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125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25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赵世简问她,“怎么又不想去了?”

  李姝声音忽然有些哽咽,“我想留在这里,一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我连女儿的一点踪迹都找不到了。”

  赵世简拍拍她的背,“好,你不想去就不去。宅子先放在那里,让人看着。什么时候你心情好了,跟大嫂子她们偶尔去住两天玩玩也可以。”

  李姝擦了擦眼泪,“今儿康大嫂子和姐姐说我了。”

  赵世简笑了,“定是说你不该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康大哥也说我呢,让我收敛些,娘子没看到我近来再也没买过名贵的花儿吗。康大哥是长房长孙,历来对我们这些兄弟多有教导。他既说了我,我也不能不照办。”

  李姝拧了他一把,“康大嫂子也是为了我好,我前一阵子,是有些闹得不像话了。要是我阿娘看到了,定要罚我。闽娘她,定然也不想看到我疯疯癫癫的。”

  赵世简把她搂的更紧一些,“你心里不痛快了,只管发出来。大嫂子是好心,你若觉得她说的对,就按她说的做。你若觉得心里还是有些过不去,索性再疯一疯,谁也管不着你。别怕,外头的事情有我呢。”

  李姝把头拱进他怀里,“官人,你对我真好。”

  赵世简笑了,拍拍她的背,“咱们之间,说那些作甚。我不对你好,对谁好。我还要感谢老天爷,把你又送回来了。你头先那样,我真怕你直接走了。”

  李姝继续拱,“我也感谢老天爷,让我一来了没几年就找到了你。刚来头几年,我整日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思,不想和家里人多说话,怕和他们有了感情后,万一我忽然死了,彼此又要牵肠挂肚。想回去,回不去。想找你,又找不到。”

  赵世简用下巴蹭蹭她的头顶,“我又何尝不是呢,前些日子,我整日恍恍惚惚的。有时候感觉自己大概是在做梦,有时候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也就每日回来看到你和平哥儿,我才感觉自己是个活人。我整日捞银子,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现在想想,我要那些钱作甚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李姝忙安慰他道,“官人别想那么多,咱们以后好好再过一辈子,咱们还有庆哥儿和平哥儿呢。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梦里的都是虚妄,现在才是活生生的日子。”

  赵世简嗯了一声,夫妻二人一起睡着了。

  第二日,李姝给瑞娘仔细准备了一些添妆,又给家里备了一些礼物,连同雪娘等人的东西,让赵世简找几个可靠的人,一起发往京城。

  腊月底,瑞娘要出门子了,李穆川阖家都去了杨柳胡同。瑞娘是这一辈的头一个孩子,算是这一支的长房嫡长女,李家族人和各路亲戚都来了。

  平康坊那边,一大早就忙活起来了,赵家几房人都过来帮忙。庆哥儿今儿告了假,预备去帮着迎亲。

  孙氏操办过赵世简的婚事,如今庄小郎的婚事,依葫芦画瓢,再出不了错。

  赵家一路吹吹打打,把瑞娘和二十多台嫁妆一起迎接了过来。

  瑞娘嫁过来后,赵书良让她先把家管起来。这家里,不是姨娘就是奴婢,可算有个正经主子奶奶了。这是老二家的侄女,不让她管让谁管。

  瑞娘跟着郑氏和全娘管过家的,现在有玉娘和庄姨娘帮忙,很快就能上手。

  庄小郎比瑞娘还小一岁,小两口都是话不多的人,但彼此惺惺相惜,倒能和谐相处。

  第二年刚入夏没多久,赵世简的新式火器终于有了些苗头。还没等他考虑清楚要不要进献给皇帝,中原地带又遭了蝗灾。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昨天的章节可能某些语言有些负面,抱歉。情节发展到这里,就设置了一个颓废的插曲,来促进男女主思想的成长和感情上的更进一步,并不是想故意散发负能量。作者以后会认真对待,仔细打磨笔头子,争取用积极向上的言语来表达清楚意思,不让大家误会。

  等今天下午两点半后,作者会去99章末尾作话里告诉新朋友们,第100章有雷,慎入。

  第102章 散金银身心两安

  自去年冬天起, 中原地带就少雪, 开春后只零星下了几场毛毛雨。庄稼人为了保护庄家, 肩担手挑,春麦总算没有大量减产。但随着雨水持续减少, 秧苗刚插入田里没多久,各处灌溉用水告急。

  很多村庄村民为了抢水, 大打出手,打死打伤的都有。百姓们日夜盼望着老天能痛快下场雨,没成想, 雨没下几滴,倒是盼来了铺天盖地的蝗虫。

  蝗虫过境后, 本就干涸的奄奄一息的秧苗全部被啃的只剩下个桩, 除了水田,旱田里的玉米苗、豆苗,无一幸免,一些村庄里连树木都被啃秃噜了皮。

  呼啦啦的蝗虫来得快走的快,农夫们还没反应过来,蝗虫们都飞走了, 连残骸都没留下,田地里,再也找不到一点绿色。

  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有些小娃的胳膊腿儿还被咬了。大人们此时已经顾不上查看小娃们是不是被咬伤了,他们都扑倒在地痛哭不已。这一年,一家子要怎么过啊?

  家里的存粮能吃多久呢, 百姓们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干饭是见不到了,妇人们连稀饭都只能吃个小半饱,老人们开始主动少吃甚至不吃,一天随意喝两口粥,把仅剩的口粮留给后人。

  有些农人开始补种,但天干少雨,收效甚微,有些家里本就没有存粮的,已经带着全家老少开始出门讨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的日子越发难过。很快,整个中原大地开始饿殍满地。

  景平帝急得满嘴起了燎泡,这个时候,他再顾不上党争了,先把灾民安置好了再说。户部缺银子,今年的军饷都没发,景平帝自己的陵寝都因为缺钱而停工了。满朝文武都默不作声,没办法啊,天灾面前,人人都渺小,只能尽力而为。

  景平帝下令各地州府开仓放粮,圣旨到了地方后才知道,许多粮仓居然是空的,还有一些连军用备粮都被换成陈年霉烂了的粮食。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应付检查,粮仓里外面都是好粮食,里头次一层,再里头更差,到了根本没法检查的地方,直接换成了沙石。

  景平帝气得撸了一串的官帽子,把一些贪的狠了的,直接当着灾民的面砍头。饿的奄奄一息的灾民门们拍手称快,都是这些贪官害人,皇帝老子多好啊,多杀几个贪官吧。

  户部各处调度,从江浙、两湖地带调来许多存粮,直接运到各州府,派了许多年轻有血性的监察御史们去监督救济粮的发放,总算暂时稳住了形势,没出现大面积流民积聚造反的事情。

  远在泉州的李姝也听说了消息,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很多流民已经南下到了江西、湖南、福建和江浙地带。流民一路乱窜,到处找吃的,人饿极了,哪里还顾得上礼义廉耻,什么打砸抢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许多城里的小富户被抢,乡下的人出了门就要做好被敲闷棍的准备。

  夜里,吃饭的时候,李姝有些闷闷不乐,赵世简也没说话。平哥儿见父母都不说话,且气氛有些凝重,低头老实吃饭。

  李姝感觉到自己这样不好,忙给平哥儿夹了一筷子菜,又摸摸他的头,平哥儿抬头笑了笑。

  赵世简没说话,给她们母子两个一人夹了一筷子菜。

  一家人吃过了饭,没有到书房,而是到夹道里的穿堂去了。平哥儿已经开始学着写一些简单的文章,他阅历不够,写的很是肤浅,但文辞足够优美,同龄人里也能算好的了。

  夏天的泉州有些热,但晚上海风刮来,带来许多清凉。穿堂两边挂上细纱帘子,蚊子进不来,但风吹进来后,人顿时感觉舒爽很多。

  李姝做针线做烦了,丢下东西,拿起一本游记开始看,看着看着,看到了书中描写的各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当然还夹杂着百姓们的生活实记。

  李姝的脑袋里瞬间浮现出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扶老携幼,一路蹒跚着往前走,死一般的眼神里看着前方,期待前方能多一丝生机。孩子们饿的肚子都鼓了起来,老人们走着走着就倒地上死了。

  她待要把这画面赶出脑海,很快,它们又浮现了出来,仿佛在跟她说我好饿啊。她的心顿时被揪了起来,大好河山里,若百姓不安,只会让人觉得越发讽刺。

  李姝烦躁的把书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爷儿两个都看过来,然后彼此互相看了一眼。

  赵世简摸摸平哥儿的头,“去吧,洗漱过了早些歇着。”

  等平哥儿走了,赵世简起身走到她身边坐下,把她揽进怀里,“是不是心里很难过。”

  李姝叹口气,“官人,民生多艰,天灾从未停过,我整日锦衣玉食,心里实在难安。”

  赵世简把下巴抵在她的透顶,李姝的发髻都被他压歪了,但此时二人都不在意这些细节。

  他拍了拍她的背,“娘子,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只要能让心里好过一些。百姓艰难,不是一天两天了。”

  李姝苦笑道,“我能做什么呢,要是我现在是个普通农妇,一天只喝一碗粥,我心里大概就不会有愧疚了吧。”

  赵世简说道,“娘子如果不知道做什么,就来给我帮忙吧。”

  李姝抬头看他,“官人想做什么?”

  赵世简笑了,“去年康大哥和荣表哥辛苦一年,给我挣了上百万两银子。我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时间久了藏不住,那些豺狼虎豹知道了,都要来啃一口。与其最后到了他们手里,不如全部散干净了。”

  李姝忙问他,“官人这银子没过明路,如何散出去?上百万可不是小数目,一个不慎,要被人盯上了 ,到时候,那些人可不管官人是不是在做好事。”

  赵世简冷笑一声,“哼,我这银子,如今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又不图虚名,不需要让百姓记得我,我左手倒右手,省去中间的层层盘剥,人不知天知,那些人想来吸血,也看我答应不答应。”

  李姝有些担忧,“官人预备要怎么做呢?”

  赵世简蹭蹭她的头顶,“娘子别担忧,我也不是一下子全抖搂出去,分几个地方,轮着慢慢放。给百姓发银子没用,都换成陈米粗粮,一天给饥民一碗粥就够了,让饥民能熬过去一阵子。”

  李姝把脑袋靠在他胸口,“官人,这里的百姓真苦啊。我长了这二十多年,从来没听说哪一年整个大景朝没有天灾的,今年这里洪涝,明年那里干旱。好容易老天爷给个脸风调雨顺,又有贪官刮地皮。官人,你以后的私船别跑那么多了,咱们这其实也是在与民争利。”

  赵世简嗯了一声,“我已经停下了一半了,后头再慢慢减少,留个三五条,挣些军费,指望朝廷的军饷,只能勉强不饿肚子。大姐姐那里咱们不能不管,同气连枝,里外应和。她离不开咱们,咱们也离不开她。”

  李姝点点头,“我能帮官人做什么呢?”

  赵世简想了想,“娘子可以发动福建的官夫人们捐款啊,这些官夫人们,个个都是掌家娘子,手里银子填海堆山的,捐出去落个好名声不好,留着只会养出不肖儿孙。”

  李姝吃吃笑了,“官人总是和这些官夫人们过不去,官人不知道,外头如今都偷偷叫你玉面阎王。”

  赵世简哈哈笑了,“阎王就阎王,我这阎王,只杀恶鬼,不捉良民。”

  李姝拍了他一下,“捐款倒是可以,这些官夫人们爱惜名声。光我们捐款数量毕竟有限,官人不若与总督和巡抚商议,让地方官员和富户也捐款。等银子都收齐了后,立个碑,按数目排名,那些讲虚面子的,定然都往多了捐。”

  赵世简捏捏她的鼻子,“这个法子好,那些大盐商,住的宅子比皇宫还大,再不出血,就别怪灾民去抢他了。”

  夫妻二人在这里坏水直冒,出了一堆的馊主意。

  第二日,李姝与赵世简打过招呼后,带着平哥儿、吕氏和雪娘和一群下人一起,往省城去了。

  赵世简派了一队侍卫跟着她们,“娘子先去,我过两天就来了,路上有事就找黄侍卫。娘子去了省城,先去宅子里安顿下,等我到了,咱们一起行动。”并与吕氏和雪娘打招呼,让她们一路好生照应她们母子。

  吕氏笑道,“简兄弟自去忙吧,我们这里人多,又有你的亲卫和名帖在,谁也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李姝也点头,“那我们先去了,官人路上小心。”

  省城的宅子李姝一次都没去过,年前买的宅子,一直放在那里,只雇了几个人看门,顺带打扫屋子。

  过完年,李姝正经请了福建有名的佛道两家的高人,到闽娘的坟前消了几天的经,然后取出小棺木,让赵世简派了心腹之人往京城送去。闽娘当日下葬时悄悄进行的,虽然没有排场,但用的棺木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墓葬里各色防水措施做的也好,棺木一点儿都没坏。

  李姝见到小棺木,又痛哭了一场,在吕氏等人的安慰下,回了家,焉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京城那头,赵书良年前就接到了信。闽娘还没到,他就让赵世崇找人在吴氏的坟墓边上点了个□□,并请好了道人和尚,等闽娘一到,不往家里去,直接送到山头,消了七七四十九遍经,才仔细下葬。

  闽娘是个小孩子,一没成亲,二没有后人,故而坟墓规模比较小。跟吴氏的比起来,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这,还是李姝和赵世简强势争取得来的结果。按照时下一些人家的规矩,闽娘是没有资格葬入祖坟山的。她这样枉死的,最多在山脚找个低洼地,随意埋了,坟包不许突出来,让人人都能从她坟墓顶上踩过,踩得她不敢来做乱,早日去投胎。

  族里也不是没人说闲话,一个小孩子,又是女娘,死了就死了,按照外头一些人家做法,找个破席子卷起来,直接丢了就行了,省的下辈子还来讨债。

  但赵家家族底蕴低,赵世简虽然做到了一方主帅,族里面也没几个出息人。这几年赵书良兄弟一直在大力培养,但人才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成果的,眼下还没人正经走完科举授官这条路子。

  赵世简如今在族里,很有些说一不二的气势。好在他平日里不大管事,也不多嘴,需要出力他出力,需要出银子他出银子,二话没有。这一回他要把夭折的女儿葬回祖坟山,虽然有人有意见,也只敢肚子里嘀咕,谁家没得过他的好处呢。葬就葬吧,总是赵家的骨血,葬在亲祖母旁边,也不碍着谁。

  把闽娘送回京城后,李姝再没回过清源山一带,连宅子,都是低价卖了出去。

  送过了女儿,李姝又开始折磨平氏。

  平氏喜欢用小道,李姝就用小道回她。她找人把平氏的贴身肚兜偷了两件出来,送给了外面的赖汉,并给了赖汉银子,让赖汉到外头说一些香艳的故事,话里头带出几句县尊太太来。等平氏发现有人败坏她名声,赖汉早跑了。

  平氏年纪也不小了,本来男人就纳了好几个妾。自打平氏的亲爹被流放后,平家本族都疏远了她,她家男人就对她不如以前尊重,如今听到她外头的一些不体面的风言风语,顿时更觉丢脸,狠狠骂了她一顿,再不进她的房门。

  不光男人,连他的儿子,因为在外面不如以前得人敬重,有些埋怨平氏的父亲。而平氏,一边受着花柳病的苦,一边忍受家庭暴力,苦不堪言。

  平氏的花柳病并不是什么多严重的病,等闲吃一阵子药也就好了。但平氏请的大夫已经被收买,给她开的药方没问题,抓的药却多多少少都不行。她才换了一个大夫,感觉稍微好了些,很快又不行了,整日身上痒的难受,她一个县尊太太,人前总不好挠痒痒,忍得颇是苦楚。

  她男人刚开始觉得自己不慎把病传给了家里婆娘,很是有些愧疚,对她也多有忍让。后来他自己的病都治好了,平氏始终好不了。再加上外头的风言风语,平氏的男人对她越发不满,若不是夫妻二人成婚多年,他真要怀疑她是不是在外头偷人了。

  不说平氏,李姝这头,带着平哥儿等人坐着马车,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玩一玩,花了两天功夫就到了省城。

  家里看门的下人一见夫人来了,顿时把平日磨洋工的劲头全丢了,立刻打起精神伺候起来,若是能跟着夫人走,比留在这里看门强多了。

  省城的宅子大,总共有五进大,共分三路,且每一路都带了跨院,整个宅子占了半条街。家里面积大,吕氏和雪娘也不出去找地方住了,各自随意找了个院子带着女儿住了下来。

  几人当日安顿好了后,李姝带着大伙儿出门逛了半天。

  雪娘路上直笑,“这省城比泉州就是大一些,不过说起来,还是咱们京城最大。”

  吕氏笑了,“看看,京城来的就是不一样,等会儿路上人都要来把你当稀奇看了。”

  玲娘和芳娘在后头手牵手,听到了直捂嘴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