近邻就不说了,竟然还有两家之前被海盗劫过,村里的青壮死了大半,船也被毁了。

  这样的人,商家也肯借他们粮食?张老汉有些不信。这样的村子,恐怕连打鱼也不成了,都是些老弱妇孺,能顶什么用?赊了账也还不上的,还不如卖身为奴呢。

  不过别家的事情,他也管不到。在舱里闷了两天,船终于到岸。几人出得船舱,立刻被眼前景象惊到了,只见两条船正在海上打来打去,又是敲鼓又是鸣锣,看着就让人心惊胆颤。

  有人哆哆嗦嗦问道:“这,这可是遇上了贼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