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民国卖包子 > 第5章

我在民国卖包子 第5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5:56:29 来源:免费小说

  顺婆一看男主人来了,就想着要告状,文静喊了一声:“爸,您快来看看祖母。”这是自然的,李澹看母亲气色倒还好,也松了一口气。

  亲戚们早上惹了闲话,又都要告辞,要不然郎氏真的怎么了,还不怪在她们的身上。江氏这个时候站起来道:“我们老太太身子骨儿不好,倒是不好留你们大家了,但我的回礼都准备好了的,大家可别推辞啊。”

  这年头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一个个假意推辞后,还是收了下来,这拿人的嘴短。所以江氏和李澹送亲戚们走的时候,有那厚道的就和李澹道:“说起来你们家现在也不如以前了,但文诤的妈妈真是个贤惠的,人也好。要我说,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你们老太太那是守着钱盒子,让你们老太太出点血,也不至于日子难过。”

  江氏尴尬道:“我们哪里能要老太太的钱?”

  那亲戚一脸的不赞同:“话不能这么说,你们俩口子拿这个钱还不是为了让家里过的更好一些,总比拿你闺女的首饰卖了好吧。”

  江氏低头讷言。

  还好这亲戚要赶路,不再多说了,江氏和李澹送完亲戚就回房,李澹握住妻子的手,叹了口气:“都是我不好,连累你们跟着受苦。”

  母亲郎氏的脾气他未必不知道,只是内宅之事不是他能够管的,自古男主外女主内,现在暂且不说,前清的时候,若是官员只要不孝怕被御史参一本,现在他无官一身轻,但也不能够把以前的一切都放下,也只好委屈妻子了。

  “老爷哪里会不好,都是妾身无能,若是妾身能干一些,家里也不至于过成这样。”江氏哪里敢说李澹的不是。

  李澹深吸一口气,这才问她:“家中真的是没钱了?”

  江氏轻轻点头:“是啊,我的大衣裳都当了,嫁妆也都当空了。你知道咱们文静,生的多好看啊,可一匹鲜亮点的缎子都没有,她现在穿的衣裳还是我多年前存的料子,可她不仅不怪我,还处处替我打算,连唯一贵重的首饰也当了,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这孩子……”

  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人多了去了,李澹并非是毫不懂世情之人,他拍了拍江氏的肩膀:“我去跟老太太说说,正好上海父亲以前的门人写信跟我说有怕是有个空缺给我,就是现在还没确定下来,你且先忍耐些日子。”

  “好。”不管怎么说丈夫主动替她跟婆婆要钱,那是再好不过了,又听说丈夫以后有职位,她更是高兴。

  乡下虽然宁静,但见识过大地方的繁华,还如何看得上小地方的贫瘠。

  至于郎氏“啪嗒”一下深深吸了几口水烟,对着顺婆说:“这次江氏是赢了,哼,还有老亲戚说我的闲话,李三弟妹那嘴也最爱说,到处说我把儿媳妇的嫁妆都用光了,现在打孙女儿的主意。怕是连祥洲也对我有意见了。”

  顺婆一贯心气高惯了,以前她就是李家的管事娘子,那个时候的李家内院外院多少仆妇都被她管着,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陪嫁在郎氏身边小心谨慎的恪顺了。

  她甚至比郎氏还要激进:“老太太,便是老爷对您有意见又如何?您想想现在他就您这个一个母亲在,最后还是要听您的。”

  这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郎氏反而比她冷静:“话不能这么说,我现在身体还可以,那江氏到底不能把我如何?可我哪一天不能动了,躺在床上无能为力的时候,江氏也就罢了,我指望不上,若是祥洲不喜我,你的下场又会如何?我岂非晚景凄凉。”

  顺婆疑惑:“怎么会呢?要是老爷不孝顺,怎么做官啊?”

  郎氏冷哼一声:“你忘记上次那个吴太太说的话了吗?就是大姐儿的婆婆,她说现在新社会不兴什么以不孝治罪。什么新社会啊,都是乱了纲常。”

  二人正说着话,顺婆原准备再敲敲边鼓,但看到李澹过来,笑着上去奉茶,没想到她被李澹打发下去。

  “顺妈,你先下去吧,我有事和我妈说。”他想这种要钱的事情不能够让别人听到,尤其是在佣人面前。

  没想到这顺婆气性大,以后李澹不信任她,故意给她排头吃,出去就左看右看不顺眼。苏婶也不像以前那样敬畏她了,“顺妈,你发什么脾气啊?这是怎么啦?”

  顺婆看了她一眼,“看你的门去,我的事也是你管的。”

  苏嫂撇撇嘴。

  屋内,李澹放下茶盏,郎氏瞥了儿子一眼:“你今儿来找我必然是有事?有事你便直说罢了。”

  李澹用拳抵着下唇清咳一声:“妈,我就想问问您手底还有没有钱?如今家计艰难,儿子无用,上海的差事恐怕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能不能下来。静儿的妈把冬天的大毛衣裳都当了,您若是有余钱就借一点给儿子。”

  他的话一说,郎氏就想道肯定是儿媳妇指使的,可儿子也不能不拉拢,于是,她笑道:“你就是不说这个话,这钱我也要给你的。原本我留了点棺材本,可文鸾出嫁我动了不少钱,你爸爸留给我的钱我是所剩无几了,但是家里有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

  她从腰间的荷包处取下钥匙,把床前的一个小梳妆匣子打开,从里面拿出几块银元来,用帕子包好了再递给儿子。

  李澹是满口感谢,“娘拿了体己给儿子,儿子果真是无能,让娘跟着操心。”

  这是郎氏要做好人的时候,怎么能不表现自己一番,故而道:“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我不疼你谁疼你?只是你那媳妇也罢了,若真的没钱我又不是不给,便舍了我这把老骨头,也要给的。可她偏偏出那样的昏招,让我这老脸挂不住,我本就老了,倒是无所谓,可说出去,谁不看咱们家的笑话。”

  “是,母亲说的是,我回去肯定好好说她。”李澹道。

  但凭着他平日的观察,江氏老实恭顺,郎氏跋扈,他当然更疼妻子一点,不过是在郎氏面前装装样子罢了。

  郎氏还提醒:“也不是我要说她,关键是她办事也太没有章程了。”

  李澹继续道:“您说的是。”

  郎氏这才满意了。

  李澹顺利拿到钱后,文静一如既往的关在房里做针线,闲暇时候读读书。她知道什么叫做过犹不及,郎氏现在碍于面子不会再跟她计较,否则旁人又该说她苛待孙女了,所以文静表现的极为低调,同时江氏成功的反杀了一次,也没以前那么唯唯诺诺了,这对于文静来说都是好事,她又如何会在这个时候张狂?

  作者有话要说: 如懿封后啦,今天真的美爆了

  ☆、第8章 不愿攀附

  文鸾的回门礼取消了,郎氏给族人的理由是她生了病起不来身了,但文静知道,其实是因为吴姐夫去了外地不回家,而且怨恨父母给他娶这样的小脚女人,文鸾不可能一个人回门,故而这场回门就不需要办了。

  此时江氏正去厨房清点了米粮,才放下心来,用多余的钱给女儿扯了一身衣裳,亲自给文静做衣服。

  利妈不由得又旧事重提:“太太,之前我跟您说的事情,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江氏咬断线头,不解道:“什么事?”

  “就是陆家的事情啊!”利妈急道,“老爷的新职位还不知道如何?若是不好,咱们二小姐怎么办?”

  利妈这么一说,江氏又陷入沉思,女儿生的水灵又是天足,也认得字,比文鸾那是好太多了。可是现在的李家就是破落户了,门庭衰败无权无势,她怎么好意思舔着脸去认这门亲?可就这么白白放弃了,很是遗憾。

  此时手中的衣服也没心思做了,江氏扶额:“我要好好想想,还要跟老爷商量商量。”

  一般说商量那就是肯定了,利妈也放下心来,从江氏屋子里出来就去了文静那里。这个时候文静正在绣手帕,见利妈过来,忙让她坐下,又拿了果子出来给她吃。

  利妈笑道:“小姐别忙了,我是有好事跟你说呢!”

  “好事?我能有什么好事?”文静前世过的心灰意冷,整个人的生命都是灰色的,哪里会有什么好事在她的身上。

  利妈也不吊她的胃口,立马道:“您还记得陆家吗?就是陆向荣老爷家?”

  这个人文静当然知道,这是祖父李桂的得意门生,陆向荣的父亲和祖父关系也相当好。这利妈一看文静点头,就笑道:“说起来当年您年纪小,俩家还定了娃娃亲的,定的人是陆向荣的小儿子。”

  若是以前利妈是绝对不会把这种事情说给文静听的,姑娘家听不得这种事情,再者文静又是个软弱的,说了也没用。可自从文静使计挫了郎氏的锐气,又顺利从她那儿要到钱后,利妈就把她当大人看了。

  陆家?如果利妈不提,她真的都差点忘记了。文静回想起陆家就觉得唏嘘,前世也是如此,母亲给陆家去了信,陆家来了人接她去北平玩,说是让陆向荣的太太见见她。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以为她要嫁进陆家了,忐忑的文静去了北平,她从来没有遭到别人那样的嫌弃。

  婚事可想而知没有成功,陆家的一切都做的没有任何毛病,她们从一开始就赞成自由婚姻,不接受她这样的旧式女子,让她去北平也是知难而退。

  所以今生的文静对陆家没有半分好感,她和利妈道:“陆家?早就忘记了,咱们家什么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干嘛高攀别人?”

  李澹没有能力吗?不,他前妻宋男因为砍头的事情被塑造成了英雄,与李澹离婚也让不少人出书专门骂李澹,他带着这样的名声才会举步维艰。

  她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并不想去高攀别人,也不想再受人白眼了。她是旧式女子,家无恒产,家族凋零,但并不意味着她就不是一个人,没有作为人的感受。

  利妈见二小姐如此自卑,忙道:“我的小姐哎,您这是执拗什么?什么高攀上高攀不上。当年陆老太爷还在的时候亲自栓婚的,虽然没有信物,但千金一诺。咱们家的老太爷也帮过陆家多年,怎么会是高攀?这明明是再续俩家的情谊。”

  可利妈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或者说她懂,但总是做飞上枝头的美梦,指望着文静能够飞上枝头。

  “情谊?利妈你真的想的太简单了。”文静扭过头去,“我倒是希望平平淡淡的,我的家世您也是知道的,就是勉强嫁进去,也是受罪。大姐那还是十里红妆,吴家仅仅是个地主,就因为大姐鞋子掉出来,固然大姐有错,但吴姐夫说不要就不要了。若大姐现在还是当年内阁大臣的孙女,他们吴家敢吗?”

  虽然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郎氏未必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她依旧不让李澹过去探望孙女。究其原因还不是李澹无官无职,家道中落,弹压不住吴家,万一把吴家惹恼了又把文鸾退回来,还不是亏大发了。

  人的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文静从来不奢望去做什么富家太太,她只希望能够平安度日,找一个她所爱的良人,俩人能够共度一生就好。

  和利妈说完,文静又去找了江氏,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消江氏的想法。

  江氏自己还心神不宁的,看到文静过来,还以为是文静过来吃饭,还说了一句:“饭点还没到,你先在我这儿吃点儿米糕吧。”

  文静坐了下来,帮着江氏打浆糊,她问道:“妈,我听利妈说了陆家的事?我想现在咱们门不当户不对的还是算了吧。”

  听闻女儿这么一说,江氏不高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情都是我们爹妈该操心的事情,怎么利妈把这种话也和你说了?”

  江氏的色厉内荏文静一下就看出来了,她笑着站起来替姜氏揉肩,撒娇道:“利妈以为是个好消息,所以跑来告诉女儿的,可女儿知道连大姐那样有嫁妆的人都只能嫁个吴家人,更何况是我?我又有什么比大姐强的,强行要和那样的人家一起,这不是献媚吗?若是陆家有心,早该来信,哪里轮得到女儿这么上杆子?”

  上杆子的就不是买卖,这也是江氏担心的一点,可她还是有些遗憾:“我听说陆家现在在北平做大官了,你若是嫁进去,肯定不会和妈一样受苦的……”

  “妈——”文静停下按摩的手,“您当年也是嫁进了煊赫的李家,还是诰命夫人呢?现在诺大的家还不是说败就败了。这人哪里能看得到以后,女儿自知没有那样大富大贵的命,也不想奢望。”

  女儿的话让江氏越发觉得对不起她了,因为女儿什么都没有,所以连亲事也不敢高攀,她突然有些哽咽,转过头来拍了拍女儿的手:“好,妈知道了,你放心,我也不是那等攀附权势的人。这事儿你的意见我也会和你爸爸说,咱们家的闺女这么好,妈不会轻易就罔顾你的意思的。”

  文静这才放下心来,前世江氏之所以很快写了那封信,也正是因为穷困至极,走投无路想让女儿嫁个好人家。今生文静让郎氏吐了钱出来,文静也把心里话说了,所以江氏犹豫不决,没有像前世那样急急忙忙的写了信给陆家。

  事实证明文静还是放心太早了,江氏把这件事告诉李澹后,李澹嘴上说不急,又笑言:“等我去了上海,有了差事,那个时候再和陆家提起此事,我们二丫头的底气也足一些。”

  江氏疑惑:“这样就行了吗?”

  李澹冷笑:“父亲在世的时候帮了多少人,当年这门亲事是两家老人一起定下的,他们想不认就不认,根本不可能。”

  一向把丈夫看作天的江氏哪里还敢讲半句话。

  自打文鸾没有回门,族里说什么的都有,郎氏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意出门了,还好等待了不下半个月的李澹终于收到肯定确切的消息,他在上海图书馆做管理员,职位虽然小,但是李澹充满了信心,甚至让全家一起去。

  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在告诉大家,他即将一步步的走上人生巅峰,只有文静知道父亲这个图书管理员其实是个临时职位,常常发不出薪水,一家人日子过的着实艰难。

  但让她现在不要劝父亲去吗?她肯定是劝不动的,如果没有前世的经历,她现在也会和家里人一样认为李澹以后是要做大官的。

  同时,文静也想去上海,所谓的大上海,十里洋场。她想去那儿看看,增长见识,总比每天关在家里绣花强。

  她让利妈又当了一幅首饰,把钱给了江氏和李澹用做船资和生活费用,从绍兴到上海并非是一两天的路程,路上吃喝拉撒要花的钱也不少啊?

  这次郎氏算是扬眉吐气了,儿子要去上海了,她们全家都跟着去,可不是好。就算看到江氏也没之前那么针锋相对了,还和她说:“你要赶紧留一个人下来守着门,我看利妈就很不错,她们一家子人都是本地的,她儿子又大了,你正好让她替咱们家看屋子。”

  语气虽然好,但一开口就是要让利妈留下,江氏当然不愿意。利妈这人干事利落,虽说是李家旧仆,但和她亲近,相当于是她的左膀右臂了,若是没了利妈,她又指使不动顺婆,苏婶又是老太太的人,也不会与她亲近。

  文静看出江氏的想法,便笑道:“利妈是我的乳母,她一直伺候我们母女,祖母就让她跟着我们去吧。再说虎子哥力气大,能帮着做不少事情。”说起来利妈对她最真心,虎子哥虽然憨憨的,但是能做不少事,文静也不想让利妈离开。

  “说的倒是轻巧,咱们家哪里有钱再请佣人?你们不会再拿我的棺材本吧?”郎氏是越来越不满意这个孙女了。

  文静继续道:“她们的工钱我来发就是了。”

  利妈做了一辈子的佣人,在这里守着老宅,粮食什么都没有,说不定就得饿死。如今这年成能够不饿死就是再好不过了的。

  “你这个口气也太大了?”郎氏瞥了她一眼。

  家里的人越来越不受控制了,郎氏气恼,这个时候江氏帮着女儿道:“妈,您别怪文静。她年纪小,一向和利妈亲近,利妈的工钱我出就是了。”

  “那你说家里谁留下看家?”郎氏口气不善道。

  江氏毕竟管家多年,虽然唯唯诺诺,但是打理家务也是一把好手,她笑道:“咱们宅子很大,我找三婶那里去问了问,杏花溪之前遭了灾的人中有无家可归的,我选了一家老实的,也当是做了善事。再让咱们族里的五老太爷过来住着,五老太爷那边答应,一年送我们三十斤粮食。”

  “哟,外边的人可不行。五老太爷也就罢了,你三婶找的人肯定不行,不如这样我让苏婶留下来,让五老太爷把粮食给苏婶就好了。”郎氏可不愿意自家进来外人。

  郎氏松口的原因是因为她本来就对苏婶不满,这其中少不了顺婆在中间挑拨离间,但因为想先把儿媳妇的左膀右臂砍下,所以没有先提苏婶,但既然江氏母女自个儿拿出体己补利妈,她也不说什么了,只要不是公中的钱,那就无所谓。

  满心期盼去大上海的苏婶得知自己要留下来,气愤极了,还是文静悄悄透话说是老太太定下的,苏婶这才安静下来,同时心里暗恨在老太太耳边下蛆的顺婆。

  ☆、第9章 拒绝登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