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神诡世界闹革命 > 第116章 抢收夏粮,有事发生

第117章 116抢收夏粮,有事发生【求订阅】

小麦脱粒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麦穗和麦粒在旋转风力的作用下产生摩擦和碰撞,使两者分离,再利用风力将两者分别筛选出来。

大致的工作原理,赤惊浪懂得,也见过实物以及各种零件。

虽然受限于本身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生产力等因素,没办法做出一模一样的机器来,但赤惊浪可是懂得超凡知识的人,又有时间和精力,苦心钻研之下,原始版的小麦脱粒机很快问世。

经过赤惊浪实际测试,几经调整,最终的型号终于确定。

然后,零部件的尺寸交给木匠和铁匠负责铸造,再由专人组合成成品。

当赤惊浪忙的不可开交之时,其他人也忙的脚后跟直打后脑勺。

砖窑厂那边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人进进出出,大量的木柴被送入砖窑,化作熊熊烈火,滚滚烟雾直冲天际,然后就是大量的砖瓦和水缸被烧制出来,经有工人拉着刚赶出来的架子车,拉到各个村子里的施工现场。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全程指导村子里的劳动力,飞快地建造储备粮食用的大粮仓。

为了赶时间,各村工作队的成员也纷纷下场,以他们发毛去形境界起步的蜕凡者实力,又有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耐久力,工作起来的效率之高,就是现代化的机械都望尘莫及。

就在所有人都干的热闹朝天的氛围当中,一个月时间匆匆过去。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做工的时间渐渐减少,主要的劳动力开始有意的蓄养体力。

就连调皮的小孩子,也没了往日的调皮捣蛋,整天呆在家里,帮着父母、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照看弟弟妹妹。

只因——

麦子熟了!

这是他们拥有真正属于村子、属于自己的农田以来的第一个夏收。

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庄稼人来说,尤其是刚刚拜托农奴身份的农民来说,没有什么大事比收获粮食更重要的了。

有了粮食,生命就能继续。

但是夏粮收获,老百姓重视,土匪马贼也重视。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当农场收获粮食的季节,在荒野活动的土匪马贼就会出动,为了抢夺粮食和女人,他们连超凡家族都不放在眼里,以往负责看管农场的蜕凡者受创、乃至是身亡,多半就是在这个时候。

为了平安度过夏收这个难关,赤惊浪又从城区调过来几队人马,把他们分派下去,支援各村的工作队。

同时,又让陈大壮、高恩泰、林有德、黄力四人下到各村,增强村子的防卫力量。

各个农会也开始动员全村力量,调配人手,合理分工,一边组织人员抢收麦子,一边让战斗力较强的民兵拿起武器,组成队伍在四周放哨。

抢收抢收,既跟人抢,也跟天抢。

熟透了的麦子,是不能见雨水的,不然麦子就会发芽,不能储存不说,口感也非常的差,容易吃出事儿来。

所以,这个时期的农民,往往吃住都在田间地头,什么时候把粮食脱粒、晒干、收入粮仓、水缸,什么时候才能稍稍松口气,放下心来。

好在今年天公作美,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而且清风徐徐,正是收麦的大好时节。

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开镰,收麦。

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人们收割麦子不再是只用镰刀,而是用上了刚造出来地钐刀。

只见一个个青壮年手持长杆,对准整齐地麦苗,用力一个横扫,打磨地十分锋利的铁刀,轻而易举地将沿途碰到的麦秆全都斩断,上方的框子一兜,一大片的麦秆就被收割,装进了框子里,让旁边的空处一倒,就是一堆收割好的麦子,效率比镰刀快了好几倍!

更厉害的还是,下田帮忙的蜕凡者。

他们的体质虽然没办法和超凡者相比,可却比普通人强得多,体力早就超过了人体极限,而且还耐力惊人,因此,他们使用的钐刀是找人特制的,一个比一个大,手杆一个比一个长,真的是一扫一大片。

最夸张当然还属陈大壮,他本来就体魄惊人,找人特制的钐刀足有一丈多长,筐子和铁刀是普通钐刀的数倍,双臂一抡,十米以内的麦子全被收割,倒出来堆在地上,就是一大堆。

接着,他不知疲倦的继续回到超大钐刀,几个呼吸间的功夫,就五六亩麦子就被收割了,地上只剩下近乎同一高度的麦茬!

如此强悍的力气和耐力,看的旁边劳作的民兵们目瞪口呆,大闺女小媳妇个个目泛异彩,脸色潮红。

有了他们的帮忙,收割麦子的进度大大增强。

一个上午,一望无际的麦田就被收割处巨大的豁口,一座座麦子堆成的小山出现在麦田里。

不知不觉间,已到正午。

烈日当空,麦田里的人依然在挥汗如雨。

累了就适当停下来歇歇,渴了就到地头喝水,再继续劳作。

直到农会负责给他们做饭的人把饭菜送到地头,劳作的人才纷纷停下,坐到地头的树下吃饭,休息。

收麦的劳动量很大,非常累人,加上新粮下来,农会做事也有了底气,中午给劳作者们送来的是新麦子烙成的饼子,喷香扑鼻,就饼子的是新采摘的野菜混搭蔬菜,外加肉汤。

虽然肉汤的肉不多,但汤管够,就着新麦饼子,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就连吃惯了训练营和警备部伙食的工作队队员们,也都格外感觉香甜,胃口大开。

“赤队长,你也来点吧。”

赤惊浪带着人到各个村子安置小麦脱粒机,指导人们如何使用,刚刚回到李家村,就收到了李村长的热情款待。

“谢了啊,大叔!”

赤惊浪也不客气,道谢一声后,端着碗喝了一口肉汤。

嗯,有点咸……

不过味道非常不错。

喝了两口汤,他又抓起一个饼子,就着汤、菜大口的吃喝起来。

他身后带来的人,是刚从城区过来的普通警员,出身不好,没有丝毫看不起农民的做派和意识。

“你们也抓紧时间吃饭。”

“吃完了饭,咱们带领着村里的娃娃们开工,干活!”

眼见总队长都这么说了,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也有样学样,一人抓了一个饼子塞进了大嘴里,几口饼子一大口肉汤。

别说,还真香!

他们出身不好,是城区里随处可见的底层群众,就算有钱买粮食,买到的也是粮店储存不知多久的陈粮,新粮他们是压根买不起的,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现在吃到嘴里,顿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香甜口感。

果然还是新粮好吃啊……

李傻子他们这些劳作者,见到赤惊浪他们丝毫没有嫌弃他们准备的饭菜的样子,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大叔,你估摸着今年交完四成租子,余下的粮食够村民们吃多久?”

赤惊浪边吃,边问起李老汉。

由于李傻子这名实在不好听,徐大员就给他起了新名字,不过人都叫不贯,干脆就用李老汉代替了。

赤惊浪他们则是称呼人家“大叔”。

“庄稼人嘛,胡吃海喝肯定是多少都不够造的!”

“但如果节省些,吃个一两年绝对是绰绰有余!”

“而且,这还只是算的夏收的主粮,加上秋季的秋粮,以及田地里种植的蔬菜,还有队长你们帮助我们开辟的养殖场……”

“今年一年的收成,足够往年我们过好几年的!”

李老汉越算兴致越高,眺望着远处金灿灿的麦穗,让他无比的安心,无比的喜悦。

今年终于不用饿肚子了,感谢警备部啊!

“赤队长,别的村子我不清楚,单说我们李家村,分到的农场的田地其实挺多的,一家足有几十上百亩,人少地多。加上今年光景好,粮食产量高,又能余下六成,粮食不仅够吃,每家每户都能拿出一部分换钱。”

“所以我就琢磨着,到时候就让农会拿出一些粮食送到城里卖了,买些东西,别的不说,总得买些新布,新鞋子什么的,村里的小伙子和丫头们都大了,可穿着衣服裤子都露着肉呢,也该给他们置办起来,操办婚事了!”

李老汉话一落下,旁边就传来一阵哄笑声。

“是啊,我李哥的裤子都露着腚呢,这样下去谁家的姑娘要他啊!”

“去你的,你还意思说我,你的裤子好,不也烂着裆呢!”

“就是,你东西都露出来了!”

青年们大笑着,彼此打趣起来。

旁边的中年妇女们,不以为意,还加入进去,个个荤素不济。

只是那些还没嫁人的姑娘们可受不了了,个个羞得脸色通红,暗暗啐了他们几口,低着头不说话。

赤惊浪笑了笑,道:“够吃就好。”

“咱们庄稼人辛苦一年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这日子就没奔头!而且也没天理!”

“就是这个理儿,感谢赤队长!感谢警备部!感谢工作队的各位!没有你们的恩德,我们这些人还过着不如猪狗的日子呢,哪能吃到这么香的白面饼子,生活哪有奔头啊!”

李老汉感慨着,目光看到赤惊浪带人送过来的古怪机器,忍不住问道:“赤队长,这个东西真的能打麦子吗?”

“当然能。”

赤惊浪笑道:“别看它个头不大,效率却非常高,打麦子非常快,还能省了扬麦子的功夫呢!”

“那敢情好啊!”

李老汉他们一听,顿时激动起来,纷纷请求道:

“赤队长,能不能让我们开开眼界,看看这个怪东西是怎么打麦子的。”

“当然可以,这东西本来就是要交给你们使用的。”

赤惊浪也吃好了,趁着兴头,便演练起来。

“这东西的用法非常简单,看见这个敞口没有?把麦子头朝下放进去就行。”

“这边的手柄是让人用力摇动的,这里,对,就是这里,要把这张符箓贴在这里,然后摇起来……”

只见赤惊浪领着两个手下熟练的操纵起来。

赤惊浪把清风符贴在箱体内侧,用力摇动手柄,两个手下用架子车拉来过一车麦秆,抱起来后就头朝下去敞口里送。

在李老汉他们好奇的目光下,木箱里送来吱呀吱呀的声响,麦秆像是被野兽吞进了肚子里,紧接着,后边的出口处响起了呼啸声,麦壳和麦粒分别被飞速喷洒出来,洒落在早就清理好的地面上。

随着一捆又一捆的麦秆被送入到机器里面,越来越多的麦子和麦粒被喷洒出来,在地面堆成两堆。

而在下方的出口处,被脱干净麦穗的麦秆滑了出来,一个手下用木叉挑起,堆在旁边。

李老汉他们的目光渐渐由呆滞,转向震惊,转向喜悦。

“太厉害了!”

“这个怪东西居然真的能打麦子!”

“快!太快了!有了这个东西,咱们打麦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没种过地的人不知道,抢收夏粮是非常累人的苦活。

收割麦子时要抢在天气突变之前,累人自不必说,但收割之后的活计,也不轻松。

农民们打麦子的老办法,是用一个叫做“连枷”的农具,连续的敲打地上的麦穗,或是是用牲畜拉着石磙碾压,把麦粒和麦穗分开,然后就是“扬麦”,乘着有风的时候,把混着麦壳的麦子扬到空中,以便让风吹掉轻的、不想要的那部分麦壳和尘土沙砾,只留下落在后面的麦子。

然后,就要把麦子摊到碾出来的“麦场”上,晒干以后,才能储存起来。

这个过程光听就知道是极其艰苦的、劳累至极的工作,而且花费的时间又很长,光是打麦子脱壳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这段时间遇上刮风下雨,那对农民来说当真是个灾难。

来不及收起来,遮挡风雨的新麦子,一见水就会发芽,不能储存,口感极差,而那些没晒干就堆在一起的麦子,还会发霉变质,将农民大半年的辛勤劳作付诸流水!

可现在好了,有了这个脱粒机,农民们就能迅速给小麦脱粒,大大节约时间,能极大的避免粮食损失。

……

见识到脱粒机的效率之后,农民们的生产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们趁着天好,又有专人负责安全,就没日没夜的在田地里忙着。

而且,农会分工非常明确:

力气大的青壮年负责收割麦子,力气小的小孩子和女性,就负责用脱粒机打麦子,年纪大的就负责做饭和照顾小孩子。

就这么全村老幼劲往一处使,农场里的麦子在短短数天之内全部被收割干净,脱粒的进度也赶了一半。

不过就是苦了赤惊浪。

脱粒机用的清风符,是他根据数次调整后的结果绘制的,风力大小和持续时间都有要求的,为了让脱粒机能正常工作,他不得不化身无情的符箓雕版印刷机,闷头就是狂印。

“发明机器,还有亲手绘制符箓,自己挖坑埋自己……”

“我这算不算究极打工人!”

就在赤惊浪逐渐向成熟的工具人蜕变时,陈大壮忽然满脸严肃的找到了他,开口就是一个坏消息:

“有村子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