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薛蟠之闲话红楼_3

薛蟠之闲话红楼 薛蟠之闲话红楼_3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6:28 来源:免费小说

  ☆、4、鬼魅魍魉去

  薛蟠陷入了一阵半是清醒半是混沌的状态里,他能够感觉到身边在哭泣的薛母,还有焦急的薛父催促着大夫的声音,但是他无论如何也睁不开眼睛,难道就是这样了吗,短暂的一生就要到此为止了吗。

  与此同时,在华山之巅一个穿着暗纹竹绣的道士向江南方向望去,他的脸色极度变化,口中似乎念念有词,当他抬头望天,不知是发现了什么,突然仰天大笑起来,“乱得好!乱得好啊!”

  而薛府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平静,反而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压抑之中,距离薛蟠昏迷已经三天了,凡是来过的大夫无不摇头,在薛蟠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的病因,却是诡异的丧失了生机,仿佛阎王批命不得在阳间停留的样子。

  “王大夫真的没有法子了吗?您祖上可是宫里出来的啊。”薛父在别院门口拉住了王大夫的手,这位的祖上为前朝做过御医,知道的人不多,薛父恰好是其中之一。

  王大夫摸了摸长须,只能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他也于心不忍,薛蟠的病他也照看了很久了,自是知道薛蟠是聪明的好孩子,天妒英才莫不如此。王大夫回握了一下薛父的手,拍了拍,“我给你透个底,这叫做阎王收,以前我的祖父在宫里见过一本古书里面,也有这样的病症,没有任何的原因,就是丧失生机,那是因为魂不附体,薛老爷,你……”后半句准备后事,却是看着薛父短短几日间苍老的容颜,怎么也说不说来了。

  这时,黄芪从正院的道上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爷,门口来了一僧一道说是给大爷来看病的。”

  说话间,就看到一个坡脚道人和一个光头和尚进来,跟在了他的身后,原是薛母已经让人进来了。

  对于鬼神之事,薛父只能说是敬而远之,但是在小儿生死关头,却是不愿放弃任何的一丝希望。

  “两位居士,赶快这边请。”薛父连忙迎了上去,将他们带入薛蟠的归去院。待走进一看,薛父发现这两位还真是不拘小节,衣衫褴褛,也大概为了验证金满床,银满床,为何转眼乞丐人皆谤的道理。

  一僧一道朝着薛父点点头,也没有什么虚礼,就快步进入了薛蟠的别院,王大夫见状也不急着离开,反而又回到了房间。

  “老爷,两位居士,你们来了,快看看蟠儿吧,他的脸色已经……”薛母说话间已经又哭了起来,完全没有了富家太太的样子,只是一个关心儿子的母亲。只见薛蟠的脸色已经呈现出灰白的状态,而他的额头上还不断地冒着虚汗。

  一僧一道看着薛蟠的症状,相互对视了一眼,似乎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坡脚道人先拿出了一支香,就着边上的蜡烛点着了香,顿时一股幽香弥散开来,“让人取一个小香炉来,把香放在小哥的边上。”

  薛父他们都惊讶地发现,薛蟠的脸色似乎有了一点回转,眉间的皱痕似乎变少些许,着效果真是万万出乎意料的。“道长,你是不是有办法?”薛父连忙询问道人生怕他说一个不字。

  然而,在薛父与薛母期盼的眼神中,道人并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神色。和尚在边上说,“我们还是先出去说吧。”

  床上的薛蟠对于外界的感知越来越弱,他陷入了一场古怪的梦境,似乎走在了一个充满了刺鼻的鲜血味道的地方,这里没有任何的光,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可以向前走。薛蟠知道这是一个梦,或者是灵魂来到了所谓的地府。他拼命地想要回头走,却怎么也走不出去。

  不甘心,好不容易才能好感受的亲情之爱,薛蟠不舍得让薛父与薛母难过,他知道他们的爱有多重,如果自己就这样离开了,他害怕这会是父母不能承受的痛。必须回去,薛蟠再次提起了脚步,却有千金重担一般,怎么也无法向来处前行半分。

  在反反复复的尝试中,他感受到了一种拉力,似乎要把他扯破了。此时,一阵幽香飘了过来,似乎让他的神智更清明了,也减缓了那种痛苦。薛蟠没有停歇,继续尝试着向回走。

  “我们来迟了。”来到门外后,和尚却是万般无奈的说了这句话。

  薛父才升起的希望一下子又被粉碎了,他努力控制住颤抖着双手,扶住了身体一下子软下来的昏倒的薛母。“大师的意思已经没有救了吗?刚刚明明已经好转了不少。”薛父不相信这就是最后的结果,他的儿子怎么可能就是这个结局。

  和尚看了看远处的小厮和下人,薛父马上让人扶薛母进屋,请王大夫为她诊下脉,而此处在一片空地上只留下他与一僧一道。

  “令郎本非天之骄子,实则是浑噩一生,可是不知为何会变成如此。”道人似乎十分不解的摇着头,他指了指星空。

  “苍龙出海,孤星降世,紫薇星乱,天机已改。今日之前,我们也没有发现会是这样的格局,令郎的生死大劫已经不是我们可以化解的了,本来我们以为只要规劝令郎远离红尘,就可以免去一场变故,却不成想到更大的变故已经发生。”

  薛父听不太懂其中的玄机,他却是知道了眼前这两位化解不了这个事实。就像是最后的希望被打破了那样,薛父忽的沉默了下来,眼中最后的光亮熄灭了。

  道人拿出了另两支香,“这里还有两支香,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点燃,之后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争得过就是海阔天空,如果争不过……”

  他摇摇头只怕警幻仙子也管不了这里的事情,这可是天机絮乱的事情。

  薛父慎之又慎地接下了两支香,才想要说些感激的话,道人与和尚却已行到了百米之外,眨眼之间离开了。

  回到房里,王大夫告诉薛父,薛母只是忧极伤心,要好好地休息,放宽心。只是,这个时候,王大夫除了开一点静心安神的药,也没法让薛母好起来,这病根在薛蟠的身上。薛父向王大夫颔首,他看了看薛母,又转回了别间薛蟠那里,不敢紧握却又像是抓住最后的稻草般的拿着那两根香。

  “蟠儿,你一定可以挺过来的。”薛父为薛蟠拭去了额头的汗水,在他的床沿边坐了下来,握住了薛蟠的手,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

  薛蟠那头感受的东西似乎又有了变化,他周身的黑暗不见了,似乎站到了那个熟悉无比的现代大街上,四周是高楼林立。他恍惚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不知怎么就飘向了一扇窗边。

  “要说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世人有过一首诗涵盖了他的功过,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那个电视机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

  薛蟠想说不是这样的,不是,他们真的努力了,他真的努力了,几十载的血泪都化了在洋务上,都化在保家卫国上,为什么还是那个结局,还是国破沦陷!

  不对,他是谁,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他是薛蟠,不,他是穆中堂,不,他只是一个机械研究员,他到底是谁?

  “何不归去!归途何处!”一个声如洪钟的叫喊声,在薛蟠的耳边炸了开来,对啊,他要回去的地方是有薛父与薛母的地方,说好了这辈子要重新来过,说好了这辈子不要再孤军奋战,他已经是薛蟠。

  ****

  “醒了!蟠儿!你醒了!”薛蟠挣扎着听见了这声几乎是喜极而泣的声音,等他奋力地睁开眼睛,就看见了脸色憔悴却挂着笑容的父母。

  “我——”,薛蟠一张口想要劝他们不要担心,才发现自己的嗓子疼的厉害。

  “先不要说话了,黄芪快点那杯蜂蜜水来润润喉。”薛母赶忙端过了黄芪手中的杯子。薛父扶起了薛蟠的身体,让他依靠在自己的身上,待薛母喂他喝下这杯水。薛蟠想要自己动手,才发现连抬手都没了那个力气。

  这时,他发现房间除了王大夫外,还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看上去有点面善,不正是梦中最后出现的那个人影。

  薛父顺着薛蟠的眼神,感激的看了一眼道士,“蟠儿要谢谢这位道长,是他将你从昏迷中唤醒了。”

  “不用不用,贫道当不起这个谢字。”道士一番不用放在心上,小事一桩的样子。“令郎经此一劫,可以说是否极泰来,以后定当有一番机遇,如果可以话,练练这个吧,也就是粗浅的功夫。”

  说话间,道士从袖中旅拿出了一本薄册子,封皮上面也没有字迹。“你的身体经过了这几年的病痛,底子不算的好,练些强身健体的功夫比较好,以后注意饮食作息,再过几年一定健康的可以去打老虎了。”

  薛蟠接下了小册子,看上去质朴的蓝色册子,却在他的手中如同千斤重,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这个道士不是一般的人物,才能把自己拉了回来。“谢谢道长!”这四个字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他可以感到那些缠在身上不知名的沉重似乎不见了。

  “顺应本心。”道人只是笑笑说了这句话,这是让薛蟠顺应本心,也是说这一番作为不过是道人自己的本心,之后也没有待薛父的挽留,就径自离开了。

  待走出了薛家,道士仰望着繁星闪耀的夜空,微笑的摇摇头,以后的路,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5、雪落糟鹅掌

  “大爷您怎么来了啊?厨房这个地方油烟大,您看还是不要进了吧。”老方头看到薛蟠照着一件湖蓝色的披风走了过来,这位爷的病好了的事情,估计整个金陵城就没有不知道的。

  薛家人从上到下都是欢欢喜喜的,倒不是因为薛老爷为此赏了大家银子的关系,而是谁不想有个靠得住的主子呢。病好了的大爷,就像是开窍了似得,听说对于读书之事十分用心,就是那个爱好还是没有变化,喜欢吃食。

  “没事,你们管你们忙,我过来看一下,上次说的厨房的整洁工序一定要做好,弄的怎么样了?”薛蟠现在是神清气爽,如同焕然新生,在每日坚持锻炼那本小册子后,他可以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健硕了起来。

  老方头马上帮忙推开了门,下午这个时候,中食刚刚料理完,也没有等到上点心的时刻,正是厨房的人能歇歇脚的时间,整个后厨也不热闹。

  话说回来,大爷喜欢清静的习惯还是没有变,和以往不同,那时要是不注意在大爷面前吵吵嚷嚷了一下,就看到面无表情是种呆傻,而现在端是能在那张脸上看出一丝冷起来。虽然如此,大爷对人倒也不苛责,只要守规矩就可以了。

  薛蟠看了里面的布置,各种厨具都井然有序的放置着,他走到了清洗水池边的小角落里,也没有多余的污垢,心中点点头,奏效了就好。

  这事情的起因源自于月前薛蟠的身体逐渐好了之后,家中要开始操办腊八的事宜,薛蟠主动向父亲申请搭一把手。薛父深知儿子和普通孩子不同,办事已经有了章程,加上之前因为薛蟠的病情他和薛母的心情都大起大落,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人都不适宜过度劳累。既然薛蟠主动请缨协办腊八,薛父也就顺势答应了,这趁着这个时候,指点一下薛蟠,谁想到薛蟠倒是很有主意,把后厨这一块做了个改革。让他们的分工更明确了,整洁度也大大提升了。

  在薛父看来对儿子好,不但是要在吃穿用度上可以提供好的条件,也要从小培养薛蟠的各种能力,他们是从商出生,即便薛蟠今后打算走科举这条路,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五谷不分,不知世情。

  说到底,世人说的男子不用被俗物拘束住,不过是一个为文人清高所设置的一个借口,连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也不知道,连富人家和穷人家的菜价、用食也分不清的人,又怎么去做父母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每个走的更远的人,可是什么都懂一点,能从小事里知道点什么,就是蟠儿说的见微知著。

  “按照新制定的规矩,以后我和父母都会不定时的抽查,老方头,你可要把好这个关卡,要知道厨房可是除了书房之外的府中重地,我们入口的东西,都打你们这里过呢。”

  薛蟠这句话也不带一丝玩笑的,他可是从那个有着各种食品问题的时代里打滚过一会的人。要说放在薛家和这个年代,那些添加剂们是没有用武之地,但是这并不表示食品就一定安全,最重要的后厨的细节问题。

  不只是后厨,很多事情就是坏在了细节上。

  “您放心,有我在这里看着会按照制定的章程办事,这几天已经把下面的计活都按照大爷说的安排好了。每日采办的账册一式三份在账房那里登记着,照着您说的单子,重新安排了才买的人手,月钱也和每次的考评结果挂钩。”老方头拿出了随身带着的账本,这是为了方便薛蟠平日过问而准备的,其他的两本一本在账房那里,一本要送到老爷那里。

  “不只如此,厨房里的几个厨子我都关照过了,他们也是薛府的老人了,对自己手上的货没有放松过,您瞧那是按照规矩专门规整过的厨具摆放。”老方头将薛蟠引导了三个大柜子前头,边上还有一个长条柜子,上面整齐的摆放着各种调料,坛坛罐罐下面倒是没有看到一丝油腻。

  薛蟠拉开了其中一扇柜门,里面是几把不同式样的刀具,取了其中一把来细看,倒是被磨得不错,用了心的。“都说厨子的功夫在刀上有一大半,我懂的不算多,也知道刀应该是要锋利无比、铮光瓦亮的好,每人都有各自善用的刀,你让人做几块牌子,挂在几个橱上,一目了然知道哪个是哪个用的,不要等上大宴席的时候,忙中出乱。”

  老方头在边上点头一一记下,就看到薛蟠又拿了另一把出来,他摇摇头,“像是这把就不行,还缺了点火候,你看这个刀刃这里还留了一道白线,那几把也是,这说明厚度还是过了一些。”薛蟠又小心的用拇指刮了刮刀刃,这把老方头吓了一跳,才想出口阻止这位爷怕他划伤手,就又听见,“像是这把一点锋利的感觉都没有,而且还有卷刃,让他好好弄弄。这是哪个的东西?”

  老方头犹豫了一下,这是那位薛蟠的那位奶嬷嬷徐家的亲戚,他有点为难,这样背后说人的事情总不是太好。

  “怎么他和我有关系?”薛蟠倒是清楚的很,看老方头的脸色就明白了,这个老头也是故意的,要不然他怎么会真的面有难色。

  “嘿,是徐嬷嬷家里的亲戚,说是北方菜做的好,从京城王家过来的。”老方头为难的开口了,那位可不是一个勤劳的主,这次厨房整改里面,就他磨磨唧唧的事情多,其他人都觉得干活的地方干净点,分工明确一点,赏钱多一点没有什么不好,偏就是旁时偷奸耍滑的人,才会对这样的事情有闲言啐语。

  “哦——,北方菜,这到也是奇怪,不是已经请了曹师傅吗,王家出来的厨子好,还是师承御膳房的厨子好,倒是可以一较高下了。”薛蟠轻轻笑了笑,徐嬷嬷么,不急,现在他只想先过个好年。

  在转了一圈,看了看用来清洁的抹布,薛蟠特地关照这个清洁的用具一定要定时更换,他会和府里的管事明确这一点的物资进出。“用来清洗刀具、砧板的抹布一定严格分门别类,经常清洗,还要定时的更换,不能看见上面有洗不去的黄渣了还在用,这里可千万别给我省钱。擦台子的和擦碗的要分开,就连擦刀的和擦砧板的也要分开。不然会窜味。”

  “我都让他们做个牌子挂号,什么布就挂在什么地方,不会耽误事情。”老方头马上接着薛蟠刚才的要求加了一句。

  “像是切葱的刀不能来切笋,捣辣椒的臼不能用来捣面粉,这样的事情也用不着我来说,你都看着些,别让他们贪图一时的便利。当然,大师傅们都有自己的脾气,有时候也别太较真,其中的度,老方头的话,总能把握好的。”薛蟠末了算是夸了他一句,有时光加银子还是不够的,主子适时的肯定还是很重要的。

  老方头听了顿时笑开来了,他就知道大爷不是个小孩,做事也是一味死板的规矩,还是张弛有度的,只要守住分寸。

  “今天晚上的菜再添一个糟鹅掌吧,看着天色是要下雪珠儿了,正是吃的时节。”薛蟠临走吩咐了老方头一句。

  ****

  晚饭过后,薛蟠转了一圈消食,回到了房里,就看到眉开眼笑的当归蹭来上,这绝不是夸张,怕是刚刚赏给他们四人的鹅掌,让这四个跟在他身边的小厮也体会了一次‘百嗜不如双跖羹’。

  微微打开一点窗,屋里还烧着细碳,薛蟠坐在稍稍距离窗子远些的地方,不吹到冷风,又能看着天上开始飘起的鹅毛大雪,手中端着一杯温茶,看着它冒起的淼淼水雾,这样落雪、冬夜、暖茶的日子,真是岁月静好的感觉。

  “感谢我的话就不要说了,赏你们糟鹅掌也是让你们尝个鲜。这个时日吃点鹅对身体有好处,我病的那些日子,你们尽心尽力我全部都知道,只要以后你们还是能衷心办事,赏个吃食不过事件平常事。”

  薛蟠看着面前的四个小厮心中也是感概,这四位也算是他的得力助手了,比他大了个四五岁,做事什么的都有了方寸,以后他也许还有交付要事的时候,要知道在他们这种人家,贴身的小厮的能力可是很重要的。

  迎客会友还是打探消息都也离不开这些小厮们,当归、荆芥、黄芪、甘草得力能用,也是他自己的运气。

  得空的时候,薛蟠也是愿意稍稍和他们聊几句,他可不会一直把他们放在薛府里,说不定哪天别的地方就有用了。故而,也不是主子对待下人的那种全然吩咐的态度,人和人的相处很是玄妙,有时候太亲切就失了尊卑,有时太过冷漠却也让人难以从心中产生感情。

  “大爷,这次我看到了庄子上给府里来送租子的样子,好嘛,光是活鸭就有一百来只,这个冬天是管够了。”当归笑眯眯地说着,薛府的富贵可不是白说的,这叫是府上人不多吃不了那么多,其他多余的都卖了出去,否则那是百来只这么少。

  “听说鹅肉补脾益气,是药膳中的一味主食。”黄芪想着刚刚几乎是入口即化的鹅掌,在经过了糟酒腌制之后,带着一股黄酒的味道,就着米饭一同下咽,在腊月深冬里,倒是有了阵火热的滋味,把寒气驱逐开去。

  薛蟠看这两个馋的样子,也觉得好笑,也是吃客喜欢和别人一同说说吃的事情。“这鹅掌其实不是多么难得的吃食,而是一道家常菜,那些个小馆子那都是有这样一道菜的。烹制的方法并没有多难,取一只肥鹅,剁下它的两掌,现将其清洗干净,这一点倒是最为关键的,食材不洁净是最忌讳的。”

  说着薛蟠画了一只肥鹅,旁边配的却是用樱桃点缀的码在盘中,四周像是饶了一圈切片黄瓜的糟鹅掌这道菜。

  “我在后厨看过一次,这鹅掌要去除它的爪尖,用小刀把鹅掌的骨头上端给破开来,为的是把肥鹅掌中走路太多形成的老茧给除了。然后,和黄瓜皮、葱姜一起入锅煮,焯透之后,用凉水漂凉。这是第一煮,为的是把它煮熟。”

  薛蟠将那只画着的肥鹅,下面画了一个一字,又在边上添了一口锅子,之后画了几笔成了一个蒸笼,里面是几只鹅掌。

  “然后是用中火蒸,这个时候除了葱姜和清水,还要加入黄酒,这时候开始也就是糟入味的时候了,待到鹅掌蒸至酥软后,把它稍微凉一下,就可以顺着刚才切开的地方,把鹅掌内的骨节都削个干净。”

  “这时,就可以切成稍稍较为粗的鹅掌丝,整齐地放在碗中,在上面覆上一块纱布,然后在纱布的上面倒下事先准备好的香糟汁,加盖闷上两个时辰左右。就能揭盖了,也去了纱布,之所以用纱布,是要将糟汁中的渣渣沥去。”

  在纱布覆碗的图边上,就是最后那个成品了,盛在瓷盘之中,用对切一半的樱桃与黄瓜薄片点缀在鹅掌四周。

  “大爷,江南这一代,似乎都爱吃鹅掌,有人不是说他希望鹅可以有四只掌吗?”荆芥想起了好像有这么一句诗来着,这多是因为鹅掌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凉爽脆嫩,有着一股浓浓的糟味。

  “愿鹅生四掌,这是五代的时候一个僧人,谦光说的。喜欢吃的人,总是觉得好东西不够多。”薛蟠想了一下长了四只掌的鹅,那还是不要的好,要不然就是畸形了,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才能细水长流,猛地一下子吃,还有什么意思。

  待这段闲话过去,薛蟠单独把没有说话的甘草留了下来。“京城那里的信到了吗?”

  ☆、6、送暖入屠苏·上

  薛蟠单独把甘草留了下来,甘草和当归的圆融、荆芥的沉默、黄芪的平实不太一样,他就像是一个随时可以忽略的人,要是薛蟠的说法这样最不让人投放仪式注意力的人,才是最适合做探子的计活。扔到人堆里,都不带记起他那张脸的。

  “京城的信已经来了,上次大爷说的,想找个人在那里收集的小故事的事情,也已经有人在做了。”甘草不紧不慢地信递给了薛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