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80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80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若是论家世的话,其实李家更胜一筹,娶了李小姐等于有了李家的人脉,若论容貌的话,自然是孙小姐更加出色,相比起来严小姐可不显眼。

  不过既然弟子下定了决心,顾行之也没有说服他改变主意的意思,毕竟严家真要挑错也挑不出什么来,不过他还得回去问问母亲,这位严小姐平日里为人如何,若是为人不行的话,就算弟子喜欢他也会反对。

  第149章 政令

  赵九福忙着自己的婚姻大事的时候,疫病防治的圣旨却已经一层层的传递下去了,因为古代通信不变,京城附近人人皆知的时候,偏远地区的百姓却还闻所未闻。

  陈家村已经不算特别偏僻的地方了,但新亭府距离京城原本就远,再从新亭府一层层往下到戴河镇也需时间,一直到过了年快出正月的时候,消息才彻底传到。

  戴河镇知县显然十分重视,此次不但将皇榜贴在了衙门之外,甚至还让衙役护送一个个禀生游走戴河镇下头的村庄,务必要把圣旨传达到位。

  就如赵九福猜测的那般,读书人最底层的禀生听说是陛下的嘱托,一个个不用银子也兴奋不已,为了差事差点没有争抢起来。

  最后没有发生争抢,当然不是他们觉得这事儿不值得,而是戴河镇下头的村庄不少,禀生却不多,分开走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完。

  在这些禀生来之前,消息灵通的村子其实已经知道一个大概了,陈家村就是如此,自从赵九福出息之后,他们村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在县城读书的孩子自然会把消息带回来。

  老赵家也是戴河镇第一批知道消息的人,他们的消息却不是从衙门知道的,而是赵九福随信送过来的,虽说古代通信不便利,但赵九福毕竟是官,走驿站送信也不费什么。

  只是距离太远,赵九福一般一个月才送一封信,到了陈家村这边,老赵头却得两三个月才收到一封信,有时候还是一次收到两封。

  年前赵九福寄回家的信分外的厚实,老赵头识字不多,就把赵顺安叫了过来给自己念信,不得不说赵家这么多的孩子,跟赵九福年岁相仿的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如今都已经娶妻生子断了读书的念头,但后头出生的几个孩子却都不错。

  其中读书读的最好的,自然就是赵老四家的赵顺安了,大约是温柔私底下天天教导,这孩子虽然只有七岁,看着倒是有当年赵九福的影子在,聪明懂事的很。

  等赵顺安念出信里头的东西,老赵头倒是坐不住了,忍不住说道:“阿福给圣上拟旨了?那圣旨还会下达到各个府县,那咱们岂不是也能看到。”

  赵顺安又细细看了一遍信,才点头说道:“爷爷,小叔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旨意层层传达比较慢,所以小叔的信才先到了。”

  老赵头一下子高兴起来,咧嘴说道:“咱阿福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哎,我得去祭祖,让祖先们也高兴高兴。”

  旁边的老陈氏翻了个白眼,提醒道:“你可别乱显摆,免得别人说儿子不稳重。”

  老赵头一听,又打消了临时祭祖的心思,其实这一年来他们家祭祖的次数已经很多了,知道赵九福中状元的时候祭祖了,后来知道他进了翰林院也祭祖了,现在都得第三次了。

  “对对对,还是等圣旨到了再说。”老赵头打消了祭祖的心思,但心里头却总惦记着这事儿,他口中交代赵顺安谁都别提,实际上却盼着朝廷早点派人来说。

  旁人见他总是在村口转悠不明所以,还以为他是来看刚刚造起来的状元牌坊的,每次都不免拉着他说说话,夸一夸远在京城的赵九福。

  人人都羡慕老赵家,不提赵九福,且看老赵头和老陈氏老俩口吧,原本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如今儿子中了状元郎反倒是越活越年轻了。

  他们不知道那是长寿丹的作用,都以为老赵家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都快六十的老俩口了,看着比人家五十岁的都年轻。

  老赵头等得心急如焚,却也居然能按住心思没有透露,就连家里头儿子也没告诉,生怕自己言多必失给远在京城的儿子带来麻烦。

  实际上赵九福会把事情写到信里头,一边固然是想让亲爹亲娘高兴高兴,另一边也是因为这事情传出去也不打紧,毕竟京城早就已经张贴出来了。

  但老赵头不知道,可怜他一腔慈父之心,到底是全心全意的为赵九福着想。

  这一等就是几个月,一直到年关来临,老赵头和老陈氏过了第二个赵九福不在家的年,老赵头才终于看见了衙门来的人。

  这一年赵九福虽然不在家,但老赵家却比以前更加热闹,家里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且不提,就是上门来拜访的人也络绎不绝。

  在戴河镇这般的小地方,状元郎可不就是大大出名,以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家,也总想着上门走动走动,不求能得到什么人情,能沾点喜气也是好的。

  来的人太多,老赵头是家里头最年长的人,自然也没办法天天去村门口守着了,幸亏戴河镇知县也知道赵家,甚至他都亲自过来送过喜报,出发之前特意嘱咐过那些衙役。

  衙役进了陈家村并未直接让禀生宣读,反倒是先来老赵家上门拜访。

  这几年老赵家可没少招待衙门的人,当初县太爷都亲自来过,这会儿看见衙役也不跟以前似的谨慎,招待起来熟门熟路。

  只是跟着衙役一块儿过来的禀生倒是让他们十分惊讶,尤其是这位一进门便笑称赵家老太爷,口口声声都说是赵九福的同窗。

  老赵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一问名姓并未听过便知道这位就算是同窗,也是跟儿子不熟悉的那种,不过脸上却还是客客气气。

  那禀生客套完了,才开口说道:“外头天冷,两位差大哥,不如我们去请了村人过来赵家,就在院子里头宣读圣旨,如何?”

  衙役见老赵头没有反应,才麻利的去通知了,很快陈家村的人都出现在老赵家,也幸亏老赵家的院子不小,站的站蹲的蹲,总算是能勉强装下,只是连远门都关不上了。

  禀生假装参拜皇帝之后,才开始念圣旨,说是甚至,其实不如说是一张加长的皇榜,白话文唯一的坏处大约是废话太多,以至于写出来的纸张都不够。

  不过白话文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禀生一句句的读出来,下头的人显然大部分都听懂了,老赵头更是激动的红光满面,这可是他儿子亲自写的。

  圣旨之下原本就干净的陈家村变得越发的干净且不提,老赵头却是走路生风,恨不得高唱三声,除了儿子不在身边不能得见,再也没有半点不好了。

  谁知几日之后,驿站的人又专程走了一趟老赵家,又送来一封赵九福的信件。

  老赵头一收下就皱了皱眉头,暗道是不是儿子那边出了什么事情,不然怎么两封信靠得这么近,这么一想老头儿就慌了,火急火燎的走到隔壁叫唤人。

  赵老四正巧也在家,看着他爹娘慌乱的样子也担心起来,反倒是温柔冷静说道:“爹,娘,先别急,我来看看信里头写了什么。”

  这个时候赵顺安还在外头读书,温柔不避嫌地接过信打开一看,这一看却是笑了起来:“爹娘,是好事儿,阿福的老师帮他相中了一位姑娘。”

  “什么,这,这可是真的?”反应最大的是老陈氏,赵九福远在京城,年纪越大她心里头就越是操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好几次都憋不住在信里头催促。

  温柔点了点头,这才从头至尾把信读了一遍,赵九福对女方的情况并未隐瞒,反倒是说得十分仔细,只是言语之中带着几分爱慕和满意。

  “正三品大员的嫡长女,这,这好高的门第。”老陈氏先是欢喜,随即又有几分忧虑,皱眉说道,“顾先生看好的女子,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嫌弃咱家。”

  温柔却笑着说道:“娘,若嫌弃咱家的话又怎么会提出议亲,只是看阿福信里头的意思,是希望爹娘二人能够上京主持婚事。”

  定亲有顾行之在,左右不算是太过于失礼,但成亲大事若是父母双亲都不在的话,却是有些不大好,赵九福知道亲爹亲娘对身体还不错,才会有此提议。

  温柔一说,老赵头和老陈氏对视一眼,双方眼中都有一些心动,毕竟这是他们最为疼爱,最有出息的孩子,如今却已经一年多未见,不说婚姻大事,他们原本就想念的很。

  老陈氏犹豫了一下,就立刻说道:“是该去,总不能让那严家觉得咱们赵家怠慢人,再者阿福就一个人在京城,身边虽有他老师和青竹在,但总不能连婚宴都让他们来操办吧。”

  老赵头已经开始盘算起时间来:“之前老四陪着阿福去京城,差不多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咱们现在动身的话二月份就能到了,到时候上门提亲也来得及。”

  温柔微微一笑,在旁边说道:“爹娘自己上路我们哪能放心,不如让老四陪着你们一道儿去吧,他走过一趟,好歹算是熟门熟路。”

  老陈氏一听也是心动,但看了一眼媳妇,却说道:“不如你跟顺安也一道儿去,顺安读书好,还能让他小叔多教一教。”

  温柔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却很快说道:“这哪儿成,我跟顺安都走了的话,家里头岂不是空了,再者孩子年纪小,也怕路上生病。”

  不等老陈氏再劝,温柔继续说道:“左右都在一个村里,几位哥哥嫂嫂也都在,再说了,如今陈家村还有谁家敢欺负咱们赵家,这边可安全的很。”

  老陈氏一琢磨也对,她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说道:“老四,今天叫上你几个哥哥过来吃饭,咱们再商量商量怎么上京,阿柔,你也再想想。”

  等两位老人一走,赵老四有心说什么,温柔却已经笑着说道:“四郎,我喜欢陈家村的生活,并不想要离开这里,你放心吧,我会在家等你回来。”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赵老四并未多劝,明明他很舍不得离开妻子,出门的时候却没有要求她的陪同,相比起来反倒是其他几家有些波动。

  尤其是邓氏竟然打算带着两个待嫁才女儿一块儿上京,直接被老陈氏冷着脸骂了回去,打量谁不知道他的心思,完全是不知所谓。

  第150章 乡下人进城

  一旦决定进京之后,老赵头和老陈氏都是迫不及待的想上路,毕竟他们都一年没见到自家的宝贝儿子了,不说赵九福的婚事,老俩口原本就想念的很。

  只是光老俩口进京显然是不行的,儿子媳妇肯定放心不下,若是老俩口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情,那岂不是好事变坏事儿了。

  不过既然是赵九福的婚姻大事,此次上京老赵头和老陈氏必定会多留一段时间,一直到婚礼结束才会回来,他们心里头也想着若是家里人能去的话,多去几个人参加婚礼也是好事。

  毕竟老赵家人少的话,到时候新郎家里连个招待的人都没有,难道这事儿还得顾家帮忙不成,老陈氏琢磨了一会儿,便问了问谁愿意一块儿去。

  本来温柔倒是最合适的人选,她跟赵老四一块儿走的话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但温柔既然不乐意,老陈氏也不想逼着,毕竟四儿媳妇脸上不好,不乐意出远门也可以理解。

  老三家的倒是想去,但老陈氏却看不上邓氏,觉得她去了反倒是添乱,直接给驳回去了,私底下却只跟老三说得明白。

  老赵家关起门来商量了几日,最后还是决定由赵老大小陈氏一块儿去,另外带上老三家的赵顺昌,除此之外其余人都不带了。

  赵老大小陈氏是家中的长子长媳,在古代等于是半个爹娘,老二家的原本也合适,但赵老二主动提出来说不用考虑他们,毕竟铺子关门的话对生意不大好,而赵牡丹已经定了亲,出嫁的时间不远了,这会儿他们做爹娘的肯定是不能走。

  带上赵顺昌纯粹是安赵老三的心,毕竟之前邓氏提出来跟去京城,老陈氏满口就骂了回去,虽说儿子是亲儿子,脑子也拎得清,但老陈氏显然不想让三儿子心寒。

  再者,赵顺昌读书不怎么行,但脑子灵活,也有颜色,读了几年书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倒是跟学堂里头的学生都交上了朋友。

  赵顺昌比赵九福还大了两岁,但这两年邓氏挑花了眼,竟然一直没给儿子定亲,老陈氏直接把人带走心里头其实也有几分心思的。

  商定了出发的人,随后老赵家就紧锣密鼓的张罗出门了,信件早就已经送了出去,老赵头老陈氏竟是一天都舍不得耽误。

  行路难,通讯不变,赵九福接到家里头的信件已经是一个月后,算算时间家里人坐船的话怕也快到京城了。

  虽说给爹娘用过长寿丹,但赵九福还是担心他们一路走来会不会生病,两人的年纪毕竟大了,这么大老远的过来不能让人放心。

  他每日当差走不开,不得已只得让青竹雇车去码头那块等着,左右他自己也能赶车,不愁去衙门的事情。

  也幸亏后来赵九福又买了两个人,据说是主家败落才不得已转卖的一对夫妻,看着大约五十出头的样子,但实际上才四十岁左右。

  这夫妻俩一个能包揽了家里头的粗活累活,一个能把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净利落,煮饭也味道不错,人看着木讷一些,但却老实本分。

  于是家里头就又多了两人,有他们在青竹才能分身出去守着码头,不然的话赵九福的吃饭都成问题,说不得还得拜托顾家帮忙。

  青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当年刚来赵家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会,现在不说十项全能吧,至少仆从需要会的事情他都会了。

  如今他雇车等在码头,这边虽然人多却也处理的井井有条,只是他雇来的人不认识赵家人,青竹还得每天自己在码头守着,没几天就晒黑了一圈。

  又过了几日,赵九福都开始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了,恨不得自己请假飞过去看着,青竹才终于在码头上看见了赵家人。

  他第一眼看见的是赵老四,连忙跳起来喊道:“四爷,这儿,我在这儿。”

  赵老四也总算是看到了青竹,当下笑着喊道:“青竹,嗨,你等着,我接了爹娘就下来。”

  说完赵老四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才带着赵家其余人一块儿过来了,原来他就猜到以赵九福的性格肯定派人在码头等着,这才自己先出来探一探。

  青竹麻利的喊了人,又让身后的车夫们帮忙搬动行礼,实际上赵家人带来的东西可真不少,老陈氏琢磨着孩子喜欢吃自己做的咸菜蜜饯,光是这两样就带了好几个坛子。

  幸好赵九福有所考虑,他可是老陈氏身边长大的,自然知道亲娘的心思,特意让青竹多雇了两辆车,这才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装下了。

  等上了车,老赵头忍不住埋怨老伴儿:“你说你,蜜饯也就算了,怎么咸菜还带,这不是别人看笑话吗。”

  老陈氏却振振有词的说道:“咸菜怎么了,阿福就喜欢吃我自己做的咸菜,说比外头的都有味儿,下饭,一年不见,儿子说不定都瘦了。”

  老赵头老陈氏赵老四一辆车,赵老大夫妻和赵顺昌是另外一辆车,青竹就坐在前一辆车的车架子上,听见这话就笑着说道:“还是老太太考虑的周到,老爷可想那一口了。”

  老陈氏一听果然高兴,又说道:“青竹,你这么快就改口了?”

  青竹解释了一句:“少爷都当官了,马上就得娶少奶奶了,可不就得改口。”

  老陈氏一听更加高兴,笑着说道:“对对对,很快阿福就有新娘子了,将来生了孩子才是少爷,他可不就是得当老爷了。”

  虽说已经近在咫尺,老赵头还是忍不住问道:“青竹,你可知道阿福未来的……”

  话音未落,老陈氏拧了一把他的胳膊,说道:“等见了阿福再问,这话你让青竹怎么说?”

  青竹嘿嘿一笑,说道:“老太爷,老太太,四爷,你们靠着歇一会儿,一眨眼的功夫京城就到了,老爷今天不是休沐,不过等咱们到他恐怕也快到家了。”

  话虽如此,但此时此刻的老夫妻俩哪里睡得着,赵老四也知道爹娘的心思,索性打开窗子让他们看外头的风景,免得他们总是念叨赵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