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25章

东宫白月光 第25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朱嫣与琴儿俱是一愣:“苗公公……?御前?”

  提起苗公公,朱嫣便想到一个笑脸人——那拿着拂尘、总是恭敬跟在陛下左右的老太监,永远挂着一张贴脸面具似的笑,见谁都一般的扬起嘴角,仿佛天上洒了银子。她入宫时日也不短了,统共见这位苗公公的次数不过五六回。说话次数最多的那回,还是第一次被皇后姑姑点做福昌公主的伴读时。那时她低头守在贤育堂外头,等着帝后用膳罢了。然后苗公公跨出门槛来,笑眯眯对她道:“您就是嫣小姐吧?当真是不同凡俗呢!外头晒,陛下、娘娘在里头等着您,进去歇歇罢。”

  好端端的,陛下怎么会传她?

  但天命不可违,朱嫣忐忑了一阵,放下手中笔老实起身了。她到了玉粹斋门口,小声问谨姑姑:“姑姑,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谨姑姑却笑得神神秘秘,道:“苗公公说了,是陛下想仔细瞧瞧嫣小姐您生的什么样儿,品性如何呢。您说陛下天子之身,日理万机,还能是为了什么缘故,特地将您传过去仔细相看呢?”

  这么一说,朱嫣也懂了——定然是为了大殿下的婚事了。

  她的笑容有些淡了,心底也沉沉的。不过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出了岐阳宫,跟着苗公公一路朝外头走去。

  日头高晒,令她有些眼晕。走了一段路,她的后颈出了薄薄的汗。苗公公见了,便道:“就快到了,嫣小姐忍忍便是。如今日头晒,可不要中了暑气。”

  这么一说,朱嫣抬眼打量四周的景色。这角门、宫巷,不似去御书房的路,反倒有点像是去长定宫的。她不由疑惑地问道:“苗公公,咱们这是去哪儿?”

  苗公公笑的和气:“不瞒您说,是去长定宫呢。”

  朱嫣大吃一惊,问:“长定宫?苗公公,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苗公公说。

  说话间,两人便已到了长定宫。这宫门已重刷了一遍,如今灿金灿金的,甚是惹眼。门口上了匾额,朱红的一圈卷云,里头嵌着松花绿墨的大字,长定宫三个字甚是有气魄。再往上瞧,屋宇修葺一新,琉璃绿瓦迎着日光,亮晶晶似琥珀宝石一般;房脊上蹲着一排瑞兽,颛顼鸱吻,镇宅保祥,早与从前模样不同了。

  “嫣小姐?咱们到啦!”苗公公连喊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跨进门槛去。正中庭里,皇帝正站在一棵枯死的桃树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苗公公打了袖口上去述命:“陛下,朱二小姐到了。”

  皇帝收起了视线,慢慢望向朱嫣来。

  “臣女给陛下请安。”朱嫣忙不迭蹲膝行礼,恭恭敬敬地低了脑袋。

  “起来吧。”皇帝负着手道,“你就是朱家的阿嫣吧?把脸抬起来,让朕看看。”

  她闻言,慢慢抬起了面孔。皇帝打量她一阵,目光逡巡,好半晌才蹙眉问道:“你这脸,朕瞧着眼熟。那日络儿在梅林中发了病,是不是你闯入了梅林禁园,救了络儿?”

  朱嫣微愣,在记忆里搜寻一番,想起了皇帝所说的事。她点点头道:“陛下所说不错。”但她有些心虚,其实那一日是她为了福昌公主才闯入梅林的,李络是为了在陛下面前解围,才谎称自己发病。

  皇帝笑起来,目光竟有些和蔼:“难怪,难怪,原是因为你救了络儿的缘故。”

  他这话说的古怪,朱嫣不明白皇帝在“难怪”个什么理。但天子的心思,哪里由得普通人去猜?她只能恭恭敬敬地赔着笑。

  皇帝再看朱嫣时,目光已和顺了许多,不似先前那般冷硬了。他看着看着,面带赞许,道:“嗯,容貌出众,瞧着也端庄,确实是个好姑娘。平常都喜欢做什么?”

  朱嫣心底有些惑意,不明白皇帝在长定宫里怎么问她这些,总不至于是要为李络定下她吧?可这又如何可能!李络双腿有疾,父亲和姑姑怎会弃大殿下而择李络呢?但她可不敢把疑问表露在面孔,只老实道:“回陛下的话,臣女平日喜欢读书。女工、琴棋也有涉猎。”

  皇帝负手,点了点头:“多读书是好事,络儿也喜欢读书,所谓‘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你父亲是都省右司朱敬观吧?他有才学,也会养女儿,教的不错。”

  这话说的,朱嫣更是茫然了。皇帝见她神情如此,不由哈哈笑起来,道:“不必拘谨,今日叫你来,也不是朕的意思。络儿,人都来了,你不出来说说话?”

  话音落了,便见得李络从门后头露出身影来。他道:“父皇说的欢畅,儿臣不敢打搅。”

  “说的什么话?”皇帝分毫不见恼,笑道,“你不是有东西要赠给朱家二姑娘?朕不打搅你,你们说话便是。”罢了,便转向苗公公道,“苗公公,走罢。”

  朱嫣就这样眼睁睁地瞧着皇帝毫不留恋地离去了,只在长定宫里留下了她和李络。此时此刻,她与李络眼对着眼,鼻对着鼻,躲都没地方躲。还是她缓过了神来,行了个礼:“五殿下安。”

  李络勾了勾唇角,问:“我拔了鹦鹉两支羽毛送你,可还算解气?”

  朱嫣道:“解气的。”

  李络又问:“你就要及笄礼了吧?几时出宫回家?”

  朱嫣答:“快了,中旬便要出宫回去。”

  李络道:“那好,我有一件贺礼。如今直接拿给你,省的到时候差人送去朱府。”罢了,便自袖中取出一个长长的锦匣来。

  朱嫣一看到匣子,就暗暗怀疑里头是鹦鹉的羽毛。但她不敢说,只一边瞥着李络,一边接过匣子:“谢过五殿下。”

  待拿到手上,打开了,却见得里头躺着一把匕首。近尺长,广三寸,匕柄镶一棵猫眼石,蓝莹莹、幽深深的。将匕首拔/出鞘来,理似坚冰一般清锐,便是外行人都觉得飒利漂亮。

  “五殿下缘何…送我一柄匕首?”她有些不解其意。且这应当还是她及笄的贺礼!旁人都送珠宝首饰,钗玉绫罗,独独李络送的是匕首,她从未用过的匕首。

  “此物乃是我母妃所留。”李络淡淡道,“当年母妃入宫时,太后娘娘将此物赐予母妃。这匕首名唤‘清冰’,寓意心如坚冰,清且不渝。顺带一提,太后娘娘也是从太皇太后手里得来的。如今,我将它送给你了。”

  朱嫣听罢了,脑子里哐啷一片炸,手烫的险些握不住这宝贝。

  这——这这这,可是李络的母妃的婆婆的婆婆——的宝贝啊!

  第32章 朱府

  心如坚冰, 清且不渝。

  朱嫣可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柄匕首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纯嘉皇贵妃的东西, 兴许还是人家家里代代传给媳妇儿的宝贝。

  自己和李络非亲非故的, 他竟随随便便拿出来送自己了!

  她捧着小匣子,只觉得和手里捧了块烙铁似的, 怎么也握不稳了。她脑海里颠来倒去的, 最后归成了一个念头:她可不能收。

  当下,她立刻闷头把匣子递回去,说:“五殿下, 这匕首太过贵重了,嫣儿不敢收。”

  李络挑眉, 道:“叫你收, 你就收。”话说的很有分量, 分毫不让她还嘴。

  她倔劲上来了,把头闷得更低:“五殿下, 请恕嫣儿不敢从命。”

  少女笔笔直地站着, 低垂头颅, 从耳朵根到衣领缘, 袒出一道雪白晶莹的线来,秀丽动人。李络打量着她,说:“嫣儿,你若是不收,那我就不留情面了。”

  朱嫣微怔,有些不解:“不留情面……五殿下是何意?”

  “父皇才走了没多久吧?”李络扭身问应公公, “现在追过去,请父皇回来,用御旨请朱二小姐收下这个。想必父皇心底也是乐意的吧?”

  朱嫣听了,心底咯噔一下,眼轻轻地挤起来——这个李络,果真是她熟悉的那个,卑劣无耻的性子!她不收他礼物,他竟用陛下来压她?!

  “如何?嫣儿,你收还是不收?”他问。

  朱嫣磨了磨牙,心里暗暗烦他。绕来绕去这么多圈子,不就是指望她收下他的礼物吗?连陛下都搬出来了,她还能怎么回绝?如今陛下这么看中他,怕是当真愿意回长定宫来,乐颠颠地颁这么一道旨意呢!

  “恭敬不如从命,那嫣儿就收下了。谢过五殿下赏赐。”她说着,抬起头来,眼光还有些不服输的意思。

  李络见她老实收下了,眼底袒露出淡淡的笑意来:“我本想送你些女孩子家喜欢的物什,那些绫罗绸缎,珠钗首饰。但想来想去,倒不如匕首合用。绫罗再美,也是软的;但匕首是带锋的,你拿在手里,便没人敢近前了。”

  朱嫣听了,心里埋汰的不行。瞧瞧这人,上回说她胖,这回送匕首,可不是与这京城中的王公贵族们截然不同呢!

  “好了,嫣儿先回去吧。”李络道,“我腿脚不便,没法出宫去参加你的及笄礼。届时,会派人去代我观礼。”

  朱嫣又谢恩:“谢五殿下关怀。”

  她捧着这道匣子跨出了长定宫前的门槛,在朱红灿金的宫门前扭头回看了一眼。春日里她才来这里望过一眼,那时她只觉得这里断壁残垣,衰颓凄凉,阴冷到她不想多待,那五殿下也是冷冷清清的。

  可如今瞧着,这里竟然是全然不同的光景了,屋顶的琉璃瓦迎着阳光耀耀生辉,新鲜焕发,那高高的宫墙也显得轩昂雄伟;一枝绿萝探过了墙头,墨绿朱红,煞是好看。暖洋洋的夏风吹过来了,她眯着眼,额前的刘海儿蹭的肌肤痒痒的。

  这样也挺好的。

  朱嫣想着,捧着匣子朝宫道外走去。

  走着走着,她便忍不住将匣子举起来,慢慢地贴近了自己的面颊。这锦匣没什么温度,清凉凉的,恰好降了降她脸上的热烫。

  等她回到了岐阳宫,正好遇上谨姑姑站在廊前,指挥两个小太监爬上爬下地挂起夏日的薄竹篾子。见朱嫣回来了,谨姑姑带着讨好的笑行了个礼,道:“嫣小姐回来了?想必陛下是极为满意您的。”

  朱嫣想起先时在长定宫里的事儿,不由有些红脸:“姑姑别揶揄我了,陛下不过是问了问平常爱做些什么,读不读书罢了。”

  谨姑姑不点破她,只在心底笑。

  皇后娘娘还没与陛下说过将嫣小姐许给大殿下的事,本想留着嫣小姐及笄后再慢慢谈的,谁料陛下也和自家娘娘一个心思,都相中了嫣小姐呢。

  “嫣小姐自然是最好的,陛下自然满意您。”谨姑姑妥帖地说。

  “……姑姑说笑了。”她有些脸红。

  ///

  又过了段时日,朱嫣收拾妥当,便要出宫回家准备及笄礼了。

  这日她在皇后处用过饭后,又听了皇后几句“及笄后更宜娴静”的教诲,就出了宫门,乘着一方青竿小轿子到了商华门前。

  万氏想念女儿想念得紧,早早打发了马车来接。若非她是当家主母,家中诸事繁忙出不来门,她巴不得自个儿亲自来南宫门前接人。

  朱家的马车顶好认,白辕玉銮,红盖青帘,前头拴两匹毛发剔亮的骏马,后边跟几个褐衣小厮,还有个微驼背的老管家子在马车前打转。瞧见朱嫣出来,那管家立时洋溢着笑脸上来迎接:“二小姐!这儿走,这儿走。夫人想坏了您,在家中候着呢!”

  朱嫣认出他来,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丁伯,些许时日未见了,瞧着还是这么精神。”

  丁伯老脸一扬,眼底也有欢喜。他打年轻时就在朱家侍奉,也是自小瞧着朱嫣长大的。“小姐客气了!”他搓搓手,端了脚踏子来,又叮嘱琴儿道,“琴儿,请你家小姐上去。”

  朱嫣提着裙摆上了马车,车帘子一落,就听到外头车夫抖马鞭的簌簌响声。她打起帘子一角,便瞥见皇宫的大红宫墙在慢慢退去,把着门儿的四个侍卫也渐渐地小了,变成了绿豆似的几个点。

  朱氏一族住在城北,这宅子本是前朝王府,朱嫣的祖父受命为太子少保时,先帝赐下了这栋宅邸,令朱氏一族移住。因着本是前朝王府的缘故,朱宅的规格颇有些逾制了,绵绵延延的,正门口阔开五间,红青油饰、丹楹朱户,一瞧便不是普通人家。

  马车近了朱府,远远的,朱嫣就在车窗里瞧见有几个人在大红宅门前探头探脑。仔细一瞧,原是母亲万氏跟前的两个婆子,另有四房的几个堂妹也在门口张望着。不知是谁先瞧见了朱嫣的马车,嚷了句:“二小姐来了!”这里里外外的,便如沸腾了似的,哗啦涌出来一群人。

  等马车停下了,朱嫣撩开帘子,便见得母亲万氏的脸。

  “总算是回来了,叫母亲等得心急。”万氏拿帕子揩下眼角,一副心酸的样子,“去宫里这么久,也不见得能回来几日,祖父母和姊妹哥哥都想着你,母亲更想。快让母亲瞧瞧,是胖了还是瘦了?”

  朱嫣一见母亲熟悉的脸,也觉得心底酸酸。在家做姑娘千好万好,母亲疼着、父兄宠着,这样一比,入宫后的时日便多少有些难捱了。

  “母亲,女儿一切都好。”她低声道。

  万氏脸盘瘦,凤眼的尾儿轻挑起,面庞生的有些棱角,一袭蓝缎地宝相花纹的衣裙,手腕边儿衬了三幅飘扬的袖口,看起来颇为威严。不过平素里再威风八面、长袖善舞的人,见着了入宫许久的女儿,眼角心底也都柔化了,只顾着仔细张望朱嫣:“哎呀,是瘦了,瘦了。宫里头当差累的很吧?”

  万氏身后的陪房马嬷嬷笑起来,劝道:“夫人,这还是在大门前呢!小姐刚下马车一定累得很,进去吃杯茶吧。”

  万氏这才如梦初醒,笑道:“瞧我欢喜的,都不记得正事儿了!快进来,与你祖父母请安去。”说着,她领着朱嫣跨过了门槛,打从影壁下头过去,“你父亲和哥哥人在值上,还没回来。不过,今早他们留了话说会早点回家。祖父、祖母在堂里等你,祖父么,身子好好坏坏的不大安,还是老样子,你见了要多关切两句。”

  花影照过画檐,一群婆子丫鬟,拥着万氏并几位凑热闹的小姐穿过垂花廊,到了朱嫣祖父母的院中请安。两位老人家上了年纪,身子骨都不大好,虽说见了朱嫣很欢喜,但说了两句话,也便散了。

  给祖父母请安罢了,朱嫣终于回到了自己屋里,万氏也进来了,叮嘱着几个丫鬟再里里外外收捡一遍家什,物必要叫小姐住的舒坦。

  “嫣儿马上就要十五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姑娘。”万氏眉开眼笑的,人坐在南窗下,亲自用帕子拂着香案上头几乎没有的灰,“及笄可是大事,这几天你就在家里好吃好住,养的水灵灵的……”

  她家嫣儿名气大,别说及笄后了,便是这俩月,都有不少想说亲的太太夫人上门来,东敲西打的,想问嫣儿的亲事。只不过她是一点也看不上那些人,客套都懒得客套便直接拒了。

  真是说笑!那些个公子哥儿,没点公侯伯爵的世袭,也敢大着胆子上门来说合?更何况了,她家嫣儿是早就定好了的,势必要做大皇子妃,来日更是太子妃与皇后。

  朱氏一族合门荣耀,出上几个皇后,真是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朱嫣在香凳上坐下,左右转头,见屋里摆设几净如新,一股子亲切味儿迎面扑来。回家虽然好,不过她心上还有块心事沉甸甸地压着,叫她没法笑的欢畅。

  “母亲……”朱嫣绞了下帕子,低低开口道,“有件事,嫣儿一直挂在心上。这里也没有外人,嫣儿就直与母亲说了。”

  “怎么了呀?”瞧见朱嫣似有话要讲,万氏挥挥手,对一众婆子丫鬟道,“你们先出去吧!”人自个儿在桌边坐下了。

  “母亲,虽说嫣儿早就知道日后是要嫁给大殿下的。但是母亲有没有想过,姑姑可能是想叫我……做小?”朱嫣探过头,正正经经道。

  万氏愣了愣,哈哈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