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综]以剑证道 > 第7章

[综]以剑证道 第7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9:00 来源:免费小说

  云善渊与苏荃没有能冲突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了一份相惜。所以饭后苏荃也就邀请云善渊去她房里说说话。

  苏荃笑容迷人,话语直白,“我在京城呆过一段时间,与那些官夫人却是谈不到一起去的,就连与小宝交好的索额图,他的夫人也是个无趣之人。”

  云善渊开玩笑地说,“那都是七八年前事情了,可惜我当时还未出生,否则也能早点认识荃姐姐。”

  这声荃姐姐是苏荃让云善渊称呼的。

  荃,古书上被记作是某种香草,用以喻作国君。

  苏荃虽做了韦小宝的妻子,在很多时候都也愿意是韦夫人,可总有一份保留是做苏荃。

  苏荃那些没有完成的心愿,只是封存了起来,不会消失,如有可能甚至会交由他人继续下去。云善渊出现的正是时候。

  “就是这个道理。我一直不觉得在通吃岛上呆了这些年有什么不好,等见了你,才知道还是会错过相会的时光。小云,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你和她们的不同。”

  苏荃说得真挚,

  “你别看阿珂师从九难师太,听闻师太的武功很是不凡,可是人只有武功是不行的,但很多事没有武功也不行。你还小,按理说这些轮不到我来说,可谁让我觉得我们忘年而交。离开这艘船回了京,很多话就没机会说了。

  你需记得,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

  不管是患难之交、同智相谋、朋友之谊,如果目标不同,都只能相忘于江湖。挑一个好时候,彼此都觉得情深义重的时候离开,比往后两相背离要好很多。”

  云善渊猜测苏荃是说韦小宝与康熙,也是在说她与胤禛。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会把荃姐姐的话记在心里,只是想要去江湖,还要有个领路人才行,好的师父是可遇而不可求,就如陈总舵主与韦大人一样。”

  苏荃想起死在自己效忠人手里的陈近南也是感叹,“小宝与陈总舵主不同,这对他的妻儿来说却是好事了。”

  苏荃并未多谈陈近南,而是从床榻上拿出了一本书交给了云善渊。

  “我这一身本领恐怕是后继无人,它是怎么来的也不必再提。从前我还教过小宝几招功夫,以他那性子,我知道都不过是玩笑而已。

  如果早几年,我还没有铜锤,定是愿亲自教你。可做了母亲就不得闲,何况此次回京,我觉得也留不了太久。我把这些年所得写了下来,书上的内容只能靠你慢慢领悟了。”

  云善渊接过了这本书。之前她猜测苏荃是有事要单独说,她也想向苏荃借一份力,看看能不能找到某些机缘,没想到苏荃却是送了这份大礼。

  “荃姐姐,这下我可得管你叫一声师父了。”

  “不用。”苏荃当即摇头,“师父这个词太重了,我不过是看你顺眼,给了你一本书而已。写书人想说的,与看书人学到的,不见得就是一回事。与其叫我师父,不如把它当做一场交易。”

  云善渊面露疑惑之色,她有什么是值得苏荃来交易的?

  第九章

  苏荃见云善渊的不解,才有了对方还是一个孩子的感觉。她凑近云善渊耳边,低声说了一段话。

  “这话出我口入你耳,不出此门。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做为小宝的妻子、铜锤的母亲,必须要想得远一些。

  扶苏、刘据、李建成、朱标,以史为鉴,当朝太子能否继位还是未知之数。小宝风光太过,不知触犯了多少死罪。今朝小桂子有小玄子护着,明日怎么办?

  自古侠以武犯禁,陈总舵主死了,侠也恐怕是到此为止了。这可不是隐居江湖就能善了的事情,小宝隐居了,铜锤难道也要平庸一辈子?

  比起远在深宫的太子,我有一种预感,经过这次你们被绑架,那位反而会得到皇帝的信任。”

  苏荃比出了一个四的手势,她继而说,“如果康熙没认识过韦小宝,我还不敢这么肯定,但如今只要那位本身悟了,很多事是早晚的事。”

  云善渊听后点头,苏荃算是说得足够直白,但她还是不太明白,这与她有什么关系?

  苏荃却是不再多言,说是再过几年,云善渊长大了自会明白其中深意。

  **

  韦小宝与康熙重逢的第一夜,两人喝得有些多,通宵聊了一个晚上。胤禛都被免了早上去给康熙请安。

  这次康熙来通吃岛接人回京,途中未做其他耽搁,而这一路上京不谈正事,显得整艘船上的气氛都挺轻松。

  康熙当然要询问胤禛关于被绑后的经历,其中有一人定然是要倒大霉的,那就是徐州知府的儿子徐仁。

  胤禛终是直言了徐仁的不轨之心,才有了后来他们遭遇恶狗,以及他差点高烧不治,其中只是隐去了陈近南为他疗伤一段。很事情说了七分遮掩三分,反而比那十成的真话更加真实。

  “这么说来,你被史家小姑娘救了一命,还不是一次了。”

  康熙说着就像是想起了什么,这遭遇与他和韦小宝有些相似了,韦小宝也是陪他渡过了登基来的重重难关。“没想到史家小姑娘还有这等勇气,也是难得,朕必须要嘉奖她。胤禛,你说朕赏赐点什么好?”

  胤禛听到这问题就有些警觉,汗阿玛说给赏赐,但他可不敢随意回答。可是与汗阿玛说场面话,反而又显得太过疏离。

  “汗阿玛,儿臣也不知道小孩子喜欢什么。儿臣觉得让她多读些书总是好的。女孩家有一身蛮力,总有些太……”

  康熙听了就笑起来,“送书?这倒是不错的赏赐。你说人家是小孩子,你也没多大。这书是要送,但你也要多练习骑射功夫,可不总能等小女孩来救。”

  康熙见胤禛称是,他转眼又想起了什么,“史鼏去了,史家小姑娘也要守孝三年。史鼎、史鼐这两人都是不会经营的人,史鼏一病数年,史家大房怕也没什么积蓄。胤禛,既然是于你有救命之恩,就不能只送书,书也不能吃啊。朕得赏赐些田地、银两,填饱肚子才能读书学习。”

  胤禛再次称是,心中却在分析汗阿玛这话中是否有别的意思。“汗阿玛所言极是,儿臣也会多加关照。”

  “这就对了。患难之交不比其他。”康熙说了这句似是觉得有些不妥,毕竟男女有别,但他看着胤禛的年龄,脸色又温和了起来,“好了,你也回去休息吧。回京之后朕会让太医给你仔细诊脉。你这不爱吃荤腥的习惯恐怕得忍一忍了,你看你瘦的,需要好好补一补。”

  自从康熙来后,船上的气氛虽是轻松,但胤禛与云善渊就没有在单独见上一面。直到两人到达京城,只都没有再多说什么。

  云善渊当面谢过了康熙的赏赐,被绑后有了一笔安抚银钱总聊甚于无。而这并不只是一笔抚恤金,更是解决了她去史鼎、史鼐家或者贾府的选择困难,因为她有了第三种选择。

  这笔赏赐说多不多,够让平民百姓享用半辈子,但是对于王公贵族来说人情往来就不够看的。可是它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这些是云善渊自己的钱财,御赐的赏银与良田,旁人想要占去还得好好掂量一番。

  这世道,女子想要有自己钱并不容易。

  史鼏没有儿子,他亡故之后,原本的遗产是给史湘云还是史鼎、史鼐?

  从人情上来说是偏向史湘云,但从律法上,除了嫁妆那部分之外,史湘云能分得钱财并不多。这里面当然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史湘云有强大的后援支持,使得史鼎、史鼐退一步,把钱财给了侄女,还能美名其曰是照顾大哥的女儿。

  云善渊从胤禛处了解了大致的遗产继承事宜,从这些条条框框中就能看出,这并不是一个肆意江湖的世界。

  史鼏病故之时,史家大房家也着实没什么钱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算是最后的薄产。如何分配的问题还未来得及去讨论,史湘云被劫魂回归西天,云善渊重生之后有了一番新的际遇,让康熙直接定了这房子的归属,将史家大房原本的房子归在了云善渊的名下。

  京城多的是聪明人,别去问康熙怎么心血来潮赏赐了史家大房的孤女,就像是康熙说的是照顾忠良之后。如果非要问个明白,这官位谁上谁下就不明白了。

  三年的守孝给了云善渊一段缓冲适应的时间,她独居在京城康熙赐的房子里。

  云善渊说是独居守孝,宅子内也不可能没有佣人。史家宅院内原先的一众人却是散得差不多了。

  史鼏出殡的路上,史家大房的最后一位主子不见了,必然是惊动了不少人。

  史鼎、史鼐必须要弄明白史湘云的行踪,回头这事情也不知道怎么与贾母说,至于对其他的亲戚有何种说法那还都是后话了。可是,偏偏同一刻,太子与四阿哥出宫,四阿哥也被劫走了,九门提督直接封城,更是封了史鼎、史鼐的口。

  京城内一同失踪了两位,但皇上的旨意是什么都不能透露。为什么不透露,康熙必然考虑了很多,主要是考虑了胤禛,对史湘云是顺带的。以父亲的角度来说,不说是为了减小危险,不让更多人对胤禛不利。从帝王的角度来说,更是为了稳定朝局。

  皇上不让说,史鼎、史鼐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对外说是史湘云特意去庙里给父亲念经去了。其实,真的关注史湘云的人还没几个,这理由主要是来忽悠贾母的。但他们做了最坏的准备,史湘云回不来了,至于以后怎么说,还得看事态的发展。

  不过史家大房的仆人留着也没用就先都散了,想要留着等大小姐的只有吴管家一家,吴茂一家是史家大房的家生子,自是不能说走就走。

  云善渊归来,特别还是带着皇帝的赏赐回来,这让吴茂非常激动,有了更多的干劲,表示一定会好好管理新来的这些佣人。新来的人数并不庞大,都只安排了必要的岗位,比如说厨房、针线、护卫等。

  这些人大都是胤禛帮忙寻来的,而云善渊也没多大的异议。反正,她事无不可对人言,或者说对于胤禛,因为那段意外的绑架经历,很多事情当时是彼此间无法遮掩,现在遮掩也已经迟了。

  内宅管事主要抓住两个方面,人事权与财政权。

  这两点,前者有老吴管家把关,后者云善渊也会时不时查账。这段日子的逃难生活已经让她见识到了民生的真实面,而看账、查账、做账此类事,也是瞒不过她在数理上有天分与经验的人。

  此类琐事只占了云善渊生活的很小一部分,她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看懂苏荃送的那本书上。果然如她所料,那上面的字分开来都差不多能认识,可是放在一起,光是穴位的名字就有很多傻傻分不清楚。

  必须意识到一个事实,张无忌在学成九阳神功前,他在冰火岛被谢逊与张翠山夫妇教导几年武学基础。即便不喜武学如段誉,他生活在大理皇室也受了很多书籍熏陶,才能看懂琅嬛福地逍遥派的武功。更不说自创功法的黄药师,更是精通典籍,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也就是说要学武必须先读书,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初时是帮助你认知武学功法的内容,而到了往更高走,就会从典籍中悟出自己的武学之道,撰书传世如《九阴真经》。

  现在,云善渊还是在入门阶段。

  胤禛回京送了云善渊不少书,里面并无《女则》、《女训》,也没有什么诗词歌赋,而是依照她的心愿,真的给了医学藏书与经书典籍,由浅至深,一看就是用心选择过的。

  胤禛不会亲自来史府,却是让云善渊要每个月都上交读书心得,如同老师那样监督着她。

  云善渊想学的这些知识,以女子的身份来说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但是胤禛能接触到的太医与讲学师父对此多少都会涉猎。

  胤禛也是奉旨行事,康熙说了患难之交不比其他人,而且康熙也说了要胤禛出力关照云善渊,教导她读些书并不算太出格。这与康熙赦免了韦小宝的欺君之罪、与天地会纠缠不清等等行为比起来,只算得上是九牛一毛而已。

  不过,胤禛接到第一封云善渊的读书心得时,他就有些看不下去了。不管读书心得的内容如何,云善渊的字必须要好好练!

  于是,云善渊等来了胤禛邀约潭拓寺。

  第十章

  云善渊在守孝期间有不少的避讳,去寺庙上香却并不在禁止范围内。她到潭拓寺烧香祭拜一番后,胤禛已经在居士寮房中等她了。

  胤禛见到云善渊,距离上次一别已经有三个月,他们甚至都未做一番道别,就一人进了宫,一人回了府。好在汗阿玛并没有因为他被绑过一次,就禁止他再次出宫。

  他这次来潭拓寺与云善渊见面,也在汗阿玛处先行报备了。理由再正当不过,是为了对云善渊耳提面命习字的重要性。

  “你处理府中那些事是有条不紊,可怎么拿起了笔,手就不听使唤了。”

  胤禛并未做太多的寒暄,他能在宫外停留的时间本也不长,开口就直戳要害。他指着桌面上那一叠书信,“你写的这种字,可千万别对人说是师从于我。”

  云善渊心说她何时师从于胤禛了?就算在研读典籍方面,胤禛对她确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胤禛显然忽视了一点,她又能对谁说起自己所学是胤禛所教,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四哥,我才七岁,能把这些字都写全就不错了。”

  云善渊只得了史湘云的部分记忆,而对于毛笔字一道,这具身体并未留下太多的本能。史湘云花在读书习字上的时间并不充裕,把这手字写得能给人看,已经是云善渊三个月来苦练的结果。

  显然,胤禛对于能看的定义与云善渊有很大的偏差。

  “不错?你对不错的定义若只停留在这个阶段,那我看你还是多费些时间在女红上,免得白费我们两人的力气。”

  云善渊看到胤禛严肃认真的表情,她只能笑得讨好。“四哥,那你说要怎么样才是不错?”

  “哼!你离不错的距离还远着,先到能看再说吧。”

  胤禛特意带了好几本字帖,“先按照这些字帖练,每日都要练上两个时辰。你每日能坚持锻炼身体去蹲马步,想来也是能静心下来练字的。十天一次,把你写的功课交给我,若是不好就断了你的书源。”

  云善渊连忙摇头又是点头,这年头的书籍可不便宜,她要读的不是坊间话本,而是医学、经学典籍,没有胤禛出力在其中做指点会有很多的困难。

  胤禛深深看了云善渊一会,见她是态度诚恳才稍缓了脸色,让她练字并无坏处。“习字可以静心,心不静如何能成大器。”

  “我知道四哥是在为我好,当然不会枉费四哥的一片诚意。”

  云善渊朝胤禛笑了笑,看到胤禛有些不自然别过头,看来十岁的胤禛对人的直言表态尚有不适。

  胤禛转身心里说着他哪有特意地对谁好,不过是随手收了个小徒弟逗着玩而已,然后就语气不带起伏地说,“你过来,把这一篇写给我看看。”

  看来胤禛是凡事面面俱到的操心性格,这是还要指点她写字的正确姿势。云善渊自问不必要但还是从善如流地站到了书桌前,用毛笔蘸了墨开始书写起来。

  胤禛就站在云善渊身侧看着她的书写姿势,从大体上来说并无大碍,但他还是为云善渊调整了细节上的动作,然后握住了她的手,“手腕要这样用力,落笔的时候也要多注意控制力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