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45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45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胡明河也是知道他们俩人的官司的,伸手拍了拍他说道:“走,我们去看看成绩,我就不信那家伙永远都是第一名,哼,第一名也没啥用。”

  偏偏不巧被徐晖听见了这句话,他脸色阴冷的瞪了一眼两人,冷笑道:“第一名却是没什么用处,但有些人一辈子也别想拿到第一。”

  胡明河的成绩一般,连增生都不是,还是靠着家里头的关系才进的县学,听见这话自然脸色也好看不起来,但是他先背后说人,只得先吞下了这口气。

  “名次出来了。”有人高声喊道,县学为了让生员们适应发榜,每一次都是直接贴出来,而不是让先生们读书来,当然这也就是一个形式问题。

  “第一名竟是赵九福!”又有人大声的喊道,喊出来之后就注意到身边就是徐晖,顿时讪讪的走开了一些,去看自己的名字排在哪里。

  徐晖不可置信的看着那高高挂在榜首的名字,目眦尽裂,最后竟是怒吼一声:“不可能!”

  赵九福早就知道名次,所以这会儿表现的十分镇定,更加凸显了徐晖的失意,他只是微微笑道:“看来这次临场发挥的不错,徐兄,承让了。”

  一直被人找茬,赵九福也不是没有脾气的,这会儿既然第一名是他的,他自然也要让徐晖知道知道被人奚落的感觉,省得他老是没事找茬。

  徐晖却不肯就这么认了,要知道这次考试题目特殊,是与乡试有几分类似的题目,也就是说这题目他之前是做过,回来之后也再次解过的!

  从这一次的成绩不难发现,但凡是去参加过这一次乡试的,成绩都比其余的生员好一些,这正是因为他们对题目的熟悉。

  但偏偏赵九福的成绩不降反升,这实在是让徐晖接受不能,他几乎是失去理智的喊出了一句:“谁不知道几位训导最喜欢你,说不定是评分的时候有失偏颇。”

  赵九福的脸色一下子冷了下来,对他冷嘲热讽他可以不在意,但因为一点小事牵连到他尊敬的师长却是不行:“徐晖,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几位先生向来公正,这一点同窗们都可以作证,怎么,你能拿得第一,旁人拿不得,不然就是不公平吗?”

  胡明河也在旁边说道:“明明是你自己退步了,不自我反省倒也罢了,还诬赖先生。”

  赵炳生这一次考的十分不错,第三名的成绩就在徐晖之后,听见这话也皱眉说道:“徐晖,男子汉大丈夫愿赌服输,别口无遮拦。”

  徐晖脸色涨得通红,原本他已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犯了众怒,但见众人都站在赵九福这一面,反倒是凸显出自己的形单影只,平时他不喜欢与人交际,一直是看不起人的样子,这会儿倒是有些怨大伙儿都不帮忙了:“赵九福这是灌了你们什么**汤,一个个都帮着他说话。”

  “赵九福没给大家灌**汤,倒是你,莫不是喝了二两黄汤撒酒疯了。”一个声音冷冷的传来,众人回头,却见是极少出现在县学里头的孔教谕。

  只见孔教谕脸色不虞,冷冷的盯着徐晖说道:“这一次的评卷是老夫亲自看的,莫非你觉得老夫不公正,既然如此,胡训导,待会儿把所有人考卷都贴出来,让他们自己看看。”

  孔教谕冷冷说完,也不看徐晖的脸色如何,转而对赵九福点了点头:“你很不错。”

  说完这话孔教谕就直接离开了,他是进士出生朝廷安排的教谕,虽说怀才不遇,但也不用在乎一个地方小官员的子嗣,就是县太爷的面子他有时候都不乐意卖呢!

  等孔教谕一走,胡训导果然把所有人的卷子都贴了出来,县学的地方不够大,最后直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也总算贴完了。

  作为第一名,赵九福的卷子贴在最为明显的地方,而他旁边就是徐晖的,徐晖的卷子确实是写得十分不错,但两相对比之下,赵九福的却更显眼一些。

  一来是赵九福的字越来越不错,他有用不完的纸张,每日不吝惜的练字还是有效果的,后来又有顾训导的指点,写出来的字初具风骨,完胜了徐晖的。

  再说内容,虽说生员们有些也看不明白谁好谁坏,但能看得出来的是赵九福的文章引经据典,文意通透,至少是不比徐晖的差。

  这么来了一招,徐晖不但没有得到第一名,反倒是在孔教谕那边也落不着好,更有生员觉得他心胸狭隘,并不是可交之人,原本关系略可的几个人都与他疏远起来。

  徐晖心中恼怒不已,却也拿孔教谕和赵九福毫无办法,只能心中恨恨,下定决心下一次一定要夺走第一,把这一次的羞辱全部还给赵九福。

  作者有话要说:阿福:终于拿到第一名,美滋滋

  第84章 甜蜜蜜

  徐晖的想法很好,却不料从这一次开始,之后县学的第一名再也没有落到他的手中。

  赵九福厚积薄发,不断的学习中已经超越了曾经的第一名,他看的书越来越多,眼界也越来越广,甚至开始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在赵九福看来,县学同窗之间的一些小摩擦不算什么,这些事情不足以让他放在心上,也许是上辈子的经历问题,赵九福看似温和,在人与人之间却是有明显的划分。

  若是被他认作好友的,比如赵炳生胡明河孙光宗等,他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交往,若是划分为普通人的,也不是过一个面子情分,并不多花心思。

  中秋之后天气慢慢变凉,赵家的蜜饯错过了中秋送礼的好时候,过年却不能再一次错过,不然这东西就得积在手里头到明年了。

  蜜饯毕竟是吃的东西,放陈年了总归是不好,于是这几日赵老二和赵老四频繁出门找买家,试吃的蜜饯一小袋一小袋的送出去。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灵泉和金坷垃的作用,两相作用叠加下,原本第一年就算挂果也不好的果树来了个大丰收,味道也十分不错。

  果子成熟的时候,鲜果子其实已经卖出去一茬收获了银钱,剩下的这些都让老陈氏带着几个媳妇孙女做成了蜜饯。

  那段时间赵九福只觉得一回到家都是甜蜜蜜的味道,蜜饯的香甜味道充斥着整个赵家,就连从他们家门口经过都能闻到。

  做蜜饯这样的事情老陈氏是坚决不让小儿子插手的,事实上赵九福也帮不上什么忙,那本《蜜饯大全》虽然是他拿出来的,但不管是摘果子还是削皮之类的,他都干不习惯。

  不说老陈氏和小陈氏了,就是向来不太干活的丁氏都比他利落许多,下头菊花桂花兰花等几个侄女更是利落的很,没一会儿功夫就能刷刷刷削好一堆果子。

  赵九福帮忙不成,还被侄女菊花吐槽:“小叔,您就好好看书去吧,您要是在这儿我们还得照顾你,桂花,你给小叔洗两个桃子,让小叔看书累了吃。”

  得,这位小陈氏的大闺女深得真传,分分钟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赵九福只得回到书房里头,一会儿桂花果然拿着两个桃子过来,笑嘻嘻的放在一个盘子上说道:“小叔叔,我给你选了两个最红的,保准最甜,你吃好了再喊我。”

  这种时候赵九福站在书房中,打开窗就能看见院子里头热热闹闹的,连一贯喜欢偷懒的邓氏也忙着干活,乐呵呵的跟其他妯娌说话。

  那种和和乐乐的气氛让人高兴,小孩子们也高兴,因为果子多,大人们也不会拒着他们吃,要知道这果子味道可不错,是往年想吃都吃不到的好东西。

  不过那都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如今赵九福回到家中,能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的小坛子,那是老赵头找了人定做的,一个坛子能装下差不多十斤的蜜饯,这样的坛子放了满满的一屋子,就是赵老大之前一家子住的那间厢房都放满了。

  蜜饯的数量超乎预料,赵家人开心过后又有些发愁,他们都没想到蜜饯的产粮会这么大,这要是散卖的话得卖到什么时候去,要是一块儿出货的话,买家也不好找。

  所以在丁氏和温氏出了月子之后,赵老二和赵老四不得不出门找买家,他们俩是兄弟之中最能说会道的两个,这事儿只得他们来。

  连着跑了好久也没消息,赵九福都开始担心蜜饯的销售了,心里头琢磨着要不要找孙光宗问问,只是老赵头不答应,不愿意让儿子因为家里头的事情欠了同窗的人情。

  这一日,赵九福又从顾训导家换了一本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邓氏扯着大嗓门的声音,想不听见都不行:“二哥四弟,你们说的是真的,这么多蜜饯那大老板都吃下了?”

  赵九福听着话音走进门,就瞧见赵老二和赵老四都面带喜色,赵老二笑着说道:“可不是吗,这次也是运气好,带去的蜜饯正好合那家大少爷的心,听说咱家还有许多就包圆了。”

  “真的假的,咱家可不是一斤两斤啊。”赵老大有些担心的问道,不怪他多想,实在是蜜饯这东西价值利润不高,并不会有大商人专门走南运北的。

  赵老四笑着说道:“大哥,你还信不过我跟二哥吗,这定金都拿来了,明日他们就过来运货,到时候把剩下的银钱都一块儿给。”

  赵老二也笑着说道:“那杨家我以前也听说过,确确实实的大户人家,总不会坑咱们家这么点蜜饯吧,听说他们家还是皇商呢,这次带队的大少爷虽然只是旁系,但也是能说得上话的人物,就是觉得蜜饯好吃才要的。”

  听完兄弟俩的话,赵家人才算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既然是来路清白的正经商户,又给了押金,他们哪里有不卖的道理。

  因为这事儿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这蜜饯一块儿卖出去可得有不少银子,算一算说不定第一年就能把压下去的银钱赚回来。

  老赵头也高兴,抽了口烟说道:“行了,那你们早些回去歇着,明日都过来一趟。”

  等兄弟几人都离开了,老赵头又拉着赵九福说道:“阿福,正好明日你休沐,到时候帮着大家伙儿看看契约,免得到时候被人下了套子。”

  赵九福自然不会反对,到了第二天上午,那杨家人果然来了,大约是为了运货还带了五辆马车过来,虽然拉扯的马也一般,但这在戴河镇可十分少见。

  车队直接就往老赵家去了,村人早知道老赵家的蜜饯要卖出去了,这会儿倒是也不奇怪,只等着他们生意做完了上门问问情况。

  生意场面,家里头的女人都没有出面,赵家的儿子却都在场。

  杨家这边带队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看着也是养尊处优出生的人,人倒是和气的很,进门之后吃了一颗盘子里头的蜜饯,就夸道:“老丈人,你们这做的蜜饯味道确实是不错。”

  老赵头只是笑道:“就是自家人做的,用的都是好果子,做的时候也仔细,肯下好料子这味道可不就是还成。”

  生意原本已经谈好了,杨少爷大方的将剩下的银钱结了,这才让下人一坛子一坛子的往马车上搬运,口中却笑盈盈的问道:“老丈人这话不实诚,没有好的秘方能做出这般好吃的蜜饯来?在南平那块我都没吃过更好吃的。”

  “哪有什么秘方不秘方的,就是我家婆娘手艺好。”老赵头只是笑着并不接他的话。

  杨少爷眼神微微一动,转而说道:“那倒是可惜了,若是有好的秘方的话,我愿意出二百两银子来买,可比你们辛辛苦苦的做蜜饯容易多了。”

  老赵头只是说:“若是有这个秘方的话,我老头子也肯定赶紧卖了。”

  另一头赵九福也已经看完了契约,确定没有任何漏洞之后双方就按了手印,最后一笔银钱交接完毕,屋子里头的蜜饯也都已经搬空了。

  杨少爷对赵九福倒是带着几分兴趣,说话的语气也比对其他人客气一些:“这位想必就是赵秀才吧,果然是青年才俊,我这年纪也算是长辈,这个见面礼你一定要收下。”

  论年纪的话杨少爷自然是长辈,赵九福见是一块并不特别名贵的平安扣,倒是也收下了:“多谢杨叔叔,杨叔若是觉得我家的蜜饯好,明年也可以再来。”

  “一定一定。”杨少爷点头说道。

  杨家人来得快走得也快,回去的路上他们自然会路过那个孝悌之家的牌坊,杨少爷撩开帘子看了看那高大的牌坊,眼睛微微眯起。

  车里头的小厮忍不住问道:“大少爷,您不是说他们家的蜜饯口味特别好,肯定有秘方在,咱们为何不买下来?”

  杨家人要买什么东西,即使对方推脱没有也是有的是办法,这种事情他们以前不是没有做过的,所以小厮才会有此一问。

  杨少爷淡淡的扫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说道:“真是没眼力见,你看看这牌坊,再打听打听那赵秀才的名头,一个蜜饯的方子可不值得我杨家冒险。”

  若是寻常人家,他们强买了这个蜜饯方子也未尝不可,但这赵家有些名头在却不好下手,再说了,蜜饯的利润毕竟单薄,进价也还算公道,不值得他们冒险。

  赵家最后的成品蜜饯大概有一千斤左右,每一斤蜜饯50文钱,这个价格其实是有些偏低的,但在大量出货的时候能得这个价格也尚且公道。

  至于杨家加工之后能卖到多少银子,那就是不是老赵家能管的了,这一次蜜饯卖完之后,老赵家就得了50两银子,差不多就算回本了。

  老赵头也没让这银子多留直接分了,按照当初说好的方式,他们老俩口拿五两银子,赵九福也是分到五两,其余兄弟都是一家十两,他们这都算完全回本了。

  赵家兄弟们回了家一说几个妯娌也觉得惊讶,原本还想着三年能回本就不错了,谁知道第一年就回本了,明年这可都是净利润了,这么一想他们就更有干劲儿了。

  第85章 鸡油黄

  这五十两银子算是给老赵家打了一针强心剂,原本即使是镇定如常的老赵头,偶尔心里头也会嘀咕若是东西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格的话,说不准得五六年才能回本,赚钱的日子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也不知道这条路好不好走。

  现在可好了,原本担着的心都放了下来,本钱赚回来之后就都是利润,这年头没有计算劳动成本的习惯,在所有人看来老赵家这都是要发达了。

  赵老大从小到大都没一次拿过这么多的收入,在此之前他拿到银钱最多的一次,是跟着老爹去镇上帮大户人家做嫁妆,那一次他们父子三人总共拿到了八两银子,老赵头拿走了大头,却也给一个儿子分了一两银子。

  他喜滋滋的将十两银子带回家中交给小陈氏,笑着说道:“我就说跟着咱爹干准没错,这不是本钱都回来了,咱阿德娶媳妇的本钱也有了。”

  小陈氏也高兴,她早就知道家里头蜜饯卖了个好价格,但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跟之前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虽说这十两银子里头她还得还出去几两:“可不是,咱爹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也多亏了阿福弄了什么秘方回来,不然咱们也做不出那么好滋味的蜜饯来。”

  赵老大见媳妇美滋滋的样子,也跟着笑道:“反正阿德的亲事还没定下来,这银钱放着也是放着,你去镇上银楼里头看看,有中意的簪子就买一个,金的咱买不起,银的总可以的。”

  这话一说,小陈氏的眼睛都红了,她感觉擦了擦眼角,笑着说道:“我都老了哪里用得到这个,家里头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不是要娶媳妇就是要嫁人了,先紧着他们吧。”

  赵老大却不同意,他总觉得自己没亲爹的本事,媳妇嫁进门之后给他生儿育女,好日子却没有过几日,坚持说道:“咱今年地里头收成也好,谷子买了也能得一些银钱,再说天亮了我也能出去打打短工,不缺你一根簪子的钱。”

  不等小陈氏说话,赵老大难得温情的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道:“我就觉得你带银簪子才好看,孩子们的事情也不急。”

  小陈氏又是羞臊又是高兴,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口中却说道:“那我明日去镇上看看,也在买一些布回来,年底了给你跟孩子都做一身好一些的,给咱爹娘也准备一身,阿福的也不能少了,虽说分了家,但咱们也还是长子嫡孙呢。”

  赵老大听了更加高兴,他就喜欢小陈氏万事不计较,做事情又大气通透,不像二弟三弟家的小心思忒多。作为赵家的长子,赵老大其实是有些大家长的心思在的,虽然爹娘乐意跟弟弟过日子,但他该孝顺的只多不少。

  十两银子让赵老大家高兴不已,对于赵老二家却还是寻常,丁家最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有歌十两,对于见惯了银子的丁氏来说,这十两也就是垫个底儿罢了。

  不过有了儿子的丁氏倒是比以前强了许多,对着赵老二也耐心起来,这会儿笑着说道:“没想到真的能赚到银子,等明年咱家的蜜饯更多了,说不准还能在镇上开一个铺子。”

  当年丁老爷子中了道儿,不只赔光了家财还不得不卖了铺子回到乡下,这一直是丁氏耿耿于怀的事情,在乡下种田一年能有多少,更别提他们家就赵老二一个壮劳力,丁氏和丁婆子是万万做不了农活的,两个女儿倒是能干,但赵老二自己还舍不得。

  赵老二一贯知道妻子的心思,就笑着说道:“咱家的银子加起来,怕也不足一百两,买一个铺子是不要想了,租一个倒是还能行,只是租来的房子通常不合意,咱家两个女儿都大了,不宽敞说不定还住不下。”

  丁氏也知道这个道理,心中有些失落,但一瞧见旁边抓着布老虎啃的亲儿子,顿时又笑起来:“也是,咱们家现在也挺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