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薛蟠之闲话红楼_74

薛蟠之闲话红楼 薛蟠之闲话红楼_74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6:28 来源:免费小说

  郇旪心疼夏桂的过去,却更明白宝剑自从磨砺出的道理。与夏桂一样,他其实也一直都是孤孤单单的。原来还有一个从不把他当做儿子看的母亲,不过在一年前也已经过世了,他与八弟之间的兄弟之情,也因为生母的过世彻底地断了下来。除了郇昰这个还把他真心当弟弟的哥哥之外,他也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亲人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二者同是天涯沦落人。郇旪不知道情从何而起,是因为对于身世的感同身受,还是因为夏桂身上的冷漠与热烈那样的难以分辨,好像有一个悲怆的灵魂藏在这个躯体里,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更想要飞蛾扑火一般的靠近。

  “你很喜欢吃茯苓饼吗?”郇旪上次在京郊别院的时候,就发现了夏桂的情绪在面对这种食物的时候有了难得外露的迹象。今日是正月十一,夏桂回京述职,郇旪自然是厚着脸皮找上门去了。又看到了茯苓饼这种吃食,不喜欢吃甜食与糕点的夏桂,竟然会食用这东西,只说明后面藏着一段故事。郇旪当然想要知道,他总是觉得夏桂的过去太神秘了。

  夏桂没有回答,已经是第十一天了,郇旪这个年节,哪里都没有去,每天都要到她这里来,赶也赶不走。对上了郇旪好奇的眼神,里面还有着一种温情的味道,夏桂知道她其实已经默认了这个人的存在,无论郇旪在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但是对于她是真的好。

  没有等来夏桂的回答,郇旪并不觉得奇怪,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是郇旪在自问自答,夏桂只是在一旁听着,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地听到了心里,郇旪相信有一天,他总能等到一个愿意向他敞开心扉的夏桂。“好吧,这就是一块糕点,我不应该要求它有一个惊天动地的身世。不过茯苓是个好物,陶弘景说了,这玩意通神而致灵,是个和魂而练魄的上品仙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小桂子每日都要练兵操劳,是要好好补补。”

  “它还有一个名字。”在郇旪找了一堆话自圆其说,又要陷入一个冷场时,夏桂突然开口了,这让郇旪吃了一惊。他忍不住想要笑起来,小桂子终于睬他了,不容易啊!

  “是什么?是什么?难道是天上来的仙药?”郇旪努力猜测着,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茯苓糕的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小吃,闽南话里面,茯苓与一个词发音相同。”

  夏桂不知为何她会对着郇旪说出下面这个典故来,“传说有一个王朝称号为明,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被关外的蛮族入侵,在两军交战中,许多的城池被蛮族屠城,血流成河,浮尸千里。江南多为文士,扬州城更是被屠城十日,八十多万人罹难。同样的不幸,也发生在了福建的同安。蛮族入关灭明后建国,号为清。他们奉行着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凡是放抗的汉人百姓,都死在了杀头刀之下。那时明朝后人退到宝岛,福建离宝岛很近,虽隔着一个海峡,却阻隔不了百姓心中反清复明的信念。

  同安的一个糕点老板,想出了一个点子,将地下复明组织的联系通过茯苓糕来传递,谐音为复明糕。这里面放了小纸条,上面记录着每次联合行动的时间与地点。还特意订下了规矩,小孩不准吃茯苓糕,就是怕他们吃出了字条,不懂得遮掩,影响了复明的大计。

  可是反清复明最终没有成功,几百年之后,更加强悍的外来之族攻破了华夏之地,清朝灭亡。只是茯苓糕却传了下来,所谓清秋断茯苓,何日可复明。清朝断了复明的道路,有些付出不过是没有未来的挣扎而已。但是没有什么永恒的王朝,昨日有清灭明,来日自然有人灭清。”

  郇旪听着寥寥数语,不知为何夏桂语气中的掩藏的愤恨与无奈,就像是她亲自经历了那个时代一样。皇城的姓氏总是在不断的改写,史书留下的也只是一段无情的文字,深埋在历史中的悲欢离合,懂得人死了,早就不值得恋恋不去。

  郇旪却不知为何听了夏桂的话,心中一紧,他觉得也许这个故事并不只是一个杜撰的故事那样简单。所以他不由自主地问了,“后来呢?灭了清朝的是什么人?他们又建立了什么王朝?”

  后来?后来除了战争,只有战争,从对敌到内战,她没有等到解脱的那一天,更没有等到太平盛世的来临,所以才会没有办法获得真的平静。但是青史成灰,她真的不应该在执着于过去了。

  “臣子恨,何时灭!没有后来了,一个故事哪有那么多的后来。”夏桂闭了闭眼睛,放过了这个话题,她要慢慢学会放手,这里已经与过去不同,大庆绝不是大清。看着薛蟠与郇昰,她领悟了要学会放下才能走得更远。而身边的郇旪正用他的行动说明了,也许有朝一日夏桂也有可能拥有岁月静好的幸福。

  郇旪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不相信这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然而这个结尾一定不是一个喜剧,更可能带着一种他怎么想却也无能为力的血腥与残忍。就像是岳飞的恨,只能是那个时代中一个无言的结果,所有的功过、万般的无奈,只能待千秋后人评说。因此,当夏桂掠过了这个话题,郇旪也就乐得糊涂,跳过这个结果,他更希望夏桂不是活在那些痛苦里,而是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夏桂又转而问道,“你会弹琴吧?”

  “我当然会弹琴,你要听什么,平沙落雁?还是高山流水?渔礁问答我也是会的?”郇旪第一次听到夏桂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手都有些抖了,等下千万不能跑调啊。小桂子喜欢听琴,他以前怎么想不到。好在当年还是学过一些的,要不然就丢人丢大了。

  夏桂看着郇旪这番毛躁的样子,脸上苦笑不得,心里面却是流过一道暖流,这人是真的在乎自己。因为在乎,所以变得不像那个自信的他。夏桂勾起了嘴角,再说了一句让郇旪差点昏倒的话,“凤求凰,我想听那个,你会吧。”

  郇旪脑中被凤求凰这三个字,震得一片空白,他绝对是幻听了吧,狠狠地捏了一把大腿,嘶!居然痛的厉害,原来是真的。郇旪茫然地看着夏桂,又看到小桂子笑了,今天太阳一定从西边出来了。郇旪看着拿来的古琴,然后不敢置信地问道,“小桂子,你没有在耍我吧?这么玩,我会被玩坏掉的。”

  夏桂迎着郇旪三分犹豫、三分喜悦、三分压抑、一分疯狂的眼神,点了点头,“我当然是认真地,这种事情开玩笑有意思吗?”

  郇旪的双手抚上了琴,他以往的那些话唠技能突然全部消失了,刚才在小桂子的眼中看到了戏虐。还有他绝对是没理解错误,这个凤求凰的是用来求爱用的曲子。他想都没有想过,小桂子居然亲自点了这首曲子,这说明了什么,他总算是要抱得美男归了啊。

  太开心了,已经要无语伦次了,别的干不了,只能好好弹琴。郇旪放空了自己被刺激狠了的脑子,一曲琴音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这里面包含的是他绝对真挚的爱恋。

  在庭院中的琴音中,夏桂看着郇认真的侧脸,这个人难得会如此安静。一直以来自己都是被动接受的那一方,也许应该是要改变了。感情不是一时的迷恋,而是两个人的天长地久,当她放下了沉重的过去,相信了那个美好的未来,心终于有了空间接纳一个人。那些历史沉重的枷锁,已经分不清是谁给她戴上的,是国运还是自缚。这都不重要了,那些往事就放了吧,也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句散了吧。

  有个人愿意为她谈一曲凤求凰,她也愿意谋求一段两情相悦,与君同好、与君同心。

  一曲终了,郇旪抬头看到了夏桂眼中的深意,他语气颤抖的问道,“你愿意吗?凤凰于飞,和鸣铿锵。”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点我自问还是可以做到的。”夏桂大方地回答道。随即就被郇旪抱了一个满怀。在郇旪没有看到的地方,夏桂闪过一丝不自然,郇旪将她当做了男子,没有什么矫情,可她的真身其实是个女子,何日才能说清这件事情?

  111第一百十一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然而今年的清明,京城却没有下一滴雨,准确的说整个燕京地区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下过雨了。春雨时节里,这样的现象代表着大旱可能会不期而至。人力终有时,天意不可违,郇昰在钦天监的测算下,准备明日去天坛祭祀求雨。

  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倾盆大雨忽而到来,凡是懂一点天文知识的人,心里面都有些摸不准,因为这样的暴雨未必会是久旱逢甘霖的好事。

  “上次户部清点了全国的几大粮仓,那里面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大问题。”薛蟠在宫中与郇昰说的这个清点,是在开春的二月头刚刚报上的数据。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有了要对南边用兵的打算,就要先做好万全的准备,而粮仓的问题是郇旻与薛蝧在游历的过程中,爆出来的大问题。

  作为从小就被薛蟠好好关照过,绝对不能五谷不分,不知农事为何的两人,在江湖大侠柳湘莲的掩护下,真的像一个劫富济贫的侠客一样爱管闲事起来。一年中连挑了好几个粮仓,那里面的储备用粮都被黑心肠的贪官给掏空了,或者换成了发霉的米面。为了这个事情,郇昰差点没有想把这一大波人都给杀了。

  监察局的成立必须提上日程,没有一辈子不犯错的人,只有能够约束住他们的良好制度,要有一大批精通算术的人,来好好审核这些地方官员的财政问题。而且这个监察局里面的人员,也要进行轮换调配制,才能不被收买,也要有不断的复查步骤,不能给予绝对的权利。绝对的权利让人腐化。

  谁想到监察局还没有来得及建成,大旱就来了,在这个当口,因为那些粮仓中的被偷空的粮食,以及偷梁换柱的那些不能食用的粮食,让救灾变得困难起来。

  这么一来,谁劝都没有用了。郇昰下了旨,摘掉了三十多个官员的脑袋,几百个从犯被充作苦力,这年头大庆有许多地方都要修水泥路,不怕没有他们干活的地方。

  不止如此,对于这个贪腐事件,郇昰毫不留情地采取了连坐的问罪,祸及三族,不许他们的子孙在五代之内参与科举,入朝为官。

  这把大火烧到了很多人的身上,但是在面对这事,有谁想要求情,就必须站出来把亏空的存粮自掏腰包赔上。在几百万两的债务面前,那些人都缩回了脑袋。于是郇昰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反腐运动,以一种极为可怕的结果告诉世人,莫伸手,伸手就被杀的道理。

  其实,这个年代里头要通过正规的途径赚钱,并不是一个难事。大庆没有明令禁止官员不能从商的说法。一般来说在这个海外贸易刚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权力的官员,想要赚点钱花并不困难。

  所以郇昰才特别的愤怒,有本事去赚洋人的钱啊,就会坑老百姓的人算什么东西。

  但今日的大雨突至之后,郇昰知道薛蟠的意思,就算是临时调集了几大粮商,朝廷下旨决不允许在这个时候调高粮价,但是他们的危机是在大旱之后,就面对更加束手无策的大洪。“我更担心的是黄河,这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决堤就没有断过。钦天监刚才的折子里面,预测这场大雨在京畿地区将会持续十来天的时间。要是雨势一直这样下去,不说大雨之后必将出现的大疫,黄河的水位怕是撑不住了,不知道多少的农田被冲毁。而运河里面的流沙倒灌,也会把运河的河床被破坏,漕运又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就怕是连同运输救援的粮草也会受到阻碍。”

  薛蟠很清楚,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天灾效应面前,人力有时候显得渺小而脆弱。虽然今夜只是大雨的第一晚,但是他已经可以料想从明日开始,会有数不清的折子飞向京城了。

  薛蟠站到了郇昰的身后,让他闭上了眼睛,为他轻轻按摩起了来。“粮商们的事情好解决,只要给了他们足够心动的利益,他们就愿意捐出那些粮食。再说朝廷又不是白要的。在与西宁王一战的时候,朝廷也紧急征用过巴蜀粮商的粮食,两方合作的不错。关键是要派一个足以让他们信任的人下去。”

  薛蟠并没有提到他自己,制衡之道的把握,他比郇昰更加明白,所以有些苦差事可以做,但是有些施恩于人的事情,还是让出来好。像是这般粮商与朝廷的合作不是第一次了,有了先例在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好事。粮商得了名,也有了以后子孙参加科举的权利。官员得了利,在灾难之中的功绩特别容易被人们记住,是升迁必要的政绩。所以,薛蟠绝不会沾染这样的好事,他不需要这样的名声来锦上添花。

  “五哥也不要太烦心了,天要下雨是古往今来控制不了的事情。目前倒是有一桩事情更为重要。上次江南那些人反对用海运取代漕运。可这次的大雨也许是一阵东风,说不准可以把这个难办的事情给办成了。”

  郇昰也放下了那些多余的担忧,那些赈灾的事情必须要做,但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在面对一件不利的天灾时,要化被动为主动,“蟠儿说的这事情是件大事,漕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昨日牛松上了折子,海外贸易的第一批船已经到港了。我光是看着他在折子上列出的那些钱财,都要抵上大庆几年的赋税了。钱财动人心,这一船回来之后,江南的风向也应该要动一下了。”

  果不其然,在第二日朝会上,那些冒着暴雨来上朝的官员们,对于洪涝之害,就没有几个是真心过问的,反而对于江南的这次海贸收益十分的关心。一直不愿意松口漕运的那些死硬派,也终于上折子问皇上,您看这次大雨突降,运河一定会被河沙给冲毁了不少,黄河改道古已有之,既然海运的风险已经弄清楚了,是不是能够考虑一下,改漕运为海运啊?

  “有了甜头放在了他们的面前,所有的节操就都被狗吃了。当初也不知道是哪一些不开眼的人,一定要坚持用漕不用海的,现在看到了真金白银都改口了。这群唯利是图的人!”郇昰扔下了手里的折子,从江南递来的折子里面,十个有七个都在或明或暗的透露出这个意向。一场天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作为父母官却视而不见,反而把这次灾难当做了一次借口,想要搭上那条发财的大道,郇昰怎么可能心里头不气。

  郇旪在书房里面看着郇昰摔折子的表情,也不敢上去劝,没有看到薛蟠在一边没事人一样的喝着茶吗。用薛蟠的话说,摔摔折子也算是解气的做法。不能让气把人给憋坏了,要适当的发泄才行。在薛蟠看来,郇昰更应该去练武场里面打一场,把心中的郁闷给散出去,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说起来郇昰的性格里头带着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天下为公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少数的圣人身上,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逐利而生。如此一个不正常的悖论诞生了。其实皇上手下需要圣人,但是一两个就够了,那些人没有人性的弱点,他们为的是民,而不是君,并不容易掌控管理。相反,上位者手下那些逐利的人,才是最好把握的,知道了利益所去之处,也就能操控天下大势。

  在郇昰终于散了心口这股郁闷之气后,薛蟠才把面前的果盘递了上去,让他润润肠胃。“五哥没有必要这样生气,不论那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对大庆好、对百姓好就已经是皆大欢喜了。人无完人,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克己守礼的君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