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人,得加钱 > 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爷又改姓了

大人,得加钱 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爷又改姓了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3:02 来源:88小说

襄阳城,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的贾六收到了秘密渠道递来的武昌密奏。

密奏内容让他不禁莞尔一笑,实在忍不了,便对蹲在地上剥蒜头的狗头军师和栓柱老爷道:

“给你们俩讲个笑话,兴汉军那边的巡抚王昂提议我老丈人和乾隆这个汉人窃国大盗联合起来对付我这个老满。”

汉人不打汉人,联手共御满洲,再建新中华...

前大清宜昌学政的大胆思路,真他娘的让人眼前一亮,啧啧,也真他娘的忒有创意。

贾六觉得这是他今年听过最可乐的笑话了。

没有之一。

可是,蹲在地上剥蒜头的卧龙凤雏却是没叫这个笑话逗得哄堂大笑,反而一个眉头深锁,一个满脸忧愁。

贾六被这两个家伙异常古怪的神情弄得有点发虚,弱弱问道:“你俩为什么不笑?”

“那个,”

梵伟轻咳一声,嚼了嚼嘴里的蒜瓣一口咽进肚中,尔后起身认真说道:“根据形势发展,大人您现在的确是真正的满洲鞑子。而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定理来看,不排除那个王抚台的提议会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变成现实。”

贾六“嘿”了一声:“你能不能给我讲人话!”

“少爷,就是太君现在是您的干活,乾隆滴不是!”

栓柱补充的说法一针见血。

嗯?

叫栓柱这补充意见一说,贾六顿时也有不妙之感,看起来好像、可能、还真就是这样。

换种说法,就是他现在成乾隆替身了!

那么,天下但凡有志于推翻满洲统治的汉人,都有极大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他这个乾隆替身。

而被污蔑为汉人的乾隆也有机会成为带领汉人推翻鞑虏、恢复中华的大英雄!

虽然这个可能性极低,听着,也很荒唐,然而世上事往往充满不确定性。

越是荒唐的事情就越可能变成事实。

好比几年前,谁敢相信一个汉军旗人会成为大清的满洲帽子王,又会摇身一变成为带领大清走向未来的皇帝陛下呢?

一个理论浮现在贾六脑海之中。

前世着名的“第十人理论”。

就是当第一个人因为主观因素认为一件事是对的时候,第二个人沿着第一个人的思路也会产生相同的看法,以此类推直到第九个人都将产生同样的看法。

这个结果说明什么?

说明那九个人都是沿着同一思路去看同样问题,那么,第十个人就必须反对前面九人的看法,并尝试从反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此来看这个思路存在的隐患,才能真正全面的考虑问题。

笑话是可笑,但当笑话变成现实,对贾六这个即将成为满洲大皇帝的汉奸而言,那就不好笑了。

因为,他的麻烦已经够多。

桌上的烟一根接一根的被贾六点燃,等到烟盒中再也摸不出一根烟时,贾六叫来保柱,让他把阿主任、纪副主任,还有他老丈人博总督、荆州将军万朝兴、湖北总兵瑞林等人叫来。

由于需要参加宗室百官大会,所以万朝兴、瑞林等人这些日子一直在襄阳城,接到行辕办通知后,各自从不同地方赶来。

阿主任是从河南代表团驻地过来的,就在昨天,河南代表团同山东代表团同时抵达襄阳。

河南代表团的团长是河南布政使陈文俊,副团长是河南绿营副将安昆。

这两人没什么可说道的,贾六不熟,所以让阿主任代表自己去和他们洽谈共同讨逆,以及劝进的事。

山东代表团的团长是布政使于易简,副团长则是山东绿营参将阎吉仁。

于易简不用说,前领班军机于敏中的亲弟弟,山东巡抚国泰忠实的走狗。

那个阎吉仁原先是个衙役,后来参加山东教匪后特别能打,将当时带兵围剿他们的山东总兵惟一打得晕头转向,最后被贾六招安后丢给了惟一。

原是想借惟一之手把这个能打仗的反骨仔除掉的,哪想人家惟一求贤若渴,不但没有杀掉阎吉仁,还叫其做了自己的亲兵队长,后来更是一路提拔为参将。

别说,惟一这一手效果很好。

现在其麾下最能打的兵马就是前常胜军降卒组成的德州营。

贾六让老纪代表自己同山东代表团谈,本是想亲自去的,但想劝进这种事总不能自个拉着脸皮说吧,从得有个中间人。

老纪,再适合不过。

人到齐后,贾六便将武昌密递给众人轮流传阅。

第一个有反应的是荆州将军万朝兴,直言这简直是荒唐透顶。

兼任湖北总兵官的瑞林也笑了起来,说这差不多是他今年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没有之一。

然而,其他几人反应却同卧龙凤雏一样,都是面色凝重。

贾六首先问老博:“阿玛,这件事,你怎么看?”

老博认为七三开。

就是七成机率兴汉军方面不可能和乾隆联手。

原因是对金川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正是乾隆,这几十年来死难的明朝遗民都可以把账算在乾隆头上。

如此血海深仇,两方怎么可能联手。

但不排除最不可能的可能。

所以七三开。

就是话不能说满。

“我大清以少族而凌大族占领中国...”

纪副主任开篇就是一通大论,重点却只在一句,那就是满洲毕竟人少,眼下大清又有兴汉军这“外敌”,内部又分裂为两个不同阵营,根本不可能同国初一样八旗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明军。

因此,不排除最坏的可能。

说了等于没说,典型的老油条。

栓柱侧着脖子道:“少爷,我在想老四鬼子会不会豁出去不要脸,主动向武昌方面伸出橄榄枝,承认过往错误,下道罪己诏,或者签个什么条约,说大家都是汉人何必兄弟相残,还是先放下争议,一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呢?”

梵伟附和道:“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局面将对王爷大大的不利。”

“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阿主任开了个头,却没下文。

但这个开头语却表明形势的不可测,以及不确定性。

“什么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大不了一起卖好了!”

贾六微哼一声,乾隆真不要脸卖国,他难道就不敢卖了吗?

当场要求马上同武昌接触,就更改国号、三省自治、恢复衣冠等条件进行开诚布公的会谈。

总之,绝不允许出现汉人联合一致对付自己这个老满的局面出现。

结果遭到除老丈人之外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包括梵伟和栓柱这对卧龙凤雏。

理由是百官宗室大会即将召开,这个节骨眼如何做通各省工作登基称帝,获取大清法统与大义才是关键,倘若此时与武昌秘密谈判,事情一旦走漏,势必会导致拥戴大会出现变数。

讲道理,谁愿意跟一个软弱无能的带头大哥呢?

梵伟真诚说道:“作为新大清的领袖,我个人认为阁下的形象应该是伟大滴,强硬滴,铁血滴,无情滴,并且具有无尚权威滴,而不是妥协与退让的懦夫!”

“你不会说话可以不说,什么时候妥协与退让成了儒夫的代名词?明明就是成熟政治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肤浅!”biqμgètν

贾六极为不满意狗头军师的说法,看向老阿、老纪和万朝兴他们,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对于自己的公正评价,以及对是否同武昌方面深入接触的支持。

然而,迎来的全是摇头。

目光也都是:“阁下,请三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又连个主意都不给我出,我还要你们干什么!”

贾六气得就要把人都撵出去。

阿主任见状,只好无奈说道:“实在不成,王爷就改姓吧,奴才前阵在京里闲来无事考证过,爱新觉罗极有可能姓赵。”

此言一出,众人为之震惊。

栓柱更是一脸好奇,询问阿主任依据在哪里。

结果阿主任说根据相关部门的考证,爱新觉罗一氏极有可能乃当年被女真人俘虏的徽、钦二帝后人。

爱新觉罗本是“觉罗”氏,是以大清创始人努尔哈赤居的老家“觉罗”得名。

“爱新”满语中是有金子般的,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氏”。

但这个姓氏在太祖之前是没有的。

“各位可知太祖皇帝未创爱新觉罗这一姓氏之前,姓什么?”

阿主任说太祖家族原姓尹尔根觉罗。

“尹尔根”在满洲话中是“贱民”的意思。

听到这里,纪副主任突然想到什么,失声道:“老阿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当初我在国史馆编书时,曾在明代一本关外氏姓的书上看到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的记载。”

老阿点了点头:“觉罗这个地方就是宁古塔。”

并说当年北宋徽宗、钦宗二帝以及赵氏宗族被金人掳掠到了五国城,其中有一支宗室就是被迁到了宁古塔一带为奴。

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赵氏宗族与当地女真人融合,渐渐不再使用赵姓,遂以尹尔根为姓。

总之,按老阿的调查研究,太祖这一支完全可以对外改称为赵姓,如此一来,王爷改爱新觉罗为赵,并将户口本都改为汉族,在律法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

最多,到宁古塔祭个祖。

赵世凯、陈家洛,谁比谁更不要脸呢?

“唔...”

贾六内心大动,正要问问大伙意见时,就见纪副主任由衷说道:“赵姓乃百家姓之首,王爷向来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臣以为王爷真要改以赵姓也挺好...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挺好。”

是挺好,符合王爷对自身代表百姓的定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