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 第13章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第13章

作者:十一碗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5:01 来源:免费小说

  黛玉心下叹息,捏了捏她的手心儿:“不妨,倘或你实在不便,我叫人送你几本诗集册子,也是我一份心。”

  香菱一时感念,偷偷的饮着泪:“我知道你为我好。若我没被作践死,但求还能多见你几面。”

  说的黛玉的眼圈也跟着红了,紧紧拉着她的手劝慰:“好日子还长,你从前常说我多心,现在怎么也学了坏样?好生保重,得空了我还要考校你的功课。”

  两人依依不舍分别了,紫鹃磨蹭着趋上前来,犹豫了一下方说道:“姑娘,春晓姑娘把人都打了,再闹得这般大岂不是给老太太没脸?”

  黛玉见说,禁不得微微冷嗤:“虽是旧主,你也太小心了。人家都拿咱们的里子搁在地上踩了,我还顾忌着谁的脸?”

  这是黛玉头一回说的重话,紫鹃早已愣在原地,惟觉那双黑瞳清亮,逼视得人无所遁形,反倒不知如何作答。

  春晓同样不喜她如此迟疑,鼻孔里哧哧两声,便接口道:“紫鹃姑娘好生想想,夫人是正一品的亲王妃,这阖府上下原该碰头行礼的。不过自持着亲戚身份,瞧王妃也不去计较,没个正经规矩倒叫人笑话,难道还敢挑咱们廉王府的差错?”

  一席话讲得紫鹃面红耳赤的,脸上越发下不来,满心委屈又不敢露出来,也哽住声了,两手只管搅弄衣带。

  原来,她伏侍了黛玉这么些年,仗着往日情分嘴里没个避忌,又因贾府中陪嫁丫鬟当妾室原是惯例,多少对水澜的喜好留心,只是水澜半点意思全无,对她尚不及秋晚、春晓两位亲和,才渐次歇了心。

  黛玉亦察觉其意,且都看在眼里,此番她不先护主,反而出语助贾家,但毕竟两人曾算得相依为命,故借此厉言作警醒之效。

  可巧凤姐从上房过来代送一送,听见前面一片吵扰声,忙问何事。丰儿这边回禀了,又急惊风似的卷过来,拉着黛玉安抚:“王妃娘娘别生气,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没脸娼|妇,再不值当为这个烦心。”

  黛玉见凤姐儿这般,脸色稍霁,不禁叹道:“府上到底万事有嫂子在张罗,不知给老太太和太太们省了多少心。”

  一句未完,凤姐见这话活动了,眼珠子转了转,连忙陪笑说:“王妃好容易来一回,不如去我屋里坐会儿。”一面拉着走,一面又叫丰儿:“吩咐平儿烫一壶酒,再预备几个小菜。”

  行至院中,平儿与众丫鬟参见毕,献上茶果来。黛玉与凤姐进里间小炕上吃茶,其余人去外间自便。那凤姐惯会说话,只问黛玉近来家务等事,尽量说些玩话儿活跃气氛。

  黛玉无心在饮食上,口内答应着,谈讲些这一个绣的好,那一个扎的精,凤姐想起旧时还收着几个花样子,便要开匣找出来送给她留着玩。

  凤姐正在翻找,黛玉的眼睛往一堆零落的东西上一溜,无意间瞅见樟木匣里露出一条绢子的小角,便打趣道:“好嫂子,也不把送给琏二哥哥的东西藏好,这么明晃晃的搁着,算怎么回事呢?”

  凤姐愕然的回头,从匣子里一把揪出来,展开一看,竟是一条拴着荷包的手绢,荷包上还绣了一幅鸳鸯戏水的图画。

  这绣工绝不是家中的,凤姐登时气得脸都黄了,将帕子狠狠的摔在地上,踩了两脚,骂道:“我说这些日子都在外头跑,原来又是弄些混账玩意!”

  黛玉会意,心中自忖道:定是琏二哥又在外浪荡偷腥,但东西居然会藏在这屋子里,看来是内里有人捣鬼了。

  值这当口,凤姐厉声要叫平儿,却被黛玉拦住了,只听说道:“嫂子现在气头上,事情还未清楚。这屋子平常除了哥哥和嫂子,还有谁来得多?琏二哥哥保不齐有些东西,肯叫别人搜着?就是一时忘了,怕是有人替遮盖。”

  “除了我们还有谁,又不会是……”凤姐人精儿一般,猛地醒悟过来,即刻停住不说了,面青眼红的指着门边:“我这是养了一条咬主子的狗呢!”

  见凤姐气色早不成气色,黛玉笑了一笑,反问:“嫂子也说糊涂话了,平儿姐姐总归是嫂子的人,当务之急还是该找了祸根,那能让琏二哥被外头笼络去?”

  凤姐虽越想越恼,但黛玉的话未尝没道理。平儿原是自己的人,先将外头的小娼|妇寻出来,再乘他疏远之时摆布了,多早晚都叫人死在手里,也就好处了。

  既拿定主意,凤姐颜色反好了些许,一边攥住黛玉的手:“我今儿逞脸,还叫王妃一声妹妹。妹妹老远来一次,不说殷勤招待,倒让你心里不自在,又看了一回笑话,嫂子实在臊得慌,恨不得有条缝儿钻去。”

  算来与凤姐相处也有十载,黛玉知其平生逞强斗智,好排场面子,不等说完便笑道:“赵姨娘的事与嫂子不相干,虽说我是亲戚家,却在府里过活了这么些年,虽有老太太在,嫂子素日的好岂能不惦记?只是冷眼旁观下来,有几句话与嫂子说,不知嫂子可愿听一听?”

  凤姐知道黛玉当姑娘时心里嘴里都来得,但从不肯多说多行,言语又谨慎,如今听她有两句话嘱咐,也有出人意料之感,忙道:“妹妹请说。”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对滴翠亭绝壁不陌生。特别安排在此处因为作者君曾想,如果扑蝶遇到有人说话的是黛玉,又会怎样?这一段对于宝钗的心理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我想如果套用在黛玉身上,大概就是八个字:正大光明,简单粗暴!

  第25章 第二十四回

  因凤姐的脾气硬来使不得,黛玉想了一想,见无人方说道:“嫂子智者千虑,家中大小事务都包揽着,一则嫂子是个能干人不必多说,二则旁人也不中用。但到底风口浪尖上走,说句刻薄的话,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你的,连琏二哥哥都比嫂子倒退了一射之地,要说心中没个记恨,谁信?”

  话音刚落,凤姐两眼只管瞅着她,发了半日的怔,更有两声长叹:“我说的果然不错,你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我如今是骑上老虎难下了,一些话存在心里也烂透。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大小事都依照老祖宗的规矩,一年进的产业却不及先时多,进项一日日的减,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停了片刻,又向她苦笑道:“我是个十分要强人,底下的婆子媳妇哪个是好相与的,笑里藏刀防范还来不及。我不脸酸心硬起来,唯恐遗笑于人。况且妹妹也知道,那些老妈妈的脸面比谁都大,纵得太没规矩,但都是老太太手里的人,谁肯动呢?太太和大奶奶又都是个佛爷,你看我病的这个样儿,可还有人出头料理?”

  凤姐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添了心酸,不禁流下泪来:“可怜我那个哥儿还未成形便没了,肚子又不争气,那里都在背后奚落,等着看我笑话呢。”

  一席话让黛玉也跟着泛起涩意,一面劝慰:“好端端的,我又不是来怄嫂子生气。平儿的事,嫂子依旧搁在肚皮里,琏二哥那头还留心着,以嫂子的手段,迟早寻的出破绽。”

  听如此说,凤姐忙擦了擦泪,掀唇儿笑了:“妹妹劝我那些好话,我何尝不懂,心里竟大感激你才是。你是有大造化的,如今当了王妃,听嫂子一句俗话,咱们女儿家指望不上男人,还是要有个儿子傍身,将来才不孤不独。”

  黛玉也不言语,止不住往自己身上想,也不知将来会否与水澜这般不堪。倘或真有这一日,依她的脾气,又那里能忍气吞声?但她私心里总以为,水澜应不至于如此。

  二人彼此又叮咛一番,见天色不早,黛玉便抽身去了,凤姐送至垂花门外方回来。

  那凤姐到房里,自伏在枕上出了一会神,将黛玉所言颠来倒去的思索,念及素日里众人对平儿一片颂扬之声,反于自个儿鼻子眼儿全不是,气血两亏不得好,说来是为太太当臂膀,一时不防真有事,恐怕也不中用,暗地又落了一回泪。

  现今看来,还不如紧溜之中该退步,回头看看。趁着间隙,一桩事将外头的狐媚子料理了,二件便是将身子保养好,毕竟像她对林丫头所说的,还得有个儿子腰杆子才硬。

  转念想到初嫁时,与贾琏虽偶有拌嘴,倒有无限恩爱,他对自己也算言听计从。是不是真像林丫头讲的,自己太过刚强的原故,无意折损了他的男儿面子?

  说着,一壁叹气,一壁摸着平坦的小腹,心道:这里何时才能有个哥儿呢?

  话分两头,却讲水澜见黛玉回到王府,气色有些个不善,遂问春晓缘故。

  春晓忙不迭将事一五一十的告诉,水澜每听一句面色便寒了一分,末了说:“我的不是,不该才给夫人配四个丫头,明儿再去选几个会武的调养,遇到就直接堵嘴捆了。”

  如今再说黛玉胸有块垒,也不愿闷在房内,等旁人去远了才过树穿花,在一片醉花柳荫之间煞住脚,低头看见各色落红铺了一地,因怆然诵道:“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全因赵姨娘说水澜好男风一事令黛玉错疑,当下见残花掩埋再勾起愁思,口内便随意吟了两句,不道另一边的人在山坡听到了,反长叹一声:“你本不爱李义山的诗,今天会念出来,想必心里是极不痛快了。”

  听到有人声气,黛玉举目一望,见是水澜踱步过来,忙换了一副好容颜,勉强笑了:“王爷怎知我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书房里旁人的诗集你都翻了,唯独李义山的积了灰。”水澜看着黛玉半晌不语,忽而抬手抚过她的腮边,满面的温存之色:“究竟什么事让夫人不痛快,说出来好排解,闷在心里更不好。”

  黛玉本不欲点破,但迟疑了一下,还是轻声说:“贾府的事情,料想春晓一定会回报。我不是为了旁的没意思,那也太肯气了些,只是有一番不好的言论。”

  “什么言论?”水澜只管瞅着眼前的人,眉眼格外秀洁:“会让夫人心里不自在的话,大约挺严重了。”

  “就是他们说你街知巷闻的……”黛玉刚说了半句,不觉红了脸低下头,又咽住不往下说了。

  水澜先怔了一怔,随即省转过来,方朗声大笑道:“好男风?哈哈,那夫人觉得我有此癖好么?”

  黛玉同样愣了,嘴里咕咕哝哝的:“我怎地知道?”

  水澜忽然心头一动,佯装替她拂去肩头的花瓣,不露声色的将人拥进了怀里:“幸好你问我了,还算给了个分辨的机会。夫人也知道我从前的境遇,不装得不堪些,哪能让人放下警惕?我又不爱伪作那狂蜂浪蝶,引得一些庸脂俗粉的近身,只好自个儿放出风声去,挡了不少烦心事,谁知倒让你悬心了。”

  黛玉仰起脸,见他似笑非笑的挑起眉梢,眼眸比平日更幽深,耳根又烫得泛红:“原不该多嘴问出来,但憋在心里成了疑难,我又不肯不信你,所以……”

  虽然黛玉一直敏感多心,倒不是个爱猜忌的人,但是本朝向来男风盛行,不以和同性公然狎眠为讳,正所谓风流相放,唯色是尚。

  不仅如此,一般大户之家都以蓄养娈童优伶作为地位的象征,贾府中也时常有眉清目秀的小厮伺候主子的,连她们这些闺阁女儿亦有耳闻,况且水澜外相殊美,俊雅亲和,难免令人有所隐绰的设想。

  “我知道。”水澜抿了一下唇,握住她秀小如软玉的手掌,在耳边低软而坦荡的说:“依夫人的性子,今儿能直接问,我很高兴。”

  黛玉似也习惯了这份的亲昵,在他看不见的角度牵了牵嘴角,舒了一口气:“你不怪我疑心便好。你既如此坦荡,我却心有别虑,反觉可愧。”

  水澜仗着身量高,揉了揉她的头,笑道:“没有的事。对了,那一株琼花我已经让人栽种在寒碧堂亭前,又立了一个花冢子,我看你既喜欢这锦重重的落红,以后陪你一道收拾。”

  黛玉听了,喜不自禁,忙道:“我本盘算着在犄角儿立一个,偏有事忘了,不料王爷却惦记着。”

  正说着一阵风吹过来,树上的花瓣吹下一大斗来,落得两人满头满肩俱是花片。黛玉小心翼翼的抖将下来,水澜撩起袍子将花儿兜住,来至花冢,掩埋在土里。

  黛玉蹲在花冢前,将花片都收拾在绢袋里,水澜站在她身后瞅了良久,忽而笑了一笑,说:“你爱理花,我擅酿酒。酌酒葬花,倒本是一对儿。”

  黛玉听见,不觉带腮连耳的绯红了,一回身娇啐了一口:“呸,谁跟你这酒鬼一对儿的!”

  水澜仍旧俊眸含笑,反问道:“古人云‘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鲜’,夫人容色如花,我又姓水,这还不是一对?”

  黛玉暗暗思量,却不无道理,也跟着一块儿笑了:“别贫嘴了,正经快把花儿埋了罢,替我将花帚取过来。”

  两人一个递花锄花帚,一个扫了装起来,片片的落花乱飞在身畔,竟也生出了些微的安然若素之感,叫人不忍惊扰。

  作者有话要说: 红楼里最唯美的场景就是黛玉葬花了,写着写着就要放一块小甜饼,大家都甜一甜(?﹃?)

  第26章 第二十五回

  话说秋闱时节,正值丹桂香飘,黛玉一大早醒来,只见几个丫头在那里打扫院子,都插花戴柳的,便纳闷道:“看着眼生得很,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人?”

  雪雁正舀了洗脸水进来,笑了两声:“王爷让春晓姑娘挑的来的人,讲以后都拨给王妃使。”

  黛玉点点头,一边向镜中梳妆,一抬头见紫鹃张了张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只当她为了前日贾府的事不快,也不理论。

  刚要制胭脂膏子,忽听的窗外低声的唤道:“夫人甭忙活,替换一身利落的男装,外头有新鲜的好玩儿的,带你出去。”

  黛玉在窗眼内望外一看,果见水澜站在窗下,笑吟吟的瞅着她:“今个是放榜的日子,城门那里有状元巡街和跳魁星的大戏,很热闹呢。”

  因曾听奶妈提起林公高中探花的盛况,黛玉顿时来了兴致,便让人除去红妆,拿了袍服更换,登上一双厚底的黑靴子,疾忙要出去了。

  水澜笑着拦下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袱,装着七八个白瓷圆钵,里面盛的是花花绿绿的膏体,还有一些刷子画笔等。黛玉凑在鼻子下嗅了两口,却是一丝气味都无,不由诧异问是何物。

  水澜笑而不答,仔细端详了黛玉一阵,慢慢的描摹着她细致的五官轮廓,说道:“劳烦夫人阖上眼。”

  二人离得极近,连他微扇的睫毛都数得清,黛玉不觉粉面含羞,一面依言闭上眼睛,一面又问:“到底作什么呢?”

  他也不答话,唯有气息在脸上拂动,黛玉有些紧张的咬了咬嘴唇。谁知下一刻,额头上猝不及防印了一片的湿软,她忙睁开眼,只见水澜已退回原地,正砸着嘴儿,嘻嘻的笑道:“不做什么,偷香而已。”

  黛玉一半是羞一半是气,登时竖起了两道蛾眉,指着他骂道:“又诓我!昨儿骗我多吃了一盏汤,前儿个骗我插了一头花,整日里没的正经,倒拿人当个消遣。”

  水澜见她恼了更忍俊不禁,从善如流的接道:“别人我都不惜的骗,就只爱欺负你。”

  说着,手执起笔刷蘸了粉末往她脸上调弄,再拿出一团半透明的胶块,取过一点在掌心溶化开,分别按在额角、鼻梁、下颌等处,指尖轻巧而冰凉的游走,玉颊又渐渐罩上红晕。

  忙活了好一会,黛玉耐不住偷偷启眼,铜镜里却是一张全然陌生的脸皮,吃惊的转过头:“这是?”

  水澜将她的发辫散开,一手挑起来细致的梳理,解释道:“我想着每次带你出门,虽扮作小子但到底样貌太秀气了,我又舍不得叫别人瞧你,就向李公子讨教了这一手功夫。”

  铜镜中的人被掩去了五六分的清丽,化作了细眉长目的普通儒生,尽管举止还带着浓重的书卷气质,但轮廓线条与之前迥然不同,并不易让人生疑。

  黛玉只觉得新鲜,在镜子前摩挲自照了许久,甚至揪了一下脸蛋,笑道:“王爷好巧的手,这么短的时间能乔装得如此,以后出门更便宜了。”

  状元御赐游街,是本朝一惯的传统。每年秋闱以廷试天下贡士,自黎明起应答策问,最终由今上于太和殿宣布,钦点一甲及第三名,传呼姓名,写入黄榜,张挂在龙门搭起的龙棚内。

  顺天府尹为状元插花、披红绸,率榜眼、探花二人骑上御赐的宝马,经过太和门、午门承天门直到大明门,走过天街,以示皇恩晃荡,民间称之为“金殿传胪”。

  此时,忽然一阵喜炮震天,欢声雷动,黛玉远远瞧见有三人足跨金鞍朱鬃马,在鼓乐御杖导引下,前呼后拥,旗鼓开路,遍街张灯结彩,百姓莫不引颈张望,欢天喜地。

  首当其冲的是两小儿所扮的狮子舞。只见那两个少年顶着一头镀金眼银贴齿的狮子,一摇三晃,长须不断舞动,或而上下跳跃、或而奋力甩尾,露出四条小腿儿,略带诙谐。

  而后就是戴着夸大头饰的光脑袋和尚,颈上挂着大粒念珠,腰部束丝绦,身上的宽大僧衣一挥一甩。这“耍和尚”舞原本大约是宣扬佛法,也不知何时,竟变成了这般笑闹滑稽的模样。

  接下来的“跳魁星”舞吸引了一班青年书生,约摸是由于魁字在民间本就是科举高第的吉利意思。一个头戴褐色络腮胡子青面具、戴大耳环的人扮作“魁星”,右手执笔,左手提斗,曲腿而舞,一步一跳,耍着面具忽左忽右而行,边上一个扮作“魁星点斗”的小儿则是伴奏,寓意求取功名。

  因到处人山人海,水澜便将黛玉小心护在臂弯,可她个头毕竟太小,踮着脚依然看不真切,就有些着急的鼓起两腮。

  水澜看了,揽着腰将她整个人轻轻的托起,黛玉一愣之下立刻欢欣鼓舞,一双眼忍不住转来转去的,既是看人也是看景,满面的新奇之色。

  那水澜却不看别的,不动声色地观察自家夫人的神态举动,偶尔绽出一个轻笑,倒也饶有趣味。

  待高头白马走近,只见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俱穿大红蟒袍,头戴金花乌纱帽,一手勒住缰绳,时不时向地下众人挥手致意,正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气派。

  黛玉定睛向那脸上一认,领头的状元和跟随的探花郎何等眼熟,再转念细想了一会,方记起居然是曾在王府内见过的那两个白面儒生,由不得呆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