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 第12章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第12章

作者:十一碗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5:01 来源:免费小说

  湘云又写一首,果真比先前的更好,连孟嫤妤也看一句赞一句,旁人少不得虚应了一回,气氛瞬时热闹非凡,湘云仿佛众星拱月一般,更加春风得意。

  黛玉随众称颂,却看孟嫤妤身后的丫鬟皆露忿然,恐怕有横生枝节之患。忠靖侯夫人同样觉出不妥,即忙寻个由头叫湘云到亭外去了,想必另有提点敲打之语。

  湘云走后,孟夫人张罗着各位女眷们在水榭品茗漫聊,年轻一辈的带着丫鬟自在池子边,也有抚花弄蕊的,也有弄水喂鱼的,游玩消遣了一回。

  黛玉由紫鹃和春晓二人陪着,也赏玩了一会,忽而顶头看见史湘云的丫鬟翠缕匆匆来了。

  翠缕一见到黛玉,也顾不得行礼,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问:“王妃娘娘,可有看到我家姑娘?”

  黛玉听说,茫然的摇头:“你先稳住神,细细的讲,云姑娘在哪儿丢的?”

  原来,湘云被她婶娘教训后十分郁闷,翠缕劝了两句,湘云赌气扭头就走。翠缕只当她去外头自便,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儿,这才急了眼,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着。

  正纳闷,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往花圃里走,黛玉认出像是跟着孟嫤妤的丫鬟,又看她满面精乖的神气,便疑心有蹊跷。

  黛玉一面让翠缕别声张,悄悄的支会忠靖侯夫人一声,一面带紫鹃和春晓两人朝花圃那里寻找。

  三人寻了好多时,在一个山石僻处方找到湘云。她正醉卧于花圃中间,衣襟敞开半截,满头脸的红香散乱,被一群蝴蝶蜜蜂围着叮咬,露出的雪白膀子上已蛰出了两个小疔。

  黛玉三步并两步上前,命紫鹃和春晓将人扶起,竟沉甸甸的一时扶不住又倒下去,春晓恨得咬牙:“还大家子的闺秀呢,在外头做客不知检点些,光顾着出风头,失了体统!”

  黛玉摸了摸她烧得滚烫的脸,又推了两下,颦着眉道:“很不对劲。云丫头虽不胜酒力,也不至于睡得这般沉重,倒像是被下了药似的。”

  紫鹃和春晓都觉有理,当下拿大荷叶取了池水,用鲛帕拧湿了浇在她面上,从头飒飒的凉水泼来,湘云总算清醒,只觉四肢绵软,缓缓睁开杏眼,见了黛玉,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林姐姐,我怎么在这儿?”

  还没来得及答话,又听有众人往此处来,伴着唧唧喳喳的说话声:“夫人们快瞧,那忠靖侯的史大姑娘吃醉了,在花圃边上耍疯呢。”

  说完,引得一阵嗤笑。黛玉一低头,便见湘云歪头丧气的,想必心中也自悔莽撞。脚步声渐渐近了,湘云越发的焦急,一手扯着黛玉的袖子,泪珠都在眼眶子里打转,将坠不坠的。

  黛玉也犯难起来,目光不经意落在别处,见一堆半埋的洁白花瓣上,内心便有了主意,随口吟道:“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注释3】

  又上来搂着她,顺手遮掩了微敞的襟口,笑道:“云丫头别捞嘴,这一句方抵得过你刚才的‘曾向无双亭下醉’了罢。”

  说得湘云先是一愣,幸而她原也机敏,立刻喜得笑逐颜开,拍手接道:“我甘拜了,这一句只有琼花担得起,别人都不配。”

  一语未完,正巧众人都上来看时,见她俩一个立在香圃间,风姿如玉,一个坐在石墩子上,娇憨天真,正吟诗作对的雅趣儿,对望一阵倒都无话了。

  湘云暗暗感激黛玉,趁人不注意朝她睐着眼偷偷一笑,黛玉略握了下她的手心,算得回应。

  最后还是孟嫤妤打了圆场,冷声责备着那丫头:“没瞧清楚,就胡乱嚷些什么,姑娘们的声名可是随意拿来玩笑的?还不去向史姑娘赔罪,再领了板子思过。”

  话似对丫鬟说,她的眼睛却一径瞅着黛玉。黛玉自是感觉到了,但只管低着螓首,长睫半垂,盖住了所有的情绪。

  刚才那弄鬼儿的小丫头还躲在后头,又是吃惊,又是恨恼,听自家小姐如此发落,也并无分辨之语,不情不愿的给史湘云赔了礼,就退下去领罚。

  因着刚才这一出闹腾,众女多少扫了兴致,都有些意思倦懒的,胡乱应个景后,方一波的慢慢散了席。

  轮到黛玉告辞时,孟嫤妤亲自送出来,面带得体的微笑,别有深意道:“王妃妹妹才情超逸,方才两句咏花辞令不过小试牛刀,可叹愚姐没史家姑娘有福。”

  说着,身边的丫鬟捧出一个乌木刻丝的匣子,命递到黛玉跟前:“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还请笑纳。”

  黛玉举目一看,里头却是一朵花大如盘,柔润莹泽的琼花。黛玉伸手将琼花擎在掌上把玩,纤秀的指尖衬着鲜嫩的芳花,莹白得竟不分轩轾,忽而低低的说道:“孟姐姐说笑了,即使我确有一片私心,也不只偏着史家妹子,单问问伏侍小姐的人便清楚了。”

  孟嫤妤心里不知怎么的一动,由不得抬头看她一眼,似有所感,嘴角添了一抹更文雅的笑。

  彼时黛玉回到王府,这里水澜正在庭内候着,见她有些闷闷不乐,自然问起原由。黛玉想了一想,也该听他的看法,便将前因后果说了,末了问:“本不管这档子闲事也不相干,但我瞧着史姑娘那样儿,昔时咱们一同玩耍过,怎好见死不救?”

  水澜听见这话,不觉笑弯了眼:“既如此,夫人还作什么想头?”

  黛玉手托着香腮,倒踟蹰起来:“是有个原故,假设史姑娘惹出了这等丑祸,难道辅国公府的颜面不会受损么?只不过她在宴上得罪了主人家,论理我知道换做别人都该避忌,偏管不住自个儿的性子,才自悔自怨呢。”

  水澜虽然一笑置之,眉间似有些不以为然:“对与不对,心中自有一本账目,世上哪儿来的十全十美。有时越是瞻前顾后的,越是不能面面俱到,能做到无愧于心,我以为就好了。再者,孟小姐若为这一点子的琐事嗔恼于你们二人,还如何母仪天下?我瞧着应是不至于。”

  一席话,说的黛玉顿时气顺意平,点头笑叹:“还是王爷见识更高,想来是庸人自扰之。不过我看这朵琼花绝丽,就不知能不能养得活呢?”

  水澜盯着那朵琼花瞅了半天,认真道:“我倒认识两个懂花艺的先生们,赶明儿拿出去请教一番,在寒碧堂边上栽种上几株。待明年春末夏初的时节,咱们就能在琼花树下饮酒听风,赏花作诗,岂不和乐?”

  黛玉本不过随口一提,现在听他描绘的写意景象,不由动了神往之心,先喜的说:“这话是极。只是我的一句话,惹的王爷又一阵劳动。”

  正说着,忽见秋晚掀了帘子走上来,神情比不得往常,回禀道:“王爷,外头有贾府打发人来,说是他家老夫人突然醒了,想接王妃去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摘自胡仲弓《琼花》;【注释2】摘自刘学箕《琼花》;【注释3】摘自刘敞《琼花》

  这一章我思考了很久,圣母和善良的区别到底在哪里。遇到史湘云这样的情况,黛玉是不是应该当做没看见,不理不问?想到最后,黛玉和宝钗的区别又在哪里?但黛玉不是圣母,所以和男主才有后面的对话。这是作者君的一点纠结,如果宝宝们有别的看法,欢迎提出来(*^__^*)

  第23章 第二十二回

  黛玉听得,唬得一跳,忙问:“你说那个老夫人突然醒了?”

  秋晚失笑道:“荣国府那里还有两位老夫人呢?就是王妃的外祖母史太君。前日以为人都不中用了,连装裹等都预备齐全,谁知倒自己清醒了,这也奇了。”

  黛玉出了一回神,想起十余年来教养之情,不觉呆坐垂泪。

  水澜先前听一个“接”字,心下已有大不悦,只是见黛玉如此,便拉着她的手,一面安慰道:“夫人也不劳感伤。要十分过不去,也不必今日过去,明个儿一早备车去亲眼瞧瞧,也就尽了养育之情。”

  次日清早,黛玉带了两个丫鬟,登车至荣府门上,欲面谋之贾母。转过厅后走到正院,台阶上的丫头见黛玉来了,俱行礼迎奉,一边打起帘子,一边听得说:“王妃娘娘请快进来,老太太不停念呢。”

  黛玉方进入,眼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雪鬓霜鬟的老母迎上来,颤巍巍的声气儿道:“见过王妃娘娘了!”黛玉观其欲行国礼,忙伸手搀住,贾母又心肝儿肉的放声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皆随着贾母气色行事,更无不下泪。

  贾母哽噎了少焉,将黛玉携手揽欲怀内,含泪道:“我的玉儿,我可怜的儿,今一旦去了廉王府,不得见面,怎不伤心!”

  说着又难过起来,一边不断的摩挲着她的手,一边用帕按眼角,因说:“当日你母亲先我而亡,你父亲将人托付于我,却被你那狠心的舅舅和舅母牵累,叫我如何对得起你九泉下的父母,即死了也不安生!”

  这场景与十年前如出一辙,不过她的心境已不复当初,只管心酸目涩,眼泪却少了许多,再不像从前那般的哭个不休。

  但提及亡故的双亲和王氏,黛玉少不得委婉回道:“父母早逝,论理婚事合该外祖母做主,只是当时境况非常,玉儿也束手无策,望老太太容谅。”

  贾母见她如此说,气的浑身乱战,指着地下一圈婆子媳妇骂道:“我的好玉儿,都是那些没心肝儿的东西惹的祸!老婆子拿着他们当做个好人,病了才不过几日的功夫,将我的玉儿算计了打发出去,都是平时看着孝顺的黑心黑肚肠,暗地里盘算着好摆弄这一家子了!”

  众人一声都不敢辨,赶忙的言语安慰,方略止住。黛玉也从旁多劝,致些欣喜之辞,忍悲强笑:“事已至此,外祖母又何苦哭伤了身子?且瞧我如今是百样称心,万件如意,父母亲若活着也能放心。”

  贾母一回眼,见黛玉面色白里透红,比往日不知强上多少倍,且喜且悲道:“我知道玉儿受了委屈,你放心,绝不叫白受这气,我已然拿了你那两个混账舅舅,统统打发去祠堂跪祖宗,这两个数典忘祖的阿物儿!”

  顿了顿,又寒着脸冷笑道:“你那舅母也有大过错,昨儿个让我赶到小佛堂里去思过了,十天半个月的好煞煞性子。说来也是吃斋念佛的人物,怎么背地里这样坏!”

  黛玉连粉饰都免了,倒象是默认了一般,一味的不做声听完,方并不在意的笑了:“见老太太身体康健如昔,玉儿这心已经放下了,其他的事自然抛诸脑后了。”

  贾母瞧她形容懒懒的,转念想起曾一力促成的两个玉儿,不免感伤的叹息:“小时候你与宝玉玩耍的模样还跟在昨日似的,一转眼都有婆婆家的大姑娘了。那廉王虽是皇亲国戚,到底不算知根知底的人,比不得自小一块的情分。”

  细思这话中的意味,黛玉自觉腻歪得紧,更一言不发。如今想来,自父亲去世后她在府中每况愈下,任人诽谤,无所依靠下才会把宝玉当作所托,但现在她已嫁给水澜为妻,再说这些未免无礼无状。

  贾母只当她触景生情,顺势拿着她的手摩挲好一番,亦叹亦怜说:“我的玉儿,样貌才情样样拔尖儿,唯独家私一宗吃些亏,外祖母本有为你筹谋之心,谁知……”

  黛玉听说的越发不象,好容易忍下皱眉的意愿,勉强撑起一个笑:“玉儿叫老太太耽心了。不过王爷对我多有照拂,人又斯文和气,实在是玉儿的福分。”

  “廉王好是好,就是似乎听说素来有些胡闹。”贾母迟疑了一下,满面若有难言之隐的神情,“小孩子还是年轻,都是个馋嘴猫儿,只要不失体统,都打这么过来。”

  此言颇为藏藏掖掖,黛玉便心中大不悦,眼光凉了下来:“外祖母说得是呢。不过,王爷毕竟是外头行走的爷们儿,我一个女子也管不着,更不该管。他敬着我,我敬着他,能和和美美过一辈子就心满意足,别的不敢做他想。”

  说着,忽而话锋一转,扬眉意有所指道:“倒是二哥哥的婚事,老太太该操心起来。二哥哥的性子温柔小意,但不好念书仕途,正要寻个知根知底的人当嫂子方好。”

  贾母当然听出弦外之音,因她话里似嫌了宝玉,便把心有些许冷淡了,又东拉西扯一车子的闲话,方打发人送还回去。

  黛玉也都不理论,将携带的礼物一分分打点妥当,俱是和水澜从姑苏带回的笔墨纸砚等玩器,再差人挨门送与众姐妹兄弟,厚薄均是一般,并不遗漏一处。

  正要告辞之时,却见赵姨娘兴兴头头的拿东西走过来,屈膝一挥帕子,眉花眼笑的嚷:“还没贺过王妃娘娘大喜呢。娘娘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不比那小门商户的没见识,连我和环哥还有周姨娘的都想到了,这气派怎么不叫人敬奉。”

  黛玉原不大理会她,只瞅了一眼,身旁的紫鹃忙伶俐的接嘴:“左右是王妃的一片心意,姨娘欢喜就收下罢,咱们正要去向老太太告辞,就不便耽搁了。”

  赵姨娘碰了个软钉子,心中难免不忿,只得陪笑说道:“紫鹃姑娘说的是,王妃娘娘是贵人,忙碌了一天该歇歇。”

  黛玉笑了笑,于是带着两名丫鬟出去。刚穿过游廊,顶头看到香菱往这儿来,笑嘻嘻的向她问安:“王妃娘娘可安好?”

  不妨遇到她,黛玉倒十分高兴,遂拉到身边笑问:“你这个傻丫头,这会子大热天的打那里过来?”

  香菱与黛玉素有个半师名分,如今见她与往日并无差别,越发亲热道:“我从我们姑娘那里过来。听说王妃来了,我想着许久不见到,上一回你归宁我也不好过去,总算逮着个机遇了。”

  黛玉因她还念自己,心里跟着一暖,携着她的手欲向潇湘馆走,却见香菱摆摆手,欲言又止的拧眉:“王妃别过那里去,咱们到园子别的地方那里坐坐。”

  香菱本不擅掩饰,黛玉又极敏感,陡然勾起疑心。一行走,看两边无人,一行问:“你别在我这弄鬼儿,老实说潇湘馆挪作了何用?你要不说,我自己去看!”故意转身就走。

  那香菱急了,赶忙向前拦住道:“好姐姐,千万别去。要有心瞒你,把我想做了什么人?不过是不愿你看了徒增烦恼。”

  黛玉听闻,还有如何不懂,却轻描淡写的一哂:“不过一外物,随它去,咱们在一处清净地说会子话。”

  两人寻到一处池边的树荫下坐了,谈讲些这一个看了什么诗,那一个得了什么册子,又问下家务人情事。黛玉一句也没提宝钗与宝玉,香菱略有一丝诧异,耐不住问她:“你从前不是这样为人,现在一点都不在意,好似换了内囊。”

  说的黛玉噗嗤一声笑出来,拿绢面扇拍她在膀子上,轻嗔道:“更胡说了。”停了一瞬,又道,“其实你也没错。我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做不来那些事情。从前许多事挣不脱,才会苦苦挣扎,现在跳离了圈子,真真明白了你说的‘江南山水,边塞风光’,天地既那么广袤,合乎人心这么狭窄?”

  香菱垂着头思索了半日,方点头长舒一口气:“我懂了。”突然仰起脸,一双荔枝眼晶亮发光,痴痴的感慨:“所以说,我好生羡慕你,要是我也能脱出去,到外头走一走,便不枉费父母给的一条命。”

  黛玉听了,心底似有感触,渐渐笑了起来:“好丫头,人要有美梦方可成真。你既打着主意,将来有我能添助力的,定义不相辞就是!”

  两个姣好少女挨肩相视一笑,忽有一阵冷风微拂而过,激起波光潋滟,将两句碎语也偶然吹到了耳朵里。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的留言我都会认真的看,虽然怎么写都描绘不出曹公笔下灵性之万一, 不过比起穿越和重生,作者君更偏爱原装的黛玉。但写原装的黛玉又一直怕崩也怕写不好,担心玷污了神仙似的妹妹_(:3ゝ∠)_

  第24章 第二十三回

  原来,她们所在的树荫临近池边,那水上盖着一座滴翠亭,四面碉镂格子,便听恼人的女子嗓音从纸糊的窗里漏出来:“嘁,那林丫头当了个劳什子王妃,更正眼不把咱们瞧了。”

  另一个轻声细气的抚恤:“嘘,姨娘别叫旁人听见。到底是个王爷,咱们得罪不起的人物,老爷再三再四的叮嘱过,没必要去触这个霉头。”

  说毕,又引来一阵狂浪的嘲讽,语气说不尽的恶意:“唉哟!我听周大娘讲,这廉王街知巷闻的好男风,荒唐糊涂的风流种子,还什么人物,保不齐林丫头在背地里哭呢,嘿嘿!”

  香菱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着实惊讶,忙转头看向黛玉。见她气色果然不好,便拉着她说:“小人贫舌谤主,咱们还是避一避,免得狗急跳墙,倒生了事端。”

  谁知,黛玉面孔却沉下来,反向春晓使了个眼色。后者本是个不饶人的爆炭性格,一听有人败坏王爷,早一头的邪火没出使,猛地一脚踹进去,里面原是赵姨娘和彩霞。

  亭内的两人均唬怔了,正讪讪的不知怎么好,春晓扬手一巴掌扇在赵姨娘脸上,打的她向后一栽,面皮顿时紫胀,指着赵姨娘喝斥:“狗仗人势的蹄子,也敢拿咱们王爷磨牙,今儿姑奶奶还不教会你做人!”

  说着,又照脸扇了两个嘴巴,拔了簪子往身上乱戳。赵姨娘原还在挣扎,但春晓实是个练家子,手上劲道非普通女人可比,那赵姨娘一行躲一行叫嚷,但总没个回应,一时间衣发散乱,撒泼打滚,直弄得个狼狈不堪。

  香菱和紫鹃也懵了,彩霞只管在黛玉跟前碰头,哭着求饶:“林姑娘行行好,饶了咱们这一遭吧,以后再不敢逞强,求林姑娘大发慈悲!”

  黛玉一听,顿时撂下脸来,冷笑道:“林姑娘也是你叫的?我饶了你们这遭,后儿还有更恶毒的。干脆今天犯在我手里,只拿你们主仆算账,拖到老太太那里,倒要看看谁先哭!”

  吓的彩霞越发哭天抹泪,讨饶央告,香菱在一边干着急,紫鹃也在从旁多劝,却听那赵姨娘还在强嘴:“你算是哪外三门的亲戚,在这里白吃白喝那么些年,泼出去的水还敢管起你姨娘来,我呸!”

  黛玉不屑的瞟了她一眼,朝春晓把嘴唇一撇:“什么下流东西在发声,还不叫她闭上嘴。”

  春晓飞快的答应着,一手劈在脖颈上,人立即没声儿了,彩霞一看,还以为死了,吓的魂飞魄散,也晕了过去。

  香菱看得后怕不已,黛玉依然容色冷淡淡,吩咐道:“紫鹃你去,叫贾府的下人把人捆起来,送到外祖母那里,将事情原委明明白白的说清。倘或有人要和稀泥,你再多问一句,妄议尊上是何等罪名?”

  转头对香菱歉疚的说:“好姐姐,今个闹得不欢,咱们只得下回再叙。我接你去府上,省了乌七八糟的事儿。”

  香菱将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吞吐道:“我,我不敢。被知道了还不定闹个怎样。”看四下无人,才伸了个指头往梨香院的屋子那儿一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