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79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79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那时候正是初秋季节,天气已经变得凉快了一些,严玉华与三俩姐妹约好了在银楼看首饰,坐在二楼往下一看,却正巧看见了赵九福。

  那一日是赵九福的休沐日,自从赵老四回家之后,赵九福就算是休沐其实也不大出门,主要是京城逛遍了也没有其他好逛的,这一日出门还是应同僚之约。

  翰林院出身的人若不是出生不凡,大多家中不算富裕,所以他们聚会的地方也是寻常的茶楼,几个人喝茶聊天,倒是也有几分悠闲。

  只是那一日有一位同僚不知起了什么心思,竟是叫了一位卖唱的歌女过来唱曲,光是如此也罢了,言语还有几分不尊重。

  赵九福不介意听曲,但却不爱看这种事情发生在眼前,自然而然就帮忙解了围,他一开口,那同僚也不好太过,才让那歌女躲开了去。

  此事还未结束,让赵九福意外的是,等他告别同僚打算回去的时候,那歌女忽然出现拦住了他,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道谢。

  若是正常男人的话,不说怜惜和疼爱吧,总会有几分可怜,但赵九福不同,他上辈子被白莲花的电视剧摧残过,还度过了一段全网黑莲花的岁月,当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怜爱,而是这女人是不是打算套路自己,自然是避之不及。

  赵九福很快把这件事抛之脑后,殊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却落到了有心人的眼中。

  若说一开始严玉华只觉得赵九福长得好,那么现在她的评价又高了一截,这人不只是长得好,有才华,人品不错,还分外的有分寸和清醒。

  事情发展到这时候,严玉华心中虽然对赵九福略有好感,但她身为女子,又是刚刚被换了亲的女子,自然也不会主动做什么。

  但偏偏不久之后,顾老夫人为赵九福相看的风声传了出来,严家自然也是知道了,严老夫人听闻之后,想到大孙女的婚事不顺,忍不住念叨了一句:“这赵九福虽然家世单薄了一些,但单薄也有单薄的好处,家中老人都不在身边,新娘子嫁过去倒是也舒坦。”

  严老夫人说这话的时候,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做亲的意思,顾老夫人担忧的事情她同样也担心,在她看来自家孙女自然是值得更好的。

  但原本在剥橘子的严玉华手指微微一顿,忽然想到抬头浅浅一笑却胜过阳光的赵九福,还有那个拒绝歌女感谢时义正言辞的赵九福。

  当时她的心忍不住乱了一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才抬头看了一眼自家祖母,在看见她华发横生的时候又有些波动,最后化为一句:“祖母也看好这位赵大人吗?”

  十几年的祖孙了,因为生母早逝的缘故,严玉华几乎是严老夫人一手拉拔长大的,她自然懂得孙女的心,下意识的便朝着她看去。

  等看见孙女脸上带着几分思绪的时候心头微微一动,她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问起身边人来:“那日跨马游街的时候你们可曾去看过,那状元郎长得如何?”

  严老夫人年纪大了,自然不会掺和这样的事情,但家里头却有不少丫鬟小厮出去凑热闹了,当下便有一个丫鬟大着胆子回答:“自然是一等一的好,硬生生把榜眼郎和探花郎都比了下去,不然怎么会有人朝着他扔金簪呢。”

  严老夫人一听,可不就想起来那一日大孙女也去凑热闹了,原本她想着让孙女出门走走散散心,谁知道这状元郎长得太好,竟然连她的玉华都动心了?

  千丝百转,严老夫人屏退左右,抚着孙女的发髻说道:“这赵九福的好处是明眼人都看得到的,长得好,如今那些丫鬟说起来都脸红心跳,也有才华,不然也中不得状元郎,能够短短时间内升官,想必人也通透,更难得是讨陛下的喜欢。”

  严老夫人先说了赵九福的种种好处,又开始提他的坏处来:“只是这坏处也显而易见,他出生一般,家中怕是无恒财,这其实不算特别不好的地方。”

  不知道想到什么,严老夫人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祖母想说的坏处,是他的脾性都是在乡间养成的,家中父母想必对唯一有出息的孩子也看重的很,如今他们不在身边,嫁过去的新娘子尚且能够做主一二,但若是将来住在一起,富家大户的小姐跟他们能不能过到一块儿去可无人知晓,你喜欢种花,我却只喜欢种菜,想必就算是一个屋檐下也了无趣味。”

  严老夫人又道:“祖母当年的闺中姐妹也有下嫁新晋进士的,若是男人不得力,一辈子便比姐妹差一头,若是太得力,发达之后反倒是有怪妻子当初不给面子的。”

  “若你是庶出,赵九福倒是个好选择,但你可是我严家的嫡长女,谁也不能越过了你去,你是个聪慧的孩子,应该明白祖母的话,是不是?”

  严玉华自然知道祖母的担心,无非是自己嫁给赵九福的话,将来赵九福官职不高,那么她只能在继妹面前矮一头,若是发达了,又怕他不惦记着原配。

  只是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婚事有了犹豫,好一会儿才问道:“若赵大人并不是那等人呢?”

  严老夫人若还不知道孙女动了心就白活了,皱了皱眉,叹气说道:“玉华,虽说禄国公府的婚事不能成,但你依旧是朝中三品大员的嫡长女,想找到门当户对的亲事并不难。”

  严玉华沉默了一会儿,却还是说道:“祖母,孙女知道您疼我,愿意为我谋划,但孙女志不在此,否则当初也不会同意娘和妹妹的提议。”

  这一刻的严玉华想了许多,旁人只以为她在严家十分受宠,不管是严老夫人还是严大人都对她十分看重,继母白氏也只敢不轻不重的为难几分,甚至不敢做的太过。

  但严玉华却心知肚明,祖母疼爱她确实是疼爱,却比不得整一个严家,更别比不得自己的亲儿子,父亲的疼爱却浮于表面,与其说是真的疼她,不如说做出个样子给王家看,给外面的人看,让人忘记当年他的冷情。

  没有人知道她从来不想嫁到禄国公府,这才故意让那母女俩抢走了婚事。禄国公府听着名头响亮,其实里头早已腐朽,与她定亲的那一人更是风流的很。

  一旦嫁进门,不说严大人,就是严老夫人也绝不可能为了她得罪禄国公府,说不得家中还指望靠着禄国公府得力一二,那她的日子可想而知。

  若是花费无数的心力,严玉华也不一定过得不好,只是那样子的好从来不是她想要的。

  真正的好人家谁不知道严家如今的情况,父亲身体不好,在吏部也如同虚设,真正门当户对的人家看不上她,能看上她的多是家中不争气的。

  祖母说赵九福有多般的坏处,她身上可不是也有,看似门第高,但其实娘家并未多少助力,不过是个好看的空壳子而已。

  唯一值得说道的,大约是她的嫁妆估计还不错,但要知道她是原配所出,如今掌管严家的却是继母,父亲的两个儿子也不都是她同母兄弟,想必将来关系亲近不到哪里去。

  听完严玉华的话,严老夫人忍不住有些意动,等到这一日的晚上严大人过来,不经意的提起了长女的婚事,无非是催着她早些定下来,这样禄国公府的婚事也能赶紧办了。

  严老夫人这才意识到,她可以等,但白氏母女俩,甚至是自家儿子却是不想等了,她晚上扒拉着合适的孙女婿人选,却发现四角俱全的哪里那么好找。

  有了心思,严老夫人才开始派人细细的打听赵九福为人。

  这段时间打听赵九福的人实在是不少,不过赵九福的口碑十分不错,同僚都愿意为他说好话不说,平时行事作风也干净,明明家中没有内眷,却也从未往烟花之地乱走。

  百般打听下来,严老夫人也不得不承认赵九福确实是不错,虽说不知道他家中情况如何,但那也是皇帝亲口夸过的孝悌之家,想必也不是那种乡野粗俗无理取闹之人。

  再者孙女虽然不算热衷,心中却有几分乐意,严老夫人犹豫了几日,这一日总算是找到了顾老夫人,想要结一个秦晋之好。

  第148章 口风

  虽说顾老夫人接过了帮赵九福相看亲事的责任,但她也没有凭着自己的喜好答应下来,而是将那些有意的人家梳理了一遍,这才把自己觉得合适的人选送到了顾行之手中。

  顾行之一看,先把其中与二皇子走得分外近的两家撇除在外,倒不是他看不上二皇子,而是皇帝现在还年轻力壮,早早的上船对赵九福毫无益处。

  这么一撇除最后只剩下三户人家,顾老夫人确实是精挑细选了,但凭着赵九福的出生和地位,能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太大。

  别看赵九福名声不错,那模样姑娘家看了也会喜欢,但实际上真正有意结亲的还是二三流的人家,大部分顾老夫人先觉得不合适了。

  顾行之也没有直接自己拿主意,而是挑了一个日子找到赵九福,将自己手中的三个人摊到他们面前,“阿福,你且别忙,过来看一看再说。”

  赵九福还是慢悠悠的泡了一杯茶端过来,一般待客的时候他都会用灵泉泡茶,这样泡出来的茶水即使茶叶一般,味道也清香可口,对身体更是有利。

  顾行之原本正忙着,闻到茶香味倒是沉静下来,他细细的品了一口,忍不住满足的说道:“阿福这手泡茶的手艺绝了,同样的茶叶,我就是泡不出这个味道来。”

  赵九福就笑着说道:“老师喜欢喝的话就经常过来坐坐,也好让弟子能献献殷勤。”

  两人就这么坐着喝完了一盏茶,顾行之才忽然笑道:“哎,茶水太好喝,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阿福,你过来我跟你说说。”

  赵九福心中其实也是关心的,这会儿脸颊微微泛红,听话的坐到了顾行之对面不说话了。

  顾行之瞧着弟子有些害臊的样子,心中倒是乐开了怀,再看赵九福愈发俊秀的模样,忍不住有些可惜,暗道若是那些姑娘小姐能见到阿福,平时一个个都会芳心暗许。

  只是可惜了,婚姻大事男方的容貌反倒是成了最不被看重的那一点,恐怕有些丈母娘还会觉得长得好看的男人容易花心呢。

  相比起许多长辈来,顾行之显然是十分开明的,不然婚姻大事长辈直接做主,能问一句小辈的都少,更别提跟他仔细商量了。

  “为师将那些家里头不太清明的撇开了,想必你也不想跟那几位皇子走得太近,如今较为合适的就是这三人,各有各的好,但也各有各的不好。”

  “第一位李家姑娘是家中嫡幼女,亲爹虽然只是五品,但祖父却是陛下当年的太傅,虽说已经退下来多年,但陛下年年都还记得他的生辰。”

  “李小姐的父亲是李老太傅的幼子,此人我也曾打过交道,是个无心官场的,所以这些年才不得寸金,不过李家是清贵之家,也不太在乎这个。”

  “李小姐本人为师并未见过,倒是听说过她才女的名头,李家出来的女子,想必教养这方面定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顾行之显然对李家还算熟悉,或者说当初他与李小姐的父亲还算是志趣相投,若不是后来他离开京城多年,勉强还能说是有几分交情在。

  “另一位是孙家的庶长女,这孙家还是我大嫂的娘家,这位孙小姐虽说是庶出,但却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平日里也算是被看重。”

  “孙家的情况比李家差一些,不过胜在全家人都踏踏实实,虽没有过分出挑的人物,但一辈辈的读书人下来,在朝中还有几分人脉和人情在。”

  顾行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还说了一句:“家中母亲办寿的时候,我还曾见过这位孙小姐一眼,品行不知,但样貌却一等一的出色。”

  顾行之虽然与家中大嫂不亲近,但也知道孙家女大多形容出色,不然的话当初他大嫂也嫁不进顾家来,这位孙小姐虽然是庶出,但容貌却比大嫂更胜一筹。

  赵九福点了点头,倒是对孙小姐的容貌并无特别大的兴趣。

  见他如此,顾行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觉得自家弟子是不是至今还未开窍,不然怎么听见美貌的姑娘也并无多少反应呢。

  “这第三位姑娘你怕是也曾见过。”顾行之忽然带上了几分兴味。

  赵九福疑惑的抬头,就听见顾行之说道:“严家的嫡长女,当初你进京赶考的时候同行的那位姑娘,这么说来倒是还有几分缘分。”

  赵九福也恍然想起当年有过几面之缘的姑娘家,他并不记得这位严姑娘相貌如何,唯一记得的就是她三言两语的功夫,就把对她不敬的下人教训了。

  顾行之又继续说道:“严家老爷子当年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只可惜死得早,如今严家当家做主的正是严小姐的亲父严波,这人你怕也有所耳闻吧。”

  赵九福自然听过严波的名头,毕竟就算他再没有能力,也是吏部的右侍郎,不过听到过的传闻都不是啥好事儿就是了。

  外界对严波的评价十分不高,倒不是他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而是这人凭着亲爹的庇护坐上了高位,却没有对等的能力,自然就碍着别人的眼。

  顾行之见他知道严波的传闻,也没有细细分析此人如何,只是说道:“原本这个人选我觉得不大合适,不过严家老夫人亲自上门与母亲游说,所以才留了下来。”

  在顾行之看来,严波的问题倒是不大,他虽然缺乏能力,但至少官职不低,最重要的是胆子也不大,这样的人或许以后不会有晋升,也惹不出大事情来。

  只是另一件事情却让顾行之犹豫:“严小姐虽然是嫡长女,但却是原配所出,如今严家另有一儿一女都是继室所出。”

  顾行之一个大男人其实并不了解严家的事情,但不妨碍他猜测其中的变故,“严小姐从小在祖母跟前长大,严老夫人十分疼爱,所以才会为她上门说合。”

  赵九福并未直接下决定,事实上三位姑娘的条件看起来,似乎严小姐才是最好的那一位,但从顾行之话里话外的意思不难看出,严小姐家世是不错,但将来怕是不得力,毕竟继母与她的关系好不到哪里去,这个从那时候管家的态度就能窥见一二。

  “老师,您觉得哪家更合适一些?”赵九福开口问道。

  顾行之想了想,还是将李家的拿了出来,说道:“李家在京城扎根多年,里里外外的姻亲数不胜数,这位李小姐也素来有才名在外,想必也是个好女子。”

  赵九福点了点头,又问道:“李小姐既然家世人品都这般好,为何反倒是看上我了?”

  不是他妄自菲薄,像是李家这种大家族,庶女外嫁的可能性很大,但嫡出的女儿一般都是跟熟悉的几个家族联姻,慢慢的形成一个联姻集团。

  顾行之显然没想到这点,下意识的反问道:“你又有什么不好的,李家是求稳,但如今也没有出挑的人物,见你有才敢特意找来也是正常。”

  赵九福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说道:“老师想必也是知道的,我虽然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但其实却是个世俗之辈,与清贵之家不一定能合拍。”

  尤其是这位李小姐还有赫赫有名的才气,这样的女子必然是有些傲气的,但赵九福将来能不能符合她的语气,能不能满足她的傲气,就是未知数了。

  在顾行之看来,自家弟子是无一处不好,但赵九福却清醒的很,他如今虽然入朝为官了,但实际上赵家就是泥腿子出生,不说别的,他用灵泉在院子里头种花种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多种一些菜自己吃,随后才是赏心悦目的花草。

  顾行之一听这话,奇怪的说道:“这女子嫁进门自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还要你迁就她不成?”

  赵九福无奈了,显然他的想法与自家老师的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

  不过顾行之也是一说,随后问道:“你莫不是更喜欢孙家姑娘,也是,年少慕艾很正常。”

  赵九福被他说得脸红,抓了一下耳朵才问道:“老师,严家愿意吗?”

  顾行之听见这话有些意外,他原以为赵九福肯定不会选择严家,毕竟严家的情况摆在那儿,好处不多麻烦倒是不少,尤其是没有生母从小教导,谁知道这位严小姐的性子好不好。

  不过他还是回答道:“严家自然是乐意的,不然严老夫人怎么会上门。”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那位严小姐应该也是愿意的,不过犹豫了一下,顾行之还是提醒道:“我曾听闻禄国公府与严家曾经定过亲,定的应该就是严大小姐,但一年之前却传出来禄国公府与严二小姐定了婚,其中必定有几分说道。”

  顾行之倒不是觉得被退亲的女子如何,而是表达出严小姐在家中怕是不受重视,在他看来,若是疼爱这个女儿,严波肯定是不能答应这种事情。

  赵九福的脑海之中却浮现出一道身影,挥之不去,最后还是追问了一句:“那还烦请老师帮我打听打听,若是严家小姐也是愿意的话,我愿上门提亲。”

  这话一说出口,赵九福反倒是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原本他觉得自己很奇怪,明明只是一面之缘,在听见严小姐的名字的时候却开始徘徊不定。

  如今说出口了,他反倒是安定下来,既然他心中有几分深藏的喜欢,那么何必不争取一下,他要的原本也就是一个妻子,而不是妻族的帮助。

  倒是顾行之心中觉得奇怪,暗道莫不是上京赶考的路上发生过什么事情,不然自家弟子怎么会一眼相中了严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