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15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15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老赵家的儿子多,女儿也不少,下一辈开始婚嫁的时候赵九福已经出息了,一个个婚嫁的水平便超过了老一辈一筹,就算是最差的赵顺德,妻子也是附近的富裕人家出生的。

  邓氏向来不靠谱,又格外的重男轻女,赵老三和老陈氏都怕她把女儿卖了,所以三个女儿都是老陈氏相看的对象,嫁得都不算远,前两日赵九福都见过了。

  到了赵老二这边,丁氏虽然有些不靠谱,但一向都十分疼爱女儿,她两个女儿的婚事老陈氏就没有插手,任由她自己去相看门户。

  丁氏向来是眼高于顶的,耽误了两个女儿两年才把她们嫁出去,女婿的门户确实是不错,老大的女婿是镇上富户,比当年的丁家可富裕多了。

  而老二的夫家约莫就是眼前这户了,按照丁氏的选人方式,这户人家也不应该太差。

  仔细看这位妇人的打扮也能看得出来,她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带着金钗,不远处还有送他们回来的马车,站在不远处的年轻男女大约就是赵牡丹和她的夫君了。

  知道来人是谁,赵九福心中疑惑他们为什么在门口不进门,口中正要客气两句,却见老赵头脸色不大好的说了一句:“牡丹闺女怎么这会儿来了,不年不节的。”

  那妇人却笑嘻嘻的说道:“瞧亲家公说的,这小叔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当侄女的还能不来见一见,再说了,她小叔还未见过侄女婿吧,耀祖,快来见见你小叔。”

  这异样的热情倒是也让赵九福察觉不对,他扫了一眼在场的人,除了那一脸木讷的上来行礼的男人之外,还有一个年轻女子站在赵牡丹的身边,正用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他。

  赵九福微微皱眉,但也没兴趣站在门口给人演戏,很快带着人走进赵家,走了几步赵老四就偷偷跟他说了,这赵牡丹的夫家姓方,是隔壁镇出了名的富户,她夫郎也叫耀祖,不过这个耀祖没什么本事,方老爷死了之后家里头反倒是亲娘做主,这方夫人颇有几分势利眼。

  一进门,那方夫人带着几分得意,居然越过赵牡丹将那个年轻女子拉到身边走在最前头。

  赵九福也没看他们,直接进了大堂,就瞧见老陈氏和严玉华面对面坐着,正在哄着两个孩子玩,见他们进来,严玉华眼神微微一闪,很快让人将两个孩子先带下去。

  第216章 想得挺美

  从辈分上来说,老赵头和老陈氏还是这个方夫人的长辈,这会儿显然两人都有些不待见这位孙女的婆婆,老赵头一声不吭的进屋坐下,自顾自拿着茶杯喝起来。

  老陈氏倒是没有不搭理,她撩起眼皮子看了那方夫人一眼,又扫过后头的赵牡丹和方耀祖,眼中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口中淡淡说道:“呦,方夫人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这次又是为了什么事情找上门来了?”

  方夫人的脸色有一瞬间的扭曲,以前她上门来的时候,老陈氏虽然有些不耐烦,但总归还算是客气的,怎么这次特别的冷淡。

  她哪里知道,在严玉华回家之后,没少跟自家婆婆说一些待人处事之道,之前老陈氏总是惦记着自家儿子的名声,对人,尤其是外人多有几分客气,但现在她却明白过来,有时候她越是客气,那些人越是得寸进尺,反倒是她不好说话,那些人就不敢胆大妄为了。

  方夫人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当面别为难了很快调整过来,甚至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笑容热情的说道:“瞧老夫人说的,我家牡丹是赵大人的亲侄女,这上门来拜访合情合理啊,我能有什么企图,还不是就想看一眼老赵家出的文曲星,要是耀祖能沾一点聪明的话,老婆子一辈子也就值了。”

  方夫人说唱俱佳,又是做惯了生意的人,一连串的话说下来,老陈氏一开始的不悦居然也散开了大半,但还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倒是严玉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淡淡笑着说道:“既然是亲戚,既然来了就在家吃顿饭吧,还是说牡丹侄女要先去二哥家看一看,不过你们来之前应该去过二哥家了吧。”

  这话说得有道理,虽然赵九福位高权重,但毕竟只是小叔,赵牡丹回娘家的话于情于理也该先去自己亲爹亲娘那边看看才是。

  赵牡丹脸上露出几分羞愧,恨不得将脑袋低到胸口,她闷声说道:“要不,要不我们先去爹娘那边看一眼,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方夫人的脸色却微微一变,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赵牡丹,转头却又笑着说道:“瞧赵夫人说的,牡丹的爹娘就在戴河镇上,想什么时候见那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赵大人在家的时间可不多,牡丹虽说是侄女,但也应该孝顺孝顺小叔叔不是。”

  方耀祖看起来木讷老实,但看得出来他对赵牡丹还是十分喜欢的,见妻子低着头含泪的模样也心疼,但他向来也怕自己的老娘,只是偷偷拉了拉赵牡丹的手安慰。

  赵九福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中,大致也明白了方家是个什么情况了,他脸色冷淡的说道:“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既然这样的话,牡丹和耀祖不如多留几日,也留下来陪陪你爷奶,到时候还能回家多住几日。”

  赵牡丹没想到赵九福会这么说,下意识的抬头朝他看去,其实赵家的这么多孩子里头,与赵九福最亲近的是赵老大家的赵顺德赵顺义两个男孩,这是因为当年赵九福还小的时候,在家里头喜欢待着侄子教书,他们的年纪也差不多,玩得到一起。

  后头赵顺昌跟着赵九福上京住了一段时间,关系也就亲密一些,其余的孩子要么是女孩,要么是年岁相差太大,这关系就不算亲密了,即使是赵老四家的赵顺安也是如此。

  女孩里头,赵九福关注最多的其实是老三家的三个侄女,这倒不是这三个侄女多么讨喜,而是因为邓氏为人不着调,老陈氏生怕她亏待这三个孙女,常常让她们到自家来吃饭玩耍,一来二去赵九福见到她们的时候也越发的多了。

  相比起来,赵老二家的两个闺女小时候生活在镇上,回到村子里头之后,丁氏也一般不让他们出门,在赵九福的心中,只隐约记得两个侄女都文静乖巧。

  而在赵荷花赵牡丹的心中,这位小叔也远在天边,人人都说他有出息,但具体的印象却不那么深刻,更别提什么亲近了。

  方夫人的反应反倒是比赵牡丹更快一些,夸张的大笑起来不说,还连声说道:“赵大人说的是,牡丹快答应啊,这孩子真是欢喜傻了,都说不出话来了。”

  赵牡丹看了一眼方耀祖,这次倒是大声了一些:“多谢小叔,那我跟夫君就多住几日。”

  赵九福点了点头,又说道:“能看到你,二哥二嫂也会高兴。”

  赵牡丹还要再说什么,方夫人迅速的说了一句:“赵大人,牡丹和耀祖也孝顺着呢,反正家里头也没啥事儿,就让他们住在这边伺候爷爷奶奶,也尽一番孝心。”

  赵九福觉得这位方夫人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但这话倒是说的不错,老赵头和老陈氏心里头惦记不惦记孙女他不知道,但二哥二嫂肯定是惦记的,前两日还曾听丁氏偶尔提起外嫁的两个女儿,赵荷花还好嫁得近能够当家做主,想见就能见,赵牡丹却一年也见不得几回。

  谁知道他刚对方夫人改观了一些,她下一句话就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好感彻底压垮了:“还有小茹,小茹这孩子最是乖巧懂事,在家里头就没有人不夸的,此次不如就被她留在这里,就当是跟她表哥表嫂做个伴儿,也好服侍赵大人赵夫人。”

  听见这话,赵九福的眉头已经微微皱起来,但那方夫人就像是没看见他的不悦似的,伸手把那个一直站在赵牡丹身边的年轻女子拉到身边,这时候赵九福才注意到,这个姑娘不但年轻,长得确实是有几分美貌在。

  当然,这样的美貌在赵九福看来不堪一提,当年在琼州府的时候,旁人送上门的美人可不少,其中超过这位小茹的大有人在,相比起来这位只能说一个清秀罢了。

  让他更加不高兴的是,被方夫人这般介绍,赵牡丹脸上带着几分不知所措,方耀祖是茫然,但这位小茹姑娘却含羞带怯的朝他看来。

  这可真的把赵九福恶心到了,要知道他亲亲娘子就在旁边呢,一个大姑娘居然就敢当着众人的面给他抛媚眼,要不是方夫人介绍是表妹,这般的行为他都要以为是什么烟花女子了。

  赵九福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冷说道:“非亲非故,又是单身未婚女子,别说是贸然住在别人家,身边无长辈的时候独自出门也是不妥当的。”

  赵九福的话十分冷淡,甚至带着几分厌恶,那小茹已经羞怯的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了,方夫人却还是厚着脸皮说道:“瞧赵大人说的,这牡丹难道就不是小茹的长辈了,小茹跟着表嫂在亲戚家住几日,也不算多大的事儿啊。”

  赵九福知道了他们的来意,心底就十分不耐烦起来,更加不想应酬这种不知所谓之人,直截了当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牡丹一起回去吧。”

  说完也不管方夫人的脸色,直接起身带着严玉华一道儿走了,方夫人还要追上去说话,自然有下人客客气气的拦住他们送客。

  老陈氏也冷笑着说了一句:“什么阿猫阿狗的都往这边送,牡丹,你若是有心的话,就回去看看你爹娘,若是没这份心思,那就把自己当个方家人,也不用老是惦记着老赵家。”

  要说老陈氏是一点儿也看不上赵牡丹,他们老赵家养出来的姑娘,就算是老三家那个不着调的邓氏,下头的三个女儿也不是好惹的,偏偏这赵牡丹被丁氏养得胆小怕事。

  赵牡丹的脸色惨白摇摇欲坠,只得含泪跟着方夫人出门,与其说送客还不如说是被人轰出来,赵牡丹只觉得自己的脸皮都被人扒到地上了,在来之前她是真的不知道小茹这事儿。

  偏偏这样了,她婆婆还在责怪她,开口就骂道:“你方才是不是傻了,怎么就不知道跟赵大人好好说说,你是他的亲侄女,你求一求的话这事儿准能成。”

  方夫人话音未落,忽然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和恼怒:“方夫人这般厉害,怎么不自己去求一求,牡丹,跟我回家去。”

  来人却是丁氏,丁氏不是一个好妻子,更加不是好儿媳,但她其实却是个好母亲,即使生了儿子对两个女儿也十分疼爱,当年出嫁更是千挑万选。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赵牡丹在家的时候明明聪慧过人,去了方家几年却成了个二傻子,她也不管旁边人的心思,直接拽着赵牡丹就走。

  方耀祖下意识的追了两步,方夫人却冷冷喝道:“别追她,嫁过来好多年两个蛋儿都没下,她还有脸了,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

  回到家中,丁氏看着泪流满面的赵牡丹也是又气愤又心疼,最后还是生气占了上风,狠狠拍了女儿一下子问道:“你这是吃了猪油蒙了心,方家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也不想想你小叔是什么人,要是得罪了他的话,哪有你什么好果子吃。”

  赵牡丹还哭哭啼啼的说道:“娘,我,我也不知道婆婆她打着将小茹送给小叔的心思啊,她出门前只说带着小茹过来,好多得一份见面礼,我想这也不是大事,才答应了。”

  丁氏听了更加生气,骂道:“你是不是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家里头,还是见人家的男主人要见面礼,娘当年是这么教你的吗,真是越活越过去了。”

  赵牡丹更加害怕了,瑟瑟发抖的问道:“娘,那现在怎么办,小叔会不会怪我。”

  丁氏对这个女儿真的是十分没办法,怎么教都不聪明,只得说道:“你小叔大人有大量,不会计较这么点小时,只是这种蠢事以后可别做了,你也不想想看,你小婶婶是什么身份,那小茹是什么身份,根本就是云泥之别,你小叔要什么样的美女没有,能看得上她?”

  丁氏其实觉得,赵九福当了大官之后有妾室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事儿不能让她女儿来做啊,看看严玉华掌管着家中大权就知道了,这正房跟小妾能相比吗,他们原本是好好的亲戚,何必为了一个小妾跟严玉华过不去。

  赵牡丹显然没想那么多,她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娘,你直接把我拽回来,要是婆婆狠心让相公休了我可怎么办?”

  丁氏这下子是气笑了,骂道:“我看她敢,你就在这边住着,有事没事就去你爷奶身边转转,多说一些好听的话,老人家还是疼孩子的,很快这事儿就过去了。”

  要说丁氏最后悔的一件事情,肯定是当年没觉得赵九福会出息,以至于家中儿子女儿都跟那边不太亲近,聪明反被聪明误,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老赵家都疼孩子。

  最后她又说道:“休了你?等过几日再看,那方家不好好上门道歉求着你回去,那娘就直接让你们合离,我女儿样样都好,说不准还能嫁一个更好的。”

  第217章 恨别离

  赵九福干净利索的把人打发走了,倒是让一开始有些气恼的严玉华高兴起来,她就知道他们家的夫君与旁人是不同的,这些年来送上门来的女子数不胜数,有一次一位江南的商人带来一位扬州瘦马,那模样就是她看着也觉得出发,但夫君也是毫不犹豫的回绝了。

  正因为如此,其实在方夫人刚进门的时候严玉华就猜到她的来意,说实话并未放在心上,一直到那叫小茹的姑娘含羞带怯的盯着自家夫君看,严玉华才有些醋味。

  赵九福还怕妻子坏了心情,私底下跟她说道:“真是不知所谓,也不知道当年二嫂怎么挑选的人家,这不是害了我侄女吗。”

  严玉华对丁氏还是有些了解的,自然也能猜到她当时的选择,她无意挑拨赵九福对家人的印象,反倒是笑着说道:“左右已经是隔了一层的亲戚,喜欢就多处处,不喜欢就别搭理,左右也不会影响了咱们自家人的心情。”

  赵九福听了也哈哈一笑,点头说道:“可不是,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走,去看看那俩小子在干嘛,灏儿自从回到陈家村,整个人都玩疯了。”

  赵顺灏是真的喜欢陈家村,他对京城是没有记忆的,对琼州的记忆就是东西好吃,天气一直很热很晒,她娘轻易不会让他出门。

  但到了陈家村,赵顺灏一下子就成了孩子王,带着大伯二伯三伯四伯家的哥哥弟弟侄子们到处撒丫子玩耍,村人都知道他是赵九福的大儿子,对他自然是分外的客气。

  以前赵九福是绝对不允许他这般荒废学业的,但现在有老赵头和老陈氏看着,他但凡声音大一点儿,老陈氏都要觉得他打骂孩子,还搂着孙子哭道:“你小时候可比灏儿皮多了,难道你爹和娘打骂过你吗,怎么对我乖孙就这么凶!”

  赵九福十分无奈,他小时候完全就是个乖宝宝,从来没出现过这种调皮捣蛋的事情,不过看着老赵头一脸赞同的样子,他就知道只要还在家里头,他想要严厉都没用。

  都说隔代亲隔代亲,赵顺灏和赵顺晖回来之后,老赵头夫妻俩差点没把孩子宠上天,那是真的要星星不给月亮,要不是赵九福拦着,老赵头都想要趴下来给孩子当马骑!

  也是,孩子好不容易回来,在这边最多能停留两个月,这一走又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见面,老赵头夫妻两个能不可着劲疼孩子才怪。

  虽说不少人上赶着想跟赵九福打好关系,但赵九福明摆着剩下的时间要陪着家人,但凡是知趣的都知道不要随意打扰,像方夫人这般不知道进退的真不多。

  赵九福能坐稳琼州知府的位置,自然也不是什么软弱可欺之人,他对亲朋好友和善客气,那是因为对家族看重,却不是什么软弱之人。

  类似方夫人这般的,第一次还是看在赵牡丹的面子上,从那次之后就再也没能踏进赵家,她倒是想要撒泼,结果卢嬷嬷出来跟她说了几句话,方夫人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

  就如丁氏所预料的那般,没了赵牡丹方家连赵家的门都进不了,别说送什么小妾了,连方耀祖都不算什么人物,一开始方夫人还拽着方耀祖不准他去接媳妇,几天之后就扛不住了,尤其是在听闻丁氏居然打算让女儿合离之后,忙不迭的就带着方耀祖上门了。

  且不说丁氏这边故作姿态的折腾方夫人,方夫人带着儿子又是如何的伏低做小,赵九福却并未把他们看在眼中,只是一心一意的陪伴着老人。

  随着时间一日日的过去,老赵头老陈氏想到儿子一家即将上京,连带着吃饭也觉得不香了,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总觉得一觉醒来他们就会走了。

  赵九福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忍不住也觉得有些难受起来,每天可着劲的在系统里头淘换对老人身体好的东西,不着痕迹的给他们进补,一段时间下来,老俩口心里头不那么开怀,但身体却越来越健康,旁人还以为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官的儿子回来了,所以他们俩才看着精神呢,就是老赵家的几个儿子也这么觉得,毕竟老俩口一直最疼赵九福。

  即使赵九福和老俩口都盼着时间慢一点,但分离的那一日还是如期而至,严玉华已经开始收拾行李,他们带过来的东西大部分都送人了,但这段时间老陈氏又给捣鼓了不少。

  里头有赵九福爱吃的酱菜,也有严玉华喜欢的蜜饯,更有赵顺灏喜欢的玩具,甚至还有不少老赵头不服老亲自给他们折腾出来的。

  这些东西看着不值钱,却都是家里人的心意,赵九福自然是要带走的,这般一来想要轻车简行是不行了,只得让人去雇佣车行,到时候一路送到码头去。

  一直到快要离开家的时候,赵九福才再去去拜访了恩师和知县,前者自然是说说话喝喝茶,后者则是联络一下感情,毕竟这位是现管。

  在处理完这件事之后,赵九福一家四口的上京之旅就得提上行程了,为此老陈氏偷偷的哭了好几次,弄得赵九福把上京的日子一推再推。

  最后还是老赵头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生怕老婆子哭哭啼啼耽误了孩子上京,到时候反倒是被皇帝怪罪,开口让赵九福赶紧走。

  老赵头一开口,老陈氏也反应过来了,也不哭了,反倒是催着赵九福一家出门:“行了行了,快走吧,娘想你了就让人写信,你出门可不能晚了!”

  赵九福还要再说什么,老陈氏已经喊了严玉华收拾行礼,那架势恨不得他们当场就出门,赵九福哭笑不得,最后好说歹说,才说好了第二天出门。

  老赵头老陈氏赶人的时候潇洒,送赵九福出门的时候还说道:“你们赶紧走,路上当心,阿福啊,你可照顾好我的两个大孙子。”

  临走之前,赵九福拉着两个孩子,带着妻子跪下来跟爹娘磕了头,最后才看了一眼家门,说道:“爹,娘,儿子走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几位哥哥,爹娘就托付给你们了。”

  赵老大立马说道:“阿福放心,爹娘这边有我们呢,你在外只管照顾好自己就是。”

  赵九福最后看了一眼爹娘,狠了狠心抱着大儿子上了马车,他们的马车慢慢的走出陈家村的范围,赵顺灏也有些心情低落,忽然撩开帘子朝着后头喊道:“爷爷,奶奶,灏儿明年再来看你们,你们要等我啊。”

  赵九福抱紧了儿子,他的视力比寻常人好,自然能看见在灏儿喊出那句话之后,老陈氏忍不住再一次开始流泪,拼命的朝着这边喊道:“好好好,爷爷奶奶等着你们。”

  赵九福鼻子一酸,忍不住眼中也有些潮湿,反倒是赵顺晖正咬着手指头开心,并不知道大人们的离愁别苦,这会儿也压根没有伤心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