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95章 反对的声音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95章 反对的声音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战略上的调整就更大了,有了火车之后,朝廷对遥远的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增强,已经让大明拥有了进一步进行领土扩张的能力。

朱由校将目光瞄向了中亚和西伯利亚。

在这个世界,只有北半球才出流氓,而且流氓多集中在寒带地区,只有北半球才能出现大国,也只有北半球才能出现超级大国。

尽管寒带的农业不是那么发达,但是却合适发展工业。何况在工业时代,工业资源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还需要军事战略铁路,这些铁路无非就是三条,一条是通往中亚的铁路,一条是通往蒙古的铁路,一条是通往这片寒苦之地的铁路。”楚阳在西伯利亚那里画了个圈,如今大明还未对这里正式命名。

“陛下,此地即寒苦,何必如此重视?”孙承宗不解的问。

“此地虽然寒苦,但矿产与森林资源极为丰富,若大明可以占据,日后华夏的工业发展就不用被他国卡住脖子。”朱由校解释道,“若是此地被沙俄所占,对我华夏威胁太大。即便如今大明国土辽阔,也要将此地占据,此地虽然辽阔,但只要将铁路修过去,在沿途设立城镇便可控制。”

“总之,在西北之地,只要是游牧民族和真无文明之地,铁路修到哪里,我们大明就扩张到哪里。”朱由校说道,“不可使其被异族所据。”

“陛下圣明。”

虽然感觉皇帝想得有点太远了,但总的还是负责任的,统帅部众臣便没有再说什么,便将军事战略调整确定了下来。

火车和铁路的出现,让大明接下来的战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过没几天,朱由校就收到了一些官员反对继续发展科技的奏疏,奏疏里陈述了发展科技的总总弊端。

朱由校此时大力发展科技,并且不断向外扩张,实际上不少官员心里都不认同。他们作为拥有一定文化和头脑的精英,也能想得出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引起大规模战争等等。

科技先进也是过,落后也是过。落后的时候有落后的好处,先进当然也有先进的好处,但同样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只需要用简单的辩证观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明白。

朱由校可不管谁出来反对什么,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是使大明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正所谓天地人三才,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天时不利。而朱家的明王朝已有两百余年之国祚。政权太过腐朽,又加之天灾问题,已经失了人和,龙脉显然镇压不住,加之如今地运为七赤金星所主宰,全世界都是战乱不断,所以在地利上也不占优势。

能使大明走出困境的只有‘人’,人力有时而穷,但是人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是比天地更加恐怖的。

正如黄帝阴符经所云: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翻地覆。

明末正处于天时不利,地利不备,人和缺失的阶段。

这个时候就要靠人和的力量来扭转局势,生产力发展上去了,生产出来的商了,分配再公平一些,也就不会把人逼上绝路,天灾也就不足为虑了。至于那些龙蛇起陆所导致的叛乱。在生产力的碾压之下,也折腾不出太大的浪花。

说白了,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所以不论如今反对发展科技的声音有多大。朱由校也要发展生产力。

至于是不是会使地球提前毁灭,不是他当前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但若是让文化浅薄的西方人去发展科技,人类反倒更容易走向疯狂的自我毁灭。只有华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人类未来唯一的希望。

而且这是世界发展潮流啊!大明若是不发展生产力只能灭亡,而欧洲人这个时候却是在不断的探索,最多也就是一百年之后就要开始工业革命了。

朱由校不过是把进程提前了一百年而已。

反对扩大采矿规模的臣子最多。因为他们认为挖矿会损伤大明龙脉,进一步引起气候反常等等问题。

中国传统的科学理论认为,矿产是由:正土、偏土、壮土、弱土、牝土之气所成,例如正土之气御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埃上生黄云,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和于黄海。

偏土之气御乎清天,清天八百岁生青曾,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这个所谓的‘龙’,实际上就是地脉,并不是生物的那种龙。

华夏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于矿产挖掘都是有所限制的,就是出于这个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来计算,相当于形成金矿需要2000年的时间,生成黄龙地脉需要3000年的时间。而形成青金铅的时间就更长了,需要2400年,3200年才能形成青龙地脉。但要挖掘破坏一条矿产却是比较容易的,一条矿脉也许几十年就能挖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理论以现代人看来,也许比较滑稽可笑。但如果将地球看做是一个生命体的话,那么这些地脉就相当于是输送养分的血管。地球这个生命体寿命相比人类来说非常长,就像是人与蜉蝣一般,只是地球的生命频率比人类慢许多,并不意味着地球没有意识,不会报复人类。

就如同乌龟,可能寿命非常长,但是乌龟自我感觉的寿命也许也才一百多年,只是它的频率和其他生物不一样,眼前看到的东西就像是快进了一般。而苍蝇之类的生物寿命短暂,但它们自我感觉也有几十年的寿命,人类的速度在它们眼中就像是慢放一般。

当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遭遇反弹是肯定的。不过也因为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改造自然、抵抗自然的力量也随之增强。因为天地之力导致的混乱与政权跌宕就少了,很多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很牛逼的民族,在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之后。也就沦为打酱油的存在,例如那些游牧民族。

而大明已经出现资本主义了,这个时候想停已经停不下来了。一旦国有资本停下发展脚步,政权必然要被民间资本所颠覆。但若要扼杀民间资本,那么除非满清入关。

所以尽管发展工业文明有种种问题存在。朱由校也只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

死后就算洪水滔天,起码不会比穿越前的世界更糟糕。

大明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最少又能奠定个几百年的世界霸主地位,几百年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

那些反对继续发展工业的奏疏,很快就石沉大海,毫无反应。

此时大明发展工业,已经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大量燃烧煤炭,导致一些城镇空气质量变差,而且到处都是黑灰,在那些钢铁冶炼集中的地方。天空甚至都变得有些灰蒙蒙的。

污染更大的是那些化工厂,还有炼焦活动,同样造成了污染。

“先污染后治理嘛!”

朱由校作为穿越者,对此表示淡定。工业化进程他是见识过的,所以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有经验。

所以对于污染现象,还是比较淡定的。

而对于污染较大的炼焦和化工,也开始成立技术研究项目,希望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减少污染。

至于烧煤问题,那就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了,不过这年头的工业规模也没那么大。

至于采矿问题。尽管会破坏地脉,但大明不用把全部矿产都放在本土开采。海外殖民地那么多,可以把矿业分包到海外殖民地去,以及那些落后国家去。

毕竟那些落后国家要购买大明的商首先他们要有钱。财富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劳动者,即便是再强大的抢劫犯也抢劫不到东西。所以那些落后国家必然是要发展一些产业,生产出一些产与大明交换商那么矿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向外分包产业。

扩大外部矿产进口,减少本土矿产开采规模。这是日后肯定要施行的政策,只是当前船只运输能力有限,这个模式还不是那么好施行。

铁路修建计划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钢轨和枕木生产起来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欧洲人一开始修建铁路的时候,还是用炒钢法的技术来制造铁路轨道,炒钢法需要人工用锤子不断的敲击钢铁,早期欧洲人十几万公里的铁路都是用这种技术生产出的钢轨。

但如今大明有平炉炼钢技术,可以直接得到钢水,生产钢轨并不不需要那么麻烦。

枕木产能也容易形成,东北、南洋这些地区那么多的森林资源,生产点枕木不成问题。

铁路的铺设方面实际上成本也没那么高,毕竟北方地形比较平坦,不需要打什么隧道,也不需要面临那么多复杂的地形。

铁路可以先铺设,火车制造方面肯定是跟得上的。

大明铁路总局随之成立,铁路路线测绘,工程投资等等问题逐渐展开,铁路总局是一个100%国有资本控股的国企,当然作为皇帝,朱由校有5%的股份。国有资本只要占据着主导地位,皇帝就是真正的帝国首富。不论是财富还是权力,都处于金字塔巅峰。但是天塌下来,也是高个子顶着。

局部铁路的建设已经率先展开,主要的企业也就是那些国有钢铁公司,用来运输煤炭和矿石的。

铁路总局投资的第一条确定下来的铁路线路是‘京津铁路’,作为权力中心,这里也将成为铁路网络的核心。

京津铁路修建完成之后,运入天津港的货物就能够方便的运往京师,京师的很多资源,也能方便的运往港口装船。

随着北方公路网络的陆续修通,各地也开始需要新的建设项目来拉动就业,电报和铁路这方面的技术进步,顿时成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动力。

当前大明的经济自然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发展迅速,因为后世的中国是将大量西方人的技术引进,从而产生庞大的需求,才能发展得那么迅速。而这个时代的大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没办法从外部引进先进技术,只能靠自己研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因为朱由校的存在,新技术涌现速度比较快,所以经济发展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因为改革,大量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基本的资源配置还未完成,这也拉动了经济发展。

所以刚改革这几年,新政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没有后世中国那么夸张,但也比较快速了。

新政改革实际上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消化完全,基本的资源配置并没有彻底完成。

一个离开土地的农民,要找到稳定的工作,还要购买房屋、各种生活用等,这些需求并没有完全满足。有些农民才刚刚离开农村进入城镇,还需要一段适应时间。

而且并不是每个农民工都能在城镇里面混出头,后世中国这些农民工还能返回农村,农村起码有几亩地可以维持基本生存。而如今的大明的土地是私有制的,在城镇里混不开的农民工是回不去农村的,在农村他们依旧身无立锥之地。

贫民窟就是这么产生的。

此时大明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民窟,好在朱由校出台了各种保障措施,加上反腐效果不错,这些保障措施基本上都实施了下去。而且吃不饱饭可以找民政局,总不可能饿死人,基本生存权还是有所保障的。

当然这些贫民窟内的贫民也不是全然没有出路,他们的子女在受教育方面还是能够保障上完义务教育。同时这些贫民可以选择移民海外,只要愿意做事,混个温饱总的是不成问题。而且海外资源丰富,若是有点头脑和运气,很容易白手起家。

因为摆脱贫民窟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如今新政地区的城镇,贫民窟规模都不算是很大。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