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民国卖包子 > 第6章

我在民国卖包子 第6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5:56:29 来源:免费小说

  几口箱子便把文静的衣物杂物一应装好了,利妈让虎子帮着搬运行李,文静拿着帕子和江氏还有郎氏先上了马车。因为要出门,衣裳穿的也是簇新的,早春时节还有些冷,长长的夹袄把人的身形都遮的没了。

  利妈和顺婆都在马车外坐着,顺婆拉了几天的肚子,她年纪本来就大了,不禁有些有气无力,在外边也哼哼唧唧起来。

  文静知道肯定是苏婶捣鬼的,她知道不能把顺婆怎么样,但是让她受点罪也是好的。最高兴的人要属在另一辆马车上坐着的文诤了,他早就厌倦寄人篱下的读书生涯了,原本他成绩也不好,此番去大上海,他就抱着好玩的心态去的。

  地上的冰还未完全消融,马车也走的歪歪扭扭的,郎氏冷着一张脸嫌七嫌八,一说没有火盆子,一是说驾马车的人技术不好,把江氏和文静听的无可奈何的。

  还好利妈乖觉:“老太太,您看外头好些人连马车都雇不起,牛车上坐着还吹冷风的,这么一比咱们老爷太太那是孝顺多了。”

  今时不同往日了,郎氏又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内阁夫人,她的规矩和体统甚至体面,随着家庭凋落也变得实在起来。以前吃肉吃海货都吃腻味了,天天想吃青菜爽口,现在难得吃一次肉,以前是一脚迈出,八脚跟着,现在有个病歪歪的顺婆跟着,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可这怪不了任何人,时代潮流如此,现在是民国了,不再是清朝了。

  文静轻轻掀开了马车帘子的一角,向外头看去,一株小小的嫩芽冲破了土壤,生命力在此刻是如此的顽强。

  “静儿,把帘子放下,别受了冻。”江氏殷殷叮嘱。

  “好。”

  弃了马车之后又登船,李澹在外一直是个体面人,他们家租的船,虽然是一艘小舫,但也包下来了。文静扶着江氏正准备上船,却听到后边的喊声,她转过身去,竟然是文凤,这样冷冽的天气她竟然跑的浑身是汗。

  郎氏悄悄的皱了眉头,江氏也不解其意,只见文凤恳求道:“老太太、太太,我妈得了肺病,我想带她去上海医病,你们能不能带我们一程?”

  她不怕苦不怕累,只盼着母亲能够尽快好起来,但家里存的钱已经是不够了,好容易看到一个熟人,她就是舍了脸皮也要坐的。

  江氏素来面软,心就软了,郎氏却皱眉:“你母亲得的什么肺病,痨病吗?”

  “不不不,不是痨病,就是肺病。”文凤知道若是说了痨病,她们肯定不会让她上船的,所以撒了谎。

  郎氏桂姜之性,老而弥辣,立马就拒绝了:“我们船舱可没多余的位置了,你看我们人也挺多的。不如这样,我让顺婆替你找个医馆吧,这普通的肺病在杭州医治即可,何必去上海。”

  开玩笑万一是肺痨,全家都有可能传染上,前世的文静倒是没经历这一出,因为当初陆家打了电报过来,家里人欢欢喜喜的送她去了北平,她被赶回来的时候才见到在陆家的文凤,至此也没什么交集了。

  但此刻文静也觉得郎氏的提议是对的,不是她自私,肺痨是会传染的,她们一家还没有和文凤好到把自己的性命不当一回事,去管别人的。

  文凤最会看眼色,当她看到文静的时候,文静别过了眼,江氏面软,她又跪在江氏身前。郎氏喊道:“顺婆,你在做什么?送她回去找医馆,我们在船上等你。”

  养了两天病的顺婆已经精神抖擞了,拉着文凤就往外边去,郎氏呵斥了江氏一句:“走啊,还看什么。”

  江氏和文静默默的跟在郎氏背后上了船,那边顺婆从裤兜里塞了几毛钱给文凤,狠狠的拽着她:“小姑娘,你妈妈生病这钱就给你吧,可别怪我们,大家非亲非故的,还没到那个份上。”这顺婆当了多年的管事娘子,看人还算准,李文凤这个小丫头片子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

  文凤气死了,“你也不过是我们李家的奴仆而已?”

  她也是看到别人家骂奴仆都是这样骂的,顺婆再猖狂,也不过是个奴婢而已。顺婆阴笑了两声:“姓李的多了去了,你算老几,跟你说我们老爷要去上海做官了,你呀给我们二小姐提鞋都不配。”

  你不是要当小姐,我就拿个小姐跟你比,所以顺婆虽然不大喜欢文静,但此刻也只好拿她出来羞辱李文凤了。

  说完就撇撇嘴,立马上了船,留下李文凤捏着那几毛钱愤愤不平。

  这几毛钱她想丢,但是一想起母亲这次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尽管是这么羞辱的钱,她还是紧紧的攥在手心。

  没有蹭到船的文凤只好又回了收留她们母女的教堂,要去上海看病也是这里的牧师建议的,说上海有更好的大夫。文凤感激的对这位好心的牧师鞠躬,又进屋去看庞翠霞,她在她妈面前还要装作若无其事。

  可庞翠霞却一眼看出她的困窘了:“凤儿,是不是没有船愿意带我们去?”

  “妈,你放心,女儿一定会找到最好的大夫替你看病的。”文凤不愿流泪,很是坚强的说道。

  庞翠霞扯唇一笑:“妈不愿意拖累你,妈也希望能够早日看着你和文鸾那样风光出嫁,可妈知道妈的身体不中用了……”

  文凤终是忍不住擦了擦眼泪:“妈,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你要好好的活下去,长命百岁,好不好?”

  孱弱不堪的庞翠霞已经决定不要拖累女儿了,她想用自己最后的生命和女儿好好说说话,“坐下,我有话好好的跟你说。”

  “我不听,妈留着以后说吧。”

  庞翠霞少有的严厉让她坐下:“我和你好好的说说话,你这般刚强以后可怎么办呢?”

  她气若游丝,还是叹了一口气,文凤把浑身的刺收了起来,努力挤出一抹笑意:“妈,女儿以后一定会更加乖巧的。”

  “你方才碰到什么人了?不答应带我们。”庞翠霞随意问道。

  文凤提起这个事情就气:“就是您说的文鸾她们家,那个老虔婆不仅不让您上船,还让她身边那个奴婢羞辱我,不就是李家的那个老爷要去上海当官了,一家人趾高气昂的。”

  “当官了?李澹要当官了?”庞翠霞脑中闪现出李澹的画面。

  “是啊。”文凤肯定的点头,还撇嘴:“她们家还租了一条船去上海。”

  “竟然过的这么好了,当年若是我……”庞翠霞嫉妒的脸都发狂了,明明应该是她做体体面面的官夫人的,就这么被江氏截胡了。

  文凤看庞翠霞这么激动,不明所以,又很担心她的身体:“妈,您快歇一歇吧,别人家的事情与我们何关?”

  “不——”庞翠霞抓住女儿道:“这一切原本都应该是我的,凤儿,你也该过上官小姐的日子的。”

  “妈,您说什么?”

  文凤不解,她所了解的她们家和李文鸾家没有任何关系。

  庞翠霞突然一笑:“文鸾嫁的好,文静怕也会嫁的更好吧?”

  想想文静的模样,文凤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李家的二小姐是位十足十的美人胚子,她也自我消遣的说道:“那顺婆说我给她提鞋都不配呢!”

  什么?不配。她有哪一点比不上江氏,现在不仅仅是她比不上了,她的女儿还要给李文静欺侮。庞翠霞冷笑:“光说胡话,你哪一点比她差了。”她自知难得活下去,摸了摸女儿脸蛋:“你知道我的病是怎么得的吗?都是李文静害的……”

  这也太牵强了,便是文凤也不信,“妈,文静和你也不是很熟,照面都没打过几次,如何害您?”

  庞翠霞似笑非笑:“就是她害了我,那年下很大的雨,李澹一家从京城扶灵回来,我们本家的女人过去帮忙。她母亲自个儿体弱,全然让我做事,最可恨的是她小小年纪就会装像,表面上乖乖的坐在那儿看着我们忙,结果我走后,她就告诉她妈说我偷拿了她的镯子。也因为如此,我被冤枉的跳河了,就落下了这个病根。”

  看女儿还是不信,她把方才吃过面包的叉子对着自己的脖子:“我以死来证明我说的话……”

  文凤看她如此癫狂,不得不信:“妈,我信您。”

  庞翠霞这才放下叉子:“你信我就好。”她说完又抚了抚额头:“我好累,想休息一下,你先出去好不好?”

  她的神情一如既往,文凤看她平静下来,这才道:“那好,我这就出去吧,您快歇息吧。”

  她的压力要比庞翠霞大,从房内出来,就奔出去找名医,上海一时半会儿的去不了,总得再找找杭州的名医。

  房内的庞翠霞却神情发冷,她憎恶那个曾经拒绝过她的男人,思绪仿佛飞到以前了。那一年,雨下的很大,李澹扶灵回家,他的头发变短了,脸庞却还是那样清秀,他见了她好像认不出来了,她是李氏某位族亲的表侄女,年少的时候走亲戚见过风华正茂的李公子。

  初时相遇,是他们家回来祭祖,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微微一笑,她的脸羞的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只可惜他已经有了妻子,当时年纪小的她,压根就不敢高攀,也不敢妄想,但过了几年听说她妻子和他离婚了,他要续娶。

  族里的那位族亲看中了她,兴致勃勃的和京里的郎夫人通信,她则被接到李家,她满揣着心思,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当初那位少年郎的微笑。

  可惜,就差那么一步,冒出个江氏,她的愿望彻底了断了。族亲看不过去,给她说了李家本家的男人,男人初时还算不错,久了就恶习全部学去了,她每晚都是绝望的。

  那日李澹扶灵回来,她的心又复苏了,她的男人穷困潦倒又赌博和死人没什么两样了,只要李澹答应她就可以到李家来,做姨太太她也愿意。

  她趁无人的时候在小花园寻到了李澹,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却严厉的拒绝了她,她还想说什么,李家的二小姐却在园子里哭了起来,李澹急匆匆的跑去抱走了他的女儿,不仅如此,他还和族亲暗中说了这件事情。为了在族亲表示自己的清白,跳进了湖里。

  呵呵,她冷笑。她自己的女儿她是知道的,锱铢必较,凡是惹了她的都没有好下场,李澹你辜负我的心意,还让我入了泥潭,江氏,你横刀夺爱,我就看看你们的女儿是什么下场……

  银白色的叉子往前一刺,脖颈上血流如注。

  作者有话要说: 期待明天上榜,大家看文别忘了评论加收藏哟。

  ☆、第10章 初到上海

  春雨如丝,船舫停靠在岸,利妈撑开青色的油纸伞遮在文静头上,又絮絮叨叨的说:“方才我要把披肩拿出来,您偏偏不让,若是这冷风吹着了,可怎么办?”

  文静毫不在意的摸了摸身上的夹袄:“还好,我不是很冷,你就别说我了。”

  她好奇的看着周围的环境,船家从杭州又经由吴江到达上海,江上大轮船很多,搬货的工人、做小买卖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哥哥文诤早已按捺不住东张西望起来,得了李澹一阵训斥。

  来接他们的是一位中年人,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裤,上面雪白的衬衣,衬衣扎在西裤里面,因肚子太大,皮带都勒不住,肚子都快坠下来了,人一直笑眯眯的,看到李澹亲热非常。

  李澹和家人介绍道:“这是你们陈叔叔。”

  文诤和文静都礼貌的喊了一声陈叔叔,陈同勋羡慕的对李澹道:“你看看你这儿女双全的,可比我好多了。”

  这位陈叔叔的父亲和李澹的父亲认识,关系曾经很亲密,李澹的工作就是陈家老爷子舍了面子帮忙找的。文静前世就对这位陈叔叔很有好感,但她没在家待几天就被宗司令带去了东北。他的热情让郎氏和江氏都不由得露出笑容,尤其是这位陈叔叔还找来了一辆汽车过来接他们。

  文静随家人一起坐上来,她被夹在中间坐着,陈同勋给下人们叫了黄包车。

  郎氏从未坐过,又怕露了怯,一张脸绷的紧紧的,生怕别人说她村气。江氏也类似,不过她神情又更柔和一些,文静昏昏欲睡,听得前边的李澹说让陈同勋破费了,陈叔叔倒是不在乎,说这是他借的车。

  陈家也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他们一家住在春和巷子里,和绍兴镇上的高翎阔屋不大一样,上海的人尤其多,除了有钱人家住公馆之外,其余人都是住在巷弄。抬头一看,巷子上方还挂着不少衣裳,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下了雨也不收。

  陈同勋介绍道:“进了这个门,就是我家里,我父亲不耐和我们住,已经回去苏州老家了。现下住着我们一家三口加个老妈子。”

  “本还想见老爷子一面的,没想到他老人家不在这里,等下次你要是见了他,一定代我问好。”李澹知道,在上海这种地方能够谋一份政府机构的事情,肯定是花了大力气。

  进了门之后,陈叔叔的妻子方珊娜出来了,她头发长长的,卷着小卷,脸上雀斑很多,皮肤微黑,穿着枚红色的短旗袍,是个时髦的女郎。她的打扮让一向守旧礼的郎氏看着很不舒服,但这个老太太做过多年的阁老夫人,基本的应对能力也是有的。

  文静仔细观察着陈家的小院,地下都是青石板,不是很平整。

  雨还在下,方珊娜邀请大家进门:“还下着雨呢,老太太、雨霏你们都进来吧。”

  方珊娜是个干练的女人,她不仅上班赚钱,做饭也做的好,相貌虽然不如江氏,但其气势却让人侧目。李澹和江氏奉上一些绍兴土特产,方珊娜还笑道:“你们还真是客气。”

  吃罢饭,陈同勋带李澹出去看房子,他们家在上海住了上十年了,对周边环境很熟。女人们则凑在一起说话,方珊娜很是健谈,“从绍兴来到这里怕是有一段时间会不习惯的,等过的时间久了就知道了。”

  江氏笑道:“还真是麻烦你们了,你们肯雪中送炭,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要我说这世上古道热肠的人少,他陈叔和你是真的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热心人。”

  “李太太你又何必见外。”方珊娜极是客气。

  她是个精明的女人,一眼就看出李家已经很是破落了,却还是端着架子,若不是念着往日的情分,他们家怕是都不会和这样的人家来往。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大家都向往新的东西,看看李家人的打扮,女子还是宽大的袄裙,老太太戴着抹额,江氏把头发挽髻,隔的近了还能闻得到桂花头油的味道,这些都不是方珊娜喜欢的。

  故而,她委婉的和江氏道:“上海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太太你们到时候多去做几身新衣裳。”

  在上海,穿的差了或者不合时宜,电车司机看到你都不会停,进店伙计都不会理你,所以女人们给自己穿一身好衣服,那是绝对的能够享受到好待遇的。

  郎氏还以为是说她们的料子旧了,心道,绍兴果然是小地方,下次等儿子拿了薪水后,再给全家买新料子。

  还是江氏敏感,一下就听出来了,“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边时兴什么我都不知道,我也就罢了,我家女儿却是花信之年,不能和我们一样。”

  听她说到女儿,方珊娜看了坐在江氏身边的文静,额前留着一缕头发,后边则梳的髻,就这样坐下,却不似她的祖母和母亲那样有陈旧感,仿佛古代的仕女一般,是位非常貌美的姑娘。她惊喜道:“这样好看的小姐,确实要好好打扮。”

  几人说了会子闲话,陈同勋和李澹回来告诉她们房子已经看好了,在柳叶巷六号,江氏和郎氏赶忙和方珊娜道别,一家人去了柳叶巷。

  这里靠近政府,便宜廉价,正好适合李澹,一个月十个现大洋。

  房子这么快租好,李家人的心情还是很快活的,文诤和文静一起坐着黄包车,看着一排古色古香的书寓很是好奇,文静脸上却很古怪,文诤笑嘻嘻的和陈同勋道:“陈叔叔,那里也是读书的地方吗?怎么这样华丽。”

  陈同勋哈哈一笑,倒是没有多做解释。

  这上海的书寓都是一等的妓馆,二等的叫么二堂子,三等的叫烂肉庄,这一等的妓馆富丽堂皇,窗明几净,从外边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做什么的。

  李澹拍了文诤的头一下:“好好的看好路,下次给你找好学校,你自个儿寻摸着去。”

  大人们总是这样,对于孩子们问的尴尬话题,总会找另一个问题训斥一遍遮掩住,文静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