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外戚女 > 第24章

外戚女 第24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4:24:04 来源:免费小说

  莹尘把两床被子抖开,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处,才准备梳洗。她可没仇太太那个条件,有丫头伺候,傅澄倒是见机,从床上跳起来,拿着面盆去灶上舀了热水兑好了,拿回房里给她净面。

  这时莹尘已经把头发放了下来,傅澄挨着她坐,心里是“扑通扑通”的跳,他是一心想亲近莹尘,把她放下来的头发放在鼻尖轻嗅,很快就被莹尘抽走了,她敲了一下他的头:“你也来梳洗一番,明儿你还要早起去前线呢。”

  傅澄哀嚎一声,“莹儿,我也不要什么十回八回的,就来一次怎么样,你也太狠心了。”

  他还生气了,莹尘真是觉得好笑,这人平时少年老成,现在看着为了这事真是不厌其烦的和自己打嘴仗,她安抚的亲了他一口:“好啦,这样成了吧?”

  不够不够,傅澄心里呐喊,但还怕真的惹怒莹尘,毕竟她的武功可在他之上,要是她把自己打趴下了,那多没面子。想了想,他又装一幅乖乖儿的样子,脸上挂着笑容:“好,我也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的。”

  莹尘见状才高兴道:“这就是了,你们前线打仗,沐浴都不容易,好容易回来一次,去去身上的灰尘也是好的。”

  傅澄认命的洗完澡,穿着白色的寝衣睡在外边,他看了看已经散发睡在一旁的妻子,柔声喊道:“莹儿?今天我好欢喜,你要不要摸摸我的心,一直跳着,都停不下来了。”

  她的手被傅澄拿着放在左边的胸膛,仿佛能感受到一股热意,莹尘想收回时,却被傅澄按住:“莹儿,今晚我们睡一个被窝好不好?让你一晚上都能听到我的心意。”

  莹尘却倏地收回手,在他头上敲了个爆栗子:“我的澄哥儿呀,你这心眼真是多的用不完,咱俩现在就分开被子睡最好了。好了别想太多了,我是不会上当的,我们早点休息吧。”

  第41章 厚道的林家人

  鸡鸣三声, 莹尘打了个哈欠, 从被窝里伸了个懒腰,好似忘记了什么事, 再一看,旁边有个毛茸茸的的脑袋,她爱怜的摸了摸他的头, 傅澄往她这边钻了钻,她觉得他真是可爱。看外边天还未亮, 遂自己穿了衣裳到灶房, 她想给傅澄做顿他爱吃的。

  先在锅里熬上小米粥, 把昨儿剩的好菜拢一拢,这些杂碎也算是上等好菜了,她把卤水菜烩了一遍,才开始做焖面。去菜园子里摘了新鲜的豆角,先过水一次, 再和方才盛起来的卤肉在锅里炒, 加入酱油、豆豉、香油、花椒面后加入水, 大火煮沸后先盛起一碗水, 再把面条放在上面盖严实。

  汁儿快煮干时,再把方才盛起的浓汤倒入锅中,用筷子拌匀,最后用钵儿盛起。

  常年在外打仗,吃干粮吃的多,她就特地又去园子里寻了水萝卜、青瓜等等全部切好了放置一旁。

  最后烀了几个软饼, 软饼用了不少鸡蛋,她一口气煎了七八个,在盘子里堆的跟小山一样高。走出灶房,熄了炉火,她再去叫傅澄。

  此时傅澄已经穿戴好了,看到莹尘一笑,“莹儿,你哪儿了?”

  其实他方才刚刚醒过来没看到她还有些不知所措,起床后看到她了,又很高兴。却见莹尘道:“你不是最爱吃我做的焖面了,我今儿专门去做了,走吧,吃了再去梳洗,否则坨了就不好了。”

  “哎,好。”原来是跟他去做吃的去了,这么一说他还真的饿了,他拉着莹尘跑到前堂饭桌上。

  吃饭的条桌就被早点占了半壁江山,莹尘按着他坐下,“来,多吃点,这个焖面都快坨了。”

  傅澄又何曾被人这么用心对待过,腮帮子塞的满满的,已经不记得要说说说什么,只觉得今晨这个早饭真是美味无比。小米粥也好喝、焖面更是美味还有鸡蛋饼,他一口一个,莹尘还怕他吃撑了,急忙阻止他的筷子再向鸡蛋饼,“好啦,吃饱就成,吃撑了岂不是难受。”

  “我就是想吃嘛。”傅澄还撒娇的看着莹尘。

  她只好哄道:“以后有多少吃不了,下次你回来我给你做更好吃的。”

  傅澄留意到她头发还有一部分未梳上去,用手把头发全挽上去,才道:“这才是妇人的样子。”说完看了莹尘一眼:“我这就去喊我哥起床,这几方饼我也带过去吧。”

  他的脚步走远了,莹尘才暗自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仿佛能感受到余热一眼,那股余热分明是他手心的温度。

  来去匆匆说的就是傅澄,天大亮时,沈夫人带着衡哥儿早上来前堂吃饭就发现女婿已经走了。老宋照例早上做了拉条子,这是西北人爱吃的,莹尘埋头吃了一碗,拿了针线回房去做。沈夫人还怕她难过,特意去房里陪她,“姑爷走的急也是没办法,这眼看着就大胜了一仗,说不定不要一年半载就回来了。”

  “我没事啊娘,那些孩子不是都家去了吗?我也没什么事做,帮他做几件衣裳。”莹尘女红长期做的极快,只要不是需要绣繁复的花纹,她很快就能做起一套衣裳。

  还好第二天孩子们过来了,莹尘才没闲下来,这些孩子有的是由爹娘送过来的,他们都很淳朴,知道儿子或者女儿在这里学本事,家里没得多的钱,但送点菜或者瓜果,聊表他们的心意。

  上午照旧教她们读书,下午教武艺,就这么断断续续的教了十多天,孩子们又放了一次假,原因是绕千户死在战场了,玉昌的人很少会如中原那般一定要收尸再装入棺材,军户所的人大部分都是火化。

  这时节前方正在打仗,饶君羡回不来,饶家只有女人撑着,仇太太便让杨柳过来传话,让她们这些相熟的人家过去帮忙。

  莹尘无不答应:“我这就过去吧,杨柳,你也回去和你们太太奶奶说一声,让她们也赶早过去。”

  说完就让老赵安排马车出去,这套的马是西戎人的马,十分精悍,莹尘和赶车的老赵说了一声:“快些吧。”

  老赵扬了扬鞭子,确实比往常要快的多就到了,若是不讲什么规矩,莹尘骑马是更快的,但她现在毕竟是百户的夫人,别人都坐马车,你骑马来,未免显得不那么合群,再者她也不是那么特立独行的人。

  整个饶家都笼罩在一种哀伤的气氛中,林淡月的哥哥和父亲都在正门招呼客人,她哥哥的眼睛全红了,好似哀伤过度。林淡月穿着白衣,上身罩着一件麻衣,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她憔悴不堪的站在饶太太身后,但丝毫没有夺去她的光彩,反而让她显得楚楚可怜,更让人疼惜。

  “干娘。”莹尘看到饶太太形同槁木,很是同情。

  饶太太紧紧握着她的手道:“你干爹就这么去了,我可怎么办哟?”她是真的伤心,她全身的荣辱,不是来自于她儿子,而是来源于她的丈夫。

  现在在家中,儿子最心疼他那个儿媳妇了,丈夫在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怕,甚至都想好了等儿媳妇生了孩子就抱过来,让孙子和自己亲,可丈夫一死,以后当家的就是儿媳妇了。人家说饶太太指的也不是她了,而是指林淡月。

  可是凭什么呀?

  她和丈夫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凭什么便宜那个贱丫头。

  莹尘见她这样,连声劝慰:“干娘,您快别伤心了。干爹的后事还得让您操持呢,我和仇太太都会帮您的。您一直可都是我们的带头人,您现在若是倒下了,我们怎么办,再说以前您冒着那么大的危险都要去祭拜当年死去的兄弟,现下干爹走了,您不得更加用心啊。”

  这话算是劝到点子上了,饶太太也怕丈夫死了,林家的人登堂入室,日后怕是连儿子都不记得丈夫了。

  看她眼神活了一点,莹尘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午间,下人送了清粥小菜过来,仇太太和莹尘在一起喝粥。她用胳膊肘拐了拐莹尘,“你瞧瞧,也难怪饶太太担心的,你看她那亲家博了大家多少好话,便是咱们这位新千户回来,也要感谢林家的人。”

  仇太太寡母独子,对这种事体会最深,以前她还真是羡慕饶太太,儿子有出息,丈夫对她也是一心一意的,没想到他丈夫一死,岳家又这样会做人,怕是儿子也会被拢过去,这样有什么意思,好像跟林家养了儿子一样。

  还好莹尘没什么感触,她觉得自古孝道大如天,如同傅澄那样,还不是亲生母亲,傅夫人让他做什么他都得做,更惶论是饶君羡这种情况,饶太太是饶君羡的亲生母亲,母子感情一向也好,饶太太未必就真的好像被人抛弃一番。

  一向算是很沉得住气的秦侍玉也在一旁劝小姑子:“这个时候你就要越发的恭敬才是。饶太太现在情绪不稳定,万一谁在她耳边说了些什么,你可怎么办?姑爷还未回家,她要是倒下了,再有点闲言碎语,你就活不成了。”

  林淡月冤枉道:“我又哪里不尽心了,嫂子又不是没看到,我现在连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你这样是对的。现在姑爷没回来,你知道的,军户所有好些人看中你的位置,说了你什么不好听的,那不是影响你和姑爷的情分。我和你哥哥能帮则帮,也让你婆婆看看我们林家人的真心不是。”秦侍玉对她道。

  她们林家可不是那等贪婪的亲戚,为点小钱搞乱人家的葬礼,凡事攻心为上,秦侍玉深谙此道。这个时候她们过来关心亲家,有什么不对,饶家那个老虔婆有意见,也只能说明她是个小心眼。反正她们林家既不贪饶家的钱,也没有高高在上,小姑子也是照样在伺候她,她便是觉得林家不怀好意,但那怀疑纯粹只能算无稽之谈,因为林家根本没做坏事,做的全是为了她好的事。

  想及此秦侍玉眯了眯眼睛,又一幅大度贤惠的模样,招呼亲戚朋友们,看到莹尘还哭着道:“傅太太,你可要劝劝我们亲家,让她别这么伤心,等姑爷回来了,见她这么伤心,那可怎么办?”

  “嗯,我知道,您也要让饶大奶奶多多劝劝才是。”莹尘道。

  秦侍玉也哭着点头。

  饶家的亲戚们倒是对秦侍玉很赞赏,莹尘就听到有人在说:“这是君羡的丈母娘家的人吧,可真懂事,人家哭的可伤心了,这一家子啊是厚道人。”

  不知道怎么地莹尘背后一冷。

  她再看了一眼饶太太,她不大说话,旁边坐着一位年纪大的人,不知道在跟她说些什么,饶太太就那么听着,偶尔抬抬头。莹尘想,仇太太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果然年纪轻,见识少。

  第42章 二更

  从饶太太那儿回来后, 莹尘就和沈夫人说了饶家的情况:“空荡荡的大堂, 前边迎客的都是林家的男人,后边秦侍玉哭的跟什么似的, 饶家的亲戚都夸她呢,我看林淡月比她这个嫂子差远了,要是秦侍玉嫁到饶家, 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沈夫人端起茶杯,吹了一口气, 看茶温差不多了才抿了一口, 她不禁摇头:“像秦侍玉那样的人, 真是奇人,在哪里都能过的好。你看她当年就一个孤女吧,寄住在她姨妈家里,就能让你那位族兄沈琇非她不娶啊,你别忘记了你这位族兄的爹当时就是三品官, 还被人称一声国舅爷呢。当初连你姑姑都不同意, 可你琇堂兄就硬是认准了她, 后来你琇堂兄一死, 转身人家就又嫁了,那林家也是殷实的书香人家,嫁进去照样做当家太太。”

  “所以说”沈夫人放下茶杯,“她这个人心机太深了,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人们常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这样的人咱们远着就是了。”

  莹尘深以为然。

  林家人的功夫并没有白费,等一年后,仗打完了,饶君羡回来了。他回来时,林淡月正烧了菜,站在饶太太后边站规矩,饶家婆媳见了他都十分高兴。饶君羡坐下来吃完饭,又去祭拜了他爹,他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千户了。

  他们饶家的亲朋故旧自然得上门来,饶太太和饶家的亲戚相处的并不是很好,因为当年她只生了饶君羡一个儿子,丈夫又一向爱接济这些亲戚,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亲戚,个个都不当自己是外人要了粮食还要钱,饶太太不大肯给,有时候还和这些人吵过架。

  但这次人家上门看他,打秋风是没打,反而说了不少林家人的好话。

  “要我说大侄子啊,你爹过了身,你娘年纪大了不济事,里里外外都是你儿媳妇在操持,要我说你们家当时还不同意人家进门,你们这亲家老好了。”

  “是啊,大表弟,你爹的丧事都是他们忙前忙后的。”

  这时候林淡月谦虚道:“堂伯和堂哥真是过誉了,娘这一年身子骨儿不大好,我这做儿媳妇的伺候也是应该的。”

  饶太太冷眼看了一眼林淡月,在儿子面前她是有苦说不出,她想还好老头子过世前钱都在她名下以嫁妆的形式她存着,这儿子啊还真是靠不住。

  这个子猛蹿了一截的傅澄也回来了,他身上挂了彩,左肩据说被西戎人用箭穿了个正着,肩膀上都不知道缠了多少纱布。他这一伤,全家都围着他忙活,连三岁的衡哥儿也知道不能吵着姐夫。

  莹尘看他昏睡过去,又出去,她还要拿抚恤银子给那些死了男人的人家,这次据说还有傅澄的救命恩人也跟着回来,她也要去探望。

  正军死了一家分八两银子,这些钱莹尘分文不少的发给她们,外带还多给了三斤粮食。有些携幼扶老的哭的真是闻着伤心,莹尘还要安慰他们一番,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太太好心,我听说别人那边分个六两就算顶天了,孩子他爹死的不冤啊。”老人喃喃道。

  莹尘叹道:“您拿这钱回去好好养孩子吧。”

  梅花过来道:“太太,那边那位杨太太要过来道谢。”

  这梅花是她训练的孩子们中最小,天资却最好的一个,去年她爹死了,哥哥要娶亲,买了她上头两个姐姐,莹尘便让她做了侍女,虽则七岁的孩子,却机灵的很,莹尘会时不时告诉她规矩,现在传话做事倒是很稳当。

  “合该是我过去的,怎么让她过来了,得了,我现在就过去吧。”莹尘起身往后院走去。

  这位住在阴山下的杨太太和她的一儿一女救了傅澄一命,正好她丈夫死了,要被族人胡乱嫁出去,故而跟着军队回来。莹尘把她们安置在后院住着,她和梅花甫一出门就见到穿着白底蓝花的杨太太。

  “杨婶子,你怎么过来了?我这里一时倒是忙的忘记了,该我先过去看你的。”莹尘歉意说道。

  杨张氏还未说话,却见沈夫人眯着眼睛在看她,沈夫人只是觉得十分眼熟,“红丫,你是红丫吧?”

  “你是?”杨张氏回头看了看方才喊她的人。

  沈夫人喜道:“我是翠娘啊,江陵府桃花村的翠娘。你是张里长的女儿,我们小时候还一起玩过过家家的啊。”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沈夫人家乡是遭了灾才逃出来的,这杨张氏的日子却好过的太多了,她爹就是里长,当年发水灾前就在江陵府的姑妈家躲灾,之后嫁给一个行商,那行商孤身一人对她也好,只可惜今年出门跑货被戎人杀了,她就带着一儿一女在过。

  有这层关系在,沈夫人又把衡哥儿喊过来,杨张氏把她的一儿一女叫了来。杨张氏的儿子约莫七八岁的样子,女儿和莹尘一般大小,互相见过后,沈夫人又让老宋准备了一桌好菜招待她们。

  莹尘忙完了才抽空回去看傅澄,见他倚在床上看书,顿时松了一口气。

  “你醒啦?饿吗?我让梅花端粥来给你喝。”莹尘和他一年未见了,此时的傅澄个子蹿高了不少。

  “我要吃你做的焖面。”傅澄撒娇。

  他一撒娇,二人一年多未见的生疏感仿佛一下子灰飞烟灭,莹尘不由得点头,“成,我这就去做,还想吃什么?”

  傅澄捏了捏她的手:“还想吃馅儿饼,就是那种有粉条韭菜的那种。”

  莹尘刮了刮他的鼻子:“算了,你还是喝白粥吧,这几天别沾荤腥了,对伤口不好。你呀一听焖面胃口就大开,我可不敢给你吃了。”

  “莹儿,你就真的这么无情。”傅澄眼巴巴的看着莹尘吩咐小丫头端白粥过来。

  莹尘坐在他身边,端起一碗白粥,拿起勺子吹了吹,再放他嘴边:“我喂你,总可以吧。”

  这一年来莹尘也过的提心吊胆,总是担心有人报丧,她想傅澄是重生过一次的人,今生命运已经改变了,寿数或长还是短,其实无法预料。现在俩人能坐在一起吃饭,于她来说就是最满足了。

  后院的杨张氏也满足的很,她哪里会想到顺手一救,就救回一个百户,现在她们可是傅百户的救命恩人,好歹也能有个安身之所。

  曾经的杨张氏也是家中有仆人,儿子还在私塾读书,女儿也有丫头伺候,可从丈夫一死,族人们就逼她改嫁,家中但凡值钱的都被抢走了,还好儿子女儿还没来得及抢走。她们住的这间后院,并不大,左右两边各一个厢房,正中间是正堂,杨张氏和女儿杨晴住一间房,一进屋,杨晴就打了个饱嗝。

  “娘啊,您还真的和那位王伯母很好呀。”

  “别打嗝啊,不成看样。”杨张氏先批评女儿,“还有别叫王伯母,她姓沈,刚才你喊的那个王伯伯是入赘的。”

  这个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杨晴生的十分清秀,平素又会哄人,也因为如此杨张氏和丈夫一直在挑条件好的,眼界太高,但一直没挑着,现在十五岁了也没个婆家。在人家家里住着,必须要有眼力见,杨张氏也提醒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