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鱼跃龙门[重生] > 鱼跃龙门[重生]_50

鱼跃龙门[重生] 鱼跃龙门[重生]_50

作者:时空错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0:49:11 来源:免费小说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各种负面的情绪都挥出脑海之中,现在他已经在考场里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所做的唯有继续认真地考明天的那一科,即便今天的考试成绩不是太高,也要让明天的科举考试之中把今天失掉的分数再挣回来!

  第41章 考第二科

  第四十一章考第二科

  第二天,李鸿过早早就醒来了,他看不到其他士子的表现,但是可以肯定昨夜里对于很多士子来说都是一个无眠之夜。虽然考进士的最后年限是四十岁,进入考场的学子们全都是四十以下的青壮年学子,不会出现前朝那种胡子一大把还来应考的现象,但是在进士科的考试中试还未考完就被抬出去的人也并不少。

  不要说童子试的压力比进士科的压力还大,那个需要一连在号间里面住四天,而进士科只是仅仅住两天而已。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考试强度是很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心里的压力比其他压力都要折磨人得多。

  李鸿过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前面三科的考试之中,他都是可以从容应对的,吃着冷硬的馍馍、喝着凉水他没有觉得辛苦。睡着硬硬的床,还要闻着臭臭的味道,他也没有觉得难以忍受,他坚强地度过了三次考试,而且是一年之内考了三次!

  但是到了如今的进士科考试中,他居然也产生出了交白卷的想法,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可见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他觉得自己有了两辈子的经验,已经算是心态调节得比较好的那一部分人了,他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士子呢?

  所以,能考上进士的人当中真的无一不是国之栋梁,他们不但学问高,心态也好,而且对考官的意图能敏锐地抓取,实在是再适合官场不过的一群人了。所以大家尊重进士,鄙视同进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进士就是比较牛。

  李鸿过昨晚上那一觉虽然睡得有些不甚安稳,但也已经算是士子之中休息得比较好的人了。而且他通过昨晚透彻的思考,对今天的考试也有些一些信心。

  官员们在第二天也剩了检查学籍这一步,直接就到点开始鸣锣,然后下发试卷了。拿到试卷之后,李鸿过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道策论题不难,大意是结合今年夏天黄河下游发大水,冲毁堤坝,使得民众死伤无数,良田民屋冲毁无数,你如果作为一个负责赈灾的官员,该如何做。

  对于赈灾的道道,李鸿过门儿清啊!上一世里面他就待在户部里面,虽然说重修堤坝是工部的事情,派员督办考核是吏部的事情,但是想要赈灾就要用银子,除了用银子还要统计灾民受灾情况,这全是户部的事情啊!户部不出来,谁出银子呢?

  前世里,李鸿过没少核算赈灾所需的银子。大秦虽然地大物博,可是灾害也频发,每隔几年不同地方都会有旱灾、水灾、冰灾、蝗灾、雪灾等等各种灾害,作为中央管钱的中枢——户部,李鸿过对于各种赈灾拨款的流程自然是熟悉得很,答起水灾的题来也一点儿都不费力。

  当然,如果在全国这样重要的进士科考试中只答这样赈灾的流程,即便你答得再好也考中不了的。还要有拔高!比如如何安民,如何防灾,如何杜绝水患,使地方富饶。

  写到此处,放佛也应该在自己草拟的稿子上停笔了,可是李鸿过转念一思——任何人做事情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主考官沈宗青大人在此时的进士科考试之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有何深意呢?

  再次闭目沉思,李鸿过思考了一下今年水患之时大家的各种论调,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他再继续发散思维,往下想开去。有一年,既有水灾又有旱灾,接着就来了一场蝗灾,是的整个大秦的粮食大量减产,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闹得最大?

  自然是有人跳出来批驳天子不仁!这种天人感应的观点被整个士大夫阶层和所有的庶民们都接受的,到了最后,就连皇帝也不得不给自己下了“罪己诏”,然后祭天。

  自己当时只是吏部一个员外郎,连侍郎都没有混上,只是知道当时的那场风波闹得很大,好几个新提拔起来的寒门士子都被贬谪去了冷衙门,调离了自己原本的位置。

  不过新帝的决心还是大的,最主要的是他年轻,后来过了几年,各部主官也都按照新帝的意思慢慢换人了,宰相沈宗青没几年也称病致仕了。

  或许,沈宗青沈大人出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引发人们的议论,因为天子无德,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灾祸,所以大家才需要去救灾,如果天子仁德,那么就会天人合一,大家都安居乐业了。

  肯定会有人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作!这样的想法古已有之,提出来并不算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且自己能猜出来的事情,很多人也能猜得出来,这样的想法能迎合主考官沈宗青大人,他们为什么不写?

  那自己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这个看法,然后对其驳斥一下,甚至提出□□皇帝的观点,认为天灾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天子的仁德与否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不,这样的理论平日里说说可以,但是在进士科考中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大家都知道□□皇帝相当的英明神武,但是用他的观点来反驳古之先贤?不够分量啊!

  他在当代是□□,受人敬仰,但是在学术界、理论界,他只不过是小小的蚂蚁一样,完全不能与那些作为庞然大物的先贤抗衡啊!

  思索了很久以后,李鸿过决定放弃这个知识点,他还是不提这一节好了,他不想赞同这种“天人感应”的提法,将水灾归结于先帝的“不仁”,也没有把握能很好地驳斥这种观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提。

  当初沈宗青用“天人感应”结合三个天灾来攻击新皇这一点,新皇那么聪明,那么多智囊团都拿他没有办法,还是不得已乖乖地写了罪己诏,自己凭借一己之力还是不要蜉蝣撼树、螳臂当车了。

  不过不提这一点,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文章平白就比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看似低了一个档次,这样还怎么得高分?这样还怎么中进士?

  李鸿过犹豫了很久,再次看了自己草稿,除了订正错字和语法错误以外,也想找出一条新路子来。可是最终他也只能摇头叹息,他再也想不出什么有新意的点子了。

  于是他只好放下心中的那一点不甘,认真的净手、凝思以后将自己的文章仔细誊写在卷面上,然后交卷。

  第二科考试完之后,整个科举考试就落下帷幕了,李鸿过有些落寞地收拾起了自己的物品,离开了考场。此时的他心情有些沉重,与前面三科考试后的意气风发完全不一样。

  但是他却没有发现,走出贡院里的多是像他这样垂头丧气的士子,真正意气风发的士子并没有几个。在这样关乎命运的大考中,即便是学问再好,也不敢对自己打包票,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中进士,所以大家的心情其实都是十分忐忑的。

  李鸿过刚一出来,就看到了驾车等在一旁的李家新买的小厮李顺来,可是他边上那个,不是李茂祖么?祖哥儿怎么也来贡院这里接他了?

  见到他以后,李茂祖很兴奋地使劲儿挥动自己的胳膊,说道:“少爷,少爷,我们在这儿呢!”一边说他还一边跑,仗着他人小,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不一会儿就挤到了贡院门口李鸿过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