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1节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1节

作者:二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3:45 来源:免费小说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作者:二汀

  文案:

  一朝穿越为李家第三代的长孙,李均竹本以为要靠自己一步一脚印来改变家里的命运。

  哪知一不小心,与穿成女儿身的理工直男成了兄弟,与一心活在大侠梦的小白太子做了知己。

  拜了位亦正亦邪的大佬为师,还娶了个能文能武的将门虎女为妻。

  身边聚齐着一群家底丰厚的“纨绔”们,手里还握着个无数知识的空间读书馆。

  后来的他才发现自己挥挥手就能搅风搅雨。

  见识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百姓的绝望,他站在高处,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科举为辅,成长为主。

  前期轻松科举,后期打脸成长。

  【小剧场】

  李均竹:“夫人,我今日在朝中被御史台的张御史喷了满身的口水,我只是夸了句皇上的功夫大有长劲,我太难了。”

  王卓然:“夫君,你稍作休息,夫人去去就来。”

  两日后,御史台张御史身穿红底裤被自家夫人罚跪在院中的消息就传遍了都城

  李均竹:“夫人威武。”

  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科举 朝堂之上

  主角:李均竹,王卓然 ┃ 配角:苗方(苗芳),李长河,老赵氏 ┃ 其它:1v1女主能文能武真高人

  一句话简介:大佬成长记录

  立意:奋斗,向上,改变自己命运从而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第1章 穿越农家

  穿越农家

  大乾朝七年,云城郡,昆山县,李家村。

  村尾的李长河家,坐在屋檐下的一名幼童望着这滂沱大雨一边拖着比自己身高矮不了多少的板凳一边往后退一边悠悠的叹了口气。

  这五短身材的小童,就是李家盼了很多年才盼来的长孙,小名金宝,寓意是全家的金疙瘩,大名是请村里最有学问的村长给起的名唤李均竹。

  本来家人是绝对不会允许他溜出屋子的,被淋湿了发热伤寒可不是小事,不是最近天气太过反常,祖父和家里大人们都在商量田里的事,才让他溜了出屋。

  吧嗒,吧嗒,豆大的雨点不停砸在屋檐上,李均竹非常庆幸自家的条件在这个李家村里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是青砖瓦房,虽然下了快三天的雨,还没有出现漏水的现象,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茅草屋顶,一些人家甚至都出现了漏雨的情况。

  “诶!”望着这丝毫没有要雨停的意思,李均竹爬上板凳,坐在凳子上出了神。

  穿越过来已经快四年了,据这四年的观察,他穿越的李家真的太穷了,虽然这条件在整个李家村来说都是上等,可以他现代人的标准来说还是太穷了。

  前世的他父母在他一岁多的时候救出车祸去世了,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可他绝不是孤苦伶仃长大的,他家的条件在当地市里都是能排上号的,所以李均竹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不过这些都在他上高中的时候被打断了。

  爷爷的去世让他悲痛欲绝,可随后而来的是亲人的遗产争夺战,年少的李均竹最后只分到了很少的钱。

  他带着年迈的奶奶离开了这些所谓的“亲人”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直到奶奶去世前他所创办的房地产集团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而奶奶的去世带给他的则是毁灭性的的打击,他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开始日复一日的醺酒。

  恍惚记得好像是某天,在对某个村进行土地拆迁的时候他手下的经理擅自做主强拆了一座祠堂,甚至砸掉了人家祠堂里一直供奉的一块玉佩,引起了村民的抗议,他急忙开车去处理,可因为昨夜喝了酒,高速路上出了车祸一睁眼就到了这!

  还好他在那个时空已经了无牵挂,遗嘱早就立好了,他一旦去世所有的钱都捐给社会,公司股份也给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集团股东。

  这么一想他好像真的不亏,至少在这个世界他有父母还有祖父母,甚至还有了手足。

  穿越过来一年多,他才勉强能从院子里出了门,最大的活动范围就是被祖父抱着到村头的大槐树下乘凉。

  对这个大乾朝他真的是知之甚少,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祖父和村民聊天时得来,他只知道这个朝代不是他认知里的任何一个朝代。

  李家村,顾名思义就是大部分李姓族人在这里聚集居住,外姓人也有,但很少,很多都是前些年新朝建立之初逃难而来,在此定居的。不过李姓族人都比较和睦,又有个德高望重的村长,这些年来倒也算相安无事。

  经过7年的休养生息,大乾朝慢慢开始有了生机,老百姓们的生活比前朝时好了很多,朝廷轻徭役薄赋税,鼓励开荒减免头三年的赋税,这使得老百姓们基本都能勉强温饱,不过如果雨再不停,地里今年可就颗粒无收了,条件比较好的他家也一样。

  想到这!李均竹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这古时候可真是看天吃饭啊!”

  他家现在是三世同堂,还未分家,爷爷李长河四十八岁,是李家二房经过前朝战乱和瘟疫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人,年轻时在镇上一家书院打杂跟随书院里的老先生学了些字,在李家那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人。

  奶奶老赵氏,四十七岁,性格坚毅,爽利,在李家村是出了名的对媳妇好,但家里人都比较听奶奶老赵氏的话,因为她身后可是站着个无条件支持她的爷爷!

  夫妻两一生共育有子女五人三男两女,在前朝那个战乱年代都还养活并长大了,这在李家村也是传奇。两个女儿都在前些年前相继出嫁,可小女儿前几年因为难产去世,渐渐的也没了来往。

  现在在身边的就是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大山,娶妻张氏,他们就是这一世李均竹的父母,他上头还有两个姐姐。

  二儿子李二水,娶妻越氏 ,育有两女一子

  老三李三树,娶妻钱氏,育有一女。

  其实李均竹出生以前李家已经连生四个女儿,这让半辈子都让村里人艳羡的李家挺抬不起头来的。

  直到李均竹出生祖父李长河才终于扬眉吐气,所以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软软糯糯的孙子到村头大榕树那里去找老伙伴们吹牛,炫耀孙子。

  虽然后来二弟李均凌出生也不能改变他在祖父祖母心里的位置。

  二弟出生后依照均字的顺序,爷爷取了凌字,小名壮头。小时候的壮头出生时身子骨不好,家里人便取了壮头这个小名希望他强壮长大。

  李父跟二叔李二水空闲时间都到镇上给人抗大包,赚来的钱都给壮头买补身子的药材,就这样直到他一岁多时身体才像他的小名一样壮了起来,现在两岁的壮头就是李均竹的跟屁虫,走哪都有他。

  “天哪!你怎么坐在这,奶的金宝,发热了可怎么办?”正回忆呢,突然一声惊呼,门口风一样奔来一个人影,接着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来人正是奶奶老赵氏。

  被吓到了的老赵氏一边用手摸着李均竹的额头,一边朝堂屋李呼喊着;“金花,金花,你怎么看的孩子,孩子跑出来了都不知道,”

  跟着老赵氏奔出来的张氏一看孩子脚上的鞋都湿了,也白了脸,连忙从婆母手中接过孩子朝堂屋走去。

  屋外的动静也引起了堂屋里的大人们的注意,听到奶奶的话李大山也急忙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爷爷李长河和叔叔们。

  这让李均竹也不好意思了起来,没想到自己成了豆丁身材心智也变不成熟起来,这时代一旦感冒可是很严重的事,为此丢了姓名的孩子比比皆是。

  直到被塞进小被子,被爷爷抱在怀里,再三被确定没有发热,大家才放下心来,继续商讨刚才商讨的事。

  “大山晌午过后,你去看看地里的情况,顺便去大叔公家里看看,大叔公家里是茅草屋顶,你看看漏了没有?如果漏雨了你就把老人接到家里来,老人可受不住”爷爷一边搓着李均竹的小手,一边对李父吩咐道。

  “好的,爹”李大树看着屋外连绵的雨势回答道!

  “好啦好啦!商量来商量去,咱们庄稼人也看老天脸色吃饭,吃了饭再说”

  奶奶老赵氏的声音从堂屋门口传来。手里还拿着李均竹的棉鞋,准备来给李均竹穿上。

  “金宝,奶给金宝蒸了蛋羹,金宝只要乖乖喝了姜汤,就可以吃蛋羹了” 一边给李均竹穿鞋,一边摸着他的小脚丫,感觉是暖和的才放下心来。

  “金宝乖!金宝要吃蛋羹,壮头也吃蛋羹,壮头也喝姜汤”被逗着的李均竹对奶奶一边撒娇一边心里自我催眠着,我是孩子我是毛孩子!

  被叫到名字的壮头,连忙把头往二叔怀里钻,嘴里还嘟囔着“不喝姜汤,不喝姜汤,大哥坏”

  听着孩子们童言童语的逗趣,几天来压在心头上的重担也暂时都丢了开了,堂屋里都是欢声笑语

  第2章 雨停

  爷,奶,吃饭了。”这时李大妮端着一个瓦盆正从厨房穿过屋檐走进堂屋.

  李均竹看了看自己这世的亲大姐,才7岁的她已经能做家里的大部分家务了,农忙时节家里的大部分家务都是奶奶带着大妮二妮做的,她头发枯黄,梳成一条辫子垂在脑后,身材瘦小,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可眼下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李家算好的至少孙子孙女们都没有挨过饿,奶奶老赵氏也从来不会克扣孙女们的粮食,比起村子里其他家的卖儿卖女的人家不知好了多少。

  前世李均竹看电视时古代电视剧里的女性都梳着繁杂的头型,穿着拖曳的长裙,来到这个朝代他才知道那就只是电视剧,现实里的老百姓都只穿着裤子,夏天的时候男人们甚至穿着过膝盖的短裤赤着胳膊在田地里忙碌。

  女人们在农忙的时候也是穿着裤子做农活,只有走亲戚或者上镇子里才在裤子外面套上一条盖过脚面的裙子,发型更是简单已婚的直接用簪子在脑后挽个发髻,未婚的都是一条辫子垂在脑后。

  李均竹只见到过村子里的村长穿过长衫,平时也是短褐下地呢,没错作为村里唯一有功名的村长三叔公也是下地做农活的。

  听到大妮的喊声,大人们都围着两张方桌坐着,男人们坐一桌连四岁的李均竹和壮头也坐那桌。

  女人们坐了一桌,桌上放着两个大盆,一盆青菜煮的糙米粥,一盆放着蒸好的南瓜和红薯,除了这两盆饭菜,还有一小碟去年冬天腌制的笋干,一碟萝卜干。

  看到爷爷李长河拿起筷子,大家才开始动筷,李父给爷爷李长河盛了一碗较干的稀粥,再给两个小的盛好,才盛了一碗清的可以照镜子的汤水,就着红薯慢慢喝着,而李均竹和二弟李均凌面前还多了一碗蒸好的蛋羹。

  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碗蛋羹,李均竹心里五味杂成,前世最渴望的亲情在这一世他充分享受到了,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毫无保留的给他。

  这碗蛋羹就是他们认为最好的食物,看看父亲碗里可以称为汤水的粥,无奈叹气,家里还是太穷了。

  不是没想过把蛋羹分出去,可最后总换来爷爷和父亲的拒绝和唠叨,最后只能妥协,一边往嘴里塞着蛋羹一边暗暗发誓以后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下午要去办的事,提起这不停的雨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

  “咦?这雨是不是小了很多?”坐在门口的大妮看向院子里疑惑出声问到.

  听到大妮的声音大家不约而同扭头看向院子,爷爷李长河甚至冲到门口一看狂喜道:“小了小了.你们看这乌云都快散去了.”

  听到爷爷肯定的声音堂屋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三叔李三树更是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说一会要去看看自家的田地.

  李均竹也放下了心里的担忧,还好老天爷没有掐断老百姓们的活路,不然别说有些村子里颗粒无收,可能有洪水隐患,就连李家村也有好些家要断粮了!

  这雨来势汹汹,乌云压顶,可说结束就结束了,在李家早饭都还没吃完的时候这雨就停了,二叔李二水和三叔李三树也急忙结束早饭淌着泥水就去了地里,李父也出门去大叔公家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而爷爷李长河则在院子里前后转着看看院墙和篱笆有哪些地方需要修补的!

  奶奶则带着二婶和三婶去后院的菜地里看看要补种些什么菜种!

  李家这座农家小院整个是坐北朝南的,总共有正房5间,左边是仓库,仓库旁还盖了一小厨房,中间是堂屋,右边就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旁边还有一间仓库是专门放粮食的地方.

  左厢房住着李大山一家,4间屋子一间李大山夫妇居住,一间大妮三妮住着?,一间放着杂物,在李均竹的强烈要求下最后一间给了李均竹,最近在二弟李均凌撒泼打滚下他也住了进来.

  右厢房也同是是四间屋子,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各住了一间,二妮四妮住着.一间是空着的。

  这是当初盖房时爷爷李长河强烈要求的,孩子们大了都该分开住了,向村子里一些人家一家五口人都还挤在一个屋子里,这是在书院里打杂学过字的李长河所无法接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