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3节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3节

作者:二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3:45 来源:免费小说

  李三树瞟了眼妻子,果不其然钱氏的脸色很是不好,钱氏是最不情愿的,她只有一个女儿三妮才五岁多,这读书要用掉多少钱啊!

  当即反对道:“上啥学,咱家又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你们看看咱村的三叔公学了多少年,现在还是个老童生,哪能把一年到头的辛苦钱,扔进这个无底洞!”

  李三树赶快拉了拉钱氏,瞪了她一眼,连忙说道:“爹,娘,钱氏就是心疼钱,不是不让金宝读书。

  我这个做三叔的很愿意金宝去读书,毕竟他可是咱家的长孙,咱们大人紧一紧裤腰带,供金宝读书还是够的”

  李长河摸了摸手上的旱烟袋,“不用你们紧裤腰,金宝读书的钱咱家还是有的,前几年我和大山跑了几趟货,赚了些钱,这些钱就用来给金宝读书,至于你们两家也别觉得委屈,以后壮头到了年纪也去读书,老三你家以后有了儿子也去!”

  听到公公如此说到,再看看脸色铁青的三树,钱氏再不情愿也只好出声道“爹,我刚才就是脑子不清楚,金宝读书是好事”

  老赵氏很是满意,家里三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虽然三儿媳自私了些,可却对老三是真好,虽然只有一个女儿,对女儿也不错。

  比起老二媳妇强了不少,二儿媳妇对自家的两个丫头可是不闻不问的,只要老三还能管住他,这个家里就不会出什么事,谁家家里不都是磕磕碰碰的,只要三哥儿子心齐这个家就不会散。

  看着大家都没有什么话要说了,爷爷李长河磕了磕烟袋,李长河站起身来,“那就这么决定了,老大家的,等家里粮食交完赋税你去镇上扯几尺布,给金宝做几身衣裳,”

  “好了好了,既然没啥事了大家就都散了吧,早点歇息去吧!”还没等大儿媳回话,爷爷李长河就结束了这个简短的家庭会议,留下心思各异的几房回房间去了。

  这个夜晚李家几房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这些李均竹都不知道,因为他现在躺在炕上望着自己身边的这枚玉佩,心里复杂得很。

  这枚玉佩是爷爷刚才送到他屋子里来的,这是一块很普通的圆形玉佩,他仔细看过没啥特点,就是一块粗糙普通的碧玉,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图案,反正他是没看出来这是个啥?

  听爷爷说这是当年他跟随学院夫子很多年,在与夫子外出游历途中救过夫子之命,夫子准备回都城与家人团聚。

  爷爷李长河却因为不想离开故乡,最后决定回家种地,临行前夫子赠与他的,说是也算是对他有半师之谊,且有救命之恩,如果以后遇到难处可以带着玉佩到都城陈宅找他,就算他没在世上了,他的子孙后辈们也会认这块玉佩。

  为此,爷爷李长河认定,夫子绝对不是个普通人,虽然他也没有打算用这块玉佩得到些什么。

  前朝最难熬的时候他都珍藏着这块玉佩,本打算作为传家之宝传下去,现在孙子要入学堂读书了,他才把这块玉佩交给李均竹,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李均竹很是无语,他才5岁好不好,家里的长辈们对他怎么有种迷一样的光环,还玉佩,玉佩,等等玉佩?

  前世他不是就赶着去处理玉佩的事吗?不会吧,祠堂,玉佩,难道被砸的祠堂是李家的?他连忙爬起身来拿起枕边的玉佩,就着窗边微弱的月光仔细观察。

  突然指尖一疼,一阵白光闪过,刺的李均竹赶紧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空间,这地儿不大,大概只有100多平米的样子,四周都被浓浓的雾气所包裹着,本来他还想试试能不能穿过浓雾去看看,没想到这浓雾竟然是实体的,入手竟然是棉花的质感。

  中间唯一存在的一座小竹楼,看上去也就几十平方,走进竹楼的李均竹放眼看去只有满屋的书。

  是的各种书,而且散落一地,架子上堆满书,地上也全堆满了各种书,近距离的大概扫了几眼,李均竹就发现这书好像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不同时间的书,有前世他在书店经常能看到的装订非常精美的书,也有竹简制成的书。

  他好像还看到了一本特别的书本,看上去象是□□的皮,匆匆翻了翻,他还是决定上二楼看看。

  走上二楼才发现二楼半个房间里也是书,另外半个房间只有一套桌椅,看了一圈,还挺让李均竹失望的,原本还以为会发现什么惊天金手指,没想到就是一座小型图书馆。

  坐在桌前失落了会,他很快就释然了,能得到这么个空间就已经是金手指了,怎么自己还贪心起来了,说不定这空间以后对我的科举之路有大帮助呢,现在先放着吧,等有时间一定好好的来整理下屋子的书。

  心中默念了一句“出”果然人就出现在了炕上,李均竹抬头看了看天发现月亮还是挂在天上,也不知道自己进去的几个小时外面是什么时间。

  而睡在旁边的表弟壮头则在香甜的砸吧着嘴不知道梦里又梦见了什么好吃的。

  强忍着心里的激动,李均竹紧紧的握着手里的玉佩,天蒙蒙亮的时候才勉强睡着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忙完秋收救到了过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李均竹每晚都在表弟睡着后进入空间,开始一本一本整理起了竹楼里散乱一地的书籍。

  他果然猜的没错,这些书不是来自一个世界,刚开始没觉得这书有多少,整理起来了才发现,这书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其中果然不乏好多关于科举类的书,他还翻到一本《五年辅导三年科考》,他细心的把关于科举类的书籍专门一本一本整理上了二楼,这项工程直到他进入学堂也才整理了不过几十分之一。

  第5章 拜师

  年初七刚一过,李家上上下下开始忙碌了起来,初十就是李均竹上学堂拜师的日子,奶奶老赵氏和二婶跑了几趟镇上扯了不少的棉布,准备给他做几身衣裳,往后可不能再穿那补了巴的衣裳了。

  爹娘则在给他准备拜师要用的“束脩”除了二两银子外,还需要准备东西,分别是: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育;红豆,鸿运高照:最后枣子,功德圆满,最后加上两条腊肉才算准备齐全。

  初十一早,天才蒙蒙亮,奶奶老赵氏就开始张罗起老伴和长孙的早饭.

  赵氏在东厢房里给李均竹穿上前几日刚做好的棉衣,看着才刚到大腿的儿子,穿上棉衣白白净净的样子,一下子红了眼.

  以后每日都要这般早起,才5岁的儿子现在开始就不会再有撒娇赖床的日子了,作为母亲真是心疼,想到儿子入学的第一天流眼泪不吉利,硬生生的把眼泪憋了回去。

  看着自家娘差点抹起眼泪来,李均竹忙开口安慰:“娘,你看我穿的多好看,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给您买绸缎衣裳穿,也给爹和爷奶买,咱家都天天穿好看的衣裳。”

  吃过早饭,李长河背上拜师要用的东西,两爷孙慢慢朝隔壁村走去,一路上爷爷都在嘱咐李均竹一会拜师要注意的事。

  “一会见到夫子不用害怕,夫子问你啥,你就答,不知道的就说不会,切不可说谎.”在书院打杂时他可是看到不少说大话被拒收的孩子们,估计也是被大人所教,怕夫子不收,结果倒适得其反了。

  “晓得了”李均竹清脆的声音响起:

  不多会,爷孙两就走到了一座灰墙青瓦的房子面前,这房子比起自己家的可气派多了,院墙都快两米高了.

  这个世界,功名果然是一条致富渠道,这是作为作为商人的李均竹首先所想到的,不得不说这就是商人本色啊。

  叩响门环,不多会出来一个拿着扫把的老者,听到是拜师的,麻利的带着爷孙两就朝后院走去,安排好两人在偏厅稍作休息,自己则去前院禀告。

  听着前院传来阵阵读书声,偶尔还有小童的惊呼声和呵斥声,也许再过不久这里面也会有自己的声音呢。

  等了快半个时辰,老者才姗姗来迟,后面跟着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长者,虽然华发已生,但身姿却很挺拔,没有一点老人们常有的佝偻姿态,脸上的法令纹很深,一看就是个很严肃的老师。

  看了眼站立不安的两爷孙,许夫子开口道:“老人家你坐着歇息,不必拘谨。”

  “你跟我进书房来。”说完就率先踱步朝书房走去。

  李均竹连忙跟上,不用想,就知道许夫子的这个你,指的是他。

  在书房站定后,坐在宽大书桌背后的许夫子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用审视的眼光盯着李均竹看。

  不知道夫子在看什么,心里有点打鼓,可是李均竹还是抬头挺胸的目视前方,甚至还不自觉的挺了挺胸膛,准备夫子再不说话,就开口自荐下。

  “三字经读过没有?”许夫子终于开口道:

  “读过,爷爷教我读过。”

  “那你从第一句读给我听听,记到哪就读到哪,不会背了就停下来。”害怕孩子太过紧张,许夫子嘱咐道:

  李均竹点点头,开始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后面,后面就不会了”看电视剧里古人们背书都是摇头晃脑的,可他才摇了这么会,李均竹感觉自己的脑仁都晕起来了。

  “资质尚可,不管你是多久学会这些的,入了学堂都得从头学起,好了,你出去叫你爷爷吧,你这学生我收下了”挥了挥手,许夫子示意李均竹。

  这倒让他吃惊不小,这夫子也太干脆利落了,难道不应该问我启蒙多久了,会写字吗?

  就几句话就结束了,他准备好的答案,准备一鸣惊人,看来全部都用不上了,一边往偏厅走去,李均竹心里还在不停的腹诽着。

  拜师礼很简单,李均竹向许夫子敬茶,行拜师礼,再奉上准备好的束脩,收下夫子赠与的一套笔墨,一本字帖和一本手抄的三字经,这拜师礼就算完成了。

  直到走出学堂的大门,李长河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飘飘的。

  孙儿就这么简单的入了学,夫子甚至都没有问问自家是什么身份,准备走科考的路子还是只是认字,看来金宝的聪慧也让许夫子另眼相看了。

  他哪知道,来许夫子处读书的都是奔着识几个大字好去镇上找份活计的,也都是附近村里的农家孩子,有想走科举之路的,家里宽裕点的都送去镇上书院了。

  所以许夫子对于收学生向来都是态度端正即可,不得不说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回到家,听李长河这么一说,家里的长辈们也都误会了许夫子,觉得一定是自家孩子太过聪慧,连一直不赞同李均竹花钱读书的三婶都觉得这侄子脑子是真好使。

  第二天一早,李均竹正式踏进了学堂的大门,许夫子领着他去到学堂里唯一的一间课堂,指了指第一排的一个桌子,示意他坐那,看李均竹坐好之后,敲了敲手中的戒尺示意乱哄哄的课堂安静下来。

  开始抽背起昨日所教的内容,一连抽了几个学生起来背诵,竟然没一个能完整的背诵下来。

  看着夫子越来越黑的脸色,李均竹感觉不太妙,果然他又听到了那日在前院听到的呵斥声,直到有些小童已经开始哭泣,夫子才停止了呵斥,

  而呆掉的李均竹则被许夫子喊上了他的书案旁给他讲解起了三字经,看李均竹接受良好,不知不觉就加快了进度,直到教到那日拜师时李均竹背诵到的位置才停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许夫子让他复述自己所讲内容之时,李均竹竟然完整的复述了出来,这让许夫子感觉激动不已,没想到这小子记忆力如此惊人,不由得出声问道:“以前可有人为你讲解过?”

  “回夫子,学生是第一次听,学生家只有爷爷认识些字,可爷爷说他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给我解惑答疑”

  李均竹很是疑惑,这很难吗?只是复述一下夫子的话这有什么难的,不他却忘了他才是个五岁的幼儿,当然让许夫子吃惊不小。

  “那夫子再问你,你家人送你来学堂是为何而学?是要识字算账还是科考入仕”正了正神色,许夫子严肃的问道:

  “科考入仕的”李均竹也正色回道:

  “好,那接下来我把三字经剩余的部分,也教你念几遍,明日你来背诵,”翻开手里的书,许夫子开始给李均竹念起了三字经的剩下内容。

  懵了的李均竹也只好集中精神跟着夫子念着,而学堂里的其他孩子们都表示他们已经被遗忘了,反复念了三遍之后,又教授了李均竹握笔姿势,才让他回到座位上温习刚教的内容,最后才开始教习其他几个年龄教大的同学今日要讲的内容。

  结束早晨的课程之后,家近点的孩子们都会回家吃午饭,而家较远的也就带些干粮就着学堂里的热水凑合对付了,夫子前脚刚走,课堂里李均竹就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围住了。

  “各位师兄们好,我叫李均竹,是隔壁李家村的,”他赶忙进行了自我介绍,发生了刚才学堂上的事,他可不想一来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说完还腼腆的挠了挠脸,一副憨厚的样子。

  都是农家孩子,心性都很淳朴,听李均竹开口,也都报上姓名之后匆匆离开了学堂。

  最后只就留下一个比李均竹高不了多少的小胖子开口说道:“我叫陈百富,我也是李家村的,我家就住在村头的那棵大榕树旁边。”说完还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个油纸包,分了一个包子递给他。

  接过包子,李均竹道了声谢,招呼着小胖子同路回村。

  说起这陈家,在李家村也是路人皆知,陈家的当家人是陈百富的祖母,是前朝时从李家村嫁出去的,听说嫁的夫君有些本事,在前朝动乱之时明珠识主,跟对了人。

  可惜新朝刚立陈家祖父和其儿子三人都丧生在前朝余孽的反乱中,留下一门孤儿寡母的,被陈家所不容,陈家祖母只能带着一家老小离开都城回到李家村生活。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陈家的生活在李家村也与其他村民们格格不入,平时基本都不出门,与村里的其他人也很少来往,所以李均竹来到这个世界五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陈百富,更别说陈家的女眷了 。

  吃过午饭,带上装满水的葫芦,李均竹早早来到学堂,打开书本,温习起早上所学的内容,直到同窗们都陆陆续续到来,夫子才安排了下午的学习内容,就是练字。

  完成夫子所安排的习字内容就可以下学回家去了,而没有学过写毛笔字的李均竹则翻开老师赠与的字帖,开始练习,虽然他现在年龄太小,不敢过多的练习,但是也要脚踏实地的打好基础,慢慢书写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李均竹小小年纪没有半点浮躁的样子,许夫子也很是满意,这也令他在学堂的日子也开始慢慢如鱼得水起来。

  第6章 六年变化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六年的时光,李均竹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小少年,松软的头发终于可以束起来,穿上家里给做的长衫,这个十一岁的少年虽然还面容稚嫩,却已经隐隐有了谦谦君子的风范。

  自从第一天在学堂展露了惊人的记忆力,许夫子对于李均竹的教授越来越快,从最开始的先背诵再讲义,变为了边讲义边背诵,最后甚至学堂下学之后,还要给李均竹单独授课,回家之后还要练习老师所布置的课业,练习字帖。

  所以李均竹每日天黑才从学堂回家,而匆忙吃完晚饭之后还要复习课业,最后还要练习半个时辰的毛笔字。

  奶奶老赵氏每每看到夜晚只有李均竹屋里的烛光还亮着,都要心疼的嘱咐他早点歇息,而李均竹每次在奶奶担心的眼神中都会乖乖的熄灭蜡烛,然后上炕躺下,等奶奶离开之后就会进入空间继续学习。

  这几年,李均竹慢慢的开始探索这个空间里的图书室,把所有的书籍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没想到等把全部书籍整理好后二楼的书桌上突然跳出个万能图书馆的显示器。

  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三个选项,1:长生修仙,2:富可敌国,3:科考强国,毫无疑问的选择了3后,屏幕里竟然是许多科考的题目,品种之繁杂都让他看花了眼。

  仔细阅读了使用说明后李均竹发现,这个图书馆应该是这个空间的很多届主人录入而成,主人去世或者飞升之后空间就会选择“它”认为的新主人继任,否则空间就会继续沉睡。

  这也解决了李均竹入学以来的最大难题,就是练习毛笔字的问题,由于家里的条件所限,虽然用的是最便宜的黄纸,可他也不敢每次都用纸练习,有了这个图书馆,他可以点选字帖选项,就会出来字帖,同时还有笔墨纸砚一起出现,这样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纸上练习。

  寒来暑往,他的字也终于慢慢有了属于自己的风骨,而据他细心观察,发现这空间里的时间竟然是停止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