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院上坟 >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院上坟 第二百六十章 戏魂 (辛)

作者:梅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08:21:42 来源:书海阁

胡安北曾说过,他坚持在景山练嗓长达数年之久,每日必去,风雨无阻。当时听着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京剧演员都喜欢去紫禁城边的筒子河练嗓儿。可现在想来,胡安北家住宣武门,他周围可以练嗓的公园绿地并不少,为何要天天坚持穿半个北京城呢?

三年前,他自己身上的秘密只说了一半,但他找回自己的声音是在回到北京之后,他练习腹语又是在景山里。每天短暂的昏厥在他看来是自己特殊的学习方法,而那个晚上家里的镇魂铃为何会无故自鸣?这些问题都出现在胡安北的身上,彼此之间似乎有联系,但我又很难把它们合情合理地串在一起。

我决定去一趟景山,和胡安北一样,天不亮就去,也许答案就在那里。

我记得去景山那天,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我加了两件衣服,依旧觉得冷风刺骨。骑着车一路向北,空荡荡的长安街依旧沉睡不醒,东边开始慢慢放亮的时候,我到了公园的南大门。

公园还没有开始售票,只有个穿军大衣的看门大爷在门房里打着瞌睡,说了几句好话,大爷把我放进了公园。

此时的景山公园里依旧漆黑一片,东边亮起的天光并没有帮我分辨周围的景物。景山我以前来过几次,但没有认真的走过一遍,只是去找了找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槐树,一见之下,才碗口粗,听景山的管理人员说,当年那棵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就给毁了,现在这棵小的是前两年才栽上的,但位置应该没错。听了她的介绍,我还是大失所望。

后来我又跑去看寿皇殿。这里供奉着清代各个天子的御像,康熙年间,还作为囚禁之所,关押过诚亲王胤祉,雍正也正借着那次事件,后来居上坐上龙椅。可惜去了才知道,这寿皇殿是乾隆年间重修的,关胤祉的老院子早拆掉了,而那些御像也并没有在寿皇殿,民国时就不知所终,让我很是失望。

也许是进园时间太早的缘故,我沿着石阶盘桓而上,走了二十分钟只见到一个早起遛鸟的老人,似乎整个园子里也只有我们两人一般,周围安静异常,连声鸟鸣都没有。我并不知道胡安北在景山经常练嗓的地方,偌大的园子,碰到他简直是大海捞针了。

来到观妙亭上,离山顶的最高处万春亭还有一半的路程。我扶着亭子的木栏,面前是一片茂密的松林,不远处的紫禁城像一头卧在地上的巨兽,威严而寒气森森。即将日出,东面的天色已经变成淡淡的桃红色,让紫禁城东面的建筑上泛起一层清晖。

几百年来,在前面的那一片宫殿里,发生过不计其数的血案,酝酿过超乎想象的阴谋,无数人冤死在里面。有人红极一时,便有人悻悻离开,有人挥斥方遒,便有人化作枯骨。即便是现在,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阴森,一种让人呼吸困难的压迫感。

故宫博物院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传说故宫里的房间有九百九十九间半,这其实只是表现它规模宏大的虚数,实际的房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故宫里还有大量的暗室、地宫,这些因为当年修造文件的遗失,没人能搞得清楚。但水牢、地牢这些囚禁之所,他们倒是发现了不少,下面埋的白骨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紫禁城里鬼魅出没的传说自古有之。我那个朋友年轻时常常值夜班,这类事经常撞上。影壁墙上穿梭不停的鬼影,慈宁宫里半夜悲悲切切的哭声,这些他早已见怪不怪。更让他胆寒的是,有次走过东华门里面的长巷道,远处迎面来了四个灯笼,他避无可避,只有贴着墙站着,一动不动,眼看着灯笼越来越近。快到跟前时,他才发现那四个灯笼竟然是悬浮在半空中,飘过来的。

他告诉我,紫禁城仅仅对外开放了百分之三十,大多数宫殿都是上锁封闭的,虽然有一些用来作为库房和办公场地,但还有很多里面空空如也,但因为邪气太重,都上了锁,用封条封了。他刚进博物院时,里面的老员工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给他讲里面的各种禁忌,很多都不是防火防盗的安全需要,

而是员工自身的安全。

比如,十一点以后不能出入后宫三大殿,巡夜时必须两人以上,路上无论碰上什么必须让路,听到什么都不许搭话,雨雪天半夜不能进后花园等等。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办公区里不准开火做饭,也不准吃任何食物。本以为是出于火灾隐患的考虑,毕竟紫禁城都是木结构建筑,防火是头等大事。后来才知道,谁在工作区里做了饭,这房子很长时间都不会太平,总有蹭饭的东西找上门来,吵得你夜不能寐。

听了景山上玄武神像的故事,我一直在想,景山的修建,除了帝王风水的考虑,可能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玄武神是北方之神,也被称为水神,震慑的是天下鬼魅狐妖,明代时山上的钦安殿里供奉的就是玄武神。以景山之上的玄武神震慑宫城里的鬼魅,这也许就是当年筑山为挡的需要。但既然钦安殿里有玄武像,为何到了乾隆年还要将景山上的建筑改建成玄武坐像能样子,难道是钦安殿里的神像已不足以镇妖伏魔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样想来,清初建都北京时,沿用明代紫禁城为禁宫,也是很令人费解的事。中国历次改朝换代,都城可能未变,但宫城是一定要重修的,这是个旧朝气运尽,新朝万象新的意思,沿用旧宫,不但寓意不好,风水上也是说不通的。当然这也许是少数民族政权没那么多中原礼数的原因,但至少,乾隆年景山建筑的重建,应该就是在风水上做的修修补补。可惜,似乎这种修补并没什么作用,乾隆朝反而成了清代由盛及衰的转折点。

那么,这次重建,会不会是中原风水大家的阴谋呢?可惜,这些猜测没有任何的史料支持,但至少可以推断,紫禁城在乾隆年邪异之事已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我正在亭子里胡思乱想,忽然一阵大风从背后吹来,让我浑身一个激灵。很快那阵风沿着山脊,从松林的上端拂过,也就在那一瞬间,如同惊涛拍岸,本来静谧的山林发出低沉的嘶吼,阳光从雾霭里透射出来,层层叠叠的林木随风而动,如同万千旗帜卷起,向山脚漫去,原本悬于半空的雾霭也瞬间散去了。

紧接着整个松林像从沉睡中醒来,争先恐后用枝条反射着七彩的晨光,晃得我的双眼不敢直视,而远远近近无数鸟儿的鸣叫传来,像随着个无形的指挥,奏响清晨的交响曲。夜与昼的交替竟是如此的波澜壮阔,美轮美奂。

我还没来得及回过神,一段婉转空灵的唱腔飘了过来,可奇怪的是,我却无从分辨这声音传来的方向,就好像是从头顶半空直直坠落下来,砸进耳窝。但我很快就放弃了辨别这声音的来源,天籁之音优美至极,瞬间就把我拽入其中。而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得模糊,似乎只有那唱腔环绕在我周围。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任是无情也动人。”

一段唱毕,余音渺渺,似乎沿着蜿蜒的山道向山下飘去。我不及多想,快步从亭中走出,沿着山道急急而下,但一直到了公园门口,既没听到接下来的唱腔,也没看到半个人影。

恍恍惚惚中我转出了景山大门,过了马路,沿着紫禁城墙向南走,这时天已大亮,晨练的人已是不少,更有京剧票友们开始练声溜嗓。我的心绪也慢慢平静下来。此时回想,刚刚令我神魂颠倒的唱腔是段京剧无疑,唱的似乎是《红楼梦》里的曲牌,虽不怎么看京剧,但《红楼梦》还是读过两遍,隐约记得好像是写薛宝钗的。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曲调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但想想我看过仅有的那几出京剧,似乎和红楼梦都没什么关系。

正琢磨着,走到了紫禁城的角楼旁,一阵晨风吹过,角楼上的铜制风铃叮当作响。我猛然明白,这曲调正是胡安北来小院那晚,里屋镇魂铃发出的乐音,也是胡安北在昏迷中哼出的那一曲。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阴符经》)

喜欢院上坟请大家收藏:(wuxia.one)院上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