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69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69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有了名声,何愁东西卖不出去?何况他们的东西本来就很好。

  后面有那么多可以预见的好处,周敏当然不愿意轻易将温泉让出去,成为唐家或者邱家的私产,跟万山村再无关系。

  所以面对邱五爷和唐一彦的求购愿望,周敏只是道,“汤池的事可以容后再说,两位还是清点一下手头的流动资金,赶快将周围的山地多买下一些才是。”

  其实周敏也想买。土地嘛,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她更明白不能吃独食的道理,自己买下沿河两岸的土地,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再继续扩大,那就太惹人注目了。

  所以才要努力将面前这两位拉下水,到时候旁人一打听,周围的地都是属于他们三家的,不会怀疑齐家没有资格与唐邱并立,反而会觉得这只是个障眼法,自然就不会轻举妄动。

  而只要有一点喘息的时间,过个十几年,齐家自然就能够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到时候,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动的了。

  被周敏一提醒,两人都反应过来,唐一彦当即问,“周姑娘莫非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差不多。”周敏道,“两位之前说过要跟我合作的话,应该还算数吧?”

  “这是自然。周姑娘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相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应该信得过才是。”唐一彦催促道,“说完了你的计划,我才知道这地值不值得买啊!”

  周敏也不绕弯子,直接道,“我打算围绕汤池营造精舍,打造一个汤泉山房。这里的房子只租不售,至于客户群体……就暂时定位为苦读的士子吧。毕竟万山村还出产黄金米,同样是对读书人有好处的东西。”

  读书人的钱好挣,周敏是切实的体会过的。所以这次也打算从这里入手。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大户人家讲究自己营造山庄,对于租别墅估计没多少兴趣。而且这又不像后世,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别墅装修好了直接拎包入住就可以,这个时代的人出行,要将一整套家什都带上,还得带一群仆人伺候,她的精舍里可住不下。要建成唐家别院那么大的,整个山头也就能建两三栋,也很难租出去。

  “租给读书人,这想法倒是不错。”唐一彦点头道,“征州府是乡试所在地,每年都有不少附近州县的举子到这里来应考。通常也只是租住客栈,或是借住寺庙等地。这些人一者为扬名,二者也是想与同侪辈相互切磋,若有这么一个专门租给他们的地方,反倒省事了。只是,这一座山上最多营造十几座精舍,数量上怕是少了些。”

  周敏微微一笑,很想开口问,朋友你知道联排别墅吗?

  “我所说的精舍,不是寻常这等院子,而是……”周敏说着,提笔唰唰唰画了个简易的户型图,“如此几人共用一个院子,但屋子却是单门独户,设施齐全,既不妨碍交流,又不会互相打扰,最重要的是定价也不会太贵,如何?”

  邱五爷走过来看了看,道,“倒有些巧思,只是这样一来,倒浪费了这上好的汤泉。”

  “怎么会?”周敏道,“那么多士子云集于此,少不得举办个‘汤泉诗会’之类的活动,如果他们不举办,那就咱们掏钱来办,把声势弄大,不需几年,这汤泉山房必能成为征州士子们心目中的读书圣地。”

  “妙啊!这里既是读书圣地,本地所产的黄金米自然更不愁销路,连带其他东西只怕也身价倍增。我觉得这生意做得。”唐一彦看向邱五爷,“五哥你的意思呢?”

  邱五爷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着头,面上若有所思。唐一彦见状,不免急道,“我只是随口问问,你还当真要想?”

  “唐大哥别催,这种事总要让五爷想清楚。”周敏连忙道。

  邱五爷却忽然看向她,“你称呼一彦一声唐大哥,却只叫我五爷,莫不是与我生分了?”

  呃……周敏没想到他忽然转到这个话题,而且一个称呼又不代表什么,她只不过是叫习惯了而已,叫唐一彦,那也是他自己开的口。当下硬着头皮道,“邱……五哥?”

  邱五爷这才满意的点头,“我没有嫡亲的妹妹,堂妹们也都并不亲近。你既然叫我一声兄长,往后我自然也待你如妹妹一般。”

  这番话,才算是将他的心思表明了。想来之前唐六姑娘过来的目的,邱五爷也是心知肚明的。这件事将周敏牵扯进来,全是因为他,如今当面说了这番话,也算是彻底定下名分。既省了别人拿周敏做筏子,也算是了却此前提亲之事。

  估计他也察觉到了,周敏跟他相处时,表面上虽一如往常,实际上却也很注意避讳。

  倒是周敏听了这番话,有些不好意思,“那我就占五哥的便宜了。”

  唐一彦端着茶杯品了半晌,这会儿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道,“话说完了没有?这温泉山房的事,五哥你究竟应是不应?”

  “应自然是应的。”邱五爷道,“只是还想向你们讨个方便,这温泉山房的事,就让我来负责,如何?我痴长几岁,却身无长物,只有这园林营建上,因自己喜欢,多看了几本书,还算是有些心得。若能有机会将之实践,也不枉我这些年了。”

  “我当你绕了这么大个弯子是为什么呢?”唐一彦闻言不由调侃了一句,又道,“这种事我不擅长,你愿意接手,正求之不得呢!”

  周敏也笑道,“我反正只出这片地方入股,余下的事一概不管,这事不必问我。五哥你这妹妹认亏了,不过既已认下,现在就是想反悔也晚了。”

  邱五爷低头道了一杯茶,郑重的举杯道,“多谢成全,旁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以茶代酒,满饮此杯。”

  “等等!”唐一彦眼疾手快的把人拉住,“这样的喜事,怎么能以茶代酒?”说着转头看周敏,“周姑娘……不对,我也该改个口,叫一声敏敏了。敏敏,我记得你每年都酿得好酒,正当此时拿出来畅饮,可不能藏着掖着。”

  “唐大哥这么说了,我岂能小气?”周敏当即带着人回去搬了一坛酒过来。

  一边喝酒,一边就将温泉山房的章程给定下了。

  精舍的修建,只需就地取材即可,毕竟木材和石头这里都有,也省了从外头运来的麻烦。所以土地连同上面的这些材料,都算是周敏的投资,唐一彦和邱五爷则各出一千两银子做本钱,每人占三成股份,剩下的一成,因为邱五爷负责具体的规划营建以及后续管理,所以也给他。

  如果是富贵人家营建一座极尽富丽的园子,两千两银子自然不够做什么的,毕竟光是往园子里移植的各种名品花草树木,就不止这些钱了。但他们要做的是租给士子们的精舍,不需要太华丽,大部分材料又能直接取用,两千两已经足够。毕竟成本太高,租金自然就要涨,不太妥当。

  不到一百两的土地转头价钱就增加了十倍,周敏自然很高兴。

  而唐一彦和邱五爷,则已经开始盘算着将旁边的山买下之后用来做什么了。

  不过提到买下周围的山,唐一彦有些迟疑,“我的私房不多,黄金米和这温泉山房就差不多用尽了,剩下的要留着以防万一,毕竟我还有一家子人要养。如此一来,只怕力有未逮。邱五哥应该行有余力,不知打算做点儿什么?”

  邱五爷微微一笑,“我打算在旁边建一座书院。”

  唐一彦闻言,忍不住砸了一下桌子,“对啊!若是这里有一座书院,慕名前来的文人士子自然更多,咱们的精舍要租出去也就容易了。——我怎么就没想到?”

  邱五爷谦虚道,“只是取巧而已,到时候或许还要请你们家帮忙。”

  “你是说儒师?”唐一彦点头道,“征州府的书院加起来总有十座八座,但没有一家名声特别响亮的,说到底,是因为请不来名士大儒讲学。不过这也正是咱们的机会,若能请到一两位大儒在书院坐镇,只怕不单是征州,附近几个府的学子都会闻风而至。”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怔,才抬手指着邱五爷道,“好啊,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我七叔如今的确是赋闲在家,但你应该知道,他心心念念要编一本书,哪有空理会这些俗事?”

  “这有什么关系?”周敏道,“编书要的正是清净,住到这里来不是正好?到时候请他出任书院的名誉山长,一个月讲一两次课,就当做是休息散心了,想必不难。”

  “这……”唐一彦还真有些意动,“我可以回去说说看,能不能成不敢保证。”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邱五爷朝他举了举杯,“何况书院要建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再慢慢想办法便是。”

  喝完了这顿酒,众人便又忙碌开了。

  这几年万山村的变化实在是太大,村里的百姓们一开始还会惊疑不安,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但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而且还从中得到不少好处,对这些变化竟是乐见其成。

  所以听说这里又要动土,便有不少人主动上门来询问是否要人帮忙。反正秋收已经过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多赚一笔,今年的年夜饭自然更加丰盛。

  在本地募工,花费自然比从城里请人要低许多。对于这种热情,周敏自然非常欢迎。

  她带着村民们的殷切希望,来到了邱家别院。

  院子里安安静静,众人各司其职,竟是半点声音都没发出来。见她来了,便有人迎上来,请她去内堂坐。片刻后,瑞声才从外头进来,对她道,“周姑娘,我们爷这两天都关在书房里忙,连饭菜都是送过去用,不叫人打扰,只怕没空见你。”

  这是邱五爷身体好了之后独力承担的第一件大事,自然很用心。所以周敏听说他这几天一直在忙,也不意外。毕竟搞设计的忙起来都是天昏地暗不知时日,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她笑着道,“不是什么大事,五哥没空也不打紧,跟你说也是一样的。我只是想着在设计图出来之前,可以先把山上的地清理出来,材料备好。到时候有了图纸,便可直接开工了。”

  瑞声点头道,“这是正理,等我回了五爷,便将此事筹备起来。都是些闲杂琐事,在村里雇人即可,到时候还请周姑娘帮忙。”

  周敏一边点头,一边不自觉的多看了他几眼。

  以前邱五爷的身体不好,瑞声跟在他身边,就跟个隐形人似的,半点存在感都没有。现在邱五爷打算做点儿事了,周敏发现瑞声身上的气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没有存在感的从者,而更像是个大管家了。

  要不说世家底蕴深厚,这样一个人才,就放在邱五爷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如果他的身体始终没有好起来,那瑞声再多才能也只得埋没了。

  不过看瑞声的样子,似乎也不大在意这些。

  从别院出来,周敏正要回家去,往码头那边一看,却正好见有船只靠岸。想着唐一彦这次回去还肩负了去请他七叔出山的使命,便转了个方向,下山往那边去。

  从永嘉十年,齐家就开始打理这篇山坡,到现在已有快四年的时间,就连两旁的行道树,也都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这条大路上种的是桂树,这个时节桂花还未完全过季,风一吹便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气。周敏这一路行来,只觉得自己身上似乎都跟着染了花香,就连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才下了山,果然远远看见唐一彦从船上下来,指挥众人搬运东西。

  周敏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唐一彦转头见了她,便笑道,“你来得巧,有你弟弟着人捎回来的书信。”

  “真的?”周敏闻言又惊又喜。

  知道行路艰难,所以她是没指望过什么家信的。反正不论去了哪里,到过年的时候,石头肯定会回来。但话虽如此,若是能够收到书信,自然更好。

  唐一彦从袖子里取出书信递给她,“生怕丢了,我亲自收着的,你看看是也不是?”

  周敏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迹,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点头道,“果然是石头的字。”又强压着拆信的冲动,对唐一彦道,“石头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家里两位长辈都深为惦记,既然有了信,我就先送回去了。”

  唐一彦看着她的视线里多了几分复杂,片刻后才哂然一笑,摆手道,“去吧。”

  周敏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态变化,点头致意之后,就转身快步往山上走去。走了一会儿,嫌速度太慢,索性小跑起来。

  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天气还并不冷。周敏跑了这么一路,额上不免见了几分汗意。安氏正在门口借着天光整理东西,见她这么急匆匆的跑回来,不由问,“这是怎么了?”

  “石头来信了!”周敏笑着道,“爹呢?”

  安氏惊得直接将手里的东西丢了出去,慌不迭的站起来,“可是真的?信里写了什么?”见她手里拿着信,便要伸手来接。但旋即又想起自己并不识字,有些期盼的看向周敏。

  周敏道,“还是等爹回来了一起看。”

  虽然石头走后齐老三一个字都没提过,但心里肯定也是担心的。既然有了消息,自然是全家人一起看,免得他觉得自己被撇开了。

  安氏点头,“对对对。”想了想又道,“你爹八成是在果园那边,我去叫他回来。”

  不一时两人匆匆赶回来,齐老三一伸手就从周敏手里将信接了过去,撕开封口,拿出书信打开看了起来。安氏虽然不识字,也挤在他身边跟着看。周敏不好意思去挤,只能站在一旁等着。

  好在齐老三很快就看完了,回过神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将信往周敏手里一塞,“咳……敏敏,你来念给你娘听。”

  周敏笑着接过信,一句句念了起来。

  这种不知道辗转了多少次才送来的信,自然也不可能写什么要紧的东西,所以信里在报了平安之后,又简单的写了写这一行的路线。原来跟唐家的商队分开之后,他们就一路去了江南。石头在信里说,那边的风物与这里大不同,他给大家都买了礼物。信的最后,让大家都别惦记他,过年时必定能回来团聚。

  再看落款,好么,这信居然是端午之后写的,竟直到如今才送回来。可见古代的书信传递之慢,真有什么要事,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等送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报平安已经足够。

  听完了信,安氏便道,“石头既然来了信,咱们也该写一封去,让他在外头保重自己,别挂心家里。”

  齐老三闻言笑着斥道,“这个时候送什么信?他端午的信送到这会儿,你这封信送到江南,说不准他都已经到家了。再说,他是在外头跑的人,说得定今天在哪里?或许早就已经离开江南了。这信送去了也没人收。”

  “是啊,不是说过年就回来了吗?也只有三四个月的功夫了。”周敏也跟着安抚道。

  这封信最后交给了安氏去收藏。

  等她喜滋滋的拿着信进了屋,齐老三才想起来问,“这信是谁送来的?”

  “唐大哥送来的。”周敏道,“想必是送到他们家铺子里,然后请他转交的。”毕竟送信的人不可能送到村里来。

  不过周敏相信,再过几年,书信应该就能直接送到万山村来了。

  不知道那时,石头是否还在外头?

  周敏承认,她答应放石头出去,也是藏了几分心思的。想着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好姑娘自然更多,年轻人头一回见,必定会沉迷其中。等石头开了眼界,那份心思或许就转开了。甚至有可能直接在外头遇上了心仪的女子,直接娶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现在真的看到了这种可能,她心里居然有些不是滋味。

  石头那封信里,虽然没写什么具体的内容,但字里行间对于外面的世界已经十分熟悉,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虽然知道他必定报喜不报忧,肯定也遇到过挫折为难,但凭他的聪明和能力,想来很快就能适应。

  周敏一方面为他的成长而高兴,另方面,又像是那些发现孩子长大后就会离开家的家长一样,满心的担忧与惆怅。

  她吓了一跳,连忙将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挥开,正好听见齐老三道,“那应该多些唐公子。他既然过来了,你挑着家里的东西,给他送点儿过去,总归是我们的心意。”

  “知道了。”周敏连忙答应道,“我正好有事过去找他,顺路就拿过去了。”

  “还是为温泉庄子的事?”齐老三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