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104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104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这……可有什么出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陶渊明的诗。”周敏道,“到时候把这两句也刻在书上,让人知道出处,印象想必会更深刻。”

  这些工匠们虽然做的都是最普通的工作,但真要说起来,文化水平也不低。毕竟虽然刻版并不需要认字,但那是民间小工坊的做法,这些工匠都是从宫中出来的,刻版要求精益求精,自然都是识文断字的,听到周敏这番话,都不由点头,称赞这个名字取得好。

  然后几位师傅拿了纸笔过来,没一会儿就绘出了好几种款识的样式,让周敏挑选。

  周敏选了一个比较有设计感和个性化的,“就是它吧。”顿了顿,又问,“雕版的时候,有没有办法将这个款识弄得复杂一些,不那么容易仿造呢?”

  “这个容易。”其中一位工匠道,“用阴阳刻便能做到,再在其中添减笔画,作为辨识之用,基本上很难仿冒。”

  所谓阴阳刻,指的是刻版的方式。

  正常的雕版是阳刻,也叫凸刻,是将除了文字之外的部分刮去,让文字凸出来,而后在上面刷墨,覆上纸张之后,便能够印出文字。但是也有特殊的刻版,将文字的部分刮去,留下空白的部分,然后在文字内部填墨刷印。因为文字是凹进去的,所以也叫凹刻或阴刻。

  阴阳刻,自然就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除非拿到版式,否则很难依样仿制。

  至于增减笔画,更是古代仿制仿冒的常用方法。

  定下了款识,周敏又跟几人一起将书名和封面的排版定了下来,务求美观大方。因为是正经的作品,所以也没用什么人物封面,省了一道功夫。

  最后,她还特意在封底加了一行小字:共赏斋出品,翻版必究。

  虽然未必有用,但态度要先表达出来。将来说不定可以从宣斌那里入手,推动盗版相关法律的成立。不过难度估计比改良水稻品种还要大,毕竟只要有利益在,资本家们才不会管合法不合法,这种事是即便几百上千年之后,也无法完全杜绝的。

  任重道远啊……

  设计方面的内容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是印刷了。这是工匠们的老本行,不需要周敏多嘴,所以她只需要等着就可以了。

  第一批印量是五百本,但因为印刷采用的是人工的方式,所以速度很慢,估计要印一段时间。周敏便琢磨着,是不是想办法改进一下印刷方式,至少铺纸和刷印的过程,完全可以使用机械替代,能够极大的提高印刷速度。

  这项很有前途的工作,她交给了挺有物理天赋的石头。毕竟论动手能力,十个自己捆起来都比不上石头,周敏还记得石头弄出风扇式抽水机时自己的惊艳,所以也很期待他再给自己一个惊喜。

  为此周敏还特意跟石头到作坊去考察了一整天,观察工人们印刷时的各种环节,好让他寻找灵感。

  石头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在观摩结束之后,便表示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出来这个东西,不过具体还是要尝试之后才知道。而且即便做出来,应该也需要人工操作。

  不过人工操作周敏也很满意了。毕竟在能够使用电能之前,所谓的自动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果然发明拯救世界,周敏再次琢磨着,是不是要把电给弄出来。可惜那点贫瘠的物理知识大部分都已经还给物理老师,剩下的只有零星常识,根本支撑不起这项理论研究。

  而且,这项研究还有很多前置条件,现在根本无法满足,比如金属的提炼。毕竟这还是个元素周期表都没有的时代,大部分金属还没有被发现,已经发现的提纯能力也十分堪忧。

  还是再等等吧……

  等眼前这些事情做得差不多了,自己有钱有闲,再去搞发明创造。

  手摇式印刷机的创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作坊这边当然不可能等。他们仍旧采用之前的印刷方式,大半个月之后,第一批五百本书终于印出来了。

  每位先生那里,周敏都送了五套。至于真正的作者,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就不赠送了。不过稿费周敏一早就已经发下去,没有任何耽搁。这主要也是为了鼓励学子们努力学习,争取让自己的文章被选中刊登。

  ——有了印刷作坊之后,图书馆抄书的工作势必要停止,那些贫寒士子也就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所以周敏也要给他们提供另一条路。虽然想走这条路,标准非常高。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时候与后世不同,读书人身份贵重,根本没有勤工俭学这种说法,就算周敏提供这类工作也不会有人来。

  剩下的书,周敏在图书馆单独开了一个房间出售。图书馆里也放了十套,供人借阅。

  对于所有的学子而言,能够免费看书的图书馆地位不言而喻,这套书又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放在这里卖,自然效果更好。有这样的优势,周敏当然不会放弃。反而到外面去开个铺子卖书才会显得很傻。

  场面也如周敏所想的一般火爆,在图书馆门口立起了一张宣传海报之后,一天的时间,四百多本书竟然就销售一空了!就连图书馆的十本,也是每天最早被借走的。

  虽然改良的印刷方式,几百篇文章只印了一本,周敏的定价也已经很低,但还是有人买不起,索性就买了纸笔来抄。

  不过图书馆已经出了新的公告,不再收手抄的书籍,他们也只能付纸墨的成本,抄完之后自己带回去看。当然,如果有人出价悬赏抄本,图书馆也不会阻止,小屋外的那块任务板也没有撤掉。

  当然,更多的人选择到共赏斋来询问,以后是否还会出售这本书。周敏念头一转,便决定将预售的方式拿过来用,让想要买这本书的人登记姓名和地址,再交一部分订金,等书印好之后,会有人送货上门。

  结果这种方式居然很受欢迎,很快竟又有了几百本的订单。很多人都订了不止一套,据说打算捎回去送人,毕竟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有条件到这里来的,大部分人还是会留在本乡学习。

  入学之后,多少都会结交几个知交好友,有了这样的好书,自然要送回去让他们也看看。

  毕竟,这可是四位先生点评过的文章。他们负责编纂的经典集注将来可能会成为科举场上的金科玉律,提前了解适应一下,没有坏处。

  就连四位先生,也说要订几本书,分送给子侄辈。

  当然,其中也一小部分学子,是因为书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所以要多买几本分送给亲朋好友,炫耀一番。

  销量火爆,可以算得上是开门红,周敏很满意,作坊那边的工人们也是干劲十足,加班加点的赶印新订单。毕竟有活儿干,说明他们这个印刷作坊已经走上了正轨,开始盈利。否则光是拿工钱不能挣钱,大家心里都不放心啊!

  说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慢,那是相对的。周敏这套书印完之后,很快就在整个征州风靡开来。而征州府的书商,也都第一时间被调动起来。他们嗅觉灵敏,在其他人只惊叹这本书的工艺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新的印刷方式会对整个市场造成的冲击。

  说来有趣,征州府文风不盛的结果,就是在印刷这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江南地区。所以这里的书商,绝大多数都与江南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最大的几家,更都是江南那边大书斋的分号。

  所以发现这件事之后,大家都默契的往那边传了消息,然后才聚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他们印的书我也看过,平心而论,的确是物美价廉。”致远斋的大掌柜沉声道,“若是读书人们看习惯了这种新书,自然会对现在市面上的书产生不满。”

  “这我们都知道,现在说的是咱们该怎么应对。”一个小书商苦着脸道,“咱们小家小业,就靠印几本书过活,若是这共赏斋再印别的书,岂不是没活路了?”

  “为今之计,只有咱们也用这种新的印法,才有一争之力。”赏乐轩的高掌柜道。

  其他人都点头称是,心中却不免腹诽。若有这样的印书法,谁还在这里磨嘴皮子,早回家去刻新的版,开始印书了!毕竟作坊关一天就损失一天的钱,他们现在不敢再印书,那每天的损失简直难以估量啊!

  小书商们都将期待的视线投向几位大书商,毕竟他们是没有实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的,只能期盼大的书坊能够破解这新的印刷法,然后他们也跟着喝点儿汤了。

  大掌柜们面上沉稳,其实心里也在骂娘。他们要是有这样的技术,早就自己用了,又怎么可能等到现在拿出来造福众人?

  至于破解……这事若这么容易,那他们几家早就倒闭了。毕竟他们谁没有一点儿自己压箱底的绝活儿?不是这样,生意也不可能做得那么大。这一次实在是周敏的动静太大,否则根本不可能惊动这些大佛。

  “事情终归是要解决的。”一个小书商发了狠,道,“你们几位说怎么办,咱们都跟着。就是要去砸了这共赏斋,我也没有二话!”

  “胡说八道,你知道这共赏斋是什么来头?”有人道。

  那小书商不忿,“咱们这么多人打上门去,我就不信他有通天的能耐!”

  “实话告诉你,人家还真就能通天!”高掌柜苦笑道,“你道这么个籍籍无名的书坊,为何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这共赏斋的工匠,那是从京里请出来的!他们原本挂在内府名下,专为皇家印书,你说有多大能耐?”

  见众人面上都露出几分怀疑的神色,何掌柜摇头道,“高兄何必与他们掰扯?若是不信,自己去打听便是。昌平侯去岁到征州来的消息,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那难道就任由他们这么欺负人?”又有人问。

  “对啊,明的不能来,还可以来暗的嘛!我就不信那共赏斋就是铁板一块,只要能撬开一点,漏点儿消息出来,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就是事后追究起来,法不责众,还能怎的?”一个书商忽然道。

  众人都觉得这主意好,几位大掌柜对视一眼,便决定姑且一试,立刻就找了个面生的人,带上重金前去万山新村。

  周敏没有急着开始印其他的书,就是在等外界的反应。

  她倒是不担心那些书商能做什么,真正让周敏担忧的,却是作坊内部。这些人来到这里的时间不长,自然也不可能都跟她一条心,其中是不是会有人对外出卖作坊里的机密,周敏根本拿不准。

  庆幸的是,等来等去,她没有等到外面新法印刷的书籍满大街都是,而是等来了一位师傅的检举。

  印刷作坊里的大事,周敏一向是只跟几位大师傅商量的,具体的事情,就由他们再安排下去。所以普通的工人,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机密。或许他们能够把版卖出去,但墨的配方却只掌握在几位大师傅的手里。

  但是秦师傅手下却有两个徒弟,都很得看重,秦师傅年纪大了,徒弟眼看要出师,自然要多加提点,很多事都让他们去做。于是这两人也就被对方选做了突破口,通过一个工人,跟秦师傅的小徒弟搭上了话。

  不过小徒弟对秦师傅当成父亲一般敬重,所以没有受人挑拨,反倒将事情告知了秦师傅。

  而秦师傅当即带着小徒弟到了周敏面前,让他将一切都说出来,没有半点遮掩的意思。

  按照秦师傅的说法,他年纪大了,本来就该退下来养老,当初昌平侯要一批印刷匠人,他是主动报名的,就是想离开宫中,到外头来养老。他对齐家山的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周敏这个东家也仁义,他们更不能因为钱就做出对不起东家的事。

  这个结果出乎预料,但周敏很高兴,毕竟这也是她期望看到的结果。

  在一系列的安抚和许诺之后,周敏却又对两人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让他们收下钱,将核心工艺传出去。不过不要卖给一个人,而是多卖几个,越多越好,最好人尽皆知。

  秦师傅人老成精,很快领会到周敏的意图,满口答应,还表示会将所得的钱财拿出来,作为奖励。往后谁能再改进印刷工艺,就可以获得一笔奖金。

  周敏在考虑之后,同意了这个提议。

  征州府的书商们,虽然共同商议出了一个办法,还推举了一个人过来,却并没有就此消停,而是每家书坊都各自派了人过来,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独家的消息。

  听说秦师傅的小徒弟是个突破口,自然许多人都找上门来。于是他将这个消息卖了一遍又一遍,收到的钱财数目远超想象,弄得他都有些不安,不得不去对自家师父汇报了一遍。

  秦师傅很淡定,“相对于咱们的技术来说,这个数目还真不多。这些人不过欺你只是个工匠,所以不肯拿出太大的好处。”

  “这还不算大?”徒弟很吃惊。

  秦师傅道,“你啊,就是太年轻了,再过几年自然会明白。这些都是商人,你知道什么叫商人吗?那就是从不做赔本的买卖。低买高卖,那才是他们的本质。他们为什么要来找你?那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若是正大光明的登门找东家谈,就不是这个价了!”

  “那是什么价?”

  “嘿嘿!”秦师傅一笑,“我不知道他们会给什么价,但我若是东家,就要他们拿自己的拿手绝活儿来换!”

  说到这里,小徒弟自然没有不明白的。这拿手绝活都是各家吃饭的本事,多少钱也不换的那种。而现在,对方拿着钱来换共赏斋吃饭的技术,自然是价钱低了。

  他竖了竖大拇指,心服口服的道,“还是师父高!”

  秦师傅见他面上还有迟疑之色,便道,“还有什么要问,直接说吧。你那点儿小心思,我还能看不出来?”

  小徒弟挠了挠头,就直接道,“那我就直接问了,师父,东家明明让咱们自己把钱收了,你怎么又要捐出去做什么奖金?”

  “你真不懂?”秦师傅板起脸。

  小徒弟摇头,“我当然知道,这钱拿着烫手。毕竟也算不义之财,真拿了,只怕东家也不放心。但是……”

  “但是这么多钱,着实动人心,是不是?”秦师傅问。

  小徒弟迟疑的点头,虽然他最后把持住了,但中间也难免想过,直接拿了这笔钱,就算离开共赏斋,自己重新开一家作坊也够了。就这么捐出去,实在是让人心痛。

  秦师傅道,“你知道昌平侯挑人的时候,师父为什么要主动过来吗?”

  “师父不是说想颐养天年……”小徒弟道。

  “笨,那是说给外人听的!”秦师傅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懂我为什么要离开京城,又为什么愿意留在这里。我现在就告诉你,这位新东家能给咱们什么!咱们从京里出来的时候,那是换了籍的!”

  “什么?!”小徒弟震惊,“师父,你说的是真的?”

  “比真金还真!”秦师傅道,“咱们现在是奴籍,听着是不是比匠籍还不如?可你知不知道,一旦入了匠籍,莫说是你一辈子,你的儿子孙子……祖祖辈辈都是匠籍,只能学这门手艺,没有别的可能。但是现在,你只要好好干,几十年后,求一求东家,给你儿子或者孙子脱了籍,几代之后,他们无论种田经商还是读书科举,都没有阻碍了。”

  听到自家师父描绘的前景如此美好,小徒弟反而冷静下来了。因为他总算知道秦师傅真正的顾虑了,既然是奴籍,若真的带着这些钱离开,那就是逃奴了,官府抓住都可以打死不论的那种。

  而且,这位东家既然有本事让昌平侯给他们换籍,那自然是手眼通天,能逃到哪儿去?

  难怪东家半分都不担心他们会见财起意。

  “再说,”秦师傅又道,“咱们忠心,东家难道看不见?这些钱不能拿,我捐出去了,难道东家不会再赏?”

  “原来如此!”小徒弟十分惭愧,“师父你说得对,我心眼儿不大,就不该算计这些事。往后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手里的事,别去想这些了。”

  “你还是不懂。”秦师傅摇头,“难道你真以为东家印了那套书,真的不知道会有人想来谋算这种新的印刷方式?你说这件事的时候,她可是半点都不吃惊。”

  “这是……东家的考验?”小徒弟迟疑的问,心里却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

  他再次确定,自己的确不是弄这些阴谋诡计的材料,东家之所以是东家,果然也是有道理的。想要跟她耍心眼,只怕几个自己都不够。幸而有师父指点,否则自己说不准哪一步行差踏错,莫说自己的前程,全家人都跟着毁了。

  周敏并不知道在秦师傅的帮助下,她已经在某个工匠心里烙下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在短暂的酝酿之后就在私底下传遍了整个作坊,让所有工匠对她肃然起敬。这会儿,她的确正在琢磨着该怎么赏秦师傅师徒。

  捐出来的那些钱算是“赃款”,跟奖励一定要分开。这一点秦师傅很清楚,所以主动捐出来了,所以她的赏也不能太廉价,就算不能跟这些钱等值,至少也该是能打动人的东西,免得其他知情人看了寒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