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36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36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每日除了哭灵还得诸多走访,以至于赵九福每次回到家中都是深夜,如今赵家三个儿子都不在京城,倒是让他心中稍安一些。

  这一日,在出门之前赵九福拉住严玉华嘱咐:“我出门后,你便出门去禄国公府那边帮忙照看几个孩子,记住,多住几日不必急着回来。”

  如今的禄国公正是当年的世子爷李世莘,老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早已经过世,严玉婷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些年缠绵病榻,在三年前已经病逝了。

  李世莘也是个奇葩,虽然年纪不算很大,却并没有续弦的打算,也一直没有册立世子,但他的儿子女儿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赵九福忽然让严玉华过去,为的当然不是照顾孩子。

  严玉华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的拽住了赵九福的手:“是不是会有危险?”

  赵九福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今日是陛下出殡之后第一个大朝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禄国公那边我与他说好了,你只管多住几日便是。”

  严玉华心中却还是担心的不得了,若不是有危险的话,赵九福如何会这般安排,禄国公府是比赵家安全,毕竟赵家下人都不多,但禄国公却是一直圈养了不少家丁的。

  但是一直到送赵九福出门,严玉华也并未多说什么,在赵九福出门之后,她果然迅速的收拾了东西赶到禄国公府,而这一日,禄国公竟然告病在家,丝毫没有出门的打算。

  赵九福这段时间的神经一直是紧绷着的,在皇帝驾崩的时候,在给皇帝守灵的时候,一直到皇帝出殡,他以为会发生动乱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这反倒是让他心中更加的担忧,这份平静太不寻常了!

  一直以来的晨练也不得不暂停,赵九福的脸上难得看见了几分苍色,进宫之后他倒是遇到了萧甯,后者对他点了点头,低声问了一句:“今日必定有人提登基的事情,怕是吵一场了,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赵九福却叹了口气,淡淡说道:“只是吵一场的话倒是好了。”

  萧甯微微皱眉看向这位曾经的下属,现在的同僚,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只是束手往前走不说话了,只是脚步也带着几分沉重。

  若然如萧甯所言,上朝之后便有人提出登基的流程,才五岁的九皇子被人抱着坐在了龙椅之下,小脸一直紧绷着,看着倒是有几分气势。

  原本只是议论登基的事宜,但很快的,话题便不受控制了,竟然有人跳出来喊道:“都说国不能奉幼主,九皇子如今才五岁,能当得了什么事情,还不如另选新君!”

  赵九福心中暗道一声来了,有了第一人,很快便有了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

  “不错,二皇子如今已经年满十五,现在就能娶妻生子,文韬武略十分出众,他才是合适的人选,陛下临死之前已经神志不清,想必也是随口一说。”

  “德妃娘娘出身高贵,当年陛下曾说过三皇子类似先帝,那时候便有册封三皇子为太子的意思,只是还未来得及……三皇子才是最佳人选!”

  “放你的狗屁,大皇子已死,二皇子就是活着的长子,绝没有抛开长子不立的道理!”

  赵九福只是巍然不动,在场的人其实都明白,现在的口头白话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图穷匕见的时刻还未到来。

  很快,这场争议就蔓延到了赵九福的身上,有人跳出来问道:“赵大人,你是先帝亲立的辅政之臣,陛下临死之前又对你托孤,现在你是何想法?”

  赵九福朝着问这话的人看去,冷冷说了一句:“我有何想法?陛下尸骨未寒,临死之前留下的话难道你们都忘了不成,还是说你们只看得见权势,已经听不见陛下的遗言了?”

  “若是你们宁愿做一个聋子,当一个瞎子,本官想什么还重要吗?”

  那人冷笑了一声,曾经对赵九福的仰慕变成了狠厉:“赵大人,陛下临死之前糊涂了,难道你也糊涂了吗,还是说立一个五岁小儿当皇帝,是你自己有所私心?也是,你是太傅,是兴国公,趁着九皇子还小,可不得把大周给窃了!”

  “陆大人,这话恐怕有所不妥吧!”萧甯忍不住喝道,“赵大人一心为国这些年我们是有目共睹的,陛下临死之前托孤于他,那就是对赵大人的信任,倒是你们枉顾陛下遗言是想要做什么,莫不是还想要造反不成!”

  话音落下,忽然有人带着许多侍卫闯进了宫殿大门,为首的竟然是淑妃的亲爹,二皇子的外公荣国公,荣国公当年也是戎马出生,这一刻他穿着盔甲,虎目圆睁,手中竟然提着一个人的脑袋,仔细一看,那竟是一个孩儿,看着似乎有几分皇家人的模样。

  荣国公将手中头颅扔到地上,冷冷喝道:“三皇子与德妃勾结外臣,与禁军统领魏昌平里应外合想要颠覆大周,如今已经伏诛!”

  “国不可一日无君,幼主确实不妥,二皇子年长当立,赵大人意下如何?”说着这话,荣国公已经将自己的佩刀抽了出来,这时候群臣才确信死去的人是三皇子,而二皇子与淑妃正跟在荣国公身后,想来也是早有准备。

  说魏昌平和德妃勾结造反,这话赵九福是绝对不信的,要知道魏昌平可是先帝留下来的人,一直以来忠心耿耿,而且他与皇帝的关系也极为亲密,是早年皇帝的武术师傅。

  再有一个,之前因为皇帝的意外,魏昌平心中愧疚难当,虽说最后避免了惩罚,但却在灵堂前长跪不起,他原本身体不错,但毕竟年事已高,前些时间赵九福去看他的时候,便知道他病得不轻,宫中的事务都是交给亲信在做。

  “赵大人,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国公继续说道。

  后头的淑妃微微一笑,开口说了一句:“若是赵大人愿意教导皇儿,本宫也将不胜感激,这大周毕竟是李家的江山,只要坐上位置的人姓李,赵大人又何必冥顽不灵?”

  “太傅!”原本坐在龙椅之下的九皇子忽然喊道,他显然也被突发的事情吓得够呛,整个人都哆嗦起来,却难得并未哭闹,从这一点看得出来皇后对他的教导应该是极为严厉的。

  赵九福自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几句话就有动摇,冷冷说道:“谁是乱臣贼子,在场的大人们自有公道,荣国公,淑妃,二皇子,你们真的要犯上作乱吗?”

  “谁是上,谁又是乱,这皇位本来就该是本皇子的!”二皇子怒吼道。

  荣国公其实是不想杀赵九福的,一来是他治理朝廷十分有一手,这些年来积攒了不少的人脉,杀了他的话朝中文武百官必定会反弹,再有一个,赵九福在民间的名声十分好,杀了之后二皇子的名声就不好听,但事已至此,赵九福誓不归顺的话,他也只能先动手了。

  “动手!”荣国公喝道。身后的侍卫面面相觑,但还是鼓起勇气朝着文武百官抓去。

  这会儿不少人已经站到了二皇子这一脉,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太高,也是,朝中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皇帝还年轻,皇子们还未长大的时候就站队。

  一些武将顿时与他们搏斗起来,文臣们却只能闪躲,他们显然连自保都显得艰难,尤其是萧甯这般年纪大又手无缚鸡之力的,只得一步步的往后躲。

  九皇子也惊叫起来,他却不往龙椅后头躲,反倒是三俩步跑下来抱住赵九福的大腿,赵九福心中有些意外,一把将他拉起来看了一眼,忽然觉得这个孩子倒是有些像是先帝。

  将九皇子塞进萧甯的手中,又把两人推到身后,赵九福夺过刺过来的长刀,反手朝着门口射去,而威风凛凛的荣国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在一个文臣的手中。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忘了这一日,不是因为这一日大殿之中血流成河,也不是魏昌平救驾来迟浴血奋战,而是他们一直觉得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赵明鹿赵大人,反手夺过刀剑挥舞起来,竟然凭着一己之力,将荣国公带来的人诛杀了大半!

  第258章 幼帝

  春风还带着一丝寒意,京都的皇城却已经散发出绿意来,似乎那些鲜血也能彻底的被掩埋在一年年的冬雪之下,被人遗忘,再也无人记得。

  与仁帝去世的时候不同,那时候虽然大部分宫妃都随着皇子公主出宫居住,但后宫还有新帝的妃子,反倒是显出一份特别的热闹来。

  可如今淑妃德妃死在了动乱之中,李皇后宽容大度,将生育的太妃放出宫去,有生育的,便跟着皇子和公主去皇子府公主府居住,没有生育的,便一律迁入皇庄,为先帝守孝。

  她这番举动自然是饱受非议的,只是太后自从先帝过世便一病不起,宫中固然有人反对,也挡不住李皇后的强势手段,她显然不想为儿子留下任何有危害的可能性。

  赵九福自然是十分赞同的,从先帝过世开始,这些没有生育的妃嫔其实已经成了弃子,他们的家族并不会再花费精力在一个注定没有未来的人身上。

  这些人普遍年轻,若是留在宫中难免会有疏漏,如今李皇后又不是让她们殉葬,挪到皇庄之后日子固然寂寥,但肯定要比在宫中自在多了。

  不过这般一来,偌大的后宫倒是空了不少,原本觉得不够住的宫殿都空置了下来,李皇后与赵九福等人暗中商议,很快就下令让几位大臣的女儿入宫。

  这些女孩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的年纪都不算大,最大的比九皇子大了五岁,最小的比他还小了一岁,在当初的动乱之中,这些大臣能旗帜鲜明的站在赵九福这边,魏昌平能够及时请来救兵,就有这背后的协议在。

  虽说还没有定下最后的名义,但不管是谁都明白,这些大臣之女长大之后就是皇帝的妃嫔,皇后也会从中出现,而现在李皇后要亲自教导,虽说不合常理但是也无大错。

  这法子还是赵九福暗示的,在约定了这些婚事之后,李皇后曾经日夜担心这些女孩的家世背景,会不会再一次造成先帝后宫的情况。

  赵九福的这法子其实有些损,将人家小姑娘从父母的身边带离有些不地道,但却有一个实在的好处,这些女孩从小远离父母,在李皇后的亲子教导下长大成人,在她们的成长之中势必会受到李皇后极大的影响,而与母族的关系却容易疏远。

  后宫之事有曾经的李皇后,现在的李太后掌控,赵九福自然是放心的,仁帝当年看人的眼光不错,这位李太后可比王太后出色许多。

  不过前朝的事情,却得他日夜操心,不过也许是那一场动乱之中,赵九福以一己之力杀死了大半逆臣太过于惊心动魄,以至于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朝臣也安分下来。

  他们大约是怕一个不好,这位赵大人直接暴起杀人,如今他要是杀了人的话,皇帝和太后势必是不会处置他的,这般一来自己岂不是白死了。

  事实上,赵九福可一点也不想要这个弑杀的名头,若不是那一日魏昌平那边出了乱子,哪里轮得到他来动手,这对他长远来说只有坏处,留下一个凶狠的名头。

  不过也许是当初他挡在皇帝面前,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的样子太过于深刻,以至于曾经的九皇子,如今的新帝对他平添了几分仰慕和信赖。

  就如现在,小皇帝努力的拉开弓箭射出去,他年纪小力气也不够大,射出去的箭歪歪扭扭的,最后只是勉强落到了箭靶上。

  小皇帝似乎有些失望,却不闻身边的武术师傅,反倒是转身问守在旁边的赵九福:“太傅,朕总是射不准,这射箭可有什么诀窍?”

  赵九福微微一笑,解释道:“射箭除了力气之外,最重要的是眼力,要先学会不眨眼,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这般就算是远距离的箭靶,也如同就在面前。”

  小皇帝似乎听不太懂的模样,赵九福也没打算将皇帝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笑着说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们先歇一会儿吧,您的年纪尚小,现在力气不足,等长大一些便会好了,射箭讲究一个专,这个字陛下已经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觉得自己的手臂有些发酸,他顺着这话放下了弓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那朕什么时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赵九福还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这四个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几分新鲜,他忍不住笑着说道:“微臣从五岁开始不断练习,时至今日已有四十余年。”

  小皇帝听见这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盯着赵九福问道:“太傅,这么多年以来,您难道一日也没有间断过吗?”

  赵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轻的说道:“间断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数日子都要练习,都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而说道:“母后曾同朕说过,太傅当年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武艺超群,还曾被祖爷爷夸赞过,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陛下谬赞了,论刀枪拳脚的话,微臣远不如诸位武将们。”赵九福这话是实话,他也就是力气大一个好处而已,阴阳五行拳并不是有杀伤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杀了那么多人之后,竟然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实话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觉得自家母后说得对,赵太傅确实是朝中难得的沉稳谦虚之臣,他从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功绩,对大周却忠心耿耿。

  离开练武场,一边走,赵九福一边考问起皇帝的功课来,不得不说小皇帝的聪明才智远超过先帝,当年赵九福教导先帝的时候,先帝都已经是成人了,许多事情依旧需要他掰碎了来说,可小皇帝却不同,他常有一点就通的时候。

  学生聪明,赵九福先是高兴,随后又有些担心,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坏处,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满六岁,就开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聪明人若是引导的不好,引发的结果恐怕比蠢笨的人还要可怕,若是这个人还是皇帝的话,给大周带来灭顶之灾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为如此,赵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当年他教育自己的长子赵顺灏的时候,都没有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没有先帝的教导,关于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这个太傅来,虽说朝中又选了几人作为皇帝的老师,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能说的。

  赵九福将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写下来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烧毁,最后才能化为实践,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几乎花费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幸运的是,后宫之后的李皇后也是如此,她也许想要增加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但绝不是那种要把儿子培养成昏君,好来一个自己执政的野心家。

  正因为如此,赵九福与李太后才能达成现在的和谐,否则光是教育的理念不同,就足以让这两位一个前朝重臣,一个后宫太后闹得不可开交。

  李太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在那次血洗朝堂之后,她对赵九福就十分的客气,这种客气的辈分是谨慎和戒备,但同时,却不影响她对赵九福的倚重。

  小皇帝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除了李家人就是赵九福,对于这一点李太后认识的十分深刻,固然因为当时赵九福的强势作为,她心中有些畏惧,却不会选择在小皇帝羽翼未丰的时候与赵九福撕破脸,与此相反,她十分配合。

  考校完毕,赵九福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陛下学习的极快,有仁帝之风。”

  小皇帝显然知道,别看先帝临死的时候来了一个托孤,但赵九福其实是仁帝那时候提拔起来的大臣,他与仁帝的私交极好,甚至一度被人传出有龙阳之事。

  对于小皇帝而言,类似仁帝自然是比类似先帝更好的夸赞,他忍不住也露出一个笑容来:“太傅,仁帝是一位怎么样的皇帝?”

  赵九福见他一路走来满头大汗,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笑着说道:“仁帝啊,他是一位有志之君,他的一生极为克制,为了大周的繁荣做了许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

  小皇帝在旁人口中也听过这话,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旁边的太监连忙问道:“陛下,可是累了,可要奴才抱着您走?”

  练习了大半天的小皇帝自然是双手发酸,双腿发颤的,但他还是咬牙说道:“不用。”

  赵九福低头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将小皇帝抱了起来,微微笑道:“陛下,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需要劳逸结合,不如就让微臣抱你回去吧?”

  小皇帝脸色有些发红,似乎带着几分羞怯,但还是很快顺势搂住赵九福的脖子,开口说道:“那就辛苦太傅了,太傅若是累了,就把朕放下来。”

  赵九福年纪已经不轻了,但他身体极好,抱着一个孩子走路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小皇帝脸色还带着一丝扭捏,口中却继续说道:“朕也想做一个仁帝那般的皇帝。”

  赵九福只是笑着没有说话,未来小皇帝会成为什么样的皇帝,就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空谈,一切只等着时间来证明。

  随着一步步的靠近宫殿,小皇帝原本有些僵硬的身体倒是慢慢放松下来,在他有记忆一来,除了身边的大太监之外似乎并未被人抱着走过。

  他是皇帝,再也不能在妇人和太监的怀中软弱,这是母后曾对他说过的话,那一日开始,母后再也没有伸手抱过他。

  太傅的怀抱与母后的截然不同,他的身躯并不柔软,但手臂却十分结实,抱着他行走起来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这一刻小皇帝忽然觉得,在太傅的怀中才是最安全最安稳的时候,就如那一日殿前有千军万马,却还是被太傅拦在宫殿之外。

  作者有话要说:快要完结啦,若初的微博是 晋江人生若初 大家有意见建议可以发我~~~

  第259章 告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