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外戚女 > 第25章

外戚女 第25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4:24:04 来源:免费小说

  杨晴撇撇嘴:“原来是入赘的呀,我还以为真是那位傅太太的爹呢。不过我觉得挺奇怪的,怎么还会有丈母娘一家在女婿家住着不走的。”

  这个问题才来一天的杨张氏自然不会多问,她比她女儿还要好奇怎么沈翠娘到了玉昌,明明她和王全都是江陵府人。杨张氏打从嫁给丈夫,就一直在边疆,从来没回过家,当然也不知道沈夫人夫妻俩的遭遇。

  好在她比她女儿多活几十年,知道些眉眼高低:“你管她是不是住女婿家,反正我看着别人都叫他管家呢?他现在管着家,我们也敬着些。”

  她看女儿想去外头,遂拉了她一下:“在人家家里可不要随意走动,万一碰到什么忌讳就不好了。”

  这时王全送了新的被子,原本应该是沈夫人送过来的,但衡哥儿闹着要出去,沈夫人无法,只好让丈夫送过去。杨张氏听到王全的声音,整理了一下衣裳,笑着出去:“王大哥,怎么还劳烦你送过来。”

  王全笑道:“翠娘带儿子出去了,我正好没事,就跑跑腿呗。”

  杨张氏接过被子,又夸王全:“王大哥,我们翠娘找了你还真是过上好日子了,以前村里谁不夸你能干,要是你大哥不死,当时不知道多少姑娘抢着要你呢。”

  她纯粹是恭维,王全的大哥倒是个人物,只是死的太早了,王全的爹娘又是村里有名的糊涂虫,谁愿意嫁到他们家去啊。但王全还真的听进去了,他还挺高兴的:“是啊,你叔叔当年还要给我说亲呢。”

  第43章

  杨张氏是里长的闺女, 她叔叔也是村里的甲长, 当时王全的父亲也是甲长,两家开过玩笑要作儿女亲事。但后来王全那位能干的兄长死了, 之后爹娘也死了,他一个孤儿,除了有把子傻力气什么都没有。

  后来还是沈翠娘家两个丫头, 要招赘才找了他,原本就是图他勤快老实。但王全这个人平时在家里素来被沈夫人呼来唤去的, 外人的夸奖和赞美大多是在沈莹尘或者沈夫人身上, 于他是非常之少, 所以王全心中十分自卑,但凡听到几句好言好语,就必定对人家掏心掏肺。

  他这样高兴,倒是让杨张氏颇为讶异,她面上不露半分, 又吹捧了几句, 这王全都觉得走路轻飘飘的, 之后还特意送了两碗打卤面来, 承诺明早要切卤菜过来。

  看到王全远去的背影,杨晴皱眉:“这王管家怎么回事?好的也太过分了吧。”

  杨张氏却不管这些:“有好吃的不就成了,他是管家,手指头漏点儿咱们日子也好过多了。”

  天初破晓,莹尘让梅花打了温水来,她替傅澄换了伤药, 好在伤口结痂了,她吹了吹伤口,又覆盖上纱布,“我让梅花把早点端过来吧?”

  傅澄笑的狡猾:“我要莹儿你扶我出去吃,也正好拜见岳父岳母。”

  她无法,只好扶起他,没曾想她一扶着他的身子,他就止不住的要搂住她,莹尘不许,他就“哎哟”“哎哟”的直喊痛:“莹儿,我可是病人,你把我伤口都弄疼了。”

  气的莹尘踮起脚尖,用手指戳他的额头:“成天把花招都用在这个上面了。”

  傅澄做了个鬼脸,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妻子面前,他就真的跟小孩似的。到了门口,又不自觉的站稳身体,一幅老爷气派,莹尘也随他去了。

  进了堂屋,衡哥儿跑过来莹尘这里,莹尘抱着他在腿上问:“怎么了?不认识姐夫了啊,这才一年的功夫呢?”

  衡哥儿把头埋在莹尘怀里,傅澄逗他:“衡哥儿还知道害羞了啊。”

  一般只有没有懂事的孩子才大大咧咧无所顾忌,一般很懂事的孩子都会开始听的懂大人的话,会羞于在人前说话。莹尘摸了摸弟弟的头,白了傅澄一眼:“你就别说他了。”

  傅澄讨好一笑,又看了看衡哥儿:“咱们要不要请个先生回来认字啊?”

  现在莹尘已经把孩子们中最大的提溜出来教了,她大概六七天去教一次动作就成,空闲的时间是多了不少。但是识得几个字和真正想出头,那又有一定的距离,傅澄已经拜托秦世子帮忙他们消除罪籍,最好是把军户也销了,到时候衡哥儿不就可以考科举了吗?

  “现在怕是不好请吧,哪有先生愿意来咱们这地方。”莹尘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这里是最蛮荒的地方,不比京城或者江陵府,傅澄一想也是,况且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他若是和莹儿有了孩子,也不能做真眼瞎呀,要是科举考出去,可比上战场强太多了。仅仅一个秀才就可以不跪父母官,他们这些做武官的拼死拼活的至多也就捞个百夫长,就这样还有不少人说闲话。

  傅澄想了想,也只好道:“那我先教他认几个字,等日后寻摸到先生再说。”

  莹尘和他想到一块去了,甜笑着答是,傅澄倒是被这个笑容晃了眼睛,她一笑眉梢眼角就活了起来,小圆脸越发甜腻,就和上次他吃的酒酿一样,清甜爽口。

  从门外又来了杨张氏一家,傅澄含笑十分诚恳的道谢,“杨太太,若不是您我怕是和兄弟们都饿死了。您放心,以后若您有什么事,和我说一声,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张氏带着儿女们坐下来,她慢条斯理道:“快别说道谢的话,不过是一点子玉米糊糊罢了。”她暗自打量了一下傅澄,年轻、英俊甚至还是百户,越发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傅澄微微一笑,“那点玉米糊糊可是支撑了我们好几天,这还是您从口粮中省出来的,这不是救命之恩,什么是救命之恩。”他一向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人,他又是个细致人,看杨张氏的女儿约莫着过几年就出嫁了,儿子年纪不大,住在自己家不成样子,难不成杨晴以后从自己家出嫁。

  再者家里人一多口就杂,他可不想家里成天吵吵闹闹的。出钱置办屋子他也不是不愿意,毕竟这么大老远都把这“救命恩人”带回来了。

  但杨张氏毕竟才住一天,傅澄也不好直接让人走,这不是撵人吗?但官样文章还是得做做,这样的话莹尘和沈夫人听的明白,王全却听不明白。

  他还一个劲儿的说:“我女婿是最知恩图报的,你们又是我们的老乡,在这儿安心住下啊。”

  沈夫人恨不得一个巴掌上去把王全的头拍烂,有这么不会说话的人吗?没看到女婿一再提救命之恩,就想那女的开条件,这恩就算报了,还留下来,杨张氏可有那么大的漂亮闺女呢?难保不挖墙角。

  女人想的比男人多,以前沈夫人是万事不操心,但自从闺女成亲后,她就开始未雨绸缪了。女婿年轻又有前程,自家是罪眷,万一被哪一个想不开的拼命挖墙脚怎么办?闺女要是过的不好,她指不定和王全又回之前军户所去。

  还是莹尘笑嗔:“爹你乱说啥,人家杨婶婶以前也是地主人家出身的,哪会在咱们这里久住啊?”

  王全没听懂女儿的话,还以为女儿嫌他看低人家,他绝对没那个意思,所以急忙否认:“是爹说错话了,你杨婶以前在咱们村就是里长的闺女,大户人家出身。旭哥儿一看是个读书人,怎么会在咱们这个人住下,咱们这里人多嘈杂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全在赶人走呢,杨张氏脸都僵了,莹尘跟没看到似的:“您说的是,不过这不是没法子吗?她们背井离乡的,也只能先在咱们这里住着,若是寻摸到了合适的房子,杨婶儿您可让我们给您帮忙去,我们家赶车的老赵可以帮你们运东西。”

  “那还真是谢谢你们了。”杨张氏尴尬一笑。

  她可没想过要走,心道这个王全乱说话,这里有吃有喝还不用干活,谁愿意走啊。这里是百户所,靠着这里给闺女找个男人,等小儿子大了,再去寻个事做,到时候让傅澄给她置办屋子,她现成就可以养老了。

  哦,现在出去,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儿子还小又支撑不起门户。这不是现成的给人欺负吗?至于再嫁,除非条件非常好的,否则还不如在这里待着呢。

  吃毕饭,傅澄回去床上躺着休息,现今刚刚打完仗回来,大家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什么杂务非要他去办,他就可以好好养伤,正好借此机会和莹尘培养感情。

  莹尘坐在床沿边,拿着一个绣绷子,正在跟自己绣小衣,大红色的底子上面看去应该是两朵并蒂莲,傅澄看的火热,军中那些大老粗们荤段子讲的让他这个童子鸡听的都难耐,自然懂得这是什么。

  他的角度看过去,只看到一个弧形,视线往上正看到两团鼓鼓的,他觉得鼻子里有东西流了出来。接着听到莹尘的惊呼,莹尘着急死了,还真是怕他有什么内伤,连声道:“要不我再去叫军医过来看看吧?你看你都流鼻血了。”

  “别,别,我是被这东西闹的。”他指了指莹尘刚刚放下的肚兜。

  这把莹尘也闹了个大红脸,她把自个儿的肚兜赶紧塞在柜子里,又转过身来,故作正经道:“也不知道你老是在想些什么。”

  怕傅澄闹着又要敦伦,她叹了口气:“你看你这还伤者呢,今年你也十四了,等明年不就好了,还真是心急,万一早早的身体出了什么毛病,哪里去吃后悔药去,我现在人人都喊我是傅沈氏,是你的就是你的,又跑不脱。”

  说罢又喃喃:“我也该避讳着点。”

  倒是傅澄有些内疚,他当然知道莹尘完全是为了她好,现在外边的人说闲话的多,他们成亲一年多了妻子肚子没个动静呢?即便之前沈夫人在外说了,女儿和女婿年龄小不圆房,但人们听听也就罢了,大家不会责难男人,只会说女人肚子不争气。

  再者他自己也确实常常觉得热血上涌,这种感觉他完全控制不住,奇怪极了。

  “莹儿,都是我不好。”傅澄道歉。

  莹尘摇头:“这算什么不好,只是你年纪轻,要好好养着,把身体练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傅澄忙不迭答应:“莹儿说的话是对的,是我孟浪了。”

  第44章

  红萝卜、绿黄瓜、小葱、生菜摘了来, 莹尘拿到井水旁, 梅花抢着洗净了,她又把自家酿造的大酱挖了些出来。梅花馋到不行:“太太, 我觉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咱家这大酱腌的可真好。”

  越是冬天越馋熟菜,冬吃萝卜夏吃姜, 现在日子过的好了,肉和鱼没少吃, 偏偏缺这些新鲜菜。这蘸酱菜也算是一绝了, 玉昌的穷人富人都爱这一口, 傅家的大酱是莹尘专门跟饶太太学的,做的十分地道。

  一端上桌,沈夫人就拿了个萝卜给衡哥儿吃,衡哥儿三下五除二就啃完了,这时候傅澄才从屋里出来。他肩膀好的差不离了, 就开始忙百户所的事情, 看着饭点了才过来。

  “相公, 快来吃蘸酱菜, 今儿我和梅花摘了不少水萝卜来了。”

  傅澄笑着坐在莹尘旁边,拿了张煎饼卷了小葱,就着酱吃。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在长身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几张煎饼就“嗖嗖嗖”的没了。

  在一旁的小梅花瞧见了,也说不出的欢喜, 她自从被卖到百户所以来,是吃饱穿暖,只需要伺候好主子就成,偏偏主子人也好的很,她就是以主子的喜为喜,以主子的忧为忧,现在看到百户一家和和睦睦的她就高兴。

  再有杨家的人最近也知趣,自个儿拿了饭菜到自己房里吃,也不怎么出来,小梅花就更乐了。

  偏偏这时有人上门,傅澄一看竟是林东阳,他竟然是来报丧的,原来是林夫人过身了。

  沈夫人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你娘是因何缘故?怎么我上个月看到她倒是好好的。”

  “是风疾,来的急,我们拿了药过来,刚开始几天倒好,接着就油尽灯枯了,早起一看我娘她…她去了。”林东阳抹着泪哭道。

  他来了傅家又匆忙出去,说是还要和傅溆那边报丧去。傅溆从战场上回来,大病了一场,听说还是“厚道”的林家人替他问医抓药身子骨才好起来,他又在孝中,也不能成亲。

  晚间王全买了花圈回来,傅澄写了挽联,杨张氏带着女儿过来,经过正堂正好看到了。沈夫人喊她们进来说话,又和杨张氏感叹林夫人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你还真别说,我虽说和林家人关系一般吧,但林夫人就比我大几岁,这人呐还真的是死的快,说死就死了。”

  杨张氏心里一动:“这林家是什么人家,我还不知道呢?是和你们相熟的吗?”

  她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不知道沈家是流放过来的,更加不知道什么林家。沈夫人也不想提流放的事,皆以现在身份为重,遂道:“你不知道吧,这林家可是饶千户的亲家,我们也不算很熟,只能算是认得的人。”

  “那我可以跟着去吗?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杨张氏暗示了女儿一下。

  杨晴也忙上前,“沈伯母,我们也想多认识一些人。”

  “是啊,是啊。我们这孤儿寡母的出一趟门不容易,您说就是搬出去住,咱们也得知道要住哪儿好不是。这林太太是饶太太的亲家,今天来的人不知凡几,我们母女也是想出去见见世面。”杨张氏索性就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她在百户所住了这么个把月了,沈家母女和她们不过面上情,吃穿不用愁,可再多的也不会给。

  但是凡什么仇太太或者是别处有些地位的人来,沈家母女从不会让自己和女儿过去,她心里很清楚,这是怕外人知道她们母女,她不急,可女儿年纪在这儿,明年可就十六了。若是真成老姑娘了,以后可怎么办?

  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投诚,杨张氏想的远,自家的闺女嫁个穷军户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要嫁个和傅百户一样的人,也只有自己提升门楣了,所以今天是明着找女婿,暗地里也是自己找个靠山。

  沈夫人听了倒是心头一喜,这么大的姑娘老是住在百户所里,怎么着看着也觉得不对劲,再说了傅澄就是千好万好,也防不住人家成天送殷勤啊。

  因此沈夫人次日就装病,让杨张氏带着姑娘陪莹尘过去,莹尘不置可否。

  傅澄在外边骑着马,莹尘和杨太太母女一起过去,到林家的时候。她们家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倒是有个熟悉的饶太太,饶太太没流什么眼泪,她脸上神情冷淡,上完一炷香就走了。她儿媳妇林淡月正在灵前哭着,秦侍玉正是匍匐在地,伤心极了。

  见莹尘过来,秦侍玉和林淡月都勉强撑着起来说话,莹尘略劝了几句,她本来就和林家的人关系一般,也不会哭的死去活来的。倒是这杨张氏真让莹尘开了眼的,她一个妇人,谁都不认识,竟然能和秦侍玉连着林淡月都聊的开。

  更巧的是杨张氏要租赁秦侍玉的屋子,原来饶君羡回来后,千户所搬了地方,林家把之前的宅子卖了又重新置办的新宅。新宅是饶君羡帮林家置办的,三进三出的大宅子,还多加了一个院子,林家的人哪里住的过来,早就想租出去,只是这里人烟稀少不说,穷军户占多数,哪里有钱租屋子。

  这次替林夫人办丧仪,花光了林家的积蓄,若是可以把屋子租出去,也能赚些进项。

  杨张氏就看了林家这个大宅子,心就更热了:“您说若是去城里住着吧,我银钱也不够,好歹在军户所里我也就放心了。”她又抬头看了莹尘一眼,歉意道:“傅百户家对我那是极好的,只是我们家不能老是仗着一点芝麻大小的恩情就不走。”

  秦侍玉的目光看向杨张氏后面的杨晴,她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知道沈莹尘和杨张氏关系一般,这杨太太倒是个硬气人,如今秦侍玉也不用避讳一个百户的太太,遂和杨张氏笑道:“这老话怎么说来着,久住人已贱,傅百户家虽然是好心,但毕竟住自己的房子那才安心。您放心,虽则您租我们家的房子,我是个爽快人,您租了便当自个儿的房子就成。”

  看这二人你来我往,莹尘只觉得好笑,她插言:“杨婶婶,你是我们爷的救命恩人,我们爷也说过凡您要出来住,这无论是租赁还是买宅子,我们都该出钱的。林大奶奶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这大冬天的出来一趟不容易,我让梅花拿一角银子过来给您,您若看中了就下定,若是看不中,再等等也成。”

  这混不吝的,赶人也太快了吧,林淡月暗自心中摇头,这沈莹尘果真是个善妒的,她赶人家出门不就是因为人家有个年轻姑娘吗?住下去又如何?不过是多几口饭而已。

  小梅花拿了钱袋子过来,莹尘拿了五两银子放杨晴荷包里:“你也知道我们爷俸禄低,这五两还是我们过年的钱,你别嫌少。”

  她说的也是实话,一家几大口子吃饭、裁衣,付下人工钱。杨太太嘴上说自己节俭,货郎一来她和她女儿跑的最快,什么银钗子、胭脂水粉哪样不花钱。说到底当年杨太太给的那顿饭给傅澄吃,她很感激,但傅澄也带着她一家子脱离虎口,重新花钱去衙门帮她儿子女儿置办户籍,供养了好几个月,也算对得起她了。

  可再多的,比如供养杨家一辈子,或者把自己的丈夫贡献出来,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后,她就去了饶家,也不想管后边的事情了。

  饶家从百户升为千户,已经算得上是改换门庭了,饶太太身边也有了好几个伺候的小丫头,见莹尘过来,倒是极为高兴。

  她指着桌案上的一份饺子对她道:“刚刚厨房给我上了一份饺子,三鲜馅儿的,是你爱吃的,来,和我一起吃点。”

  莹尘推辞:“我吃了过来的,您别忙。”

  “陪我吃点吧,这几天我都没好好吃饭,吵都被吵死了。”

  这个“吵”就不知道说的是谁了,莹尘也聪明的没问,她顺从的坐下来。饶太太不由得抱怨起来:“你说说我这一个人在家也是冷冷清清的,早知道我还不如生个丫头,你看你爹娘现在跟着你多享福。”

  不说别的,沈夫人上次看起来气色多好啊,她女儿又当家做主,听说连她爹那种憨头都管着采买。可她呢?说起来是饶千户的娘,虽然管着家,但儿子有本事啊,该贴补林家的,人家还是贴补,她现在管的不过是一些小钱,而且还说不上话,她说的多了还被儿子嫌啰嗦,倒是那林淡月皱个眉头,她那个儿子都能紧张半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