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 第九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第九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蜀三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22:45 来源:88小说

“这院子也太漂亮了,谁家的呀?”

三娘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啊长安,你带我们到这里做什么?”赵盼儿也忍不住问了一声。

许长安神秘地笑了笑,答非所问:“喜欢吗?”

“当然喜欢啊,可惜又不是咱们的。”

“喜欢,咱们就买下来。”

“啊?买……买下来?”三娘不由大吃一惊。

毕竟,这里可是京都,这么大一处宅子,少说也得上万两银子吧?

赵盼儿也一脸惊疑的表情道:“长安,咱们恐怕凑不到这么多钱。”

许长安笑道:“没事的,你们不用掏一文钱,这宅子的主人我认识,半买半送……”

“那也得不少银子呀。”

“无妨,我多少也有点积蓄,而且也不用一次付清。总之,这院子以后就是咱们的了。”

“真的呀?”三娘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

“当然是真的,地契都在我这里。”

许长安从怀里摸出一张地契递给二女看。

“天啊,还真是……”

“盼儿,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到京都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租别人的房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有诸多不便。

所以,我买下这院子就当是入股……”

三娘愣了愣:“入股?”

“就是合伙的意思,你们看啊,这院子临街,咱们可以将前院和中庭改建一番,便是现成的茶坊。

后院和花园留着居家用,前店后家,这样就很方便了。”

一听此话,三娘惊喜不已,冲着赵盼儿道:“太好了盼儿,这样咱们在京都不仅有个家,还能大展身手。”

赵盼儿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自然是很喜欢这个院子的,而且这院子四周也很热闹,但又闹中取静,开店、居家都很适宜。

想来,找这院子也是费了不少心。

“盼儿,走,咱们有家了,得赶紧去买些居家用品。”

“走吧,我陪你们一起去,帮你俩拎东西。”

下午,两辆马车停在门口,几个伙计来来回回帮着搬东西。

铺被、花架、锅碗瓢盆等等,都是一些日常用品。

家具之类的倒是不用另外买,几乎都是齐备的。

东西搬完之后,三娘与赵盼儿似乎不知道累似的,先收拾好各自的房间,又将厨房整理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一一摆放到位。

随后,又一起去收拾书房与主卧。

收拾完,天色已黑。

许长安不知何时买回了酒菜,摆放在院中的石桌上。

“来来来,你俩累一天了,过来坐下好好喝上几杯。”

三娘笑道:“没事,再累心里也高兴。”

她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院子是许长安买下来的,但她却依然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赵盼儿也微笑着走上前来,将酒杯一一斟满,随之举杯道:“来,三娘,咱们姐妹一起先敬长安一杯。”

许长安端起酒杯开杯大笑:“哈哈哈,月色微熏,清风徐来,二美相伴,当浮一大白!”

一听此话,三娘不由笑道:“长安,你就别嘲笑三娘了,三娘老了,咱们家盼儿才是美人。”

“三娘,你哪里老了?走出去还不是一样能招蜂引蝶。”

“死丫头,连你也嘲笑我……”

一开始,气氛很是活跃,可喝着喝着,三娘却悲从心来,悲悲啼啼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许长安倒也理解她。

她是一个很要强,也很能干的女人。

丈夫指望不上,她就将全部的心血耗在儿子身上,拼命地赚钱供儿子读书,想让儿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

可如今,丈夫竟然背着她将唯一的儿子过继给别人,认别人为亲娘,那她算什么?

精神的支撑彻底崩塌,这才会一时想不开去寻死。

现在她算是自由了,只带了自己当年的嫁妆还有一些自己的积蓄,基本算是净身出户。

也不知过了多久,三娘讲累了,再加上喝了不少酒,趴在桌上便睡着了。

“唉!”赵盼儿叹了一声:“三娘其实还是没有完全走出来。”

许长安点了点头:“那肯定,毕竟是半生的心血。不过没事的,慢慢习惯了新的生活,就会慢慢忘掉那些伤心的过去。”

听到这话,赵盼儿不由愣了愣,随之内心里一片温馨,慢慢倒向许长安的怀抱。

她知道,许长安这句话其实也在安慰她,让她忘掉过去,一切重头开始。

第二天,赵盼儿与三娘便开始忙碌起来,开始规划茶坊的布局。

院子一共有三进,后院居家,前院与中庭用于经营,还是蛮大的。

听二女商议了一会,许长安不由道:“我有个提议,这里毕竟是京城,京城不乏装修奢华的茶楼,没有必要与他们竞争,而且投资也很大。”

“那要怎么装?”赵盼儿问。

“要我说,就装田园风格。”

“田园风格?”

“没错,首先是茶坊的定位,既然是茶艺,那就不能等同于路边摊和普通茶肆。

到时可以栽种一些文人雅士喜欢的兰花、荷花、梅花、秋菊、竹林之类,还可以开辟一小地,种一些蔬菜瓜果,搭几间草棚,摆一些农具……”

听到这里,三娘忍不住问:“可这些他们真会喜欢么?”

“放心,他们一定会喜欢,毕竟他们日日看到的都是这京都的繁华,早就腻味了。

所以,有了这么一处悠闲的地方,在闹市中欣赏田园风光,同时还能品到精湛的茶艺,自然就会趋之若鹜。”

“好像还真是不错……盼儿,你觉得怎么样?”

三娘忍不住瞟向赵盼儿问。

赵盼儿笑道:“我听长安的。”

三娘:“……”

接下来,许长安里里外外丈量了一番,然后开始绘制施工草图。

总体来说改动并不大,原有的主建筑不动,只是简单装饰一下,主要是院子需要重新栽种一些竹丛、菊、兰草等,还挖了一个小荷塘,一个可循环的小沟渠,小拱桥等。

再加上一小块田地,几间茅屋,便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就算不用来经营,当作自家小花园也是赏心悦目的。

草图完成之后,经过几番修正,便找来了工匠加紧施工。

几日后,德叔突然上门而来,送来了几锭金子,还说欧阳旭已经主动要求去外地任职,明早就要出发。

等他一走,许长安不由冲着赵盼儿笑道:“怎么样,我说中了吧?那家伙巴不得远离京城,最好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赵盼儿长长吐了一口气:“以后,不想再提他了,就当从来没有遇见过。”

“嗯。”

半个月后,茶坊改建完成,许长安亲笔题了两个字:茶、道!

写完之后,三娘看了好半天,然后大呼了一声:“好!”

赵盼儿本来也看得入神,结果被三娘这一声给惊醒了,忍不住问:“三娘,你且说说好在哪里?”

三娘眨了眨眼:“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

赵盼儿不由感慨道:“没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总感觉这两个字……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许长安开玩笑问:“哪里不一样?莫非我写错字了?”

“不不不,不是……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感觉,总之……很难描述出来,仿佛能够影响人的心境一样。

诶,对了长安,能不能将这两个字刻在石头上,摆在院子里?”

“没问题,明日我去找块合适的石头回来。”

次日,许长安果然让人运回来一块重达数百斤的大青石,由几个大汉吃力地搬进了院子里。

随后,许长安又在青石上面题了“茶道”二字,并让一个手艺精湛的石匠将之凋刻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茶坊开始试营业。

而茶坊的名字就叫做“茶道”。

本来,赵盼儿与三娘想去门外宣传宣传,招呼一下客人,许长安却笑道:“没有这个必要,懂的人自然会来。还有,以后卖茶要限量。”

“限量?”三娘一脸惊讶。

别人做生意都巴不得越火越好,卖得越多越好,结果许长安却反其道而行之,还要限量?

“对,你们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观念,咱们卖的不是茶,而是一门艺术,一种情怀。”

“这……盼儿,你能听懂么?”三娘傻傻地瞟向赵盼儿问。

赵盼儿倒是有些似懂非懂,下意识问:“长安,你的意思是说,不求量,求精?”

“对,你们这样想就对了,路边一杯茶也就几文钱,稍好一点的茶楼,也不过几十上百文一壶茶。

而咱们的茶,最低也得二两银子起步。”

“啥?二……二两银子?这……这……”三娘结结巴巴,简直不敢相信。

二两银子,那可就是整整二千文钱。

那些大户人家的下人,客栈伙计之类,一个月工钱差不多也就三四百文钱,那岂不是喝一杯茶就得几个月工钱?

就算是当官的,只要不是朝廷大官,一个月俸禄也不过几两银子。

所以对这个价格,三娘自然是相当吃惊的。

赵盼儿同样也有些震惊。

“你们相信我就对了,反正咱们不出房租对不对?先试试,不行了又再说。

但是有一点,茶叶必须挑最好的,泡茶用的水,之前来不及也就罢了,但以后必须雇两个人去城外拉山泉水。

另外还要雇一个丫鬟每日一大早起床叶间的露水,花瓣的花露。

三娘的果子也是一样,都要挑最好的食材,总之就是做到精益求精……”

一番话,听得赵盼儿与三娘入了神。

没想到,生意还能这样做?

“你们千万不要把这当成生意来做,要当作一种兴趣,一种雅致,就像琴棋书画、刺绣等等。”

“那要这么说,我与盼儿就不算生意人喽?”

“当然不算,叫什么来着?叫以茶会友!”

“哈哈哈,长安,真有你的!”

三娘大大咧咧抬手在许长安肩头拍了拍。

不过赵盼儿依然还是有些担心:“可是长安,这样真的会有人来么?”

“放心,一定会有的。如果你们还是担心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法子,保证让整个京都都知道咱们茶坊。”

“哦?什么法子?”

“只需要找一个人过来一趟,品品茶,这消息就会传开。”

“谁啊?这么大本事?”三娘忍不住问。

“张好好!”

“张好好?谁啊这是?”

三娘下意识瞟向赵盼儿。

赵盼儿倒是早就听闻过张好好的大名,乃是京都第一歌姬,而且还入宫在皇上面前表演过,深得皇上赞赏,还赐了不少东西。

这下子,张好好更是身价百倍,不少人一掷千金,只为能够与她见上一面,喝上几杯酒。

想一亲芳泽?

没门。

张好好的眼界相当高,一般人她是看不上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盼儿不由眼神复杂,瞟向许长安问:“长安,你……你认识张好好?”

许长安笑了笑:“见过她,我认识她,但她不认识我。”

这么一说,赵盼儿方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然后又道:“既然她都不认识你,又怎么会到咱们这里来?”

许长安神秘地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计!”

两日后,张好好还真的来到了茶坊。

一路上,有不少好事者跟着……

“咦?这里新开了一间茶坊?”

“以前没听说过。”

“张好好到这里来喝茶,还是会客?”

一众人不由议论纷纷。

张好好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她收到了一幅字,正是许长安托人送过去的。

每日里,张好好都不知要收到多少礼物,大多都是送珠宝、首饰、绸缎、胭脂之类,送字画的也有,但不多。

所以,她下意识打开看了看,一看,便再难移开眼光。

首先是那龙飞凤舞的字令她惊讶,水准之高,恐怕堪比书法大家。

而那幅字题的是一首小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令得她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

到底是何方才子,竟然能够写出如此有韵味的词,而且字也写得如此之飘逸?

好奇之下,便按照所附的地址找了过来,想要亲眼见识见识。

“外面怎么了?”

三娘正在院子里打瞌睡。

毕竟,茶坊已经开业三天了,却一个客人也没有上门,她做的果子也只能自己吃,吃不完只能扔,心痛得不行。

结果,突然听到外面一片喧哗之声,便忍不住抬头询问了一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