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53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53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梅香嗯了一声, 接过汤一口喝光了。

  叶氏见孩子们都在,也不好多说,只吩咐大家一起吃饭。

  饭桌上很沉闷,吃过了饭之后,黄茂林就和叶氏几个告别,回家去了,连那一担柴火都没要。叶氏怕他路上滑到,也并未劝他把柴火挑回去。

  黄茂林刚吃饱了饭,身上穿得是梅香给他改的棉袄。把之前的棉袄接了一截,又往里头掺了些新棉花,暖和的很。他脚下穿的是一双旧棉鞋,也是梅香给他改的,鞋底很厚。黄茂林怕湿了脚,用稻草绳编了双厚厚的草鞋,套在棉鞋外头,一点也不冻脚。

  等他到家的时候,黄炎夏等人已经吃过了饭了。

  冬日里,大伙儿早晨起得都迟,中午睡午觉的少。外头下雪了,空气里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

  杨氏带着淑娴在做针线活,黄炎夏把明儿要用的豆子都处理好了,和黄茂源一起准备烧个火盆。

  眼瞅着今天会有大雪,不拢个火盆,人坐不住。

  黄茂林跟着一起把一个树桩劈开,放到火盆里烧着了,然后把火盆端进了西耳房,一家人围着火盆一起坐了下来。

  黄茂林知道黄杨木的事儿瞒不过杨氏,直接当着她的面说了,“阿爹,我有个事儿要跟您说。”

  黄炎夏嗯了一声,“你说。”

  黄茂林想好了说辞才开口,“今儿我和梅香到山里头去了,发现了几棵黄杨木。”

  黄炎夏正在往火盆里添柴火,闻言手顿住了,“发现了什么?”

  黄茂林点头,“阿爹您没听错,是黄杨木,有好几棵呢,梅香砍了一棵,我拉不动,就没砍。婶子和我商量过了,让阿爹明儿一起去,把剩下的几棵树砍了,卖得了钱,咱们两家分。”

  黄炎夏缓缓放下了火钳,“你怎么确定那是黄杨木?”

  黄茂林笑了,从怀里掏出一块粗麻布,打开一看,里头包了一截树枝。

  “阿爹,这时候我从梅香那棵树上折下来的枝丫,您看看。”

  黄炎夏接过后,剥开树皮,仔细一看,果然不假!

  他亲大哥是木匠,他自然是认得这树木的。

  黄炎夏嗖地收回了手,“茂林,这事儿除了韩家,还有谁晓得?”

  黄茂林摇头,“我们谁都没说,这树,是我和梅香往里头走了快十里路才发现的。”

  黄炎夏把树枝重重地放到了旁边的凳子上,“谁让你往里走那么远的,遇到狼怎么办?你不要命了!”

  黄茂林嘿嘿笑了一声,“阿爹,以后再不敢了,我们砍柴走着走着,没成想就走了那么远。”

  黄炎夏看了他一会子,低下头继续往火盆里加柴火,“那山里危险的很,你们既然拉回来一棵,也能卖个几两银子,剩下的就不要了。”

  还没等黄茂林说话,杨氏立刻开口了,“当家的,黄杨木可值钱了,干甚不要呢?多叫几个人就是了,得了银钱和亲家母平分,谁也不吃亏呀。”

  黄炎夏头都不抬,“你们光晓得银钱,怎么不想想。你们侥幸进去一次,没有碰见豺狼野猪,若再进去,把树都砍了出来,就算仍旧安全顺利。以后有人得到了风声,一窝蜂都往山里去,万一后面有人被狼吃了,岂能放过我们?都说是我们带坏了头!”

  杨氏哑然,想了想,仍旧不死心,“当家的,要不,我把我大哥叫来,再叫上孩子们的大伯和茂忠,带上茂林和梅香,咱们偷偷的进去,就把树砍回来,以后再不进去了。”

  黄炎夏哼了一声,“就你大哥那性子,他知道了,以后还了得,不是偷偷往山里去,就是成天要来借钱。”

  黄茂林不吱声了,过了半晌,他劝黄炎夏,“阿爹,都说富贵险中求,那里头成了材的,少说还有七八棵,若能弄出来,少说能四五十两银子,咱们一家能得二十多两呢。二十多两银子,咱们卖豆腐要卖多久?咱们带上火把和柴刀,我和梅香带路,山里说是深,其实半个时辰就走到了。对外就说,就说要打家具了,去弄些木料回来,也不怕别人看见。”

  杨氏听了直点头,“当家的,我听说冬天到了,那熊瞎子都趴窝里不动了。平日山里都是树叶,那豺狼躲起来人都看不见。等这场大雪一下,豺狼走过都有脚印,再不用担心这畜生背后伤人的。”

  黄炎夏瞥了她一眼,“你倒懂这个。”

  杨氏陪笑道,“当家的,孩子们眼瞅着都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呢。咱们家看似有三十多亩地,到时候分到两个孩子头上,一人也就十几亩地,累死累活也攒不下几个铜板。”

  杨氏因为从小家里穷,后来跟了黄炎夏之后,虽然不愁吃喝,但因为不掌家,对金钱的渴望无比热烈,听说有一二十两银子唾手可得,她如何能不心动。就算银子不归她管,茂源多少也能分一些。

  黄茂源和淑娴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过了半晌,黄炎夏低声说道,“茂源,淑娴,把嘴巴闭紧了,出去不许说一个字,若是被旁人知道了,以后咱们家就不得安宁了。茂林,跟我去找你大伯,今年你阿奶满五周年,咱们去商议商议,要多烧些钱纸。”

  黄炎夏带着黄茂林走了,杨氏喜的直搓手。

  黄炎夏偷偷把那截树木给黄炎斌看了。

  黄炎斌看过之后,喜道,“茂林,你小子只见了两回这种料子,倒是能记住了,果真不假,是黄杨木,这东西可值钱了。成材的原木,一棵能卖四五两银子呢。”

  黄炎夏把自己的担忧说给了大哥听,黄炎斌沉默了一会子后,笑道,“老二,你也太谨慎了些。山里的树木海了去了,谁家做家具不进去砍,怎地咱们就砍不得?不过是侥幸,得了几棵好木料,旁人就算晓得了,也犯不着眼红。茂林还记不记得路?若记得路,过几日,咱们兄弟带上茂忠和茂林,哦,还有韩家丫头,一起去把树砍了。你们既然和韩家说好了五五分,就给韩家一半。剩下的,你给我一些辛苦费就行。”

  黄炎夏笑了,“大哥说笑了,给韩家一半是自然的,剩下的,咱们两家平分。”

  黄炎斌直摆手,“你要是这样说,那我就不去了,你们爷儿两个带着韩家丫头多跑一趟,也能弄得回来。”

  黄炎夏自小多得大哥照顾,有了好事自然想着大哥,但大哥一向从来不肯占他便宜,他也没法,“既这么着,大哥,你拉一棵回来,算你的,这样可行?”

  黄炎斌想了想,“那也行,大哥就沾你们的光了。茂林,明儿赶集,你和你丈母娘说好,后天上午就进山。”

  黄茂林点头应了。

  第二天在街上,叶氏听见了黄茂林的传话,想了想之后问他,“茂林,那山里还有几棵树?”

  黄茂林搓了搓手,“婶子,那长得高大的,估计还有个七八棵,还有几棵小的。”

  叶氏点头,“这样,你回去跟你阿爹说,前儿梅香拖回来的那一棵算我们的。后天进山,我和梅香一起去,我们能拖回来几棵我们就要几棵,多的我们不要。”

  黄茂林愣住了,半晌后点头,“那,那我就听婶子的。”

  黄炎夏听说后沉默了,杨氏喜得直夸赞,“亲家母果真为人好,一丁点便宜不肯占。”

  黄茂林瞥了她一眼,杨氏的笑容顿时卡在嗓子里。

  当天下午,叶氏回村后,与路上碰见的族人谈话,放出了一丝风声。

  冬日里无事,她想进山砍一些木料,回头给梅香打嫁妆。正好明儿亲家的亲大哥黄木匠进山,她们跟着一起去,能挑到更适合的木料。但又怕雪天路滑不好走,要是摔了可不划算。

  给闺女打嫁妆是正经事,众人都劝她跟着黄木匠一起,人家是行家,能挑到合适的木料,不行带上梅香和黄家姑爷,这两个孩子能干的很。

  叶氏一边为难,一边第二天带着梅香一起和黄家人进山去了。

  黄炎斌只留了两棵小树,其余大的小的全部放倒了。

  黄家人让叶氏母女先挑,能拖多少算多少。

  梅香笑了,“大伯,真的任由我托?”

  黄炎斌点头,“那是自然,这树还是你挑头带着茂林来寻的,我们都是跟着你发一笔小财呢。”

  既然他这样说,梅香就不客气了,先拖了两棵大树,她觉得这样太不划算,又在每棵大树上绑了一棵小树,等于她一个人拖了两大两小。

  黄茂忠看的瞠目结舌,天爷,这个弟妹也太能干了,让他来拖,他最多也只能拖一大一小。

  叶氏只能拖一棵大树,但家里还有一棵大的呢,加起来就是四大两小。

  还剩下五棵大的,四棵小的,黄家四个男丁,全部拖走了。

  叶氏路上与黄家人商议,“亲家大伯,我也不懂木材的事儿,您是行家,还是要托您帮我一起卖了。”

  黄炎斌点头,“亲家母放心,等我找好了买家,到时候你把东西送过去,一起脱手了。”

  两家说好之后,各自回家去了。

  东西拖回家之后,两家人都悄没生息的没往外透露一个字。叶氏仍旧带着梅香每个集去卖菜和菜籽油,菜园里如今的菜丰盛的很,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蒜苗......

  因近来雪天多,很多人家虽然种了菜,却不愿意到镇上去卖。叶氏母女二人坚持冒着风雪上街,时常能卖上好价格。

  过了三五日,黄茂林带来消息,黄炎斌找到了买主。

  镇上的木器行吃不下那么多,但他愿意先收了,然后转给县里。大的按五两一棵,小的按半价。

  黄炎斌知道对方压了价,但也不得不脱手。一来,这东西值钱,留在手里时间久了会被人知晓,到时候惹来麻烦。二来,这种名贵的料子,可不是砍回来就能用的,中间还要经过浸泡、晾晒等许多环节。黄炎斌也没处理过这种名贵料子,不敢轻易下手,只能按原木价来卖。

  本就是意外之财,黄炎夏和叶氏都同意了。叶氏当天上午就带着黄茂林和梅香一起,把木料拖到了黄炎斌家,对外说给梅香打嫁妆。

  三日后,黄茂林送来了二十五两银子。叶氏把明盛和兰香打发到厨房里吃零嘴,带着梅香和明朗一起收了银子。

  梅香摸了摸银子,开心地好悬没飞起来,“阿娘,这真是二十五两银子啊!咱们家的田地和油坊,忙碌一年也不一定能得这么多呢!”

  叶氏点了点她的额头,“家里又不缺你吃喝,怎地这样财迷!”

  梅香眯着眼睛笑,“阿娘,银子又不扎手,多攒些银子,以后弟弟们去考试,可费钱了。”

  明朗听得心里愧疚不已,姐姐冒着危险进山,得了银子,先想到的还是家里。

  叶氏笑了,“这是你的功劳,怎么能都给家里。这样,我做主了,分一半给你,算作你的嫁妆。”

  梅香睁大了眼睛,看了眼黄茂林,顿时红了脸,“阿娘,你说到哪里去了,什么嫁妆不嫁妆的,我去纳鞋底了。”

  说完,她丢下银子就回房间去了。

  叶氏笑得更深了,她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说给黄茂林听的,或者说,她说给黄炎夏听的。

  这树,是两个孩子找到的,她分出一半给梅香做嫁妆,剩下的,就看黄炎夏怎么做了。

  黄茂林在韩家混了一上午,前些日子下了场大雪,地面刚刚干透,又开始下了。菜园里的菜充足,西院里也有不少柴火了,东院里梅香前儿打了好几缸油存在那里,还有一小桶芝麻油,够用好些日子了。

  叶氏拢了两个火盆,西厢房放了一个,西耳房放一个。娘儿两个做着针线,兰香在一边玩耍,黄茂林陪着说话,小花点躺在边上。

  果真如叶氏所想,黄茂林回家后,黄炎夏就侧面打听韩家的事情。

  “你丈母娘忽然得了这笔银子,她两个儿子两年读书的费用都不用发愁了。”

  黄茂林摇头,“婶子说了,分出一半给梅香做嫁妆呢。”

  黄炎夏点了点头,“你丈母娘是个明白人,这样,咱们家这回得的银子,我也分给你一半。这银子,你自己收好,以后你就算买田置地,也是你自己的,和家里无关系。”

  当日黄炎斌说只要一棵,黄炎夏又强行分给他一棵小的。二房剩下四大三小,共计是二十七两五钱银子。

  杨氏插了一句嘴,“当家的,这,还没分家呢。”

  黄炎夏瞥了她一眼,“茂源,你记住了,以后你要是在外头能找到来钱的路子,就算你和你大哥没分家,你也可以留下一半,这是咱们家的老传统。以前,你们大伯做木活儿,我磨豆腐,得了的银钱都是交给家里一半,剩下的自己留下,以后你们兄弟也是一样的。若都等着吃大锅饭,最后一个二个都成了懒汉,谁还愿意干活,白等着吃兄弟的就是了。”

  杨氏心里想了想,就算分给茂林一半,还剩下十三两多呢,以后茂源也能得一些,遂不再说话。

  黄茂林看了看黄炎夏,见他不像是试探自己,搓了搓手,“阿爹,儿子,儿子就谢过阿爹了。”

  黄茂林得了十三两七钱半银子,加上自己头先剩下的一两多银子,他忽然又有了十五两银子了。

  本来空荡荡的钱匣子,顿时又充实了起来。

  叶氏得了这笔银子,把梅香关在了家里,暂时家里柴火够用一阵子,先不进山了。

  冬月中旬的一天,大房董氏忽然来报,小姑子韩氏生了个儿子,邀叶氏一起去送月礼。

  叶氏早就准备好了,五十个鸡蛋,一套小棉袄,再加一百文礼钱。她和韩氏关系平平,这样的礼也够了。

  恰逢那天是集,虽然天冷,好在是个大晴天,叶氏一大早把梅香送到了镇上,然后赶回来换了衣裳,带上兰香和大房二房一起往小姑子家去了,明朗兄弟二人都在家里读书。

  叶氏离开镇上后,梅香就一个人在那里看摊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