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姨娘是个小画手 > 第63章

姨娘是个小画手 第63章

作者:浴火小熊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0:51 来源:免费小说

  太妃忙叫玉版收好,“不过一口吃食。难得的是你这份心。”

  “这个机器倒是巧妙,不过细看这奶酪的做法,倒是和金帐国做奶豆腐的法子一样。”太妃翻看一会儿图纸,忽然叹口气,“唉,皇上在云州住了那些年,吃惯了他们那儿的食物,总跟我说过好多次奶豆腐如何如何好吃,我原不信,那东西闻起来就膻膻的,好吃在哪儿?今儿尝了你这个糕可信了。想是咱们这里人吃得少,做得不得法。唉,他喜欢那一口,可回京之后绝口不提。”

  瑶光一听赶快献上赞歌:“这正是陛下的慈悲了。圣上是明君,有克己之德,知道一口奶豆腐不算什么,可若是此风一开,不免有小人钻营。”

  太妃听了很是高兴,“可不是!商纣重色则妲己入宫,齐桓公好美食则易牙烹子。陛下能够克己,是天下苍生的福气,唉,可我这做母亲的,吃到孩子爱吃的东西,总不免想送一点给他。”

  李嬷嬷笑道:“唉哟,我的娘娘,您送些吃食给皇上吧!我瞧着还有两盒子呢不是?母亲给的一口吃食,谁还能说嘴不成?”

  太妃便命玉版将两盒还没打开的蛋糕送到前院钱嬷嬷那里,着她叫太监送进宫。

  只是,给皇帝了,不能不给太后。

  太妃倒也不可惜这一盒糕,配方做法都有了,且瑶光还在这儿呢,不能再做么?

  只是她咽不下一口气,遣退了人,跟瑶光小声嘀咕,“为着太后千秋,皇上费了不少心,整个后宫也跟着劳累奔波,就这样,那一位竟还觉得不足呢!”

  瑶光一听,哟呵,皇家八卦!这回去跟师父她老人家一学,她必定高兴。于是故作不解问太妃,“怎么?”

  太妃“嗐”了一声,跟瑶光讲了。

  太后过生日前几日哼哼唧唧地病了,皇帝忙着朝政还得去早晚问安,还要亲自侍疾,侍了几次疾,太后表示,想请皇帝给镇南侯府一个恩典,林范、林九在家这么久了,是不是给他们一个闲职啊,不然,她寿辰时想见见家人,他们的妻子却连进宫都不行。

  皇帝于是便允了,给了林范一个五品龙禁尉的闲职,又给了林九一个什么从六品的官儿。

  太后的病就好了几日。

  眼看到了千秋前两天,太后又凤体不安了。这次,是想到一位堂弟病逝了两年了,家里不知道怎么样了。巧得很,这位堂弟有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儿,正好同寡母一起扶柩进京了。堂弟好可怜哦,我想把他女儿接进宫来抚养。

  太妃说到这儿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我林家的爷们儿都死绝了么?非得弄个女孩子入宫么?”

  瑶光不敢吭声,这可轮不着她说。

  薛宫正教世系家谱的时候详细讲过林家,这可是根深叶茂的大世家,祖上出过不少能臣名将。太妃这一支一直很低调,在新皇登基后还主动要求外放了,家中子弟老老实实科举,也有人去考武官,然后老老实实做官。而太后镇南侯府那一支,则成了鲜明对照,近支人丁并不兴旺,也没出什么有才能的人,还不老实。

  出了林九那事时薛娘子曾私下跟瑶光吐过槽,觉得镇南侯家大概从老侯夫人那里就歪了。当年撞了大运抓住了一支潜力股,闺女当了五皇子妃,这位皇子后来又杀出一条血路继承大宝当了皇帝,闺女就成了皇后。这个甜头尝到了,就丢不下忘不了啦。闺女多年无子不要紧,赶紧在族中再选一个送进去当皇妃。而且,据薛娘子提供的八卦来看,当年太妃爹妈可没想过送女儿进宫,已经在相看人家了,是太后说想念家中姐妹,要太妃来说说话,说了几次话,旨意就下来了。

  看看这手法,和如今如出一辙,太妃怎么能不恼怒。

  林家连续两次撞了大运,大约是觉得这法子投入少回报高。不过是一个女孩儿,要是赌赢了,那就是泼天的富贵。

  可是,哪能每次投机都成功呢。

  现在的皇帝还是康王时早早出了京,去了封地云州。云州和金帐国比邻,在那个时候常有战事。康王妃体质娇弱,到了云州四五年后疾病缠身,没熬到康王继位就香消玉殒了。皇帝也很长情,继位后追封她为贤孝纯皇后,并没再立后,也没再选妃。现今宫里主事的是德妃、娴妃二人,这两人各有皇子。德妃之子稍长。

  太妃按一按太阳穴,“她也不想想,圣上登基时没选林家的女儿,又怎么会现在立林氏女?唉,何况还出了林纹那起子事。便是京中的老人家,也没人愿意说林家的女儿,更别说是皇上了。结果,寿宴那天,也不知是谁的手笔,竟然让林小姐在太液池遇见六郎了。唉,丢人!丢人啊!”

  瑶光听到这儿憋不住笑了,怪不得端王赶紧跑去垠州了呢——这也不知宫中哪个妃子搞的,有了这档子事,林小姐要再肖想皇后之位可不能了。哪有“偶遇”了弟弟还嫁给哥哥的?想也知道太妃这句“遇见”是春秋笔法。

  瑶光怕太妃看见她幸灾乐祸,赶紧站在太妃身后给她按摩头颈,柔声安慰,“您也别生气,陛下心里想来明镜一样。不然,如何会让端王殿下领了去垠州祭祖的差事?不过呀,殿下平定南疆,不世之功,确实是很该代陛下去祭祖的。”

  太妃听了这话顿时身心舒畅,又问起老郡主身体如何,瑶光学经学得怎么样了。

  瑶光把灵慧祠、点心店的趣事找了些跟太妃说,又提起想再借些人手的事。

  太妃跟李嬷嬷交换眼神,“看看,给我说中了吧?”她上次见秦婆子时就知道点心店生意红火,瑶光处事公道,庄仆们并不原先在庄子上更累,领着双份工钱,又时不时有红包拿,都不提换人的事了,想来这次再招人要更容易,没准这时庄子上早就排着队了。

  她当即答应下来,“等会儿便叫钱德昌家的派人去绿柳庄。我看,倒不若问一问,看有哪些年轻的家生小子、丫头想去的,到官府过了身契,从此就是你的人了,随你住在山上,逢年过节回庄子团聚一回就罢了,待他们成了家,也就不再惦记绿柳庄了。”

  瑶光听了有些踌躇。这说的,可是人口买卖啊。

  当下岔开话题,说起她给老郡主画的像。

  她倒是想给太妃老阿姨画一幅,可是,古代人对画像这事有些禁忌,必得人家求画,才能动笔。瑶光从前在绿柳庄外出写生时,也是得先告知庄仆们。只有小竹、千穗这样年纪的小孩儿才不忌讳。

  吃午饭时,太妃才知道瑶光今日就带了薛娘子来,还是骑着驴来的,不由数落她,“也太大胆了!怎么能这样子呢?骑驴?京城闺秀们也有出游的,前儿我还听十七郎说他和元康到郊外赛马呢,你也好歹弄匹马呀!骑驴?”

  瑶光心想,养一匹好马可得费不少工夫,给她?每天骑着去驮鲜牛奶么?糟蹋名马也糟蹋钱。

  薛娘子帮腔道:“娘娘,驴子身小,但是走山路更稳当些,正适合我们在山上骑。”

  太妃这才罢休。

  吃罢午饭,太妃正要歇午觉呢,有人来报,宫里派了人来。

  原来是皇帝吃了太妃送去的蛋糕,派崔旺来致谢的。

  太妃又问了崔旺皇帝这几日身体如何,胃口怎么样,嘱咐他不叫皇帝贪凉用冰。

  崔旺见韩瑶光站在太妃身后,忙又向她行个礼,瑶光拱手还礼。崔旺见她一身青碧色布衣,腰束红带,一头青丝挽成一个道髻,戴了顶乌纱莲花冠,整个人不见一点金珠翠玉,却依旧华贵明丽,又有种可亲之态,心说,无怪端王爷和老太妃都喜欢她,韩良娣这等美人原就惹人爱。

  崔旺走后,瑶光服侍太妃睡下,便和薛娘子安置在后院供三清的屋子后罩房。她也不想午睡,便和来服侍的紫翎聊些闲话,问问太妃这些日如何,府中可有再开宴会茶会之类的。

  太妃午睡醒来后又叫瑶光陪着她打了几把麻将牌,才放她和薛娘子去芸香楼送货了。

  她是绝对不可能任由这两人骑着驴牵着骡子在闹市行走的,早叫钱嬷嬷备了两辆车,带着紫翎翠羽两个大丫鬟和大队人马,这才去了。

  第78章 秋季新品

  进了芸香楼,瑶光这头肥羊不免又在美妆柜台流连了一番才上了楼。

  这时正好一位贵女前呼后拥下来瑶光和薛娘子向楼梯一侧让了让那少女竟连一个礼也没回仿佛觉得理所当然嬉笑着和侍女说着话就走了。到了一楼她的一个侍女走在前面,竟然还大声呵斥几位女客,“让开!”引得众人侧目那小姐也一样看不见似的,出了店门在众人簇拥下扬长而去。

  瑶光不以为意紫翎却皱眉问陪同的店娘子“这是谁家小姐竟这般无礼?”

  店娘子赔着笑小声回答:“这是渤海侯崔家的小姐。想来她并不是存心对炼师无礼,只是不晓得京城规矩礼仪疏漏。”话说的客气,其实就是说这一位有几分乡下土老财进城的气势不知天高地厚。

  “渤海侯崔家?”瑶光觉得这一家听着耳熟却一时想不起看那傲慢的样子和一身名贵穿戴,这崔家也该是个累世的世家。

  薛娘子附在瑶光耳边小声说,“镇南侯老夫人,当年就是渤海侯崔家的小姐。”

  瑶光挑挑眉没出声跟着店娘子去了苏大掌柜的办公室。

  紫翎和翠羽两个少女是第一次见识苏大掌柜的办公室,都激动得双颊绯红。在她们看来,一个女子能执掌这么大的生意,还有了一间只有爷们儿才能有的真正的书房,真是厉害。苏大掌柜在她们看来就和偶像差不多。

  瑶光今天除了送些花笺、摺扇等物,也有秋季的几样新品。

  秋扇见捐。

  现下已快到中元了,进了八月便入秋了,到了那时,扇子便用不到了。

  百宝帐、香笺倒是可以继续做,可香笺已有人做出了高仿a货,价格下跌,这又是个需要许多细致人工的东西,瑶光她们不打算再继续做了。

  苏大掌柜看到瑶光拿出一支手指大小的黑色小方管,好奇地问:“炼师,这是什么?”这东西看来平平无奇嘛!

  瑶光一手拿起方管,一手轻轻一拉,盒盖打开,里面还有一层浅金色内管,再旋转底部,金管中缓缓升起一节娇艳的红色小圆柱。她将这红色小圆柱放在双唇间涂了两下,抿一抿唇,再将它旋转回去,合上盒盖。

  苏大掌柜和张大娘子这时都不由半张着嘴。

  瑶光笑着把小方管放在桌上,没见过吧,这是香奈儿方管口红!

  上次在芸香楼参观过古代美妆柜台后,瑶光收获了一堆赠品。

  回家后她试用了各种包装的口脂唇膏胭脂水粉,不免有些遗憾。大周制造的化妆品质量已算上佳,但并没有现代的彩妆盘。

  试问任何一个9012的女性,谁不拥有几个彩妆盘呢?

  一个小盒子里又有眼影,又有唇膏,没准还有腮红高光,还有上妆的刷子,方便随身携带,随时补妆。

  可是大周呢,别说彩妆盘了,连管装的唇膏都没有。即使是二两银子一盒的唇膏,上妆的时候也得小姐们用自己的纤纤玉指来涂。虽然这个时代的贵族少女们都是一人走十腿迈,身边不跟上四五个丫鬟都不好意思出门的,但总有私密紧急的补妆时刻。比如裕和县主,她现在成了女道士,常在太清宫和访问学者们修书论道,自觉地低调了很多,不讲究排场了,张师姐就总是在内门女冠的休息室中见她从背袋里拿出口脂对镜理妆,还有好几次抱怨口脂盖子松了把书本染了。

  藏书楼的打工仔小道士们常笑说,看哪本经书册页上染有红晕,必是裕和县主借阅过的。为此,裕和县主是有些恼火的。

  裕和县主为瑶光她们的点心店开张捧场,瑶光很承她的情,第二天晚上就将自己做好了还没舍得用“香奈儿”方管口红选了一管让张师姐送给她。

  县主收到后果然大喜,自此爱不释手。

  瑶光这时可不是当初困在绿柳庄的韩良娣了。她结识了一班手艺很好的工匠,能将她描绘的物品做出七八分相似出来,她身边还有宋静守李静微这样的贵族女性帮忙参谋,她还能将新品送给裕和县主等人评品试用。

  这次来芸香楼推销新品之前,她用不同材料做了几种口红盒子和彩妆盒子,有竹木的,金属涂漆的,上面都画了精致的花鸟虫鱼,承袭了最初扇子的主题。

  几种材质中最为特别的,是用硬纸做的。纸当然没有金属或竹木更为耐用,但作为绘画的媒介,纸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能玩出更多花样。

  薛娘子、宋李等人对金属和竹木做的彩妆盒很喜欢,但听到瑶光要用纸再做盒子,都不太看好。

  瑶光却有不同见解。

  9012年的几款大热眼影盘,什么“1986西游记盘”、“日落盘”、“埃及艳后盘”等等,全是纸质的。而且,她给太妃、李嬷嬷做珠片用品的时候领悟到,这个时代,贵族妇女喜爱的物品并非一定要用最昂贵的材质。独具匠心的创意,细致费时的手工,许多时候比昂贵的材质更为重要。

  但为求保险,她借鉴了克里姆特大师的画风,他和新艺术时期的其他大师一样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画作中使用大量的金箔和金色,华丽绚烂,其中有不少画的主题是妖娆美丽的女体,做出了一套以黑色澄心堂纸为底,上有金箔银粉装饰,绘以花草虫鱼的彩妆盒和口红盒。

  起初不看好的薛娘子等人见到成品后被惊艳到了,宋静守更是当时就强抢了一个回去。

  苏大掌柜和张大娘子看着瑶光一个接一个放在桌上的盒子,先是赞叹了一番,渐渐平静下来,“不知炼师这次是要怎么合作?”苏大掌柜清楚,韩瑶光可以做出漂亮的口脂盒子,但她一时间可调不出质量能与入驻芸香楼这些脂粉品牌媲美的口脂。她刚才展示用的,大约只是将这里买的口脂放进了她自己做的盒子里。

  苏大掌柜所料不错。

  术业有专攻。

  虽然爱美,也当了许多年肥羊,但是瑶光这个艺术生和许多拥有上百只口红的女性一样,她们熟知不同品牌口红的色号,但对于口红、眼影里都有什么成分,怎么做出来的并不十分清楚。

  瑶光做出彩妆盒的时候也惆怅了半天。大周彩妆界还没发明出眼影和高光,她只知道许多拥有柔和珠光的高光和眼影是加了云母,但化妆品中的云母是怎么放进去的?要磨到多细?是和她做颜料时一样混合了什么胶质么?她一无所知。

  所以,她还是得和芸香楼合作。

  瑶光详细讲解了如果要用她做的这种旋转式的口红盒,口红应该冻成什么样,怎么安装进去,又讲了彩妆盒是怎么用的,其中可以放几种不同颜色的口红胭脂,也可以放上香粉、面脂,再加一面小镜子,小凹槽是用来放涂口红的棉棒的……

  瑶光藏了个私,她最近下山买羊奶的时候央刘寡妇薅了不少她家山羊身上的羊毛(其实是未经过处理的羊绒),做了一套化妆刷。不过可惜,刷子暂时无用武之地,她现在还没研究出来粉饼状的腮红、眼影、高光呢。总之,等她研究出来了,再在彩妆盒里加几个凹槽,放刷子。

  苏大掌柜这次比较谨慎,虽然能看得出她很喜欢旋转式口红盒和彩妆盒的设计,但她没有立即定购货的章程,“炼师,我们芸香楼只是将店面一部分租给这些脂粉坊,您要想卖这些盒子,还得和脂粉坊的掌柜谈。”

  瑶光也料到会这样,便留下一套她展示过的口红、彩妆盒,请苏大掌柜代为展示。如果有脂粉坊愿意同她合作,那么中元节过后她再来商谈。

  此外,瑶光还和苏大掌柜讲了自己要在翠溪镇开个专为女性服务的精品店的事,希望能和芸香楼合作。

  苏大掌柜答应问问各大品牌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入驻,再细商量章程。

  这回答相当敷衍,瑶光和薛娘子怎能听不出来?但两人不动声色,又取出另一批新产品展示。

  中元节眼看快到了,瑶光才忽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做些应季的小首饰呢?过去韩瑶光1.0版不也有个什么镶白玉提篮观音像的金簪么?

  说起宗教节日的应景首饰,古今中外都有。

  在现代的许多天主教国家,许多人至今还喜欢佩戴彩画珐琅的圣母金像项坠,在东南亚的几个佛教国家金佛项坠也很受欢迎,还有我们大中华圈,那讲究更多了,保佑平安的观音和佛像金坠玉坠,招财的貔貅,还有各种手串……

  大周自然也有许多中元节祭祀时应景的首饰。

  瑶光想到这主意后赶紧把韩瑶光1.0版留下的库存首饰翻看了一遍,又拿着几样宗教题材的去找宋李两位师侄和老郡主商量,这几人又将自己的一部分收藏取出来供她提取灵感。

  瑶光听取了她们的意见后画了几个样子,以两根细竹丝箍起绡纱,就像绣绷中箍了一块绣布一样,然后在其上画了持莲腾云的仙子,手捧花篮的仙童,倒骑驴的老头儿等八仙形象,此外还画了单只是八仙各自法器的。

  每一枚纱画都只比鹌鹑蛋略大,做雀卵型,晾晒干之后,再在竹丝周围再用丝线缀上一圈比小米略大的小珍珠,最后依照图案花色以金丝、银丝箍紧,可以几个一起插在簪花棒上,也可以单支做鬓簪,还可以挂在耳钩上当耳坠,每一个都精致可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