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70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70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周敏点头,“邱五爷说想在旁边的山上建一座书院。要是真能建起来,咱们的精舍自然就不愁租不出去了,只怕供不应求呢!不过书院的招牌要立起来,少不得好先生,而且还得是声名卓著的那种。唐大哥这回就是去请先生出山的,我看他回来时面带喜色,或许会有好消息。”

  齐老三面上露出几分惊色,“若真的建起书院,对咱们万山村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此事我去跟几位族老言语一声,倘或先生当真请来了,咱们可不能怠慢了人。有什么要帮忙的,都得尽心,让先生们在这里住得安生才是。”

  这书院建在这里,往后万山村的孩子们自然也都能沾几分文气,或许也有福气进书院去听里头的先生讲学。到时候若哪家供出个举人进士,就实实在在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

  “倒也不需要这样。”周敏道,“先生们爱静,书院离着村子远,却是正好。咱们也不必太殷勤,免得给人添麻烦。”

  齐老三道,“放心就是,我心里有数。”然后迫不及待的走了。

  周敏摇了摇头,自己也往唐家别院那边去了。唐一彦安顿好了下头的事,自然会回来,她索性直接过去等。

  哪知在路上就遇到了唐一彦,他看见周敏,便问,“你怎么来了?我还想着去五哥那边聚头呢。”

  周敏道,“别去了,五哥这几日都在埋头画图,不见外客。里外一应的事情都是瑞声照管的。”顿了顿,又问,“看唐大哥这样子,请先生的事应该还算顺利?”

  “那当然。”提到这个,唐一彦也兴奋起来,“七叔在家虽说是闭门谢客,但总免不了有人过来搅扰。听说这边如此清静,立时就应了!而且答应过了年就搬过来,暂住在我这里,等书院修好了再过去。不过他老人家也再三说了,没有太多功夫讲学,一个月至多一次。担忧那些慕名而来的学子们知道了,只怕会失望。”

  “那是他不知道普通学子求学之难。”周敏道,“一个月一次已经不少了。毕竟大儒讲学,必定天花乱坠,信手拈来的内容便足够普通士子精研一阵了。讲得太多,反而不美。”

  唐一彦道,“我也是这样说。”他说着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来路,问周敏,“咱们现在怎么办?是去你家里,还是回我那里?”

  “去我家吧。”周敏道,“我爹听说这事,便去找几位族老了。建一座书院,对五哥来说或许只是他事业中的一部分,但对世代居住在这个村子里的普通人而且,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远比黄金米更重要。族老们知道了,必定会过来向你们致谢。五哥不方便,也只有你去受了。”

  “没那么夸张吧?”唐一彦惊讶道。

  周敏一笑,“怎么会夸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普通人而言,读书是一条最明确的进身之阶。”

  唐一彦琢磨了一下她这句话,而后才笑道,“你都这么说了,我却不能避让。那就走吧。”

  两人往齐家的院子走的路上,唐一彦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对了,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六妹定亲了。她再三叮嘱我要跟你说一声,等成婚的时候,还想请你去喝杯喜酒。可惜时候没定,否则直接把喜帖给你送来了。”

  “这么快?”周敏不由一怔。

  几个月前,那姑娘还对邱五爷情根深种,虽然她本人也想忘记,但效果这么好,还是有些出人预料。

  唐一彦道,“不算快,她今年都十八了。我们这样的人家,这个年纪还没定亲的,只有她一个。不过她这门亲事的渊源,我倒知道一些。”

  “怎么说?”

  “她从这里回去之后,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每天都绕着家里的宅院跑圈,唬得全家人都跟着提心,时间久了见没出别的事,这才罢了。不过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外间都传说她怕是魔怔了。那些原本想结亲的人家都熄了心思,只有一家仍旧请媒人登门。听我娘说,六妹亲自见了媒人,让她带话去问那家公子是否知道她在家里跑圈这事。那位公子答说‘不过是强身健体之术,想来一个人跑难免寂寞,成亲后可多个伴’,六妹就点头嫁了。”唐一彦道。

  周敏不由心虚,没想到唐六姑娘真的听了自己的话,而且还因此结了一桩姻缘。

  不过这对话说的……到底是找结婚对象还是找驴友?还有那位思想如此开放的公子,有机会当真可以见见,若不是穿越中人,那么唐六姑娘能遇上他,或许不是坏事。

  不管怎么说,唐六姑娘终于意识到生命在于运动,并且理智的抛弃了邱五爷这个“病秧子”,还是相当令人欣慰的。

  一门婚事总要结得双方都满意才好,强求来的,终归不能美满。

  不过邱五爷的婚事要怎么办?

  意识到自己居然把自己带入了媒人的身份而且好像有点上瘾,周敏连忙将这年头打住。好在前面就是齐家的房子了,她便快走几步过去开门,成功结束了这个话题。

  齐老三还没回来,毕竟五位族老都要一一通知到,而且齐家山距离村里又有一段距离。

  唐一彦坐下来之后,又提起了另一件事,“过完年之后,七叔搬过来住,我打算将两个孩子也接过来,请个先生帮忙启蒙,以后就跟在七叔身边,多少学点东西。”

  赵氏生了两个儿子,在唐家腰杆自然挺得直。但周敏听唐一彦这番话的意思,分明是对她不满意。两个孩子大的才六七岁,小的才四五岁年纪,这么小就离开母亲身边,往后自然也不会有多亲。

  但这种事,她也不好劝。毕竟去年赵氏的表现的确有给唐一彦抹黑的嫌疑,而且那番做派一大半都是冲着周敏来的,她可以不计较,但也没必要帮她说话。

  她只能转开话题道,“恐怕得等一阵子,我先去烧水泡茶。”

  等周敏的茶水烧开,齐老三还没回来,邱五爷却已经带着图纸过来了。

  落座之后,唐一彦先问他,“五哥,是不是图纸已经得了?”

  邱五爷点头道,“因为都是一式的屋子,所以我先画了院子的草图,你们看看可有什么要改的。”说着便展开图纸给众人看。

  他所设计的院子,一排五户,共同拥有一个前院一个后院,沿着院墙种一排常青树作为遮挡,引温泉水入后院,读书之余,也可以泡汤放松。前院则种着四季花草,清心怡神。而每一户内部又隔出卧室、外堂和小厨房,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唐一彦看完之后,便问,“全都建成一样的屋子么?”

  周敏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这些学子们的家境不同,住一样的屋子或许有人会不高兴。但她略略迟疑还是点头道,“建一样的。既然是读书人,比的自然是才学而非家世背景。住一样的屋子,才是平等相交之意。若是不愿意住,那就请走吧。”

  虽说目前还没人住进来,但是规矩要先订下。这里既然是给人读书的地方,那就不能夸豪斗富。真想夸豪斗富……周敏摸着下巴想,将来自己没准可以建一排江景豪华别墅来出租,价高者得,让他们可以尽情享受一掷千金的快/感。

  第63章 陌生

  相较于五户一排的制式宅院, 邱五爷对整个温泉山房的设计就要特别得多。

  挖出温泉的地方在半山上, 邱五爷就以这里为顶点,在这里设计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 作为观景聚会所用,而后从小楼以下设计了二十套院子。每五几套院子又形成一个小的区域, 四个区域中间以道路间隔。

  这样一来,等于才占去了一半的山峰,从山腰往山顶这部分则保留了大部分的林地,只修建出几条道路通往山顶,沿路亭台楼阁不断,供士子们平日里行吟唱和、登高望远。

  至于山北,因为是背阴面, 并不适合营建房屋,所以邱五爷没动。

  这一回绘制图纸,邱五爷就不像上次给周敏设计齐家山那样,只远远看一眼就动手, 而是自己亲自去那片山上考察了数次, 将各种地形都了然于心之后,才开始设计。图纸赶在腊月之前画出来,他便立刻送过来给周敏和唐一彦看。若没有问题, 明年开春就可以按照图纸动工了。

  唐一彦凑过来看了一眼, 见有大片地方空着,便笑着道,“这方案好则好矣, 就是弄了半天,这汤池全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咱们自己倒不得享受了。”

  说着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道,“这山上既然挖出了温泉,想来不光是这一处。回头让人好好探探,若挖出新的泉眼,咱们便在那里建几间房子圈了自用如何?”

  “若真的能找到新的泉眼,就依你有何妨?”邱五爷道。

  周敏也笑着点头,“到时候咱们就都承你的情了,我还没泡过汤池呢。”

  大抵是受了鼓励,这大冷天儿的,唐一彦还真的带着人上山去转悠了几日,后来下了一场小雪,这才罢了。

  周敏看过舆图,已经知道万山村所在的征州府,地偏西南,又有群山环绕,所以气候较为温暖,冬日虽然也有降雪,但河流却很难如北方一般封冻。

  不过河流不冻结,并不意味着就能行船。因为冬日气温尝尝低于零度,所以河面通常都会有少量浮冰,也即实验室里经常提到,周敏也非常熟悉的“冰水混合物”。

  这种散碎浮冰,看上去毫无威胁。但须知一只小鸟在天空与飞机相撞便会引发空难,船只高速航行时被冰块撞击,也会造成磨损与阻碍,难以前行。素衣哦因为担忧再冷下去河面会封冻,难以行船,邱五爷和唐一彦便收拾东西,回转府城过年去了。

  这样一来,周敏就算是又闲下来了。

  她最近有些心浮气躁。

  好像也不是为什么事,就是莫名的心里不安宁。周敏猜想可能是因为太闲了,索性去帮着安氏置办年货。齐家今时不同往日,要置办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好在安氏都是做惯了的,十分拿手,见周敏要过来帮忙,还撵她,“你别过来给我添乱子,若是闲着没事,回你那边去看看书,写写字不好么?”

  周敏道,“从前我也帮着娘做过,怎么就成了添乱了?”

  安氏摇头道,“你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想头,不过也就是图个新鲜了,真让你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是咱们自家人吃,让人看了都怕要笑话。”

  周敏不忿,虽然她的手艺是比较生疏,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安氏见她不服,笑着指了案板上切好的萝卜丝道,“看你切的这个,究竟是萝卜丝还是萝卜条?只看你学女红那么多年,也还是针脚不齐的样子,你这手上功夫我也就不指望了。只是往后……”

  说到这里,她不由怔了怔,安静了下去。

  周敏回过头去,便听见安氏问,“石头说是过年就回,却不知到底哪一天才能回来?总不成真要等到大年夜吧?”

  周敏手上的动作一顿,好像忽然找到了这段时间自己坐立不安的根源。

  石头要回来了。

  按理说,这是好事,周敏应该觉得高兴才是。但不知道为什么,周敏心里就是忍不住有些忐忑。这种感觉有点儿类似近乡情怯,但是又不尽相同。

  周敏想来想去,觉得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石头离家一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是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之中,别说一年,就是三年五年,或许也感觉不出太大的变化,但石头这一去,接触的却都是从前所难以接触到的东西,满眼新鲜的人和事,变化自然很大。

  漫说是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周敏生活的那个世界,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不少,但村子里的姑娘小伙们出去一年,回来之后也必定是大变样。

  这些变化,有的是好的,毕竟增广了见识之后,眼界也会跟着变宽,待人接物与对事的态度都会大不相同;但也有不好的,毕竟浮华迷眼,沉迷于灯红酒绿紫醉金迷之中,自然再难保持淳朴的秉性。

  石头会是哪一种,周敏也说不好。

  因为他这种变化,并不在她的掌控之中。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后续影响,自然也就很难为周敏所掌控。

  她心里隐隐觉得烦躁的,不是石头要回来了,而是他回来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变化,以及对周敏所熟悉的山村生活造成的影响。

  平心而论,这个时代虽然少了很多东西,但这几年周敏过得很开心。就像人总希望时光能够停留在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日子,她也希望身边的人永远都是自己所记得的那样,不愿意安定的生活生出任何变化。

  石头毕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呢,而是跟周敏关系密切的家人。

  但旋即周敏回过神来,又开始嗤笑自己。石头是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并不是她能够随意左右的。即使是从前,石头看上去对她言听计从,不也独立的做出了要离开家这样重大的决定吗?

  人生本来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变化甚至是必经的部分。

  周敏自己是见识过了很多东西,该经受的风浪也经受过了,所以愿意“洗去繁华归隐田园”,但她不能代表石头做出这种决定。

  何况……连面都还没见过,就断定石头一定会被外面的世界迷花眼,生出变化,本身就是对他的不信任。说到底,周敏自己也明白眼下这种生活,对普通人而言毫无吸引力。

  唐一彦和邱五爷能够耐得下心,住到万山村来,那是因为他们着眼的地方与普通人不同,对他们而言。眼前这些都是自己的事业。他们在绮罗丛中长大,享够了福所以想要实现自我价值,但更多人还停留在低层面的需求上。

  不过呢,其实她怎么想,对当下的局面而言没有什么用处。毕竟石头又不在眼前,不会知道她这些千回百转的心思,他要变成什么样子,应该早就成型了,不可能因为周敏的这些想法又发生转变。

  这样想着,周敏慢慢吐出一口气,朝安氏笑道,“想来不至于那么晚,应该会在大祭之前回来。”

  村里开祠堂大祭,一年只有一次,阖村——或者说所有齐姓的人家都会参与,动静很大,算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典礼,就连齐阿光这样出门做生意的,也会在那之前回来,石头他们应该也不会误了。

  安氏点头道,“是了,总要回来祭祀祖宗的。”

  周敏猜得一点不错。

  腊月二十五大祭,腊月二十二日,石头三人才终于回来。此时齐河上已经有了一层非常薄的浮冰,用眼睛几乎看不出来,要将手伸进去,才能摸得出来。那冰极薄,但却也有些韧度,须得用力捏才能碎成冰针冰碴。

  石头和阿明阿宏三个,就是撑着一条看上去很破旧的小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日子破冰而来。

  这两年黄金米的销售工作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如今整个征州府都铺开了摊子,正向着其他城市推进,因为有不少行商过来进货,所以征州府和高顺县都比往年更热闹几分。

  这种热闹,反应到万山村,就是即便腊月也仍然有人在地里忙碌。

  玉米掰下来之后,已经完全枯萎的植株还留在地里。这是上好的饲料,所以很快也会被人砍了扎成捆收回家,用来饲养牛羊等牲畜。来年春天需要大量使用畜力翻地的时候,这东西用铡刀铡碎了,拌上碎谷草和豆子、玉米面,就是牲畜最好的口粮。

  而砍下植株之后,地里就还剩下两尺左右的玉米杆子,光秃秃的杵在那里。这东西抓泥土,有它们在连犁地都不方便,所以得人工先除去。

  有那懒惰的,索性直接放一把火,连同衰草一起烧了,地翻过之后就是现成的肥料。只是这样难免残留一些根系,将来不好清理。也有精细的,一根一根□□抖干净泥土,堆在一起风干,再烧了做肥料。

  这是个精细活儿,更费工夫。所以直到腊月里,还有那勤快的人带着孩子在地里忙碌。

  就是他们第一个发现了远远行来的船只。

  自从唐家的船开走之后,这条河已经安静了大半个月的功夫,所以看到船只过来,自然有人仔细打量。待得认出船上的人,立刻有小孩起着哄,朝码头这边奔走,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叫。

  安氏被外头的声音吵得头疼,跑出去便听说是有船来了,连忙问周敏,“敏敏,说是有船来,是不是石头他们回来了?”

  “去看看!”周敏脸上也露出几分笑,“这会儿也没人会过来,应该是他们回来了。”

  一家人都坐不住,索性一起下了山,才刚刚靠近,便听见这里热闹得很,多是小孩子的吵闹声,似乎在分吃的,还有一道沙哑低沉的声音在喊,“别吵,排队,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