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54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54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她在这里干了大半年了,来赶集的人都认识她,知道这是韩家油坊的那个丫头,别看她长得细条条,说话细声细气斯文的很,听说力气贼大,等闲壮汉都不是她的对手。

  而且,这丫头的男人就在对面卖豆腐呢,和那巡街的张家黑小子还有交情,一般人也不敢来惹梅香。

  黄茂林早上在面馆吃了碗面,给梅香倒了一杯水过来,梅香怕喝多了要出恭,只拿着热水暖手。

  等卖完了豆腐,黄茂林过来陪着梅香。

  冬日里,各家都把头顶上的伞去了,今儿没有风,太阳也足,倒是难得的好天气,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黄茂林问梅香,“我家里明儿要打糍粑,你喜不喜欢吃?我给你带几块。”

  梅香点了点头,“我喜欢用油煎着吃,可我们家今年没有种糯米呢,我阿娘说,明儿去和二伯家换一些。”

  黄茂林被太阳晒的眯起了眼,“去二伯家干甚呀,明儿我给你背几十斤去,够你们打一锅的。”

  梅香捂嘴笑了,“你可别,你后娘晓得了,又要说你像只老鼠了,成日里往外淘腾家业。”

  黄茂林把头凑过来,闻了闻她身上的香味,“我给你支个招儿,你给我阿爹做双鞋,我阿爹心里高兴,我后娘再不敢说甚的。自从阿爹抄了她的私房钱,她老实多了。”

  梅香腻了他一眼,“一双鞋换几十斤糯米,我可赚大了。”

  黄茂林笑了,“咱们两个,还说什么赚不赚的。”

  说完,他把头凑得更近了,“我跟你说,听说周地主家的大儿子在县里赌博,输了不少银两,被人家赌坊扣下了,要剁手指头,他家正准备卖田地赎人呢。你回去问问婶子,想不想买田,我阿爹也要买呢,这回周地主要脱手五十亩上等田呢。”

  梅香吃惊,“输了这么多?天爷,五十亩地,好几百两银子啊。”

  黄茂林点头,“是呢,我阿爹已经看中一块十几亩的地,我手里有十五两多银子,我让阿爹分给我四亩。你回去跟婶子说,要是要,到时候咱们两家一起买。周地主也想一次脱手了,省得今儿东家找他明儿西家找他,麻烦的很。”

  梅香点头,“我回去问问我阿娘。”

  下午,叶氏吃过小姑子家的洗三宴席,抱着睡成小猪的兰香一起回来了。

  梅香忙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叶氏。

  叶氏把兰香放下,想了想,“这样,头先茂林给了你十六两银子,这回你又得了十二两银子,拿出二十四两,去买六亩上等田,记在你名下,剩下的以后给你买嫁妆。”

  梅香扭捏了一下,“阿娘,咱家里不买吗?”

  叶氏想了想,“咱家里暂时不买,等你弟弟们再长大一些,能顶门立户了,多少田买不到。不过,虽然买了田是记在你名下,但这几年的收成都算家里的。”

  梅香连忙摆手,“都算家里的,我不要。”

  叶氏笑了,“说起来,你真是比旁人家的儿子都顶用多了。”

  梅香笑嘻嘻地把头凑过去,“阿娘,要不是黄大伯人好,我都想把茂林哥留在咱们家。”

  叶氏拍了她一下,“胡说,男人大丈夫,哪能入赘。再说了,你有两个弟弟呢,岂能要姐夫上门。你个傻子,黄家那么大一片家业,茂林是原配嫡长子,他得分大头,这是规矩,谁也夺不走。”

  娘儿两个商议过之后,就抛开了话题,说了一会子韩氏家小儿子的话,等过一阵子满月的时候,叶氏还要再去呢。

  第二天上午,黄茂林真挑来了一百斤糯米。

  叶氏惊讶,“茂林,怎地送了糯米来?”

  黄茂林笑了,“婶子,听说你家里今年没有种糯米,都到这个时候了,总要打糍粑呀。我跟我阿爹说了,我阿爹就让我挑了一百斤糯米来。”

  叶氏笑了,“你阿爹也太客气了。”

  黄茂林从米袋子里掏出四五块糍粑,“梅香,把这糍粑切两块,用油煎了,咱们先尝尝我家新打的糍粑。”

  叶氏腻了梅香一眼,“定是你问茂林要的,馋嘴丫头,还没过门就问婆家要东西吃。”

  梅香笑了,“我不白吃的,我要给黄大伯做一双鞋呢。”

  叶氏用曲指敲了敲她的头,“做一双哪里够,要过年了,给茂林阿爹阿娘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做一双,茂林过年穿的新棉袄和鞋袜你也要动手了。我可不给你帮忙,都是你自己招来的。”

  梅香笑得眯起了眼,“阿娘放心吧,我都能做好的。”

  叶氏笑着打发梅香去煎糍粑去了,黄茂林给她烧火。

  才吃了饭不久,梅香不敢煎多了,一人尝两小块也就够了。

  吃过了糍粑,叶氏就和黄茂林说了买六亩地的事情。

  叶氏听说黄茂林自己也要买四亩地,本来想说把黄茂林的银子还给他,又住了口。

  簪子的事情黄家大人没有来赔礼,这银子权当做补偿吧。反正以后都是给梅香陪嫁的,最后还是你老黄家的。

  黄炎夏更是精的很,杨氏不来赔礼,他就抄了杨氏私房银子补贴梅香。以他对叶氏的了解,定然不会吞了这银子,只要以后给媳妇做陪嫁,不管是田地还是家业,最后不都是他孙子的。

  听说梅香要买六亩嫁妆田,黄炎夏二话不说点头了,到时候一起买,然后分开记名。

  杨氏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鞋底的事情,茂林已经有了四亩田,这回又能买四亩田,加上韩家丫头的六亩嫁妆田,这小两口还没成亲就有了十四亩私房田。

  可茂源还跟个傻子一样就晓得憨吃憨睡,手里一文钱私房钱都没有。

  唉,杨氏心里叹了口气。

  但不管杨氏心里如何落寞,黄炎夏动作快,周地主那里他早就说好了,就等几家买主一起上门。

  黄炎夏一个人吃下了二十亩地,儿子四亩,儿媳妇六亩,他给家中又置办了十亩地。除掉黄茂林的八亩地,黄炎夏家中现在也有四十多亩地,在平安镇,也算殷实人家了。

  叶氏拿到六亩地的地契后,反复看了看,高兴地对梅香说道,“这些以后都给你做陪嫁,明朗,这都是你姐姐自己挣来的,你们兄弟莫要有意见。”

  明朗直摆手,“阿娘只管给姐姐买,我们再不会有一点意见的。”

  叶氏摸了摸明朗的头,“这六亩地咱们家没出一文钱,以后你姐姐出门子,我定然还要再给她置办东西的。你和弟弟是男子汉,要像你阿爹一样,到外头去拼事业,家里姐姐妹妹陪嫁多,到了婆家才能腰杆子硬。”

  明朗点头,“阿娘说的,儿子都晓得。”

  叶氏说完,又教导几个孩子,“你们看,周地主家里有那么多田地,就因为没养好孩子,家业很快就败了。这一回只是卖了五十亩地,若是他家大少爷不晓得悔改,怕是以后家业败起来也快。你们都记住了,以后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事情,千万不能沾上。特别是茂林,街上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没有,你整日管着家里卖豆腐的现钱,就怕有人打你的主意。”

  黄茂林忙摇头“婶子放心,我定然不会的。”

  叶氏笑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不过白嘱咐一声。好了,明朗你去读书去,这地契我先收起来了。”

  几个孩子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叶氏回房把地契收好了,心里盘算着把这六亩地仍旧给韩敬杰种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作者以前为了给自己攒嫁妆,远赴重洋去工厂倒班。自己努力挣来的钱,用起来确实更有底气。

  第55章 备年货新春大吉

  过了几日, 叶氏与周氏商议,两家一起打了糍粑。

  叶氏打的少,二房打的多一些。叶氏索性把糯米和柴火都送到了二房, 直接用周氏家的锅蒸糯米。

  两家也没请外人, 由韩敬杰、韩明辉和梅香三个人一起,一人持一根实木,绕着巨大的石锅转圈,你一下我一下, 很快就把一锅蒸熟了的糯米饭捣成一大坨黏糊糊的糍粑。

  趁着糍粑热乎, 赶紧起锅,放到案板上, 按照想要的厚度铺平整,等冷却后就可以切块了。

  打糍粑最考验功夫了,若打的不紧实, 成型后的糍粑一切就碎。

  两家打了糍粑之后, 各往大房送了几块,算孝敬崔氏的。秋香和韩氏也各送了一些回来,这样一凑, 竟也有个二三十块,韩敬义索性预备今年不打糍粑了。

  韩敬奇听说后冷哼了一声,老大吃老娘的本事越来越深了。但崔氏愿意,二房和三房也不去管这些事情。

  打过了糍粑, 叶氏又与周氏商议, 两家一起把崔氏的孝敬粮、油、和过年的孝敬银子一起给了,每家的五斤份例肉, 到了腊月再给。韩敬义更高兴了,老娘得了这么些东西, 最后大半不还是贴补给了他。

  日子晃悠悠地,很快就到了冬月底,梅香家的四头猪都长成了。

  叶氏找了屠户来,把四头猪全部拉走了,并告诉屠户,给自家留五十斤肉就行。

  往年韩敬平会留一头自家吃,但留下来的猪还要请人杀。杀猪的过程中要管一顿饭,那一顿饭桌上全是肉菜,而且,按照时下的规矩,杀过了猪,亲近族人又要各家分一块。这样折腾两回,得费不少猪肉。

  梅香聘礼里的猪肉,叶氏已经分过了一回,若再杀猪,还要分。叶氏感觉太不划算了,肉多贵啊。若是从屠户那里买肉,也就不用分给旁人了。

  往年留一头猪,杀过后还有两百多斤肉,如今只留五十斤肉,给崔氏五斤,其余的都腌制成腊肉,过年吃一些,剩下的留着明年春上慢慢吃。

  五十斤肉,这可不少了。多少人家过年也就准备个一二十斤肉,这还包括自家吃肉和待客。

  过了三天后,屠户给叶氏送来了五十斤肉和卖猪肉的钱。

  叶氏往大房送了五斤肉,带着梅香一起把剩下的四十五斤肉都撒了盐腌了起来,全部挂在廊下晒。小花点馋的整日坐在廊下,抬头看着那几大块腊肉流口水。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小花点已经长大了不少,兰香都已经抱不动它了。它每日仍旧跟在兰香身后,除了家里人,有人靠近就叫唤。有它跟着兰香,叶氏放心了不少。

  打过了糍粑,腌过了腊肉,西院里也存了满满一棚子的劈柴。剩下的日子里,叶氏就一门心思带着梅香上街卖菜卖油。

  十月间的时候,镇上各家的娘子们都买了大量的萝卜、白菜和雪菜拿回去腌制,叶氏狠赚了一笔。等到腊月底快过年的时候,菜又能狠卖一笔。

  如今才腊月初,菜籽油和芝麻油越发好卖了。

  平日里再舍不得吃油的人家,到了这个时候也要多打几斤油预备过年吃。

  除了菜籽油,梅香新榨的芝麻油也异常畅销。家常拌豆腐、吃面,用筷子挑几滴芝麻油放里头,那滋味,真香呀。

  余家并未榨芝麻油,韩家这独门生意,拿下了整个平安镇的顾客。哪家不预备个半斤一斤的留着过年用呢,梅香把自己的芝麻都用完了,又从韩家岗族人家收了许多芝麻,连黄茂林家里的芝麻都被她收购了。且众人来买芝麻油,有时候顺带还会买一些菜籽油。

  腊月初七那天,娘儿两个仍旧上街去了。

  韩家和黄家的亲事,如今整个平安镇都晓得了。叶氏母女也就不再扭捏,整日与黄茂林亲近的很。

  黄茂林才吃了面回来,就碰到叶氏母女来了。

  “婶子,天越发冷了。看样子这两天又要下大雪呢,你还要每个集都来吗?”

  叶氏点头,“趁着年前,多卖些油,这样家里就不用存那么多油菜籽了。你们家的豆腐这阵子也好卖吧?”

  黄茂林笑了,“到了腊月就强一些,等快过年了,那才叫忙呢。好多人家都是上门成板成板地定,到时候我和阿爹一天到晚都要磨豆腐。”

  叶氏也笑了,“那才好呢,冬日里闲着也是闲着,能多得些活钱,过年也宽敞。”

  梅香在一边插话,“茂林哥,你明儿上午到我家去,我给你做了过年穿的衣裳。”

  叶氏忙打断梅香,“明儿腊八呢,大小是个节气,就别来了,等几日吧。”

  自从过了农忙季节,叶氏就不让黄茂林隔一天来一趟。有什么事情在街上也能说,黄茂林如今在家里作用不小,不能总是叫他上门。

  黄茂林虽然也很想时时去和梅香在一起,但如今家里天天做豆腐忙的很,也只得作罢。

  叶氏上午卖菜的功夫,让梅香去买了三斤糖和三斤盐,又买了过年要用的蜡烛纸炮,还买了一些贴门对用的纸。

  临走的时候,她又打了二斤芝麻油送给黄茂林。

  第二日腊八节,叶氏一大早熬了粥,里头加了红豆、红枣和红薯,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非要加什么八样东西。大多数人家就是加一些红豆就行了,如叶氏这样加红枣的还是少数呢。

  吃过了早上的粥之后,天忽然下起雪来,风又急,雪片也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