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薛蟠之闲话红楼_75

薛蟠之闲话红楼 薛蟠之闲话红楼_75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6:28 来源:免费小说

  郇昰咬碎了一块苹果,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头不忿而已。算了,纠缠这些没有意思。他看向了郇旪,这人不是一直偷溜去找夏桂吗,今天怎么有空来御书房坐坐了,难道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你怎么来了,不是一得空就会去天津吗。大雨难道能困住你?”

  郇旪讪讪笑了一下,他知道皇兄很不满意自己的偷溜行为,好在自己没有被御史们抓住过把柄,不然一定会被罚。“我不是也关心海运的事情吗?海上与运河毕竟不同,如果真的要改漕运为海运,那么就一定要保证东海上的安全,起码海盗什么的一定要防着,东瀛那里的情况不知道怎么样,前朝倭寇的事情必须引以为鉴。”

  “说来说去不还是担心着夏桂嘛!你就不能自己长点脑子!”郇昰一下就听出了郇旪的意思,海运一旦实行,海军的任务一定会加重。与海上贸易的雇佣制不同,海运是官方的运输,一定要派士兵沿途保护。运河建成已久,各方势力的分布已经有了一个定局,而大海茫茫,他们若是踏出了这一步,必然要用到海军。

  这样一来,海军的权利必然会增大,夏桂作为直属的负责人,身上将要承担更重的那一部分,而看他眼红的那些人,更会急于抓到他的错处。党争从人踏入官场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曾停止过,哪怕是皇上也不能真的保住一个官员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他比你聪明。”郇昰看着郇旪这幅忧心忡忡的样子,恨他不争气,丢了一本折子给他,“你看看吧,夏桂早就想到要怎么拆分手中的兵权,才对大庆最有利。你也动动脑子,不要一直以暴制暴。”

  112第一百十二章

  夏桂上呈的折子正是关于兵制与军队的改革问题。都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武力作为支撑,因此兵权是上位者极为在意的重中之重。有能力的帝王掌控将领,没有能力的帝王忌惮武将的威名。从有宋一朝对于武将的压制中就能看出来,许多时候为了保证江山的稳固,皇帝宁愿割地赔款,也不愿意富国强兵,因为他不能保证强兵之后,那些人还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就算这一代可以操控,但是还要为日后打算,没有人保证子子孙孙也能控制住强兵。安史之乱犹在昨日,何人敢真的放心武将做大呢?谁能保证没有第二个安禄山的出现。

  所以郇旪对于夏桂的担心并不是无事生、没有来由的。黄河决堤漕运被困,偏偏这个时候海贸传出了这样一个惊人财富的好消息,海运已经势在必行。不论郇昰心里面对于那些重利轻民的官员们怎么想,就像薛蟠说的,很多时候许多的事情难得糊涂。虽然这些官员们并不是真的天下计而转变了风向,也不是因为看到了黄河改道对于沿河城镇可能承受的风险,才做出了改变。但是这件面对这个天灾的处理,结果却是与他们最初的想法殊途同归。

  海运的实行可以打破漕运几百年的垄断行情,而在一张新的白纸上描绘出一个新秩序很难,却比修补一个破旧不堪的东西要简单,后者牵扯的利益太多,你推我攘之间,更多新的问题就会出现。漕运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官员们利用它中饱私囊,大商人利用它倾轧市场。想要改革这些问题,不如乘风破浪地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但正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海运的开启,也把根基仍不牢固的夏桂与海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郇旪可以相信郇昰在位之年不会为难他们,可是他不敢保证以后的日子,真的能够一直太平。

  郇旪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只关心自己放在心上的人,所以才会提出了东瀛倭寇这件事情。一来也能放慢一点海运的脚步,要先解决了东海之上的隐患再说。二来如果夏桂能在围剿的过程中立功,对他而言也有算是有了护身符。虽说战功赫赫有时候不是好事,可夏桂做到海军统领的位置上没有战功,那就更加不利。如果成为万人眼热的情况已经避无可避,那么就要把这个位置牢牢地坐住。

  但是夏桂却反其道而行之,给郇昰上了一封折子,里面阐述了建立军校的重要性。从来能自成一家的将领都有着过人的本事,他们一生实战所悟,多半是传给了血脉后人。这样一来,世世代代相传中,如果遇到臣强君弱,自然就引发了矛盾。

  既然如此,大家何必继续敝帚自珍,不如成立一个军校,让那些老将们能够将自己所悟传给后人,既卸了他们的实权,却也给了他们好的归处,而不是君臣相疑,悲剧收场。

  郇旪在看了夏桂的折子,心里美的冒泡。看看,他的人就是脑子聪明,已经给自己找好一个退路了。当老师好啊,就有更多的时间能呆在一起了,不要总是分居两地。“皇兄,小桂子是比弟弟聪明,这也是皇兄善用良才。这样一来,如果军校建成,等于皇兄就是校长了,更是应了帝王之师的称号啊。”

  “行了,少在那里恶心朕。被你夸奖的人,没有厚脸皮都撑不住。”郇昰嫌弃地看着郇旪,“夏桂是未雨绸缪。至于东瀛倭寇的事情,这百年来并没有再出现过。都说要出师有名,你想要恶人先告状不是不行,但是这事情要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冒然地攻打东瀛,朝廷上又会吵地不可开交。”

  郇昰没有说的是,他们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南海之上。上次卫若兰传回来的消息里,他们与东印度公司的人有了接触,深入查证之后才知道,英吉利人已经把手伸到了南洋上的印度,以那里为根据地,在东方大陆上打算实现他的野心。郇昰首次这样直观地意识到日不落帝国,将一个殖民地的名词概念变成了一个充满着铜钱味与血腥味的词语。

  殖民地与藩属国完全不同。将君子守礼刻在骨髓里的大庆,刚刚接触了海洋的残忍,千年来的仁义之道,让他们即便在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那样的咄咄逼人,将人做奴役,将他国踩踏在脚下。战争一直都在,但是仁义也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骨血中的猎杀与凶残。在国力昌盛时仁义被当做美德,但是在国力式微时,仁义只是他人眼中懦弱的笑话。

  郇昰通过了卫若兰的密报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他们也要攻下南洋一地,不只是在地理位置上能够遏制住西洋诸国的狼子野心,更重要的是大庆需要的已经不只是学识与财富,更加要睁眼看看鲜血的战场。

  而东瀛之地就留给郇旻了。郇昰不会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给后面的帝王一个太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帝王更是如是。现在想来,海上大陆的发现,义忠亲王的远走更是一件好事。放虎归山留后患,这个后患未尝不是好事。即是一条退路,也是让继位者时刻保持着警惕与奋斗的心态,大庆与海上大陆之间应该要相辅相成,也要相互竞争。

  不过这些与郇旪就不用说了。“你收拾一下,准备去做钦差救灾吧。那些救济粮与银子的发放,是眼下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郇旪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喜欢挑刺的活,让他去找找哪些人不安好心,又在这个时候冒出来,要在救命的东西上面下手,那他也能够毫不客气地把那些人给连锅端了。“臣弟领旨,不知道京城中的哪位大人与我同行啊?”

  “明日上朝你就知道了,急什么。难不成还要先去联络感情。”郇昰不再与他说下去了,下面的事情不适合郇旪听。

  等郇旪离开了御书房,薛蟠与郇昰回了养心殿,正是说起了这个协同前往官员的事情。

  “昨日,柳湘莲从外北回来,他说宝玉表弟在那里的生活已经安顿下来了。贾珠表哥是个有办法的人,以身作则让宝玉表弟把身上的那些习性给改了。也是离开了京城这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在外北没有了贾家作为依仗,加上贾太君为了贾家贡献了一条命之后,不懂事的人也是要长大了。这个月宝玉也参加了科考,已经通过了乡试,有了个举人的身份。不过比起贾兰来到底差了不少。”

  薛蟠与柳湘莲在京城又碰头了,除了宝玉之外,贾家余下的那些姐妹们,都在当地找了人嫁了,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是贾珠与李贽相看的人却是家风都不错,也算是能安稳过日子了。

  郇昰不太关心贾家,当初他没有赶紧杀绝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剩下的人,都是没有兴风作雨手段的人,万事留一线,也算是不寒老臣们的心。“柳湘莲也带来了一些江湖消息吧?最近是不是有了什么忠顺的动静?”

  薛蟠点点头,柳湘莲主要就是为了那个消息而来的。“柳湘莲最近为一个人收了尸,那个死了的人正是琪官,本是忠顺王府中唱戏的小旦。这人不知如何得罪了忠顺,被抛尸到了乱坟岗里。事发之前,琪官就有了一些不对的地方,柳湘莲当时还未赶回京城。他得到消息的时候,人却已经死了。尸首的脸部被毁坏的厉害,要不是柳湘莲亲自验尸,也不能确定那就是琪官。”

  “忠顺连一口棺材都没给他留?”郇昰早就调查过忠顺身边的人,这个琪官倒是一直给忠顺唱戏,看上去是个受宠的人,只是按照忠顺阴郁的性格,说不好他在背地里头怎么折磨人。不过再转而一想,这样的处理不像是忠顺的做法,要是他认定琪官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东西,真要杀人灭口的话,应该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也许是手下人犯了什么事,正好被这个琪官给撞见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了。柳湘莲当下是在找琪官留下了什么线索吗?”

  “正是如此。”薛蟠没能劝住柳湘莲,与忠顺这样的人对上,一般而言凶多吉少。“他执意要用江湖的路数想想办法,琪官生前也不知是不是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发现,也不知道柳湘莲能不能查证出来。”

  郇昰想了想,江湖中人的门路广,说不定能知道忠顺在谋划一些什么,但是这样被动的等待终归不好。还是要主动出击,也许是应该放出一个诱饵的时候了。“蟠儿,你说让王子腾去协理这次的赈灾事宜如何?”

  薛蟠眼光一闪,王子腾与那些老人们不清不楚的事情,很早有了定论。偏偏这些年郇昰没有动过他的位置,除了郇昶知道内情外,其他人也就是看个热闹。贾家倒了的时候,发作了王夫人,却丝毫没有牵连王子腾,大家莫不以为皇上是有心不追究的。

  此时,若是将王子腾放去赈灾,好事的忠顺怎么可能忍住不与他联系呢。

  113第一百十三章

  “踏踏踏——”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的突兀。在这个被黄海之水冲毁的小村庄里,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村民们能逃得都已经早早离开,而那些没有逃过洪灾的人,只在荒地上留下了支离破碎的尸骨,或有更多被草草卷入黄河支流中,不知埋骨何处。

  王子腾自从在离开京城前收到了一封信之后,就变得心神不宁起来。这几年他过的并不好,一直担心着皇上有朝一日,会随便用一个借口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所以他都是小心翼翼地办差,尽量闭门谢客。没有想到这一次居然会让他与六王爷一起当钦差,负责救灾事宜。

  王子腾在接到圣旨的那日,就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这里面有着与郇旪办差的忌惮,那位做事的手段狠辣,绝不允许在救灾中有什么意外出现,如果遇到了有人不长眼中饱私囊,那么必将成为刀下亡魂。可是郇旪不怕那些小人的报复,王子腾怕啊。他又没有一个皇帝哥哥,而且早年交好的那些人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要他如何接下这个烫手山芋般的差事。

  “吁——”两匹奔驰在小道上的马,在小茅屋前停了下来。王子腾心中咯噔了一下,他按照信上的指示来到了这个小茅屋。现在只剩下了一门之隔,他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谁,是那事的幕后主子了。

  这三十多年来,王家交好过不少势力,除了有姻亲关系的贾薛之外,还有那些四王八公们,这都是因为王家在建国之初,掌握着各个藩属国的进贡与异姓王封地的事宜。虽然后来在王子腾的祖父过世后,王家已经没有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任职了,但是那些人脉仍然多多少少的留了下来。

  王家与义忠亲王的关系并不好,其中的缘由王子腾也不清楚,也许是因为义忠亲王看不惯王家这样几头讨好的做法,王家也希望有能有从龙之功,而不是拥护当时的太子上位,那么等待王家的注定只有消亡。可惜圣心难测,谁也没有想到先皇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王家根本就没有押注过的郇昰,木已成舟后,只能想法子在新帝的眼皮子下面做些小动作。

  偏生事情与王子腾的设想大相径庭,郇昰一朝先有太上皇作保,先皇去了之后,在他来不及看懂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老臣们再也左右不了的定局。可是王家已经与各个势力牵绊太深,王子腾身在局中退无可为,甚至在东平王要反的时候,他也只能在九门中做了内应。

  如今脑袋还在脖子上,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保佑。就在他已经想要过安生日子,不再折腾的时候,那个神秘人出现了。在当初王子腾祖父过世之时,王家一度陷入了困局,朝中无人眼看就要被逐出权利中心,如果不是神秘人及时伸出了手,安排父亲进入了吏部,那么就没有后来王家的富贵日子。

  三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他还是一个备考的生员,那个带着鬼面的幕后人,只要求王家记下这份恩情,而一记就是三十年。时间长到了王子腾都要忘记这件事情了,却在离京的那夜接到了那封信,上面详细地记述了当初父亲为了谋求进入吏部是如何迫害了三位朝臣,而这些年王子腾那些墙头草的一举一动也都在神秘人的眼中。

  王子腾冷汗淋漓地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不知道这人找上他是为了什么,时隔多年,他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咯吱——”房门被打开了,王子腾看到了一个让他十分诧异的人,就见那个先皇遗诏中说了无诏不得出京的忠顺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忠顺笑着打量着王子腾,这个人有些怕他啊,知道怕就好,这个世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害你,他只想成为一个被天下人害怕的人。

  王子腾不敢直视忠顺的脸,这神情根本就不是在京城戏楼中看到的风流好色,而是那种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的笑容。“下官不知王爷驾到,实在是失礼了,不知今夜王爷有何事吩咐下官?”

  “吩咐?”忠顺听到王子腾的话,似乎有了一丝的不解,但绝不是装傻,而是在嫌弃这个人不够聪明,既然看到了不能离京的人出现在了面前,难道还不懂其中的内情吗。“王大人想偏了,本王没有什么要吩咐你做的,只不过是来收债的。三十年前我助你王家一场荣华富贵,三十年后你王家还我一张昔日巨网,这个买卖很公平吧!”

  王子腾当下一愣,然后把视线死死地锁在了地面上,心中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原来在这里等着,原来忠顺要的是所有旧时异姓王的党鹏名单。王子腾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许多的人都已经在先皇与今上的清理中死了或者失势了,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留了下来,特别是南安之地,南安王作为还有兵权的异姓王,在南边一地仍有不少的势力。

  “王爷……”王子腾想要问一句为什么,却在抬头的瞬间被那无比阴毒的眼神震慑住了,他知道如果拒绝忠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这一个结果。所以话到嘴边,王子腾深吸了一口气,改了口,“王爷是王家的恩人,谈不上买卖二字,这些下官自然愿意奉上,只是东西在京城里头,时间是不知可否宽松几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