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96章 电报民用业务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96章 电报民用业务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十年,电报已经在北方全面铺设,同时也铺设到了江南及沿海各省,跨海电缆也在到处铺设,一路铺设到了南洋、中南半岛与澳洲。

这些电报线路的铺设,话费了不少钱。不过总体来说,成本也不算高,比修公路铁路什么的,投入要低很多。

其中新政省份除了个别海外殖民地没有完成电报铺设之外,电报已经铺设到了各州县。

电报网络已经成型,朝堂之上也开始商议电报开放民用之事宜。

朝臣们观念较为保守一些,认为电报乃是国之神器,不可轻易开放民用。但也有部分官员认为,开放民用意义重大。

“电报若是开放民用,民间信息传递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而且朝廷也可以通过经营电报业务收回投资成本。若只是供官方使用,对资源浪费极大。”蒋德璟就是支持电报民用的官员之一,他建议道:“若是担忧民资涉及商业竞争,不若将电报业务推延几个时辰便可。”

“诸位爱卿以为呢?”朱由校对群臣问道。

群臣听蒋德璟这么一说,好像倒也是那么回事。不开放民用,主要还是如今电报官方专用有很大的商业利益。国有资本财团如今依靠电报的信息传递速度,在各省大量运作,通过攫取商价赚取了高额利润。

“蒋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若是一名响应朝廷号召前往海外他国经营商业之商人,与本土远隔万里,若无电报通讯,经年皆无音讯。若能开放电报业务,则其与家人自可不时通信。”

“臣附议。”

开放民用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还能加快经济发展,群臣们想通了这个道理,自然也没有反对的道理,随之纷纷附议。

“好。既然众位爱卿皆认为此法可行,便将电报开放民用,收费不可过高。”朱由校随即决定道。

天启十年七月,大明邮政局更名为邮电局。正式开放电报民用。

此前电报虽然出现,但是报纸上根本没有任何的报道,这东西有点像是朝廷的‘黑科技’,藏掖着好几年了。

民间虽然不少人知道电报这个东西,但却无法深入了解。也是一头雾水,只知道这东西能快速传递信息,但对其工作原理等等皆是浑然不知。

如今电报业务公开,电报这个东西也出现在了报纸之上,广大人民群众这时候才普遍知道有电报这种东西。

电报这个东西的出现,顿时震撼了整个大明。

时人评价称:巧夺天工!

很多民间人士自己编写的野史中纷纷记载了电报的出现,中国是一个擅长记录历史的国家,但凡发生了什么,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很多人提笔记录下来。

与之相反的则是欧洲人。他们则是擅长摧毁历史。欧洲人陷入黑暗中世纪之后,基本上只剩下了宗教史,此前欧洲大陆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欧洲人自己都一头雾水,很多东西只能靠猜。什么古希腊、古罗马这些历史,大部分也都是猜想,并没有完整的史料和文献。

古希腊、古罗马这些文明之后,以及黑暗中世纪之前这一段历史,更是模糊不清,史料基本上都被宗教给烧毁了。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这么几千年下来没什么长进的原因。他们没什么历史可以借鉴,还处于盲目摸索的阶段。

此时的大明民间,非常流行记录各种事件。

电报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大事件。

驿站的改革也进入了快速阶段。但凡电报网络已经覆盖的地区,驿站皆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的驿站,只负责客运和提供食宿,不再负责信息的传递。而裁撤下来的驿卒,则编入邮电局,变成了邮递员。负责在地方上递送信件、电报。

邮电系统在新政省份的推行比较顺利,官方对各的街道住户进行了编号,同时发行了邮票。

民间信件传递变得十分方便,只要知道了收信人的地址,购买邮票贴上去,然后投入信箱即可。

各州县也都确定了邮政编码,如果不懂要贴多少钱的邮票,也不知道邮政编码,可以到邮电局询问办理。

若是有急事,则可以到邮电局发电报。

邮政局对民间电报业务,采取的推迟半个时辰发送的政策。半个时辰,相当于一个小时。

这意味着,民间资本的信息传递要比国有资本财团往一个小时收到相同的情报。

而且国有财团的情报网络已经在全国各省铺设,情报非常全面,依旧可以攫取到丰厚的商业利益。

资本对市场的垄断,不仅仅是渠道等方面的垄断,还有信息上的垄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大部分有价值的信息都是被垄断的。

这样的垄断在后世是非常严重的现象,信息也意味着财富。

固有资本财团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也必须垄断一些信息,或者比别人更快获得信息。

最直接的就是股市的操作,股市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承认的赌场。而国有资本财团就是股市中的大庄家,拥有各种好牌,稳赚不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此时京城的证券交易市场更大的作用还是融资,毕竟还没有那么多的外来资本涌入京城的股市,国有资本财团并没有大肆压榨民间资金,而是维持股市稳定。

各大国企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也是有股票发售的,这并不影响国企的市场垄断地位。

反正这些国企分红多少钱给股民,都是朝廷说的算。税率提高一点,分红就少了。原材料价格提高一点,分红也少了。上缴国家的盈利增加一点,给股民的分红也少了。

当前投资国有企业股票的分红通常都维持到6水平,这比钱存放在银行要高多了,个别国企有时候分红还会高达15%,但最高不会超过15%。

股市成为了朝廷吸纳民间闲散资金的重要渠道,从而使得资金运转起来,资金利用率上去了。经济发展就更快了。

新政改革这些年下来,过去很多有钱人都开始坐吃山空了。坐家里翘着脚收租子搞不成了,如今地主阶级土地越多,交税越多。只能成立农业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才能避免高税率,但自己经营的话,人工成本上升,必须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购买农机、建设水利设施。都是需要投资的,如果碰上天灾什么的,朝廷可是不管这些农业公司的,该破产的破产,正好银行兼并了这些土地,也就存在了一定的风险。

同时因为纸币的发行,很多人发现,银子在新政省份越来越不值钱了,购买力开始降低了。那些家里银子不少,成天啃老本的群体发现。在这么下去,用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坐吃山空了。

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投资,让自己的资产增值。不少人已经开始资本产业化了,把钱投入到了产业经营之中,以谋求一个稳定的收入渠道,以及财富保值的方式。

不懂得投资产业的,投资股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而那些懂得投资创业的中小资本商人,也在新政改革之后随之崛起。而且社会地位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肯定。

如今商人在被新政地区,已经不算是地位卑贱的群体了。尽管这样的变化,引起了一些思维顽固的群体的反对,但就算朝廷不正式承认这些商人的社会地位。这些商人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朝廷重视商业,鼓励商业,并且狠抓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政地区的潮流现象。

好处自然是很多的,民生得到了提高,温饱得以实现。不过问题也是随之涌现的。那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是工业时代的必然现象。少部分掌握着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好在如今大明的制度是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国家手上有钱可以做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的保障。

总的来说,相比过去混乱的地方局势,以及随便一场天灾就饿死人的环境来说,是好转太多了。

而新政地区的工人,在天启十年的基本工资已经上升到了每个月2元以上,不管是男工还是女工,皆是如此。而不同省份因发展状态不同,青壮劳动力的工钱也不尽相同,在北直隶,一个青壮工人在工地、码头上做工,一个月的工钱已经上升到了6元左右,而在河南、陕西、甘肃、山西这些省份,青壮劳动力的工资只有4元左右。

不过发达省份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总的来说,在食方面的购买力都差不多,就是在工业商面的购买力有所不同。

如今在发达省份,工人的工资增长已经陷入瓶颈状态,工资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开始扩大,而工业生产能力还是有限。

大明的商始大量出口海外,赚取海外的贵金属,工资太高的话会拉高生产成本,使商口失去竞争力。当然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商争力主要是生产技术赋予的,工资相比过去来说,已经提升了许多。

说白了就是生意很好,暂时不需要通过进一步增加内部购买力来消化商能,商愁销路。

大明当前处于对外掠夺贵金属的状态,自然也就是这样的状态,百姓工资暂时提不上去,而资本家则通过对外贵金属的掠夺,赚得浑身流油。

最赚钱就是国有资本财团,通过海外贸易,赚取到了丰厚的暴利,攫取到了大量贵金属。

另一方面来说,如今这样的局势也比较的稳定。国有资本财团有钱,可以源源不断的展开各种建设活动,百姓通过参与这些建设活动赚到了工钱,工作岗位规模稳定,百姓收入虽然不算高,收入却是稳定,市场也显得很繁荣,百姓忙碌而充实。

大量工人涌入城镇,也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

国有资本财团已经成为了开发房地产的主力军,因为购买国有企业开发的房产可以分期付款,国有资本在房地产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为市场的发展,国有资本还是需要大量资金来消化内部市场的,房地产市场是必须要消化的项目,这样财富才不会大量流入民资商人手中,造就一些大资本商人的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凭着着雄厚的资金,几家国有房地产公司在各大城市大量囤积土地,购买商铺等等。

并开发小区住宅,建设高档别墅和普通住宅。

国有资本财团开发的住宅区设施最好,地段、设计、绿化都是首屈一指,同时还出现了自来水公司,向这些住宅区供水。

自来水这玩意没什么太复杂的技术,也就是铺设水管,考虑一下水压问题,再有就是建设水库。

水库是水利工程的一环,提供灌溉、引用水都可以。

同时这些住宅区还有化粪池,住户可以选择安装蹲便器或者坐便器,不用如同传统的住宅那样每天早上要去倒马桶。

粪便通过管道进入化粪池之后,会沉淀为淤泥,定期用蒸汽机把这些淤泥抽出运走处理就可以。

这些住房即有小户型,也有针对那些世代同堂的家庭建设的大户型和别墅,这些小区住宅开发出来之后,纷纷受到市场欢迎。

而普通的民资商人是不具备这样的开发能力的,因为他们在征地方面就很难搞定。

大明的土地是私有的,很多人是不愿意出售不动产的。

但是国有房地产企业却是能够搞定,征地的时候都是地方官方出面解决,征地补偿也给足了,碰上个别钉子户,官方直接出动武警进行强拆。

同时自来水公司、化粪池这些东西都是新产物,技术的进步,会使得市场出现新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不平衡,经济也就会随之发展。

市场有需求,生意自然很不错。

通过开发房产,国有房地产企业利润十分可观。

民资房地产商人则是通过建设普通民房来获利,不过这些民房不能分期付款,竞争力并不如国企房地产公司。

而且城市是不断扩大的,郊区会变成城区,对于郊区土地的囤积,那些民资商人并不如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规模那么大。而且国有资本知道各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潜力,数据信息是最全面的,可以提前在那些潜力巨大的城市进行布局,大量购买郊区土地。

那些民资企业,则更多的是跟在国有房地产公司后面承接各种业务,也能够赚到钱,只不过没有那么暴利罢了。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