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造化大宋 > 第九十八章

造化大宋 第九十八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1:02 来源:书海阁

当了十年宰相, 门生故吏还会少了?没过三天,韩邈要的人,就到了眼前。面对这个出身不显, 甚至比自己还年轻些的士子,韩邈也丝毫没有怠慢, 笑着道:“贵客可算来了, 韩某着实望眼欲穿啊。”

面对笑容满面,神『色』恳切的韩官人,李格非的表情却有些僵硬。他父亲乃是韩相公门下僚属,一家都受过韩相恩惠。原本以为,自己有朝一日会继承父业, 若是运气好些, 说不定也能考个进士, 出任一方。谁料尽被派到了韩氏偏支子弟手下, 还是个商贾之家。难不成要让自己当个账房?

并不知自己前来的目的, 但好歹也是韩相公亲自吩咐的,李格非客气道:“小子奉相公之命前来,不知官人有何吩咐?”

“倒是简单, 不过是写些东西罢了。”韩邈笑着把人让在了座位上,才道, “李贤弟应当也知, 如今朝中议论河湟之事吧?”

这个李格非还真知道。他父亲乃是韩琦的幕僚, 对于朝中大事, 也知道不少。如今王韶进言, 想要开拓熙河。此事可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每日不知多少弹章,就是为了阻止官家兴兵。只是这样大的事儿,跟他有什么瓜葛?

“此事小子也知一二,只是朝廷大事,不该置喙。”李格非谨慎答道。

韩邈却笑道:“不论朝中诸公如何想,我只觉河湟故地,不该坐视不理。如今韩相公有意推动此事,我也当尽绵薄之力。”

韩相公竟然是支持收复河湟的?这个,李格非当真是不大清楚。然而会把他派来,肯定是要他为这位韩官人所用的。若相公也支持,河湟之战,怕是会有转机啊。这可是立朝百余载都没有的事情,就算是个书生,李格非心中也不免有些激『荡』。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士子,又能做些什么?

见他来了兴趣,韩邈也不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想当年唐宪宗欲复河湟,奈何英年早逝,才留下杜牧之的《河湟》名句。可惜河湟失地已久,还有多少人惦念这汉唐故土?我寻李贤弟,便是想借你文才一用。”

李格非好读书,家中钱财,几乎都用来买书,自然比旁人更清楚这段历史。杜牧那首《河湟》,写的正是这段往事。更重要的是,在他写下《河湟》一诗后不久,唐宣宗就继承了先皇遗志,趁着吐蕃内『乱』,夺回了河西。驱北狄,平安南,定西陲,正是这一系列手段,才让遭受“安史之『乱』”的大唐,有了堪比“贞观之治”的“大中之治”。

而当今天子面对的四夷局面,与唐宣宗何其相似!若是以此为由上表,定能引得圣心大悦,甚至推动河湟战事。见韩邈之前,李格非也略略打听了一番,知道此人跟天子亲封的凌霄处士有些瓜葛。雷霆真君的大名,早已传遍了京城。难不成韩邈是为了让凌霄处士献上奏章,取悦天子,才寻自己代笔?

面『色』微变,李格非摇了摇头:“愚虽不才,却也不愿做佞进之事。”

这话有些生硬了,韩邈却笑了起来:“贤弟误会了。我寻你编写的,不是奏章,而是份小报。”

官府发行邸报、朝报,数量极巨,士林中观者不在少数。不过毕竟是朝廷大事为主,对于大多是百姓而言,还是不够。于是民间就出现了一种“小报”,由私人刊发,在市井贩售。不过为求引人瞩目,多会抨击时政,泄『露』朝廷尚未公开的机要,甚至还会编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秘闻,着实算不得体面。

这河湟之战,如今刚刚筹备,算得上秘闻了。难不成是要从这里下手吗?

李格非皱起了眉头:“小报毕竟有违法度,若是妄议朝政,说不定要遭攻讦……”

他的话还没说完,韩邈就一挑眉:“谁说我要妄议朝政了?这小报可不同寻常,只刊些传奇话本,乡野逸闻,乃至商户招贴。放在酒楼或是瓦舍中寄售。百姓可不知朝廷大事,但是当年唐朝如何失地,又如何复得的故事,总该让更多人知晓才是。”

啊!李格非毕竟聪慧,一下就听明白了韩邈话里的意思。世人多愚,不知唐时旧事,杜牧诗中的“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才是当今现状。

那若是刊发小报,宣扬一番呢?唐宣宗朝可是人才辈出,平定四夷更是传出不知多少佳话。若这些传入市井,让百姓也知道河湟的重要,前朝的威赫,是不是也能对朝廷生出影响,对战事有所助益呢?

这般造势,谁能想到啊!一份不言政,却意图推动政局的小报,还真是别出心裁。难怪韩相公会派他前来。虽说诗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文章,李格非还是自认能拿得出手的。

只是写这些,终归跟自己的追求有些不同,李格非略一沉『吟』,就道:“韩相公有命,愚自当竭尽全力。只是市井逸闻、传奇话本,终非小子所长……”

韩邈哪会听不懂他的意思,微微一笑:“这些自会另寻人撰稿,贤弟只肖校稿编纂即可。我会腾出一间别院,专供贤弟办报。各『色』用书皆可报账,月俸就暂定十贯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格非的呼吸一下就急促了起来。且不说,一个月十贯,顶得上县令的月俸了。只买书能报账一条,就让李格非心动不已。他身家不丰,所好也不过是读书。这可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没有挣扎太久,李格非最终还是拱手道:“小子不才,韩官人只管吩咐就好。”

定下了办报的人选,还有不少事情需要筹备。韩邈先找到了米芾头上。

“啊?韩兄要办报?还要我来提字?”米芾听闻这消息,也是一脸茫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小报还要起个名字呢。

“这是我韩家办的小报,自然也要打出名头才行。我认得的人中,唯有米贤弟书法绝伦。这新报,可不就要请一份墨宝了。”韩邈笑着说道。

米芾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还是韩兄有眼光!写什么,你只管说。也不用润笔费,只要刊出的小报,送我几十份就行!”

这要求,还真是出人意料。韩邈却见怪不怪,取出了一张字条:“此报多登传奇逸闻,贩售乡野。我已想好了,就叫‘日新报’即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大学》名句,童子开蒙时就要教的。用在小报上,倒也得体。不过此时,米芾已经没工夫品鉴了。这可是他第一次被人邀字呢!还是必然会印特别多份,流传甚广的小报。怎能不让他兴致勃勃?

足足写了十贴,他才选中了其中一张,飞快掏出个下印,盖了上去。又仔细端详良久,双手捧着,交给了韩邈。不忘嘱咐一句:“韩兄印字时,可别忘了把印章也加上啊!”

谁家题字还盖印章的?看着那比墨书丑了数倍,显然是自己篆刻的朱印。韩邈微微一笑:“这印章不能显贤弟之能。不如在报上落个款,注上是贤弟题字好了。”

米芾闻言大喜:“还是韩兄厚道!以后你那报上需要什么字画,尽管来找我就行。价钱好商量的!”

韩邈不由失笑:“那就有劳贤弟了。”

约了题字,还要有稿件才行。除却自说讲人处改编的话本,韩邈还寻了一人。

哪会想到,韩邈办报竟然找到了自己头上,沈括十分惊讶:“我并不擅长政论,哪能给景声撰文?”

他也是进士出身,文章自不会差。但是好歹也是看过些小报的人,沈括自问不是个能把政事说出花的人,更不会伪造机要,要怎么给小报写文呢?

韩邈却笑道:“我那日新报,并不涉及政事。不过是刊些市井逸闻,传奇话本罢了。存中兄游历甚广,学识渊博。若是能写个方志、见闻,最好不过。还有你跟琼儿研制的观天镜、显微镜,乃至一些自然之变。若是能写出,不也是一件好事?”

沈括顿时来了兴趣:“观天镜和显微镜禁外传,原理不便说,但是观测到的东西,却能写写。只是这些难登大雅之堂……”

他是有一肚子见闻,也有着书的打算。只是这些太过琐碎,有些不好意思登在报上给人看。

见他这模样,韩邈就笑道:“沈兄多虑了,用个笔名、别号,谁知是你写的?”

沈括一听这个,就来了精神:“我曾在梦中,见到过一条清澈小溪,周边风景殊为雅致。还想有朝一日,寻个类似的地方,在此处安家养老呢。既然如此,就号‘梦溪’好了。”

“存中兄雅趣,说不定刊在报上,也能寻到知音呢。”见沈括应了下来,韩邈就放心了。

他办这小报,是为了推动河湟之战。但是暗地里,却也有些旁的打算。“雷霆真君”的名号虽然好用,但是随着争执加深,朝中必然会有人不满。他还要给琼儿找一条退路。而这小报,就是个不错的法子。邀沈括、苏颂在报上撰文,写点与琼儿有关的逸闻。甚至以此为饵,钓出更多喜好此道,心怀好奇的士子。而人多了,就能成势。对于河湟如此,对于造化派亦是如此。

只花费三五日,韩邈就把小报的框架搭了起来。有了诸般安排,剩下就是告诉琼儿,那件因他而起的好事了。 161

喜欢造化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造化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