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综]以剑证道 > 第118章

[综]以剑证道 第118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9:00 来源:免费小说

  杨素一路行军东去,必然就会收敛北齐所藏的财物,其中大部分会上交国家,可他势必也要保留下来一部分,这些财物怎么处理都是云善渊要考虑的事情。

  宇文邕见过云善渊之后,他也没有在杨府多留,亲自来杨素府中相商东进一事,他给了杨素足够多的重视与赏识,想来以杨素之能也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杨素与云善渊将宇文邕送至了府邸门口。

  杨素看着宇文邕的马车缓缓离去,杨素幽幽一叹,“他是个好皇帝。这半年来想他死,也付之行动的人有不少但都没有成功,此时我也不希望有人成功了。那些僧人诅咒他死后必入十八层地狱,他却说只要天下一统,百姓能不再流离失所,他宁远死后受尽地狱之苦。”

  云善渊默默看着宇文邕马车离去时带起的尘土,她所知的正史里宇文邕并没有能一统天下。她不知他因何而死,也不清楚他何时而死,但在这个世界里这些是做不得借鉴的,也许以宇文邕的武功,他能够好好活着。

  但是云善渊感到了一种不安,半年之中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竟然一点动作都没有,甚至江湖之上也没有要帮助佛门铲除宇文邕的风声。

  她动用了郑老头所留的关系网,所知晓的是一切都很平静,平静到了诡异的地步。难道是世人看清了灭佛对于国家的好处,所以就铸甲销戈了吗?

  这样的平静维持了整整三年,从建德四年开始东进伐齐,一直到建德六年北齐被灭,北周一统北方。此时,却是传来了边关告急的消息,塞外突厥有了动作,意图南侵入关。

  眼看着一场暴雨风就要来了,天地也许变色,身在局中谁也躲不了。

  第十六章

  北周在三年之内灭了北齐, 一统北方。

  在这一过程中,宇文邕并未仅仅坐镇后方, 他亲自带领主力部队东进, 以兵分六路全力拿下北齐。杨素虽然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但以他的资历在军中并不是主帅,不过在三年的征伐之后, 以他骁勇善战与用兵如神之名,在军中崭露头角成为无人不知的一颗新星。

  若说世人赞许杨素这颗军中新星,认为三十多岁的杨素必然会成为一代战神,那么他麾下年仅十五的云游,则是被冠以了春风煞的名号而名动天下。

  这个高手如云的世界里, 那些带兵一方的将领只要不是浪得虚名都是高手,起码都走到了后天境界的巅峰, 有些进入了先天前期。两军对战之中, 当然不可能避免会有武力的对决,云游所到之处从无败绩。

  北齐曾经出现过貌若天人的兰陵王,他几度救北齐于被他国进攻的危难之中,世人都听闻过他的美貌, 更是知道兰陵王会戴着恶鬼面具作战。兰陵王不只以美貌闻名于世,更是他的武功盖世与翘勇善战。

  可是兰陵王已经死了, 死在了北齐高纬的疑心之下, 随着他的死亡,北齐已然无人再可阻挡北周的大军。

  在云善渊随军作战的三年中,有关她貌若天人而且武功莫测的传闻不胫而走。

  其实, 云善渊与高长恭长得并不像,而且她不会戴着恶鬼面具以求震慑,但被追着打的北齐军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的一代名将被皇帝赐死了,而今他们遇到了如此年轻的高手。

  两人都是霞姿月韵、清风霁月的气质,比之兰陵王更甚的是,此人身上没有半点杀气,见到她宛如感觉春风拂面,仿佛看到了人间的宁静祥和,但这道春风却会拂面杀人毫不留情。

  北齐军众当然明白云善渊并不是心性实则并不狠辣的兰陵王,他们只是深切体会到了一种命运的讽刺,北齐之亡非天之过,而是高氏家族的**。

  北齐亡国是早晚的事情,比起略逊一筹的陈国,它果然灭在了有野心也有本事的宇文邕手中。北齐归纳入北周的版图之后,宇文邕当然也在北齐境内继续施行灭佛的措施。

  至此,前后三百万的僧尼被强制还俗,毁去了寺庙共计四万余座,可以从中充公了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与地皮,而被重新编入民籍的僧众估计至少有国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为这是一个存在江湖的世界,统计数据的可能不够精准,但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可以想象这些人正常的生产劳作、并且缴纳赋税对于国家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这三年的征战从国家大局上来说是谋得了北方一统,也许天下一统再无战乱的那一天不远了。

  从云善渊个人方面来说,她凝魂成体来到此世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以纳天地之气为己用,在身心神齐修的过程中,她突破了先天后期再次迈入了天人之境。

  在这之后便是通往破碎虚空之路,或快或慢,是源于每一次对于天道更深的领悟,而她并不急切,反而想要感知此世更多不同的道。

  虽然高家花式作死,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齐仍有高手大将的存在,才让北周用了三年灭了北齐。

  在征伐之中,云善渊也与不少高手过招,每一次的过招都有新的领悟与发现,也是她能迅速突破至天人之境的原因之一。而在身体能量的修行上,她宛如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起初的较为缓慢增长到了较为迅速,而在某一日突然见仿佛突破了一个界点,便是能够成倍地增长了。

  上一世,在与逍遥子一战之中,两人都是为了相助对方战,云善渊感受到了逍遥子的道,然后逍遥子破碎虚空而去。

  那个瞬间她有了一个猜测,虚空之后的世界更是莫测,破碎虚空更像是一条合格线,有人悟到了及格就走了,有人可以悟到高分再离开。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前往虚空之后世界的境况。

  此时,云善渊无法得知虚空之后会是什么模样,但她并不会天真地认为那是一个和平安详的仙境,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不妨脚踏实地而仰望星空。

  这三年,鲁妙子也随军出行了。他趁着云善渊一有空,就传授她各种杂学,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更是包涵机关、易经、天文、园艺、建筑、兵法、赌术等等,十分详尽、毫无保留。

  这是当时他们的约定,他欠了云善渊一件事,他更想要将一身所学传于一人,即便他们算不得正式的师徒。而在北方一统之后,云善渊与杨素拜托了他一件事,到处去走走,找几处适合建造藏宝库的地方,他也在之前就答应会帮忙设计建造这样的宝库,一切以保密为主。

  如今,杨素正值当年,若是宇文邕可以一统天下,而他的后人也有本事在他死后守住大业,杨素也不会为了野心一词就再引动战乱。这样的宝库就是留一个后招,因为谁也说不清人的命数究竟如何。

  就在北方一统,北周正是可以稍作安歇之时,却是传来了突厥来袭边关告急的战报。

  突厥是一个塞外的庞大势力,其中也是分成了不同的小势力,这次来犯的突厥还与北齐残部有些关联。北齐范阳王高绍义投奔他钵,他钵借口拥立高绍义为齐帝,声称要为齐报仇进攻北周。

  更加糟糕的是,此次有塞外的武学毕玄宗师出征。武尊毕玄出道以来纵横草原未曾一败,与中原的道门散人宁道奇、高丽的奕剑大师傅采林并称当世三大宗师。

  毕玄的出征极大地鼓舞了突厥军队的士气,这让宇文邕决定必须率军亲征。战争的胜负与士气有莫大的关联,北周绝不能在士气上输人一截,北周军将会兵分五路对抗犯边的突厥军。

  这一次杨素并没有出征,北方一统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宇文邕总要留下他信任的臣子在长安坐镇。

  不过宇文邕带点走了云善渊,三年前他还感到能与她一战,可是三年后却不可能了,因为她已然突破到了另一重境界。宇文邕并不觉得被超越不好,他作为帝王不求在武道上的登峰造极,而北周能有这样一位高手,则是大大鼓舞军心的事情。

  谁说无人可以与武尊毕玄抗衡?

  宇文邕觉得云善渊可以,只要她赢了,那就是为北周赢得了关键的军心士气。这之后难道还愁不能将这群突厥人打回塞外,让他们起码十年不敢再动。

  云善渊没有与宇文邕一路,她在另一路最快能与毕玄狭路相逢的队伍里。

  武尊毕玄成名多年,纵横草原。实话实说,云善渊并不希望此时突厥突然犯边,但她却是期望能与毕玄一战,以而验证她此次迈入天人之境所得所悟。

  两军在边关处相对,两人也终是在此相遇。

  毕玄那张古铜色脸上有着一双邪异又冷冽的双眼,浑身更是散发着邪异的慑人气势。毫无疑问,毕玄犹如塞外之魔,他无情而莫测,并不在意任何人的生死,这些都是他可以在瞬间不假思索毁去的东西。

  毕玄看着云善渊微微眯了眯眼睛,他不在意此人有多貌美,更不在意此人有多年轻,他在意的是看不透这三个字。

  于是,毕玄勾起了一抹邪异的笑容,他练得炎阳**以来未曾一败,今日看来又能有一场好戏。

  一场激斗就此开始。

  云善渊一入战局就感到了四周的温度突然攀升起来,似乎有了沸腾之感,而一与毕玄对招式则是一下就脱离了此地草原的环境,宛如甚至极度干旱的沙漠。

  听闻毕玄修行炎阳**,这似乎与他在沙漠的经历有关,虽然无从得知究竟是什么样的武功机缘,但这套武功得悟于沙漠之中。

  这却是与云善渊最初感悟天人之境的开端十分相近,她随着谢晓峰在荒漠中一住就是好几年,从那里与谢晓峰一战,第一次触摸到了虚空的门槛。亦是在那个时候,走向了万物为剑,剑非剑的虚虚实实随心境界。

  如今,云善渊直面着毕玄的炎阳**,面对他形成的无形炙热气场,以及在两人对决之中毕玄随心而发的炎阳真气,这种仿佛面对狂暴炙热沙漠的感觉与当年已经截然不同。也不知让她遇到修行炎阳**的毕玄,是她的幸运,还是毕玄的不幸。

  云善渊微微一笑,没有如同毕玄曾经遇到的对手那样,为这样的沸腾炙热而困扰。她也许能够选择其他的对战方式,比如说天地万象,她可以凝水势灭却此等炙热。只是此刻,她却是选择了同样炙热的真气攻击。

  这是多年之后,她宛如身处沙地,在回顾当初所悟之后发现了更多新的所得,那为不在眼下对与毕玄的对战中使用出来,以炎阳对炎阳,两者似是而非、似而不同,这样的对战才更有意思。

  于是在顷刻之间,原本还有寒意的初春草原,一下子就进入了犹如魔鬼般的炽热世界,靠近有些近的士兵都能感到身上开始汗水淋漓。

  再看战局之中的两人却是没有一滴汗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越打越激烈,终是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炸裂声。以云善渊与毕玄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草地瞬间一边枯萎。

  毕玄捂住心口喷出了一口血,他的头发更是被烧焦了一大截。“你的名字!”

  “云善渊。”云善渊知道两股炎阳之力相冲,没有能承受住的那个人必是重伤,这伤没有几年时间是治不了的。更怕是毕玄心中的伤,他可是输在了与他的成名功法相近的武功上,很难说他是不是能跨过这道心魔。

  云善渊是故意的吗?七分可以说是温故而知新,剩余三分她确实是故意的。

  突厥犯边,就要打到它惧怕为止。毕玄既是敢来出征,那么他们之间只有孰强孰弱,不谈是非对错。

  毕玄深深看了云善渊一眼,随即绝尘而去,他知道他的伤很重,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一雪今日之败。不过,此战过后天下将无人不知云善渊的名字,她也会正式开启江湖的一代传奇。

  真的名动天下吗?不久之后,遥在远方的朋友与故人,确实感到了云善渊的一战成名天下知。

  可是,云善渊却在两天之后接到了一封加急军报,宇文邕在行军的路上突发疾病暴毙了。一时间,坊间传言甚嚣尘上,宇文邕是因为灭佛而遭到了天谴。

  云善渊握住军报的手不住一抖,既是她胜过了毕玄又如何,得了名动天下又如何?宇文邕在这个关头死了,他还不老,还没有培养出下一代的明君,这让北周又要陷入乱局,他们终究是功败垂成了。

  究竟是谁杀了宇文邕?

  第十七章

  云善渊回到长安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

  宇文邕死了, 但突厥军不会因为他的死亡而停止犯边。若说云善渊先前击退了毕玄会让士气大震,但北周皇帝的暴毙却让这个优势瞬间消失了。故而, 原本也许会有退意的突厥军必然不在此时退去, 而是想要趁着乱狠狠咬下一口肥肉来。

  世间鲜有十全十美之事,宇文邕可以说一位治国的明君,但他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原本因为他尚且正值当年而并不明显, 可是他突然的死亡就暴露出了这个缺陷——后继无人。并非指宇文邕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而是他尚且没有培养出一个继承人。

  在宇文邕死后,他的长子宇文赟就继承了皇位,可是十九岁的宇文赟完全没有其父的治国才能。宇文邕在世之时并不满意宇文赟的言行处事,宇文赟沉湎酒色且心性不堪, 故而宇文邕对宇文赟非常严厉。

  宇文邕一直都认为宇文赟不适合继承皇位,而希望能在东征北伐结束之后, 再另择其他的儿子进行培养。当时, 宇文邕认为他才三十六岁,起码还有十几二十年能培养出一代明君,谁能想到命数无常。

  云善渊在接到密报之后,在两天之内迅速赶往了宇文邕的停棺地。皇帝死在了都城之外确实是麻烦事, 单说将皇帝的尸体运回都城总要装在棺材里,皇帝用的棺材不可能是寻常的木材, 临时打出一口极品的棺材来就不容易。

  她管不着究竟要怎样将宇文邕的灵柩运回长安, 她只想知道宇文邕的死因究竟为何。说他是疾病暴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而所谓的灭佛遭到天谴就更加荒诞可笑了。

  由于云善渊并没有得到传召的旨意,她是偷偷进入了临时驻扎的营地, 避过了那些守卫的将士潜入了停尸的大营,看到了躺在床上已然面无血色的宇文邕。帐篷中的温度偏低,在床下放置了一大块冰,四周也都放了冰块以而保持尸体不腐。

  云善渊仔细检查了宇文邕的尸体情况,他并没有任何外伤,但是在外表无损之下,他体内的经脉全部都断裂了,脏腑也全都损坏了,却又无法看出他死于哪一种武功之下,因为在他身死之前耗尽了他的全部力量狙击了对方。

  故而他体内的经脉俱断并非被暗杀者震断,而是他用了玉石俱焚的一招。至于暗杀者之前攻击宇文邕而在他身上留下的内伤,这些痕迹都因为宇文邕的玉石俱焚的杀招而冲毁了。

  有个词叫做死无对证,虽然尸体不会说谎,但它也不一定能真相说出来。

  已知的是事发在两天前的深夜,军队里竟是没有人知晓暗杀者潜伏入营,守营将士在宇文邕死了一炷香才发现了他的死亡。

  那人可能用了某种手段或者是一种秘药,也有可能前来暗杀的并不只一人,才能让营地中无人发现他的踪迹,而同时这种控制的时间不会太长,他只能一击取胜。宇文邕只得与之硬拼,这也就说明暗杀者的武功很高,才有能够逼迫宇文邕用到玉石俱焚这一招的地步。

  可是,暗杀者还是逃走了。宇文邕帐内仅有一个伺候的太监,那个太监在宇文邕死后也消失无踪了。这可能是一种毁尸灭迹,使得旁人无从判断宇文邕究竟死在了何门何派的手下。

  云善渊在检查过宇文邕的尸身过后,她就又折返了前线。

  宇文邕是死得太过突然,而无法留下一个线索指出暗杀者吗?他若是没有用到玉石俱焚,说不定能在尸体上留下某种证据,那么暗杀者又该怎么消除线索呢?

  或者说,依照宇文邕的行事作风,他根本不会让旁人借此去调查暗杀者,而是耗尽最后一口气也要自己击杀暗杀者。

  云善渊或多或少能明白宇文邕死前的想法,能在短时间内杀死他的人武功极高,当世也就那么几个。比起让旁人到凶手为他报仇,他在意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无法放心的是天下大局,这些比起他个人的生死更加重要。而他已死,只能留下后继无人,北周很可能被颠覆的遗憾。

  宇文邕等不了旁人为他报仇,也可能觉得无人能为他报仇,那不如死前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先天中后期高手的玉石俱焚,必然会让那个人重伤。

  至于在他死之后,北周会如何,大权会落到谁的手中,却都是他无能为力的事情。这也许就是人世无常,从来谁没有谁能够算计一切,人的一生总会有遗憾,有的遗憾可以释怀,有的却是抱憾终身。

  宣政元年十月的长安城比之以往更多了一份凉意。

  在边关对战半年之后,突厥军队退回草原,云善渊回到了长安城。她回到都城后却是卸去了身上的一切职务,她没有兴趣在宇文赟这种昏聩的皇帝手下做事。她本就不忠于北周,而今更是不会勉强自己半分。

  如果问宇文赟的心性有多不堪,只用指出一条,照理先帝过世入葬后,继任者为其守孝一个月左右。可是宇文赟在宇文邕入葬的当天就脱掉了孝服,为自己的登基庆祝。只是不论宇文赟再怎么不堪,他却是宇文邕的长子,按制由他顺位继承皇位。

  云善渊可以选择眼不见为净,杨素却不可以。

  不过他们都知道沉迷酒色的宇文赟年纪轻轻身体早就虚了,只怕没有几年能活。而宇文赟的大儿子才五岁,再扒拉一下宇文宗室,并没有一个能堪重用的人。

  君弱臣强,甚至是不久后就会出现的君少臣强,又是在南北朝这种见惯了王朝更迭的时代里,宇文皇室已然走到的尽头。

  那么关键是谁能够取而代之?杨素显然尚未具备这样的实力。

  “如果再给我十五年就好了,或者是再过十年,我也能够七分把握。偏偏宇文邕死得太早了,时机太不对了。我观宇文赟至多能活三年,即便有灵丹妙药为他续命也着实没有意义,那些潜藏的势力已经能趁势积聚了力量反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