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46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46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赵老二也笑着抱起儿子逗弄起来,一边低声说道:“翠翠,这事儿我心中有数,咱们荷花也十四岁了,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我也是不想让她嫁到村里头的。”

  赵老二是真的疼女儿,他心中十分明白,若是赵荷花嫁给村里头其他人家,即使是殷实的农户也不得不干农活,就像他们家,当年他们几个兄弟还未长大的时候,老赵头还算能挣钱的,老陈氏也不得不下地,没办法,家里头就是没这个劳力。

  赵荷花从小就没做过地里头的活儿,赵老二也舍不得女儿出嫁了反倒是受罪,所以丁氏想要回城这一点倒是与他不谋而合,只是两人的目的有些不同而已。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赵老二想着自己这些天差不多摸到的门路,又想着家里头仅剩下的银子,暗暗下了决定。

  赵老三压根没把银子给邓氏看,自己偷偷的藏了,隔了两天给几个孩子都带了好吃好玩的,气得邓氏直接躺在床上起来的事情暂且不提。

  赵老四倒是也挺高兴,他们家的银钱也是温柔管着,收起来之后温柔也笑道:“赚钱就好,明日我买一些点心给爹娘送去吧,衣服大嫂的手艺好,估计是会做的。”

  赵老四笑着半搂住温柔:“你准备就好,爹娘不会挑你的理。”

  温柔顺势靠在赵老四身边,她怀中还抱着还不满三个月的赵顺安,这小子从小就护食的很,见他亲爹抱着亲娘还不乐意了,伸手一直紧紧的扒拉着亲娘不放。

  赵家热闹了几日,有小陈氏和温柔在前,丁氏和邓氏也多少送了些孝敬过来,不说是不是真心真意,反正老赵头和老陈氏是高高兴兴的受用了。

  作为跟爹娘住一起的儿子,赵九福也沾了光,吃了点心吃了肉,还多了一身新衣裳。

  时间慢条斯理的往前走,赵九福手中的蜜蜡原石倒是彻彻底底的露出里头的蜜蜡来,他的运气不错,里头的蜜蜡色泽饱满,是十分少见的鸡油黄颜色,肌理细腻,触手温润、熨贴,不似一般宝石冷冰,比常见的玉佩多了一份人情味。

  这块鸡油黄蜜蜡里头并无杂色,也未看见飘絮云雾,显得越发的纯正,赵九福有些庆幸这年头至尊的颜色是黑色和红色,黄色还是偏向于僧侣宗教喜欢的色彩,那以金黄色作为皇家色彩的年代还未到来,不然的话这东西送人还会遇到麻烦。

  石头全部擦出来之后,赵九福自己看着也觉得喜欢,那温润的颜色十分鲜亮,更难得的是闻起来有一股子好闻的松香味道,味道很淡,却沁人心脾。

  石头的形状十分完美,赵九福稍微擦了一下就是一个椭圆形的样子,并不需要多余的加工就是很好的纸镇形状。

  赵九福把玩了几日,就发现这鸡油黄的光泽越发的温润了,在阳光下甚至有一种自带光源的感觉,几乎是让他爱不释手,暗暗想着是不是自己也去买一块石头玩玩。

  自己把玩了几日之后,赵九福就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将这块鸡油黄送给了顾训导。

  顾训导一开始听说他准备了礼物还不以为意,等他拿出来一看却瞪大了眼睛,忍不住伸手将这块石头接了过去,伸手磨蹭了两下,才抬头问道:“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赵九福自然是知道的:“来之前去银楼问过,说是上好的鸡油黄蜜蜡,盘完一段时间可能会更好,不过先生放心,这块石头是我上山捡到的,自己从原石一点一点擦出来的。”

  “你自己捡到的?”顾训导惊讶的问道。

  赵九福硬着头皮点头回答:“可不是吗,就是在我们那个山头上捡到的,不过后来我去找了许久,也没有见着第二块,大约也是运气。”

  顾训导摸着鸡油黄,眯着眼睛打量着赵九福,笑着说道:“那你这运气也太好了一些。”

  赵九福被他看得背脊发凉,暗道这位先生莫不是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来,但系统的存在实在难以解释,在没有信息轰炸的今时今日不应该被猜到才是,就算是觉得他运气太好这块石头来源有疑,也不该想到那个方面才是。

  幸好,顾训导很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考试的时候运气好,可比人家读十年书还有用。”

  赵九福抬头去看顾训导,却见他已经自顾自开始把玩起那鸡油黄来:“这块鸡油黄我很喜欢,虽说价格贵了一些,但好歹是你自己磨出来的,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赵九福安了心,笑着说道:“先生喜欢就好。”

  顾训导挑了挑眉,笑着说道:“得了,不就是为了这些书吗,随便你看,只要别弄坏了,那些孤本你也可以带走,到时候抄一本自家放着,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赵九福一听脸颊都兴奋的红了起来,那可是孤本啊,别说是抄一本,在外头想看到都不容易。他趁着顾训导还没反对,立刻先走到孤本那一片翻看起来,这一看更是高兴的嘴角都合不拢,也不知道顾训导到底是什么出生,竟然能收集到这么多好书。

  第86章 抄书传家

  赵九福一头栽进了书堆里头,其实他并不是爱书如痴的人,但是上辈子的经历注定了他喜欢学习,而在这个没有网络电脑的时代,看书就是学习最快最好的办法。

  他一本本的翻阅着孤本,这些书来之不易,虽然保存良好,但毕竟年代久远,赵九福生怕自己力气太大把书给弄坏了。

  看见他小心翼翼的动作,顾训导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走到窗前的贵妃椅前躺下,在阳光下看那块鸡油黄的蜜蜡越发的温润,似乎能够发光似的。

  顾训导看着里头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的纹路,再回头去看赵九福,觉得这个孩子确实是十分特别,明明是个孩子,却有着惊人的毅力,似乎他天生就能克制住繁杂的**和心思。

  聪明的孩子其实并不少见,他那几个儿子侄子哪一个不聪明,哪一个不机灵,但这般年纪的孩子能够克制自己却实属难得。

  在此之前,顾训导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这个孩子,但这一刻他又觉得自己看不清,若赵九福只是因为家贫而克制的话,那他手中的鸡油黄又作何解释。

  这般品相的鸡油黄价格绝不便宜,即使这戴河镇山高水远地处偏僻,但几十两银子肯定还是能够卖的上,遇到一个识货的,上百两或许也可以。

  可这孩子却把这鸡油黄当做礼物送给了他,只是因为自己借他看书,难道他不知道这块石头就能换来许许多多的书吗?他必然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所以才难得。

  顾训导看着阳光下的金黄色彩,忽然眯了眯眼睛,心中忽然有些淡淡的期盼,他不知道自己期盼的是什么,也许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大乱他现在的生活,也许只是想看着一个孩子从零生长,无论是什么,今日开始他对赵九福再一次刮目相看。

  赵九福可不知道顾训导的脑波回转,他正沉浸在书海之中无法自拔,不得不说孤本之所以珍贵是有道理的,古代人敝帚自珍,导致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不断的遗失,这是他觉得最可惜的地方,而现在,在他面前却有许许多多的孤本。

  这些孤本并不全是四书五经,其中也有众多杂学,可以看得出来顾训导对儒学并不推崇,他的书房里头也是杂书比“正经书”更多一些。

  赵九福兴奋的满脸通红,这些书他不但能够看,还能够抄写,不过他可不敢跟其他书似的借回家抄写,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在征求了顾训导的同意之后,赵九福索性就在他的书房里头一边看一边抄写,这样记忆还更加深刻一些。

  若是能把这些书都抄下来,他也能够有一个小小的书房了,这是赵九福的第一个想法。

  若是将来他的书越来越多,那是不是自己就能有一个图书馆,真的有那一日的话,他一定会学习顾训导,将自己的书房开放给更多的人看,这是赵九福的第二个想法。

  顾训导并不知道赵九福小脑袋里头的想法,若是他知道的话恐怕会对他第三次刮目相看,这么小小的一个人,居然能产生这种连大儒都不一定会有的释然。

  此时此刻,他只是把玩着鸡油黄,偶尔在他旁边看一看,指点一下他写字的方式。

  赵九福的字写的不错,这是县学里头所有人的共识,但显然在顾训导看来还是远远不够,他皱了皱眉头,说道:“你手臂力道已经够了,但字却少了几分风骨。”

  赵九福脸颊微微发红,在白玉灵泉的滋补下,他的身体看似单薄,但脱掉衣服该有的肌肉都有,绝对比同龄人都强壮,所以力道才会够,但字体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上辈子练习过的是钢笔字,这辈子能买到的字帖也是一般的大路货。

  顾训导一眼便知道他的窘境,笑了笑走到书房的另一头,从一个匣子里头拿出一叠纸张来,“若是不嫌弃的话,你可以先临摹我的字。”

  赵九福微微吃惊,他见过孔教谕和另外两位训导的字,若说不好的话肯定比他的好,毕竟年长了他许多年,但若说好的话又有些违心,至少看着不让人惊艳。

  而现在,顾训导随手拿出来的一匣子书法却让人看直了眼睛。这年头文人的书法大多婉约,讲究一个温润内谦,赵九福之前并未见过顾训导的书法,但总以为以他的性格,书法大约是走的豪放派,带着几分潇洒自如,酣畅淋漓才是。

  可现在放眼看去,顾训导的书法豪放确实是豪放,颇有几分大开大合的意思在,但字里行间并不纵逸天真,反倒是带着瑰玮跌宕,尤其是其中一幅草书龙飞凤舞,锋芒毕现,就算赵九福在书房上的造诣不行,也知道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写出来的。

  不过能够拥有一屋子的好书,甚至还有许多珍贵的孤本,顾训导原本也不是普通人吧,只是不知道他为何一直屈居在小小的戴河镇,在县学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先生。

  赵九福抬头去看顾训导,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却见顾训导只是伸手将草书抽了出来,笑着说道:“这些现在还不适合你,其余的尽管拿去临摹,写坏了也无事,左右都是我自己个儿写的,你想要多少我都可以写出来,就当谢谢你送的鸡油黄,我很喜欢。”

  赵九福却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话不能这么说,鸡油黄是我感谢先生借书之礼,先生愿意将自己的字帖送我,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份大礼。”

  顾训导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扒拉了一下他的头发,笑着说道:“得了,小小年纪不要这般多思多虑,我喜欢你这孩子,愿意照顾一些怎么了?”

  赵九福见他说的真心实意,也露出一个笑容来:“不怎么,只是学生心中感激,觉得先生才高八斗貌似潘安无法直视罢了。”

  顾训导挑了挑眉头,笑着问道:“没想到你看着像个小大人,还是个会拍马屁的,这话不错,来来来,再给我说几句好听的,让我也高兴高兴。”

  赵九福自然乐意,他丝毫不觉得拍马屁有什么不对,顾训导本来就对他恩重如山,别说字帖不值钱,要知道好的书法家流传下来的孤本就那么一些,真正能用来当字帖的又有几本,毕竟字帖不同于其他的书,很容易产生损耗。

  如今外头书店里头卖的字帖,号称是大家之作的,其实大部分都是进行过雕版印刷的,毕竟哪个大家会写上成千上万的字帖供其他人临摹呢。

  雕版印刷出来的体贴其实也不错,但比起原本自然少了几分风骨在,赵九福练字多年之后难以突破,就是因为这个。

  如今顾训导送上字帖,虽然是他自己写的,但他的书法已经步入大家,对于赵九福而言就是雪中送炭,怎么能让他不感激。

  赵九福不但把拍马屁的话翻出花儿来说,甚至还主动为这位先生端茶倒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情愿,他做起来理所当然,一度让顾训导都觉得这孩子不当小厮浪费了。

  当然,若是真把赵九福当了小厮那才是真的浪费,只是短短的几日时间,有了临摹字帖的赵九福写出来字已经初露锋芒,进步竟是一日千里。

  不说赵九福自己,就是顾训导也觉得自己偶尔心血来潮,说不定将来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来,能够一点就通的孩子谁不喜欢。

  见他有天分,顾训导就分外关注一些,有一日竟然还把自己珍藏的一支湖笔取出来送给了赵九福,并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

  湖笔能够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被誉为笔中之冠,自然不是普通的毛笔可比的,这支湖笔以羊毫为材,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即使是在湖笔之中也是实实在在的精品。

  这是字帖之后的又一份厚礼,赵九福喜欢,却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见他犹豫,顾训导只是笑着说道:“以前在家中时,家中子侄看中了这支湖笔,想要问我要了去,当时我却没给,觉得那孩子心思浮躁不配得这支笔,想着若有一日遇到有天分的孩子,收下来当个小徒弟,将这支笔送给他也算全了师徒情谊。”

  原本还在犹豫收不收的赵九福秒懂,他抬头猛地朝着顾训导看去,却见他微微笑着看着自己,下一刻赵九福毫不犹豫的深深作揖,朗声问道:“先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处世为人更可为楷模,学生仰慕已久,望能拜先生为师,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刻苦专研,有朝一日光耀师门。”

  顾训导听见了自己想听的话,更是哈哈大笑两声,伸手将赵九福扶了起来:“好好好,你这孩子十分不错,为师今日便收你为弟子,先人曾说过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为师也盼着有朝一日你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下赵九福又是敬茶又是行礼,顾训导喝了茶受了礼,又说隔几日会请孔教谕等人旁观,办一个正式的拜师礼,师徒两人倒是也和和乐乐。

  虽说顾训导原本就是赵九福的先生,但拜入门下的意思截然不同,在这时候拜师几乎跟认爹差不多重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今往后他们的命运都会连在一起。

  等拜完了老师,顾训导才忽然笑着说道:“为师姓顾,乃是京城顾家嫡系三子顾行之,顾家诗书传家多年,偏偏出了我这么个无心仕途的,这才将我打发到这里眼不见心不烦,为师将来也不会大有作为,你年少成名,若是再等几年大可以拜入高门,此时可觉得后悔?”

  赵九福却丝毫不后悔,他从未想过拜一位老师,此时此刻会提出拜师也是看到了顾训导对自己的情谊,即使后头有更出色的人出现,他也绝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赵九福微笑反问:“老师出自名门,又是京城人士,想要收徒的话比弟子机灵的有,比弟子聪明的有,比弟子样样都好的也有,老师可是后悔了?”

  师徒两个面面相觑,又同时笑了起来,都看见了彼此的真心真意,一时之间倒不像是才拜入师门的师兄弟,反倒是像熟知多年一般。

  顾行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赵九福的脑袋,把他的头发弄乱了看着小孩谴责的眼神,才笑着说道:“你这样的小滑头有一个就足够了,再来一个为师怕是要被烦死。”

  第87章 齐民要术

  “阿福,这次月考你又是第一名!”胡明河一边喊着一边乐颠颠的跑进来,大约是跑的太快了刹不住车,差点整个人都撞到了正在写字的赵九福。

  赵九福身手敏捷的拖住他这才避免了两个人撞成一团,但他方才在写的一幅字却毁了,只见偌大的纸张上,字形跌宕有致,其中带着几分任情恣性自成格调。

  胡明河曾见过赵九福练字的模样,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颇有几分“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那是孔教谕也夸过的。

  但是现在,赵九福的这幅字最后一笔长长的划开,直接破坏了原本的美,胡明河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阿福,是我太冲动了,好好的一幅字都给毁了。”

  赵九福却只是淡淡一笑,将自己的笔慢慢洗干净,一边说道:“没事,本来也就是随便练练,我还没多谢你帮我看了名次。”

  胡明河也不是个执拗的性格,很快笑着说道:“你是第一名,就算没我报喜待会儿也会有人来说,阿福,你太厉害了,这已经是连续第三次第一名了,看那徐晖还有何话可说。”

  赵九福其实早就已经从万亨那边知道考试成绩了,读书这一路是不进则退,他在顾训导的小灶下飞速前进,徐晖却因为乡试失利颇有几分心烦意乱,此消彼长之下赵九福赢得第一名也不奇怪,只可惜徐晖看不透,只以为县学的师长们都偏爱赵九福,竟是放出话来明年便不来县学读书,要靠着家里头的关系去府学试一试。

  这种意气之争赵九福并不放在心上,见他收起了纸笔,胡明河奇怪问道:“今天这么快就不练字了吗,平日里你不是还要再写一刻钟的时间。”

  赵九福解释道:“昨天答应了闪电,今日要牵着他出去溜一圈,我可不能食言。”

  胡明河一听就笑了:“闪电是一匹马,它哪里知道你说了什么。”

  显然在胡明河看来,因为一匹老马耽误练字的时间是不可取的,若说以前还能讨好顾先生,但现在大家都知道赵九福已经是顾先生的入室弟子了,何必再天天照顾老马呢。

  赵九福只是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虽然闪电只是一匹马,但这话却是我自己说出口的,自然也得做到,我先走了,若是看到炳生的话帮我说一声。”

  胡明河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等他走了许久赵炳生才姗姗来迟,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愁闷,胡明河知道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大好,也不提这话,只是说道:“阿福说他先去遛马了,待会儿咱们直接走不用等他。”

  赵炳生深思不属的点了点头,其实自从赵九福被允许去顾家,他们三人相约聚会或者回家的次数已经很少了,毕竟赵九福白天要读书,下了县学还得直接去顾家,耗费的时间比他们多许多,这回家的时间自然也对不上。

  想到这些,赵炳生心中又有几分苦闷,低头一看正巧看见赵九福留下来的那幅字,不看最后一笔,这幅字已经风骨初具,不愧是被几位先生一起夸过。

  相比起来,他自己的字端正清秀,却只能用平庸来形容,赵炳生微微叹了口气,只觉得人比人气死人,明明都是差不多的出生,赵九福却比自己幸运许多。

  离开学堂之后,赵九福果然先去马厩牵出了闪电,他不敢在城里头纵马,只得带着闪电到城外头跑了两圈才回来,闪电倒是发了疯似的高兴,可怜赵九福被颠的难受。

  回城之后赵九福也没再去县学,直接拉着闪电来到了顾家,一边将它送进马厩一边说教:“你说你脾气怎么就这么差,若是你脾气好一些的话就能住在顾家,顾家怎么样也比县学好啊,在那边总是一匹马孤零零的不说,还得被人当西洋镜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