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87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87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赵九福刚到京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耀祖大哥出了什么事情,你先慢慢与我说。”

  孙光宗抹了一把脸,眼中还带着几分颓丧,这才说起在赵九福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害的孙耀祖陷入牢狱之灾。

  赵九福不过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他的暂时离岗对大周朝这个庞然大物自然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冷淮川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反倒是多了。

  孙耀祖身上发生的事情与他毫无关系,这事儿要从孙耀祖的职位开始说起,他是顺天府的通判,这个官职说大不大,在京城这地方压根不起眼,但说小的话也不小,至少责任不小。

  所谓通判,掌管的是一个地方的粮运、家田、水利以及诉讼等事项,对长官还有监察的责任,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在顺天府的通判也就是负责一下民间的诉讼而已。

  说到底顺天府这地方是天子脚下,别说一个小小的通判了,就是顺天府府尹也有很多不能为,更多的时候都是打打圆场的事情。

  孙耀祖这些年来,做的最多的就是民间鸡毛蒜皮的诉讼案子,但比起上头大人们的官司,他还宁愿在鸡毛蒜皮里头打转,至少不会出事。

  但孙耀祖小心翼翼的没出事,这一届的顺天府府尹却出了一件大事,据孙光宗所言,这位府尹大人故意为难从外地回京诉职的官员,从中谋取利益。

  回京诉职的官员多少都要出血,不管是吏部还是顺天府的人员都需要打点,这是朝廷上下都有的默契,一般来说为难会有,但绝对不会过分,毕竟闹大了谁都好不了。

  若真是你情我愿的话,这位府尹也不会倒了大霉,他本是按照惯例来,谁知道偏偏遇到了一个愣头青,这位闽南过来的知县铁青松铁大人,偏偏是个宁折不弯,威武不能屈的人。

  这位府尹也不知怎么昏了头,遇到这么个硬骨头不但不避开,反倒是来了劲儿,闹到最后铁大人心一横,乌纱帽也不要了,直接敲响了宫门口的登闻鼓。

  于是原本的小事变成了大事,原本的潜规则变成了**裸的威胁勒索,这位铁大人挨了一百大板,也拼着在皇帝面前告了御状,认证物证俱在,顺天府尹不倒霉才怪。

  皇帝惊天一怒,把顺天府尹下了大狱不说,还直接把顺天府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孙耀祖天降横祸,也被一同关了进去,罪名就是同流合污。

  要说孙耀祖从未拿到过顺天府分发的好处,赵九福肯定也是不信的,比如他在翰林院的时候,每个季度都能拿到相应的冰敬炭敬。

  但要说孙耀祖为了区区一千两银子参与了讹诈,赵九福也不觉得,孙家是大富之家,虽说只是戴河镇的首富,但实际上这些年的生意遍布大周朝,孙光宗还未中举的时候,时长花销就远远不止这个,孙耀祖完全犯不着为了银子牺牲仕途。

  赵九福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光宗,你确定此事耀祖大哥没有参与吗?”

  孙光宗连忙开口说道:“真的没有,平时的冰敬炭敬大哥也是拿的,但这种外地诉职的官员,大哥向来是不参与的,他被抓之前同我说过,那位府尹十分爱财,这种横财向来不许他们插手,只是没想到还是被牵累了。”

  若真的如此的话,这位爱财而小气的府尹倒是干了件好事,只是牵累确实是牵累,从大周律例来说,孙耀祖其实也是触犯了一部分律法的。

  大约是看他脸色不大好,孙光宗忍不住落了泪,连声说道:“出事之后大嫂回娘家求助,结果那边连门都没开,我也是实在是没办法了,阿福,我不求你能帮帮大哥,只想着能想办法进去再见大哥一面,无人打点,也不知道他在里头吃了多少苦头。”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看着孙光宗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心头也不好受,只得拍着他的肩头安慰道:“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打听,能不能把人救出来还不知道,但在狱中打点几分还是能做到的,你先回去准备一些东西,到时候好带进去给耀祖大哥吧。”

  孙光宗没想到他竟能一口答应下来,一瞬间忽然理解了哥哥曾经说过的话,他说过只同窗无数,却羡慕自家弟弟能有一个好友赵九福。

  他抹了抹眼泪,虽然知道赵九福并不需要他的感谢,但还是说道:“阿福,谢谢你,没有你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完这话,他又咬了咬牙说道:“能见大哥一面我就满足了,若是此事会牵连到你的话,后头你也不要再插手了。”

  倒是赵九福摇头说道:“我是翰林院的人,与顺天府向来没有打过交道,想必陛下也不会希望事态愈发蔓延,牵连倒是不至于,只是想要救出耀祖大哥怕也不容易。”

  孙光宗自然早就知道这点,其实这段时间他日日夜夜拿着银子去走门路,但这风头上愿意收钱的人都少,大嫂回娘家哭诉了好几次,倒是也进门过一次,但那边竟是让她直接合离,一点力气都不愿意花,如今他大嫂病在床上日日哭泣,显然是对娘家失望了。

  在赵九福回来之前,孙光宗就像是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钻,钱送出去不少,但路子一条没找到,回到家中还不得不安慰年幼的侄子和病倒的嫂子。

  如今赵九福回来了,看着他镇定的模样孙光宗反倒是安定了一些,赵九福身上总是有一种让人心神安定的魅力,以至于他竟让也放松了一些。

  等孙光宗一走,赵九福倒是皱了眉头,这件事显然是没有那么好办的,但是他与孙光宗多年好友,与孙耀祖也略有交情,孙老爷对他更是如同亲孙,当年在戴河镇的时候,他可没少往孙家跑,如今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顾的。

  既然孙耀祖已经下了牢狱,那么现在就应该在刑部的地牢之中,他身处翰林院,与刑部倒是也曾经打过几次交道。

  其他的暂且不提,现在先去看看狱中人如何了才是重点,赵九福想到了一个人,当下告知了严玉华一声就匆匆出门了。

  第162章 门路

  赵九福去找的这个人姓朱,正是刑部的主事,官职虽然不高,但刑部这一亩三分地却十分能说得上话,只因为现在的刑部尚书是康亲王,而康亲王是皇帝的堂弟,据说这两人从小到大都关系极好,也是如今唯一在朝为官的皇亲国戚,而朱玉鑫就是康亲王的小舅子。

  朱玉鑫就是赵九福最能找到的路子,说起来两人南辕北辙,原本是搭不上交情的,偏偏朱玉鑫嗜酒如命,有一次听闻顾行之手中有好酒之后就上门纠缠,混到了一口极品人参酒。

  后来知道这人参酒是赵九福亲手酿制的,朱玉鑫就索性找了过来,他出身好,性格倒是也不差,那时候赵九福还不是侍读,他说话做事倒是也客客气气。

  可以说两人是因为酒水结缘,朱玉鑫又是个分外喜欢角力的人,听说赵九福的角力是圣上都夸过的,时不时就邀请他一块儿喝酒,喝完之后就两个人玩一把。

  于是慢慢的倒是也积攒了一些交情,赵九福之所以直接去找他,而不是通过顾家或者严家想办法,也是因为还不知道此次事情的大小,并不想要把顾家和严家拖下水。

  赵九福来朱家的次数并不多,不过门房显然是认识他的,很快就迎了进门,没多久朱玉鑫就笑呵呵的出来了,看见他就喊道:“阿福,你回来啦,哎呦,你不在的时候我喝酒都没滋味,哎,你还给我带了酒过来?”

  这段时间赵九福花了不少积分在系统商城里头,都是直接买的人参酒,系统出产的极品人参酒一桶,换成大周朝的酒坛能有十个坛子那么多。

  一些是被赵九福用来送人了,一些是留在家中给家人喝,因为知道自己以后不常能回去,赵九福特意挖了一个酒窖,在里面塞了不少,以免老爷子喝没了运送不便。

  这会儿他带过来的人参酒是用小坛子装的,分量不大,但用来送人刚刚好,主要是在京城他不能随心所欲的送人,毕竟虽然有酿酒这个借口,但人参酒的炮制也需要时间。

  赵九福笑了起来,将酒坛子递过去之后,朱玉鑫迫不及待的打开一闻,就笑着说道:“就是这个味儿,哎,之前你送我的喝光了之后,我可想了好久了。”

  赵九福倒是并未东拉西扯,略说了两句就直奔主题:“朱大人,实不相瞒,此次我过来是有事相求,不知道朱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二。”

  朱玉鑫在刑部做事,人人都知道他是康亲王的小舅子,康亲王虽然也是三妻四妾,但对于康亲王王妃十分看重,唯一的世子就是王妃所出,连带着对小舅子也和颜悦色,所以一些事情旁人不敢直接找上康亲王,找到朱玉鑫这边来的也不少。

  听见赵九福的话,朱玉鑫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但想到往日的交情和手中的人参酒,到底是没有一口回绝,反倒是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赵九福也没隐瞒,将孙家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临了才试探的问道:“朱大人,我才刚回到京城,家里头凳子都没有坐热,实在是不知道孙大人犯了什么事情?”

  朱玉鑫一听是这事儿反倒是松了口气,露出一丝笑容来:“原来是这事儿啊,你那朋友想要探监的话倒是不难,我嘱咐一句就成了,不过下去之后要注意规矩,毕竟有那么多司狱看着呢,总不能让人抓着把柄。”

  见他脸色轻松,赵九福内心紧绷着的弦也略松了一下,笑着说道:“能见着人就好,赵某先多谢朱大人了。”

  朱玉鑫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一声谢谢。”

  赵九福见状,顺势问道:“只是不知道这案子什么时候能够了解,虽说孙大人也有过失,但终归罪不至死,只是不知道上头如何定夺。”

  看着朱玉鑫沉吟不语的样子,赵九福笑着说道:“最近家中还打算酿一批人参酒,只是想着这酒水酿制不易,量也不能太大,到时候不如多留一些给朱兄品鉴,毕竟这美酒配知音,若是让我这般不懂酒的人喝了,反倒是浪费了。”

  朱玉鑫一听,倒是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看着赵九福打趣道:“你也知道自己不懂酒啊,哎,这上天就是不公平,我这么爱酒懂酒的人,酿一个葡萄酒都成了醋汁儿,你明明不爱喝酒,怎么能酿出这么好喝的人参酒来。”

  作为一个爱酒狂人,朱玉鑫显然也自己动手酿造过不少酒,但他显然没有这个天分,下人动手的还好,至少能是酒,自己动手的就一塌糊涂。

  所以赵九福这么会炮制酒,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人参酒,朱玉鑫心中羡慕的不得了。

  “大约正是不爱喝,所以才忍得住闻着酒味,一日一日的也不去打开酒桶。”赵九福笑着说道,虽说酿酒是打出来的幌子,但为了真实性他每年确实是会炮制一下,别说,用的人参虽然普通,但是用灵泉酿制之后,即使灵泉中灵气散去,味道也还不错,只是比不得系统所出的纯正和味道好。

  有美酒在前头引诱,朱玉鑫看了看手中那一小坛子人参酒,就这么点还不够他一顿喝的,到底是压低声音说道:“此事你不要再提,圣上并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但那姓铁的杵着,府尹算是完了,其余人也得受一段日子。”

  这话一说,赵九福反倒是安心了,不会伤及性命就好,皇帝既然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就不会疾风骤雨的处理,这样看来孙耀祖一直被关在地牢反倒是好事。

  至于最后会不会官复原职,或者是有其他的惩罚,赵九福问不出来,朱玉鑫也没有再说的意思,显然他虽然喜欢美酒,但却不是嘴上没把门的人,也是,不然的话朱家也不会这般看重他,而康亲王也不会最喜欢这个小舅子,毕竟王妃的弟弟可不止一个。

  离开朱家之后,赵九福索性亲自先去孙家走了一趟,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孙光宗,又约定好了探监的时间,这才匆忙离开了。

  等他一走,原本藏在屋内的孙夫人忍不住走了出来,连声问道:“二弟,赵大人那边可探到了什么消息,可说了能不能探监?”

  孙耀祖被关之后,孙夫人回娘家求救了无数次,有一次甚至硬生生的跪在门口求助,但到了最后进了门,那边却希望她能主动合离,反正是不能牵连到那头

  孙夫人与孙耀祖倒是有真感情在的,再说还有一个已经五岁的儿子,她自然不会提合离,只是因为自己不但帮不上忙,娘家那边还落井下石,孙夫人回家之后就病倒了。

  之前赵九福答应帮忙之后,孙光宗回家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嫂子和侄子,孙夫人倒是强打起精神来收拾东西,不过即使是孙光宗也没有想到,赵九福居然隔了半天就过来了。

  孙光宗点了点头,勉强露出一丝笑意来:“阿福说招人疏通好了,我们能进去探监,不过不能带违例的东西,嫂子,你多准备点小额的银票,到时候我塞给司狱和狱吏。”

  孙夫人一听大喜,连声说道:“好好好,我这就准备。”

  说完这话又落下眼泪来:“赵大人跟你不过是好友同窗,都愿意伸出援手,我娘家那边却……到底是因为我是庶出,他们才不当一回事儿。”

  孙光宗见她又开始自怨自艾,只得安慰道:“嫂子,这也不关你的事,你只要把家里头管好,把侄儿看好,对大哥来说就比什么都强。”

  别的不说,出事之后嫂子几次回家求助,甚至不惜长跪不起,在那边提出合离之后嫂子能够一口回绝,孙光宗就不会因为此事迁怒于她。

  这么一折腾赵九福回到家已经是入夜,只是家中还是灯火通明,显然严玉华还未入睡。

  赵九福心中有些愧疚,忍不住劝道:“下次我回来的晚的话你就先睡,不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反倒是让你白等。”

  严玉华一边让兰心去端了一碗面汤上来,一边笑道:“怎么会是白等,看见夫君平平安安的回来,我心里头也更踏实一些。”

  赵九福坐下来吃了面汤,原本皱着的眉头倒是也舒展开了,他不避讳的将今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不隐瞒家中的妻子。

  在赵九福看来,一家之主是他,但妻子却是家内之主,若是对他的事情一无所知那才会带来灾难,反正严玉华是一个通透的人,赵九福相信她知道了也不会过分忧虑。

  果然,听完之后严玉华不但不劝阻,反倒是说道:“夫君与孙家有多年之谊,搭把手也是应该的,现在看来孙大人暂时无视,孙家那边也能安心了。”

  赵九福点了点头,洗漱了之后却叹了口气,忍不住说道:“这当官确实是个风险的行当,尤其是我们这般无甚门路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栽了呢。”

  就像这次的事情,顺天府里头难道只有孙耀祖一个人吗,出事之后,皇帝确实是大怒,但实际上有权有势有门路的,都能迅速的把自己脱开来,现在还在牢狱之中蹲着的,除了铁大人一口咬死的府尹大人,就是孙耀祖这般无人帮忙,也无甚背景的。

  这样的人最适合拉出来当替罪羊,能让百姓们消消气,也不会伤筋动骨,这一点赵九福看的很清楚,皇帝想必也知道,所以才不打算追究到底。

  只是此事一出,赵九福难免也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看见孙光宗满脸憔悴求着他的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若是出事,家人是不是也会如此。

  严玉华似乎听见了赵九福的心声,她温柔的靠在了男人的怀中,柔声说着话,似乎像是安慰,又似乎是无尽的理解:“古往今来,又有什么事情是一辈子能安安稳稳的呢,夫君,只要你还在我身边,玉华就不会害怕。”

  赵九福不过是一时恍惚,很快便醒悟过来,他当年为什么豁出性命来考科举,固然有系统的催促在,但更多的还是社会地位位置。

  一辈子在家种田也不是安安稳稳的,不说官绅欺压,老天爷还有作弄人的时候呢,来一场旱灾水灾就能让老农民一辈子的心血都毁了。

  抚着怀中的发丝,赵九福释然一笑,他已经站在这个位置,倒退是不可能倒退的,唯一的方向就是继续往前走。只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家人,这条路就要走的越发的小心,越发的沉稳才是,他不想要孙家的事情发生在赵家身上。

  第163章 探监

  赵九福原打算第二天就去衙门销假,但出了这事儿就不得不先耽搁一下,比起销假,显然孙家这边更加紧急一些,毕竟距离他的假期结束还有好几日。

  孙家那边确实是很着急,几乎是赵九福带来消息的那一日就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幸亏朱玉鑫办事也利索,很快地牢那边就有了消息。

  赵九福也没避嫌,亲自带着孙光宗和孙夫人过去,因为有他在场,狱吏虽说明里暗里的要好处,但是没有多加为难,孙光宗为了亲哥哥自然不会吝啬打点的银子。

  “大哥!”在看见孙耀祖的牢房的时候,孙光宗忍不住扑了过去,等看清里头人的样子眼泪忍不住就落下来了,用袖子用力一擦眼睛都通红了一片。

  狱吏走过去打开牢门,笑着说道:“赵大人,几位跟犯人好好谈吧,小的就在外头等着。”

  “辛苦狱吏大哥了。”孙光宗连忙递过去一个荷包,那狱吏一掂量就知道银子肯定不少,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笑盈盈的就出去了。

  别以为他们在地牢做的油水丰厚,这边可是京城,但凡是进了地牢的都是皇帝面前挂过案的,没有上头的吩咐谁敢随便放人进来?

  上头的司狱还有人打点,他们这些守在牢房里头的狱吏能捞到一点油星就不错了,所以这会儿狱吏才会对孙家的人颇为热情。

  当然,狱吏敢留下他们几个单独说话,也是因为有赵九福在,谁都知道赵九福前程似锦,他总不能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情来,再说了,孙耀祖的案子也不算太棘手。

  那头孙光宗和孙夫人已经冲进了牢房,孙光宗这会儿已经忍住了眼泪,孙夫人却控制不住的哭起来,一边摸索着孙耀祖的伤口,一边喊道:“老爷,你,你还好吧?”

  孙耀祖显然是已经被提审过了,身上有受过刑的痕迹,但看得出来刑法并不算严重,至少人虽然看着精神萎靡,但脸上双手都没有伤口,只是趴着像是挨了板子。

  “你们怎么来了?”孙耀祖看见他们进来也是吃惊,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孙夫人娘家的态度的,所以走那边的路子显然不可能。

  此次事情一发生,能开脱的那几个根本没进来,进来的这几人都是被放弃的,别说探监了,连人影都没见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